"

盂縣縣名考

"

盂縣縣名考

盂縣縣名考(一)

關於盂縣縣名來歷,究竟源於何因,至今沒有確切定論。對於盂縣境域怎樣逐步演變為如今現狀,史料也記述不清。經查閱歷代國家大典,又查閱地方誌《盂縣誌》《陽曲縣志》後,仍覺有矛盾和出入之處,故不敢妄斷。現將所查閱資料列出,供愛好者探究,不妥之處敬請指出。

我們先看《魏書》卷一百六上 志第五.地形二上的前言:“《夏書禹貢》、周氏《職方》中畫九州,外薄四海,析其物土,制其疆域,此蓋王者之規摹也。戰國分並,秦吞海內,割裂都邑,混一華夷。漢興,即其郡縣,因而增廣。班固考地理焉,彪志郡國,魏世三分,晉又一統,《地道》所載,又其次也。自劉淵、石勒傾覆神州,僣逆相仍,五方淆亂,隨所跨擅。(闕)長,更相侵食,彼此不恆,犬牙未足論,繡錯莫能比。魏定燕趙,遂荒九服,夷翦逋偽,一國一家,遺之度外,吳蜀而已。正光已前,時惟全盛,戶口之數,比夫晉之太康,倍而已矣。孝昌之際,亂離尤甚。恆代而北,盡為丘墟;崤潼已西,煙火斷絕;齊方全趙,死如亂麻。於是生民耗減,且將大半。永安末年,胡賊入洛,官司文簿,散棄者多,往時編戶,全無追訪。今錄武定之世以為《志》焉。州郡創改,隨而注之,不知則關。內史及相仍代相沿。魏自明、莊,寇難紛糾,攻伐既廣,啟土逾眾,王公錫社,一地累封,不可備舉,故總以為郡。其淪陷諸州戶,據永熙綰籍,無者不錄焉。”

此前言告訴我們:從夏朝開始,天下分為九個州,是王者對政區的規劃之始。到戰國時期州置又有變化增設。秦朝始創郡縣制,漢代沿襲,後漢戰亂頻仍,政區常有變化。三國歸晉後,暫時統一,到劉淵、石勒亂華,政區犬牙交錯不定,再到北魏孝昌二年,戰亂尤甚,生民銳減,政區不穩。永安年間,戰亂導致戶籍散遺,無從考究政區,今錄用武定年間(542)所記。但州郡隨意改動,不知道的則不載,對於淪陷散失的州戶,根據永熙元年(290年)殘留的州戶記載,不知者不記。總之,說明在歷史上,特別是戰亂的年代,政區是多變,記載不完善的。這是朝代更迭、戰亂頻仍造成的,一些記載不詳或斷層現象在所難免。知道了這個原因,我們應該面對史實。既然前人都記述不清的事情,我們只能在前人記載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合理的推理,而不能求其全。實在弄不清的,暫且依照歷史記載的史實為準。

歷史上一些朝代的典籍記載過於簡單,具體到一個縣份,更是片言隻語,最多隻記載名稱和所屬。

《魏書》對盂縣地域是這樣記載的:樂平郡,領縣三,戶一萬八千二百六十七,口六萬八千一百五十九,遼陽、樂平、石艾。當時盂縣城叫原仇城,屬於石艾縣所轄。又記載:石艾(前漢屬太原,後罷,晉屬。真君九年罷,孝昌六年復故名上艾,後改。有井陘關、葦澤關、董卓城、妒女泉及祠),說明今盂縣的縣城周圍地域在北魏時屬於石艾縣所轄,是在隋大業二年才與永安郡所屬的盂縣(陽曲縣志記載的盂縣)合併為一個縣份。

對定襄的記載是這樣的:定襄(前漢屬定襄,後漢屬雲中,晉屬新興。真君七年並雲中、九原、晉昌屬焉。永安中屬。有趙武靈王祠、介君神、五石神、關門山、聖人祠、皇天神、定襄城、撫城。)對定襄的記載還有:秀客郡,領縣四,戶一萬一千五百六 口四萬七千二十四,秀容、石城、肆盧、敷城。定襄曾經稱為秀容縣。

對陽曲是這樣記載的:陽曲(二漢、晉屬太原,永安中屬。有羅陰城、陽曲澤。)

通過看三縣的記載可知,撫城(不知是否縣級)屬於定襄所轄,不是陽曲所轄。按照《魏書》記載,定襄與陽曲在地域上是有交集的,且定襄與陽曲,陽曲與盂縣之間在地域上都存在著交集的關係。對撫城的設置《盂縣誌》有記載,北魏永安(528—530)年間於舊縣屬的凌井店置撫城縣,別屬肆州新興郡(後改稱永安郡)與《魏書》記載相符。在《定襄縣誌》《陽曲縣志》對撫城也有記載,地點都是在凌井店。從中可以看出,三縣在歷史上一直存在著地域交錯,政區轉變的現象。

大典過於簡單,只好翻閱與盂縣相鄰的定襄縣、陽曲縣的新編的縣誌,想從中找到一些細節依據。

我們再看新編的《陽曲縣志》記載:“太原在清朝時候稱為太原府,管轄著陽曲、太原、清源、徐溝、榆次、祁縣、太谷、交城、文水、嵐縣、興縣共11個縣。大致以現在太原市內城南的楊家堡為界,橫著畫一條線,南部叫太原縣,縣衙在今晉源鎮。北部叫陽曲縣,縣衙在今太原城內的三橋街上,陽曲縣為山西省的首府首縣,狹義上的太原城即城牆內,過去是歸陽曲縣管轄。”

這裡所記的陽曲縣地域很大,將太原北部整個記為陽曲縣境。其在清朝對陽曲縣疆界的記載如下:“縣治東西廣一百四十五里,南部袤一百二十里,自縣達京師一千二百里。縣治東至孟家井榆次界三十里、王胡莊壽陽界六十里,西至火山村交城界八十五里,南至楊家堡太原界十里,北至關城子忻州界一百四十里。”其中“自縣達京師一千二百里,這裡的京師即清朝帝都,現在的北京。”在《陽曲縣志》記述縣境四至時,冬至榆次、壽陽而不記盂縣,何也?

2018年版《陽曲縣志》載:春秋時期,在大盂鎮一帶建有盂縣。戰國至隋唐,政權時置時省,屢屢易治地,今大盂鎮、東黃水鎮、凌井店鄉、北小店鄉先後建立過盂、狼孟、汾陽、陽直、撫城、烏河、燕然、洛陰、陽曲等縣級政權。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陽曲縣治所移至太原城西郭外,為郭下縣,史稱“晉陽首邑”。此後境內縣級建置基本穩定。

“據考,晉盂邑即為今大盂一帶,”狼孟縣即黃寨村,遺址尚存。秦置狼孟縣、盂縣、汾陽縣,西漢復置盂縣。漢初,以太原郡21縣與雁門郡轄縣改置韓國,後改置為代國。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廢除代國,復置太原郡。時狼孟縣、盂縣、汾陽縣均隸屬幷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時改狼孟縣為狼調縣。東漢建武二年(26),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建武十四年(38),廢太原國,復置太原郡。期間,廢汾陽縣。狼調縣、盂縣、先後屬太原國和太原郡。漢末,建安二十年(215),原陽曲縣(今定襄縣境內)荒廢,曹操遷移陽曲縣民與今太原市北郊區陽曲鎮一帶新置陽曲縣。《中國地名大辭典》載:“陽曲鎮漢時陽曲故治也。”陽曲縣與狼調縣、盂縣同屬太原郡。西晉泰始元年(265),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太康五年(284),復置太原郡。陽曲縣、狼調縣、盂縣同屬之。東晉廢盂縣,改狼調縣為狼孟縣。北魏廢狼孟縣併入陽曲縣,隸屬肆州永安郡。北周時改屬肆州雁門郡。隋唐兩代,分合頻繁。隋開皇初年,文帝以姓楊惡其曲名,改陽曲縣為陽直縣,隋開皇十六年(596),更名為汾陽縣,並分置盂縣。大業初年又廢盂縣併入汾陽縣,大業末年改汾陽縣為陽直縣,移治木井城,即今黃水鎮故縣村。義寧(618)初,分陽直縣地在今縣境凌井店一帶置撫城縣。陽直縣、撫城縣同屬太原郡。唐武德初年,改撫城縣為烏河縣,三年(620),分陽直縣地直汾陽縣。七年(624),廢除陽直縣,改汾陽縣為陽曲縣,並在今東黃水鎮的西南北洛陰村一帶分置洛陰縣。貞觀元年(627),李世民將州縣加以合併,烏河縣併入盂縣(今盂縣),洛陰縣併入陽曲縣。燕然山(今蒙古國境內)一帶蘇農部落少數民族內遷,置燕然縣,八年(634),僑置陽曲縣境內(今太原市西北35公里),十七年(643)併入陽曲縣。陽曲縣至此縣境統一。唐初屬太原郡。

在這一大段記載中,記載的地名名稱,在歷史上屬於定襄、陽曲互相交集中,並不是只屬於陽曲縣。同時我們看到,記述中,多次出現盂縣縣名、撫城名字以及狼孟縣縣名。隋開皇十六年(596),更名為汾陽縣,並分置盂縣。大業初年又廢盂縣併入汾陽縣。注意這個節點,陽曲境內廢盂縣,是指陽曲地域沒有盂縣這個名稱了。而大業二年(606)原仇縣改為盂縣,說明“盂縣”名稱廢於陽曲而移到原仇縣地域替代了原仇縣。狼孟縣即今天的黃寨,已經消失,歸屬陽曲。撫城改為烏河縣後也消失,其地域歸於盂縣境內。《陽曲縣志》明確記載在隋唐兩代,分合頻繁。不僅縣名變化頻繁,且其置所也飄忽不定。大業末年改汾陽縣為陽直縣,移治木井城,即今黃水鎮故縣村。貞觀八年(634),僑置陽曲縣境內(今太原市西北35公里),貞觀十七年(643)併入陽曲縣。在這段記述中,對陽曲的概念時而大時而小,經常合併,如前所說,沒有記載細節依據。除了貞觀十七年(643)基本穩定今陽曲縣地域外,之前在陽曲縣概念裡出現的有盂縣、狼孟縣、陽直縣、撫城縣、烏河縣、洛陰縣、燕然縣等,其變化太頻繁了。

在記述義寧(618)初,分陽直縣地在今縣境凌井店一帶置撫城縣。這與《魏書》記載不符,前面《魏書》在記載定襄時,就轄撫城。而《陽曲縣志》的記載與《魏書》矛盾了。這裡想了解的是,是盂縣之外又新置撫城縣,還是撫城替代了盂縣(陽曲境內的盂縣),記載不明白。再查看《盂縣誌》關於撫城縣的記載:北魏永安年間(528-530)在凌井店一帶置撫城縣。《盂縣誌》的記載與《魏書》是相符的。《陽曲縣志》記載:貞觀元年(627),李世民將州縣加以合併,烏河縣併入盂縣(今盂縣)。《盂縣誌》記載:隋大業二年(606)原仇縣改為盂縣,烏河縣於貞觀元年(627)年並歸盂縣。對烏河縣併入盂縣的記載,兩縣誌記載相同。不同的是,對撫城縣的設置時間有所不同,《陽曲縣志》記載,在義寧(618)初,分陽直縣地在今縣境凌井店一帶置撫城縣。陽直縣、撫城縣同屬太原郡。唐武德初年,改撫城縣為烏河縣。義寧年號與武德年號是新舊替代之際,按照陽曲縣志記載,撫城縣設置時間較短,只有三年時間就改為烏河縣了。盂縣誌對撫城縣的設置記載為北魏永安年間,到義寧年間,時間約為87年。對這兩種不同的時間記載,值得思考。撫城縣設置時間應該較短,不會有87年的時間。

綜上所述,初步作探究性地考慮,“盂”的名稱在大業二年之前早已有之,其地域在陽曲縣境內。大業二年(606),廢原仇縣名稱改為盂縣,其地域不在陽曲境內而遷至原仇縣境內。簡言之,大業二年後此盂縣,不同於之前陽曲縣境內的彼盂縣。但究竟原仇縣為何改為盂縣,難以說清,不過可以肯定,大業二年後,盂縣(今盂縣)名稱一直沿襲至今且置所未變。

作者 陳貴興,男,退休人民教師,盂縣文化資深研究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