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為什麼形成關隴集團?宇文泰不只會打仗,還推行變革……

在高歡順利繼承爾朱氏在中原腹地基礎的時候,因為宇文泰雖然作戰有勇有謀,但因為出身關係,不大受爾朱榮信任,被安排給了賀拔嶽,遠離晉陽。直到宇文泰接管了賀拔勝手下,甚至接收了敗逃而來的孝武帝元修殘餘,建立西魏,前期實力都不如高歡父子。宇文泰能夠在逆境中逐漸扭轉,奠定北周走向興盛的基礎,個人的才智更顯卓絕,手段也自然比高歡不遑多讓了。

西魏為什麼形成關隴集團?宇文泰不只會打仗,還推行變革……

宇文泰畫像

宇文泰家族來自鮮卑宇文部,但宇文部早期並非純正的鮮卑族,相傳來自匈奴的分支。之前筆者介紹高歡與宇文泰的恩怨也提過,在當初六鎮大起義時,宇文泰跟著父親宇文肱、哥哥宇文顥一開始是參加鮮于修禮的隊伍,和葛榮就是一夥。鮮于修禮很欣賞宇文父子,讓他們單獨領軍。宇文肱及長子宇文顥、次子宇文連都隨鮮于修禮一起陣亡,葛榮接過隊伍以後,對宇文泰和兄弟宇文洛生繼續被任為將帥,算是非常欣賞的老兄弟。

孝莊帝永安三年(530)春,爾朱榮以爾朱天光為主帥,賀拔嶽和侯莫陳悅為副帥,率兵前往鎮壓關隴義軍。宇文泰累遷至徵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增邑三百戶,加直閣將軍、行原州事,一方面見他作戰勇猛,表現很賣力;一方面也可見賀拔嶽的確給宇文泰製造不少機會。

太昌元年(532),高歡攻滅爾朱氏,擁孝武帝元修即位。他任命賀拔嶽為關西大行臺,賀拔嶽任命宇文泰為行臺左丞,領府司馬,對宇文泰更加賞識。高歡在朝中位居大丞相,秉掌大權。孝武帝元修密暗中與賀拔嶽相結,準備伺機除掉高歡。《周書》記載,作為府司馬的宇文泰曾經出使晉陽(今山西太原)觀察高歡為人。宇文泰與高歡口答應對,敏捷雄辯,高歡其實很有愛才的心,想留宇文泰為己用,但堅決推辭還是回去關中了。這一番觀察,奠定了今後宇文泰的志向,認為高歡一定不會安心扶持朝廷,而侯莫陳悅只是一介武夫,勸說賀拔嶽早做準備,趁著進駐關中廣攬豪傑,籠絡各地部族,充實力量。賀拔嶽非常佩服,派宇文泰到洛陽見孝武帝,密陳其打算,孝武帝聽後大喜,加宇文泰為武衛將軍。

宇文泰崛起的主要力量來自於整合賀拔集團和孝武帝殘餘勢力。永熙三年(534),賀拔嶽打算聯合侯莫陳悅討伐曹泥,結果中計被殺。 他立即趕赴涼州接管了賀部的指揮權,約集眾將陳說利害,巡視各營寨,穩定軍心。然後上表孝武帝元修表示效忠。另外派出李虎、李弼討伐曹泥,追擊潰逃的侯莫陳悅,向東進據長安。有了立政關隴的基礎,元修也加封宇文泰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關西大都督,略陽縣公,迅速就成為僅次於高歡的人物,也自然成了高歡高度警惕的眼中釘。宇文泰之所以能夠在賀拔嶽遇害後成為趙貴、寇洛等賀拔嶽部將一直認可的接班人。而且宇文泰身邊還有於謹作為其夏州長史,二人所領軍力應當不少,在賀拔嶽本部士兵有所逃散的情況下,宇文泰、於謹所率領的夏州部隊是有助於重振原賀拔嶽軍的軍力的。手裡的夏州駐軍應當也為宇文泰成為賀拔嶽的接班人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之後,孝武帝一夥來奔,對於宇文泰的意義在於得到獨孤信、王思政等親皇派及關隴貴族的支持。宇文泰將賀拔氏集團和元氏集團瓦解重組,然後才逐漸建立對抗高歡父子的資本。

西魏為什麼形成關隴集團?宇文泰不只會打仗,還推行變革……

如前面評述高歡的時候概括了雙方的五次大戰,原本東魏勢力佔優,但本身東魏一方豪強勢力複雜,高歡即便有優勢最終依然顯得與宇文泰的西魏半斤八兩。對宇文泰一方來說,原本西魏是被動應戰居多,憑藉宇文泰軍中的威望帶著賀拔嶽勢力出戰,所謂“以戰養戰”,納入孝武帝的勢力,最終促成宇文泰背後關隴利益集團的形成,西魏北周的基礎反而在幾次大戰中被鍛造成為一個新的政權基礎,這反而是宇文泰家族既有意為之,又多少有點順應潮流的意思。

所謂的關隴利益集團,本身宇文泰家族還是推崇鮮卑和當地羌、胡的團體。在爾朱氏時期,宇文泰賀拔嶽等屬於六鎮義軍中被壓制的勢力,排擠在關隴地區鎮壓當地的羌胡力量。真正六鎮勳貴與邊地豪強大量集中在原來的中原地區。西軍的騎兵比例與日俱降,不得不說關西薄弱的經濟後勤是最根本的因素。

為此,宇文泰與其他勳貴軍閥創立了八柱國制度,同時,也意味著宇文泰為與趙貴、於謹、獨孤信等各方宿將貴族進行某種利益妥協,恰巧當時高歡接連進犯,也促使各方必須團結起來,形成以宇文泰為首的利益集團。不得不承認,起初這些柱國大將軍之間的利益勾連不穩固,關西諸將多有元從的主公,每臨大戰,尤其大兵團作戰,各部將之間往往秉持利己至上的作戰指導思想,不能做到默契、協調。即使總統諸軍的權力集於宇文泰一人之手,也無法遏制住諸將失律的問題。

西魏為什麼形成關隴集團?宇文泰不只會打仗,還推行變革……

八柱國和府兵制是宇文北周崛起的基礎

當時孝武帝帶去了不少北魏的皇室殘餘,例如高歡扶持了十一歲的少年元善見為孝靜帝。其父清河王元亶就跟著孝武帝投奔了宇文泰。大臣侍中、儀同開府斛斯椿、王盟、大都督源子恭、太傅、錄尚書事長孫稚等等,還有王思政、獨孤信等重要將領。其中,太尉南陽王元寶炬、清河王元亶、廣陽王元湛以五千騎宿於瀍西,掌握西遷禁軍事宜,南陽王別舍僧侶沙門惠臻負璽持千牛刀以從。但即便如此,為了防止孝武帝在關中地區坐大,宇文泰還是很快找了理由殺了元修,年僅二十五歲,另立二十八歲的南陽王元寶炬為西魏文帝。

如《周書·卷二》記載河橋之戰,“是日置陣既大,首尾懸遠,從旦至未,戰數十合,氛霧四塞,莫能相知。獨孤信、李遠居右,趙貴、怡峰居左,戰並不利,又未知魏帝及太祖所在,皆棄其卒先歸。開府李虎、念賢等為後軍。遇信等退,即與俱還。”兩魏五戰時期,侯景對大小兵團的指揮已入化境。他之所以擴大戰陣面積,便是為了儘可能地把宇文泰兵團各部間距拉大,從而增加西軍協調上的難度。可見八柱國體系的弱點已在他的眼皮底下一覽無餘。獨孤信、趙貴與李虎在河橋之戰中就充分體現了利己保全思想。西軍之內派系林立,自然難以集中兵力。一日之中東西兩軍陣線交合數次,西軍宇文部遭受重擊,其他數部難以跟進增援,最終全線崩潰。

在東西魏第四次交手的邙山之戰中,原本高慎以虎牢關要地投降,宇文泰親自引軍接應,進發洛陽,在城北邙山列陣交戰,被東魏大將彭樂擊敗,原本的精銳損失慘重。宇文泰回到關中調整策略,開始大舉招募關西豪強,這就是真正關中本位策略的出爐。例如韋孝寬等關中三輔的著姓豪族顯露出來,關中大族與關西戍卒所認同的保家衛國,並非保宇文氏的家國,實際上是捍衛關中諸族的共同利益。所以,之後玉璧之戰,韋孝寬一戰成名,高歡銳氣盡失,還因此病亡。因此,史學界絕大多數觀點將宇文泰視為“關中本位政策”形成的時期。但長久的政治觀念、文化認同絕不非一蹴而就的,關中本位的認同雛形其實自晉代胡亂以來已在逐步完善,無論氐、羌入主,還是赫連氏入主,均非形成該觀念的主要推力。數百年來,這份外力也使得關中人的文化認同更為牢靠。即使胡、漢交雜,對比關外的進攻,關西人更容易形成抱團的守衛思想。

西魏為什麼形成關隴集團?宇文泰不只會打仗,還推行變革……

陳寅恪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出著名的關隴集團和關中本位觀點

高澄接替高歡,引發了侯景南奔就此釀成南方的大亂。宇文泰坐觀南方的大亂,以此扶持坐鎮荊州的蕭繹為梁元帝,並且趁機佔據梁州(今漢中)、益州(成都)、襄陽等地。為此,梁元帝一度還派使者向宇文泰索要土地,恰巧此時蕭繹的侄兒蕭詧入朝西魏,請求出兵擊蕭繹。宇文泰本就不滿梁元帝來要土地,於是西魏恭帝元年(554)九月,宇文泰命於謹、宇文護等率步騎五萬進攻江陵,梁元帝被處死,魏軍挑選江陵百姓男女十餘萬口,驅歸關中(陳霸先的親生兒子就是這時候被帶去關中,最終造成陳霸先傳位給侄兒的尷尬局面),只把一座空城留給蕭詧,同時將原來樑朝控制的雍州諸郡佔據。這樣,西魏的疆域擴展到了今四川、湖北一帶,也奠定後面北周能夠反超北齊的堅實基礎。

大統十七年(551)三月,西魏文帝元寶炬死,太子元欽繼位為廢帝,不再立年號。一些魏國宗室並不甘心宇文泰長期控制,想要奪回政權。當時尚書元烈設下計謀要替元欽辦這件事,結果遭到洩露被宇文泰所殺。廢帝元欽對元烈之死深感同情,對宇文泰十分不滿,臨淮王元育、廣平王元贊哭著再三勸諫,這一密謀再次讓宇文泰知道。廢帝三年(554)九月,毒殺了元欽,另立其弟齊王拓跋廓為恭帝。這時候,不僅魏國皇室恢復舊姓拓跋,宇文泰是大量推行鮮卑舊俗,恢復部族姓氏。大量漢人也使用鮮卑姓氏,從孝文推廣漢姓到了另一相反的方向。但這並不完全是宇文泰開倒車,而是他推崇某種“復古風格”的方式,當時在改變官制等方面都是崇尚《周禮》。

宇文泰當時推出一套由漢人蘇綽、盧辯依據《周禮》制定的新官制。拋棄魏晉以來的官職名號,設立六官:宇文泰為太師、大丞相;李弼為太傅、大司徒;趙貴為太保、大宗伯;獨孤信為大司馬,於謹為大司寇;侯莫陳崇為大司空,但並不是將秦漢以來的官制一概廢除。同時,宇文泰在改革官制之際,將地方官吏任免之權收歸手裡,加強管理的約束力。南北朝門閥習氣很重,各地職官基本被世家大族所壟斷,寒門子弟基本只能充當輔助官員的小吏,沒有出頭之日。宇文泰的這一選官思想體現了打破門閥傳統的新精神,保證了西魏吏治較為清明,也為大批漢族士人進入西魏政權開闢了道路。

宇文泰對西魏的治理,蘇綽是繞不開的一個人物。蘇綽與哥哥蘇亮出自關西名門,據說祖上是曹魏的官員,家族歷代都是當官的。但是,一開始宇文泰並沒有特別欣賞他。直到有一次僕射周惠達回答不了宇文泰的詢問,外出請蘇綽幫忙,被宇文泰發現,周惠達順水推舟,舉薦蘇綽,逐漸受到宇文泰賞識。大統三年(537)小關之戰前夕,高歡大舉進攻,眾將領都認為應該分兵分別抵擋東魏,蘇綽與宇文泰意見一致,專取潼關,東魏全軍覆沒,大將竇泰兵敗自盡。

西魏為什麼形成關隴集團?宇文泰不只會打仗,還推行變革……

《周書》書頁

這時候,宇文泰對蘇綽已經到心腹重臣的地步,如有外出,常常預署空紙授綽,若須有處分,蘇綽可以隨事施行,事後啟告一下即可。這期間,蘇綽為改革制度草擬的《六條詔書》最為後世稱道,雖然並非完全出自蘇綽的原創,但是總結的選拔賢良、恢復民力、促進生產、提倡教化等等內容,是對歷朝歷代重要施政措施的一個提綱挈領的總結,對於宇文泰這種北朝部族出身的君王非常具有針對性和必要性,也便於實施。可以說,宇文泰的整頓吏治幾乎都是蘇綽具體操辦的,正因為此,蘇綽積勞成疾,大統十二年(546),年僅四十九歲就病死了。他的兒子蘇威在楊堅建立隋朝以後都很受器重。

宇文泰主要同高歡你來我往地作戰,蘇綽在背後受命推行合乎西魏實際情況的新政。 例如軍事上的變革就是府兵制度。這一制度的特色是兵農結合,平時歸家務農,戰時就入伍組軍。顯然,原本以鮮卑等部族為主的西魏大軍,在關隴地區採取特殊的政策,消解與漢人的界限。隨著宇文泰領導西魏五次大戰東魏,儘管有失敗,但總的來說,原本居於弱勢的西魏反而越戰越強,勝績越來越大,西魏軍也通過這些展示熔鑄成為一體,直到北周後來實力超過北齊。

宇文泰打造了一個比較好的、適應關中、隴右地區的權貴層基礎,並收聚民力成為一種“戰時”制度,以此成為所謂的關隴集團。另一方面打破用人舊俗,將來自不同方面的人才提攜起來,尤其能從對手方面招攬人才。最初如李弼是侯莫陳悅帳下大都督,且互為姻親。宇文泰招攬以後毫無猜忌之心,成為統率府兵的八柱國之一。柳敏原是東魏河東郡丞,宇文泰佔據河東以後,拜為丞相府參軍事,後來成為幫助宇文泰制定國策的核心人物。因為宇文泰能唯賢是舉,用人不疑,因此西魏上下也比較團結,保證了各項政策措施的順利執行。

宇文泰還比較注意聽取臣下的不同意見,勇於納諫。早在大統五年(539年),他就下令置紙筆於京城陽武門外,以訪求得失。當丞相府記室柳虯提出納忠讜之言的建議時,宇文泰欣然採納,並要求史官記事,須得失無隱。宇文泰的這種做法,有助於西魏吏治的清明。 在法律上,宇文泰主張不苛不暴,既要“法不阿貴”,官吏犯法一視同仁,如宇文泰的內兄王世超,任秦州刺史時,驕橫州縣,結果被賜死。位至大將軍的鄭偉不遵法度,結果被免職。另一方面又要求斷案者慎罰,力戒楚毒之下,自痛自誣,儘量減少冤假錯案。大統十三年(552年),宇文泰又下令廢止流傳了二千餘年的宮刑。

西魏為什麼形成關隴集團?宇文泰不只會打仗,還推行變革……

北周與北齊對峙圖

為了整頓吏治,宇文泰將貪贓者放寬到滿三十匹才處大辟死罪,這比《樑律》滿十匹處死和北魏、北齊的“贓滿一匹者死”都要寬鬆,但這是為了更好地執行法律。他赫然公告:“殺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史書記載,北周“用法頗嚴”,一旦發現貪贓枉法的官吏,即給予懲治。對於以前的貪官,北周還制定了“徵備之法”,就是以前犯的事赦免,但只要有線索可以追查到的,一定要追查到底,記錄在案,貪贓所得一定要追索回來。

西魏恭帝三年(556)四月,宇文泰北巡,八月,渡北河(今內蒙古境內烏加河)。九月,還至牽屯山(今寧夏固原縣西)染疾。宇文泰知自己病重,派人急招侄子宇文護前去,以託付大事。這一年十月,宇文泰卒於雲陽(今陝西涇陽西北),時年五十歲,葬於成陵(今陝西富平縣北),諡號文公。兒子宇文覺嗣其位為太師、大冢宰,由宇文護輔政。次年,宇文覺稱帝,國號周,是為周孝閔帝,北周建立。

一千多年來,後人都很愛將宇文泰和高歡做對比,論個人能力應該是各有千秋。但論事業基礎,高歡的東魏雖然建立在北魏基礎上帶有很複雜的局面,但總體優勢也很明顯。宇文泰佔據的關隴地區,資源和經濟都必須承認明顯不如東魏的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方。包括雙方几次大戰兵力上,宇文泰也明顯不如高歡,西魏當時主要兵力才只有幾萬人。

在綜合力量上,高歡讓兒子高澄在鄴城進行了大力整頓,相對卻不如宇文泰的變革體制徹底,因為高歡需要平衡很多利益關係,又要打又要拉,還不能完全撕破臉。事實上,宇文泰在西魏同樣要面對這個問題,恰恰他的攤子當時沒有東魏大,相對比較好整合。宇文泰所謂十二柱國制度其實也就是拉關係、平衡利益的產物。

前面也提過,一開始各大將之間磨合也有問題,還經過兩次失敗,原來部族勢力消耗得差不多,重新以漢人補充進來。所以,能夠與高歡幾次交戰不落下風,足以說明宇文泰對新生的西魏的確更新比較徹底,一個新的基礎被鍛造得七七八八。從這方面來說,宇文泰即便個人能力不比高歡強很多,但他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卻絕對很突出。但是,宇文泰的功勞也僅僅是打下一個基礎,這個時候的西魏綜合實力的確還不如東魏,而且宇文泰的幾個兒子與侄兒宇文護之間也存在很大的風險,北周要真正崛起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