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儒敏權威解讀:今秋啟用的部編版新教材有哪7個關鍵變化?'

"
"
溫儒敏權威解讀:今秋啟用的部編版新教材有哪7個關鍵變化?

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部編版新教材開始全面覆蓋使用,教材主編溫儒敏先生解讀今秋啟用的部編版新教材有哪7個需要注意的關鍵?老師、家長快來了解下。

變化1:以選文強調四個標準

大家比較關注選文,先說說“部編本”語文教材課文數量的變化。和原來人教版作比較,課文數量總的是減少了。一年級上原來共41課,包括漢語拼音13課,識字8課,另有課文20篇;新教材共32課,其中漢語拼音減少為8課,識字則增加到10課,另有課文14篇。

初中原來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課文,現在每一冊減為24篇。

數量減少不等於教學總量減少,而是幾個板塊的內容方式在調整,使教學內容更豐富,也更有效。小學的變化大一些。

以前孩子從學前班到小學,剛上來就學拼音難度大,對學語文的興趣可能會損傷。這些年學界對於漢語拼音教學在整個教學體制中的位置效能問題有調查研究成果,總的是要減少漢語拼音的難度,讓拼音教學服務於識字教學。新教材據此作了調整,減少難度,往後磨大概一個多月,先做入學教育,開始識字教學(5-6課),然後才學拼音,讓識字教學和拼音教學更好地結合。

初中課文減少,30篇減少為24篇,但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課文相對減少,但其他幾個教學板塊有有所加強的用意。

回到選文問題。“部編本”語文教材的課文選篇更加強調四個標準;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當然還有適當兼顧時代性。這也是針對性的。課改之後流行的各種版本語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視引起學生的興趣,甚至多選“時文”,這不能說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場,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和適宜教學。

大家會發現,很多經典課文這次又回來了,尚未沉澱的“時文”相對少了。

有一個變化非常明顯,就是傳統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六年級12冊,共選有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

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5篇,約佔所有選篇的52.5%,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體裁更加多樣。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29篇。魯迅的作品也選有《故鄉》《阿長與<山海經>》等九篇。

變化2:更加靈活的單元結構體例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結構是分單元組織教學,若干板塊的內容穿插安排在各個單元之中。初中的結構是,每個單元都有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這是重頭。另外每學期有三次綜合性學習,兩個名著導讀,還有兩個課外詩詞誦讀。在教學實踐中,大致可以按照教材的單元順序進行,把若干板塊的教學穿插安排。小學低年級分三個板塊,一是課文,二是識字寫字,三是漢語拼音。教學實踐中可以更加靈活一點,也可以大致依託幾個板塊的順序進行。但事實上,除了漢語拼音需要集中一段學習,識字寫字和課文的教學應當有密切的結合。新教材小學的三個板塊與初中的五個板塊,都比其他流行的版本語文教材更清晰。

另外,綜合性學習次數有所減少,中心更加突出,主要考慮到綜合性學習是新的課型,十多年前沒有的,這種課型有利於培養口語、寫作等綜合能力,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以及口語交際結合起來,但以前的教材幾乎每個單元都有綜合性學習,實施中有些困難,很多學校的綜合性學習基本流於形式。

“部編本”語文教材就在減少綜合性學習的課時的同時,把這一課型做得更實在,每次的主題也更加集中,以提升這一課型的教學效果。新教材的口語教學表面上比以往教材要少,實際上是分散了,在綜合性學習中有安排,在閱讀教學中也有所體現,比如有些習題就設計了課堂的討論,也是口語表達的練習。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版塊設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綜合性也有所加強。老師們使用教材時,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幾個板塊的劃分主要是方便,大致上有序可循,但教學實踐中還應當根據各自的實際來適當組合,沒有必要劃分的那樣界限分明。

再說說單元的設置,“部編本”語文教材這方面也有些新的想法。大家會發現新教材的小學低年級段分漢語拼音、識字寫字和課文三個板塊

在實際教學中,漢語拼音教學可以相對集中完成,識字寫字教學和課文教學可以有更多的融合。條件較好的學校完全可以多一些融合重組。小學中高年級開始有單元設置,初中也是按照單元來組織教學。

“部編本”語文教材,結構上明顯的變化是採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按照“內容主題”(如“修身正己”“摯愛親情”“人生之舟”等)組織單元,課文大致都能體現相關的主題,形成一條貫穿全套教材的、顯性的線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樣給予明確的單元主題命名;

同時,又有另一條線索,即將“語文素養”的各種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以及寫作、口語訓練等等,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佈並體現在各個單元的課文導引或習題設計之中。每個單元都有單元導語,對本單元主題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單元的學習要點。

為何要採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是因為現有各種版本語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題單元結構,這是前些年實施課改,提倡人文性的結果。但主題單元結構有問題,只照顧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語文教學的規律。選文也往往只顧一頭,只考慮所選課文是否適合本單元主題,難於照顧到本單元應當學習哪些知識,訓練哪些能力。語文教學也就失去必要的梯度。這個問題是嚴重的,教學中大家都不滿意。所以“部編本”語文教材採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既適當保留人文主題,又不完全是人文主題來組織單元,有的則是文體組織單元,還有就是適當淡化單元的主題,以便把必要的語文教學的要點、重點,按照一定順序落實到各個單元中。

老師們教學實踐中可以按照新教材的單元順序來安排教學,但不能拘泥於人文主題,要特別注意語文知識、能力的落實這條線。還要注意把單元中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等幾方面結合起來。

小學的單元設計非常豐富,一般有思考練習題,單元課後還有語文園地(包括:趣味識字、字詞句運用、展示臺、日積月累等,有的還有書寫提示)。此外就是“和大人一起讀”,這也是新教材的一個亮點。

初中的單元設計欄目沒有小學那麼多,但也各有各的功能。如七下第一單元,先是導語,4篇課文都有預習。課後有思考探究,積累拓展,讀讀寫寫。自讀課文設計最引人注目的是旁批,還有閱讀提示。

變化3:重視語文核心素養重建語文知識體系

這套教材,重新確定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落實那些體現語文核心素養的知識點、能力點。

在十多二十年前,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是比較清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點、知識點,也都比較成體系,但在教學中出現的普遍現象,是考什麼,就學什麼,訓練什麼,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實際上已被應試教育的題海戰術和反覆操練所綁架。

實施新課程以來,特別是課標的出臺,首先要去解決的就是題海戰術和反覆操練的問題,因此特別強調語法修辭和語文知識講授不要體系化,要“隨文學習”,而且課程改革幾乎一邊倒,就是強化人文性。教材受這種觀念支配,也就都採用以人文性為中心的主題單元建構,和之前的教學比起來,最近幾年的教學要活躍得多,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尊重。但又出現另一趨向,就是語文的知識體系被弱化,甚至被拆解了,教材在知識體系的建構上不敢理直氣壯地講語文知識,不敢放手設置基本能力的訓練,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不突出,也不成系列,結果教學梯度被打亂,必要的語文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得不到落實。

有時課上得滿天飛,可就是沒有把得住的“乾貨”。某一單元某一課,到底要實現什麼教學目標,這個目標在整個小學或者中學的語文課程中到底是什麼位置,通過這一單元或者某一課,能讓學生具體學會什麼,大致達到什麼程度,都不是很清楚。特別麻煩的是,現在各種教材都是課改之後編寫的,大都是以人文主題來建構單元,考慮更多的是選文如何符合單元主題,而對語文課程內容目標如何實現,就難以處理。

結果,大多數教材都只是在思考練習題上做點平衡和補救。大家看看現有其他版本教材每一課都有字詞句分析積累,都有主題中心思想的探究,但閱讀寫作的方法都還是比較籠統的。例如總是要求“有感情地朗誦”,從一二年級到初三都是這樣,到底怎樣做到“有感情”?朗讀有什麼方法?並沒有提示;思考題中總是見到諸如“抓住關鍵詞”“發揮想象力”之類要求,可是讓學生怎樣去“抓”、去“發揮”,也不見方法交代。修辭如“情景交融”“栩栩如生”之類,每個學期幾乎大多數課文都這樣講,看不到其中可以模仿練習的方法,看不到教學的梯度。現在的教材的確存在問題,需要改進。

“部編本”語文教材很重要的一點改進,就是讓課程內容目標體現的線索清晰,各個學段年級單元的教學要點清晰。

這套新教材的編寫一開始就注意這個問題,按照“課標”的學段目標要求來細化那些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訓練,落實到各個單元。有些必要的語法修辭知識,則配合課文教學,以補白形式出現。努力做到“一課一得”,現在不是強調“語文核心素養”嗎?“部編本”語文教材就已經在努力建構適合中小學的語文核心素養體系,但這是“隱在”的,不是“顯在”的,在教材的權限和教學中並不刻意強調體系,防止過度的操練,但總是要讓一線老師使用這套教材有“乾貨”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課一得”。

“部編本””語文教材如何體現知識體系和能力點?有五個“渠道”


第一,是教師用書,會給大家排列一個表,每個學段、單元,甚至每一課要學習哪些基本的知識,進行哪些必要的訓練都一目瞭然。 第二,每個單元的導語,對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包括知識點或能力點,亦有提示。第三,是每一課的思考題和拓展題,必定有一兩道題是按照相關的知識點或者能力點來設計的。第四,綜合性學習、寫作、名著選讀等方面,全部有學習方法或者訓練目標等提示,有的還比較具體。第五,初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兩塊“補白”,努力練習課文和教學實際,用比較淺易和生動的語言來介紹語法修辭等語文知識。

老師們使用“部編本”教材,要注意這五個“渠道”所體現的語文知識體系,並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

如何去落實?每個學校每位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做,我這裡只是建議大家備課時,要做如下幾點:

一是重新學習研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瞭解掌握其中對各個學段內容目標的要求,特別是知識和能力的要求。

課標的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所提出的是總體目標與內容,共十條,比如要求是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等等。對總的要求要先明確。還要了解各個學段的目標和內容,那是更加細緻明確的。每個學段都有五方面的要求,識字和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這些要求是有梯度的。同樣是閱讀,每個學段要求的高低是漸進的,好像在重複,其實有深淺之差別,是螺旋式上升,老師們對這些必須瞭然於心。

老師們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之前,認真研讀課標,對新教材所落實的每個學段、單元的內容目標就會做到心中有數,也才能用好新教材。

接下來,老師們可以做的工作,就是參考教師用書所建議的小學和初中的語文知識點和能力點的系列,可以把這個系列和課標的要求對照,互為補充。這樣無論是教哪個學段,都能做到有全局意識,對整個義務教育語文教學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很清晰。

做完這兩項準備,就是第三步,再仔細研究這些“要點”(知識點、訓練點,這也是講課的重點),如何分佈到各個單元、到每一節課要有梯度,螺旋式提升,這就是體系。

比如識字寫字,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課標都有階段目標要求,這些要求也已經體現在新教材中,我們可以把這些要求細化,成為一些教學點,做到有梯度地排序。比如識字寫字教學,其中有各種很具體的要求,包括識字量、筆畫、常見偏旁部首、按部首查字典、筆順、鉛筆寫字、硬筆寫字、正楷、毛筆臨摹、等等,都有必要細化落實到每一單元和課上。應當有一條循序漸進的線索。比如從鉛筆、鋼筆到毛筆,從正楷到行楷,從描紅到臨寫,都要具體落實。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自己來排列組合。應當細緻一點,實在一點,一課一得,重點突出。

再講講閱讀,每個學段都有要求,但落實到教學如何細化?如何轉為教學中可以把握的點?現在從小學到高中都是“有感情地朗讀”,怎麼才能做到“有感情”?在方法技巧上還是要具體落實。

比如這一課要求朗讀注重聲調、停頓,下一課可以多聯繫把握節奏。不是絕對把方法的幾個要求分開,但具體到某一課,要有重點。又比如閱讀中很重要的方法——默讀,從三年級(以前是一二年級)就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其實這樣要求還未能解決如何做到的問題,所以還要教方法、技巧,並落實到教學系列中。現有其他版本教材比較偏重思想內容分析,以及字詞句分析。這有必要,但好像普遍不太重視閱讀技能的習得。比如精讀、快讀、瀏覽、朗讀、默讀都有技巧,教材中體現不夠,我們備課設計教學方案時就要想辦法去細化落實。

備課要先有全局意識,不能備一課是一課,也不能臨時抱佛腳,克隆現成的教案了事,一定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隱在”的知識體系,比較自然而又紮實地體現在自己的教學中。

目前學界在這個問題上仍然有爭論,我們認為應當實事求是,稍有平衡,目標是加強科學性,老師們安排設計教案,雖然也可以“隨文學習”,但還是要有整體的考慮和安排,有潛在的體系。

中小學語文的知識教學不要過分追求體系化,不能滿足於讓學生去反覆操練,但也要有教學的知識體系,要有訓練,有乾貨,總之,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不要體系化,但要有體系,這不是開倒車,不是回到以前,(其實現在也有)那種完全圍繞知識能力點展開的教學,而是在教材中讓“語、修、邏、文”基本知識和技能要求更清晰,教師教學有章可循。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結構是要充分考慮到教學需要,各個單元重點突出,單元與單元之間銜接也注意由淺入深,不斷積累提升,反覆落實基本訓練。

變化4:閱讀教學

實施“三位一體”,區分不同課型

現在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幾乎都分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有的小學二年級開始分為精讀、略讀和選讀),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普遍的做法是精讀作為重點,多講一點,略讀就少講一點,差別就是時間的多少。

很多老師怕完成不了教學計劃,幾乎就不怎麼分精讀、略讀,或者全部按照精讀要求來安排。兩種課型幾乎沒有什麼區分。

其實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的區分,是有講究的。精讀課主要老師教,一般要求講得比較細,比較精,功能是什麼?就是給例子,給方法,舉一反三,激發讀書的興味;而略讀課呢,主要不是老師講,而是讓學生自己讀,把精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閱讀課中,自己去試驗、體會,很多情況下,閱讀課就是自主性的泛讀。兩種課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進行,才能更好的完成閱讀教學。

不分精讀略讀,這是一種課型混淆。還有另外一種課型的混淆,不管學什麼文體,無論小說、散文、詩歌、童話、議論文、科技文,全都用差不多的程序和講法,都要講什麼作者介紹、寫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題思想、生詞修辭,等等。

課型也是沒有變化,沒有節奏。老是那一套,學生能不膩味?這樣的課怎麼能激發讀書的興趣?課改這些年增加了許多課堂討論,很熱鬧,但若課型混淆,教學效果還是不好。

現在這種以分析性的精講記憶為主、課型又彼此混淆的教學方式,的確太死板,壓抑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興趣和讀書的興趣,應當改一改。

“部編本”語文教材,就有意識改變這種課型不分的狀況,加大了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的區分度,初中教材幹脆改“精讀”為“教讀”“略讀”為“自讀”。教讀課設計比較豐富,有單元導語,預習,思考探究,積累拓展,讀讀寫寫。

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課外閱讀延伸,這就建構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教學結構。

分清教讀課和自讀課兩種課型,教讀課老師講為主,自讀課就讓學生自主閱讀,而且教讀課也不要老是一套固定程式,應當根據課文內容、文體以及單元要求的教學目標,來設計不同的教案程序,突出每一課的特點和重點。還有,自讀課要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

新教材對不同文體課文的教學,也有不同的課型提示,這些提示或者在預習與導讀中、在思考題中,或者在教師用書中,老師們可以參照實行。

“部編本”語文教材更加重視多種閱讀方法的教學。以往語文教學比較偏重精讀,摳得很死,雖然有用,但這是很不夠的,比如默讀、瀏覽、跳讀、猜讀、比較閱讀、讀整本的書,等等,以往教材與教學都較少關注,結果是多數學生只會精讀,只會考試,而閱讀速度很慢,也不曉得有各種不同的閱讀方法。

部編教材在多種閱讀方法的教學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的,希望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格外注意閱讀方法問題,重視閱讀速度的教學。

變化5: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制

“部編本”語文教材,在這方面想了許多辦法,比如,小學一年級就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意在和學前教育銜接,一開始就引導讀書興趣。小學中高年級幾乎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

初中則加強了“名著導讀”,改變以往那種“賞析體”寫法,注重“一書一法”,每次“名著導讀”課,都引導學生重點學習某一種讀書的方法。激發興趣,傳授方法是“名著導讀”設置的改革方向,如瀏覽、快讀、讀整本書、讀不同文體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導,多數課後思考題或拓展題也都有課外閱讀的提示引導。這就把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形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

這可能是一個突破,讓語文課更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包括課外閱讀,努力做到課標所要求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

語文課怎樣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課外閱讀,讓學生養成讀書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讀精講,反覆操練,沒有激發閱讀興趣,也沒有較多的閱讀量和閱讀面,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寫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

擴大閱讀量,這是改革的方向。老師們使用新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千方百計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這一條語文素養的提升才不是空話。

現在語文課最大的弊病就是讀書太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新教材雖然力圖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但也還需要老師們去“加碼”。

建議老師們採取“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的文章。

有些老師反映說由於條件限制,難於選擇課外閱讀材料。人教社近期出版有“語文素養讀本”,從小學到高中,每學年兩冊,和教材有所呼應,大家可以參考選擇。

此外,新教材還設置有古詩詞誦讀。這些內容可以要求學生去反覆誦讀,不一定要和課文那樣逐篇講解。大家注意其導讀的寫法,除了簡明地介紹作品的內容及藝術特色,還格外注意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驗不同的藝術風格,學習有關古典文學鑑賞的某些基本的知識和技能。

變化6:識字寫字教學更加講究科學性

老師們使用一年級新教材,都會很關心識字寫字教學問題。“部編本”語文教材一年級的課文和習題等的設計,就注意嚴格落實300字基本字表。這個字表是以王寧教授為主的北師大科研團隊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依據大量對小學生閱讀的調查,從字頻的角度來確定哪些字必須先學。

另外,還要考慮字的結構等,看哪些字先學,更有利於孩子們理解與記憶。這300字大多落實在一年級教材中了。比起以往經驗性的安排,這顯然更加科學,也更有利於提升學習效果。老師們一定要關注300字教學的問題。

其次,就是漢語拼音教學。新教材的安排大約往後一個月,改變了以往入學即學拼音的方式,安排在識字單元之後,使拼音和認字,互為柺棍兒。老師們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要注意兩點,一是對漢語拼音的要求不宜過高,這無非就是識字的柺杖;另外,要重視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注意這兩點,就要降低拼音學習的難度,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比如,有六課安排了音節詞的拼讀和兒童誦讀的結合,這是為了鞏固所學的音節,也使拼音教學與韻文誦讀結合,激發興趣。

注意拼音單元的生字、詞只需會讀、會認即可,不需要書寫,也不需要進行具體的字形分析;兒歌的教學意在鞏固拼音和激發學習的興趣,教學時可採用多種形式的誦讀,不要求學生理解和背誦。

一年級語文非常重要,也很難教,到底如何改進低年級語文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並能從根本上培養孩子們讀書的興趣與習慣。編寫組也希望聽取一線教學的經驗。

變化7:提高寫作教學的效果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力圖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

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的設計編排照顧到教學順序,讓老師能夠落實,克服隨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應試式的反覆操練。寫作課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簡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初一兩個學期一共12次寫作課,每個單元1次,分別是: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學會記事,寫人要抓住特點,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發揮聯想與想象,寫出人物的精神,學習抒情,抓住細節,怎樣選材,文從字順,語言簡明。每次都突出一點,給予方法,又照顧全般。

舉例來看,“怎樣選材”這一次作文,集中要解決的就是選材問題。結合《阿長與<山海經>》學習,思考材料與中心的關係,以及怎樣詳略處理。然後出作文題,提示作文方法。

寫作課很難教,寫作教學內容編寫也很難,幾易其稿,也未能達到理想狀態。但和以往教材比較,現在的編法是希望有一個系列,更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也比較有“抓手”,比較方便教學實施。到底怎麼編寫作教學?特別希望能吸收一線的意見。

以上說的是新教材七個方面的變化,或者創新點,也對使用新教材提出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