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最實用一輪複習建議來了,九科都有'

語文 高考 文學 讀書 文章 青少年生涯教育學院 2019-08-19
"
"
2020高考生:最實用一輪複習建議來了,九科都有

最近幾天小編看到不少高三同學都已經開學了,那麼對於新高三來說,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好一輪複習的準備,這應該是新高三們學習的重中之重了吧。今天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一些各學科的一輪複習小建議,大家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高考語文

獲得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語文成績是高三同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目的,長期以來大規模的訓練是高三同學學習的傳統模式。那麼,高三同學應如何在較短時間內進行有效第一輪複習呢?

1. 培養制定計劃的習慣。高三是繁忙的,為避免顧此失彼,高三同學應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科學安排,務必保證每科每天均有一定量的複習時間。這樣,各科就能比較全面系統的複習,不能象一些同學那樣,把整個晚上的時間都花在鑽研難題偏題之上,這樣做往往得不償失。

2. 使用工具書的習慣。查找工具書,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查找工具書,不僅可以學到很多老師講不到的知識,還有助於準確讀音、辨析字形、理解詞意、領會用法,還可以瞭解許多歷史故事、字詞來歷,為寫作提供原始材料。當然並不是說字字都要查找,要查的是自己沒有把握的東西。

3. 養成書寫工整規範的習慣。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平時語文成績不錯,但為什麼高考成績會不理想呢?這固然與臨場發揮密不可分,但也有一些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如書寫不規範。尤其表現在作文上。當然這並不是要你的字如何灑脫,只是要求你字體工整,筆畫清晰,可以說,書寫規範,是你成功的一半。

4. 養成讀書看新聞的習慣。讀書看報可以開拓視野、瞭解時代信息、把握時代脈搏,可學習別人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為寫作積累素材,補充新鮮血液。從某種程度上說,不讀書看報的人,要想取得優異成績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語文!當然,在高三不可能花太多的時間去閱讀課外書藉,但每天哪怕花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也就夠了。時間靠自己去擠,總會有的。

5. 勤於練筆的習慣。作文的教學,根據大綱,也不過是兩週一篇的大作文。雖然高三學生的寫作能力已基本定位,但要想再上一個新臺階,還是完全可能的。車車覺得,第一個學期,對作文就要強化訓練。每週寫一篇大作文,另外再摘抄一篇300字以上的不同文體的文章和20個成語。抄寫的目的,是強迫自己去閱讀,去開拓視野,去積累寫作素材。

任何良好習慣的養成,都要有一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尤其是高三學生,更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逐漸養成學習的自覺意識和行動,主動去聽、去說、去寫、去思考、去感受學習的樂趣,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對提高語文素養有積極的作用。

語文學科同一切學科一樣,均有自身的知識系統。理清這個學習系統,有利於同學們複習時明確目標,有利於複習時形成知識網絡,有利於答題時尋找解答依據。因此,建立語文知識系統,是第一階段複習備考工作的重點。

建立完整的語文知識系統,指的是整理、完善語文知識的各個系統。語文知識的大系統包括語音知識系統、文學知識系統、詞及短語系統、單複句知識系統、修辭知識系統、標點知識系統、現代文體知識系統、古今文學常識系統、寫作知識系統、文言知識系統等;語文知識的小知識系統即為每一個語文知識點的性質、分類、意義或用法。如“詞”這個小系統,就包括詞義、色彩輕重、範圍、搭配、語體等。甚至還可分得更細,如詞語的感情色彩。在第一輪複習中,同學們需熟悉大系統和小系統,並在複習具體知識點時,有意的將所複習的知識點和其所屬的知識系統聯繫起來。這樣做有益於開展全面的、深入的複習。

根據對往年高考試卷的分析,同學們最薄弱的環節不外乎閱讀和寫作兩方面。究其原因,縱使有許多客觀因素,但同學們有限的閱讀面、閱讀量和閱讀時間,不得不說是影響閱讀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有鑑於此,語文大綱要求高中生課外閱讀量不少於300萬字。所以,高三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在第一輪複習中也應合理安排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這也是高三語文複習易被忽視而卻不應被忽略的複習內容之一。

那麼,高三同學在有限的時間裡,如何進行課外閱讀呢?

首先,注意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利於學習的文質兼美、針對性強的讀物。這樣才能“怡情、博採、長才”。其次,注意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技能。語文的閱讀分精讀和略讀。

精讀要注意以下幾點:

感知語言。培養對語言的敏感力是語文學習的首要任務,讀書的關鍵是“讀”。只有通過“讀”才能品嚐到文章的深邃與空靈。或讀兩三遍、或快讀、或細讀、或細讀相關段、或跳讀、或吟誦你喜愛的句子,通過感受閱讀,注意學習其中豐富的語言詞彙及觀點內容、藝術手法、人物形象等。

鑑賞技法。鑑賞優美的文學作品,在獲得身心愉快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借鑑作者觀察社會的角度、認識事物的方法以及謀篇佈局的思路,從中找到運用語言準確表達思想的門徑,從而形成自己的寫作個性。

比較異同。這是較高要求。學習同類文章,要就其文體、構思、章法、題材進行不斷的分析、咀嚼、鑑賞,異中求同,歸納其共性,找出規律性的東西,還可“同中辨異”,學會活用,在辨識中學會整體性比較,形成自己的文學批評能力。

一年一度的高考,讓人熱議最多的是語文,而最讓人評頭論足的是作文。不管怎樣議論,我們考生還必須靜下心來,認真研究如何進行作文複習,在複習和寫作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在此小編分享幾點小建議:

第一,從小處著手。現在話題作文一統江湖,本身範圍比較大。一些學生在擬題時不切實際,所擬之題十分空泛,如“論人生”“論教育”,結果文章內容空洞,毫無真情實感。近年來的話題作文無不要求學生寫真情實感。要為人而文,以人為本,不要矯情做作。考生應從自己身邊的生活,與社會密切相關的事件入手,才能做到情真意切,切忌說大話,空話和廢話。

第二,要善於聯想。寫作離不開聯想與想象,但卻講究想象得法,不要憑空想象。作文題目總有一定的限制條件,所以想象不是天馬行空、不著邊際,而是在作文命題範圍內進行想象。聯想在寫作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聯想可託物運思,由此及彼,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開拓意境。寫作時通過聯想,才能打開思路,行筆千言,通過類比,比喻、形似等各種聯想使平時積累的材料,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生活中有無窮無盡的新鮮材料可供積累,無論是街談巷議,還是小說、新聞、歌曲都可成為積累的素材和聯想的對象。

第三,注意行文的點面結合。議論文的寫作不僅要注意面,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我”的看法,即“點”。把“我”擺進去,說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喪失自己的觀點。在倡導張揚個性的今天,寫出屬於“我”自己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如果安於一種模式,那是很可悲的。

第四,勤寫苦練,知已知彼。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內所能湊效的,而要經過長期的勤寫苦練。但高三時間有限,又如何在短期內提高寫作能力呢?除了前文所述的強化訓練外,我想還應對自己的文章加以比較分析,尋找自己滿意的地方和欠缺之處,瞭解自己的作文毛病在哪裡、弱在何處。你可以以自己的一篇作文為例,分析審題、選材、結構、語言等方面尚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如在短期內無法克服一些固疾,那便應學會揚長避短。

在複習過程中,還要注意研究性學習,如瞭解自己對各知識點掌握的程度、確定自己感覺較難的專題(如詩歌鑑賞、文言翻譯、語言的綜合運用等)並進行強化訓練。

語文學科在第一輪複習中需要複習到的地方的確很多、很雜,但只要在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支配下,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既全面又分重點的循序漸近的進行復習,那麼則必將收到良好的複習效果。

高考數學

迴歸課本,注重基礎,重視預習

迴歸課本,自已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個例題、習題再做一遍,確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紮紮實實,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則不達。

提高課堂聽課效率,勤動手,多動腦

高三的課只有兩種形式:複習課和評講課,到高三所有課都進入複習階段,通過複習,學生要能檢測出知道什麼,哪些還不知道,哪些還不會,因此在複習課之前一定要有自已的思考,聽課的目的就明確了。

現在學生手中都會有一種複習資料,在老師講課之前,要把例題做一遍,做題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體會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舉一反三,提高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課中的提示。作好筆記,筆記不是記錄而是將上述聽課中的要點,思維方法等做出簡單扼要的記錄,以便複習,消化,思考。例習題的解答過程留在課後去完成,沒記的地方留點空餘的地方,以備自己的感悟。

以“錯”糾錯,查漏補缺

這裡說的“錯”,是指把平時做作業中的錯誤收集起來。高三複習,各類試題要做幾十套,甚至上百套。如果平時做題出錯較多,就只需在試卷上把錯題做上標記,在旁邊寫上評析,然後把試卷保存好,每過一段時間,就把“錯題筆記”或標記錯題的試卷看一看。在看參考書時,也可以把精彩之處或做錯的題目做上標記,以後再看這本書時就會有所側重。查漏補缺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除了把不同的問題弄懂以外,還要學會“舉一反三”,及時歸納。每次訂正試卷或作業時,在做錯的試題旁邊要寫明做錯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1. 找不到解題著手點。2. 概念不清、似懂非懂。3. 概念或原理的應用有問題。4. 知識點之間的遷移和綜合有問題。5. 情景設計看不懂。6. 不熟練,時間不夠。7. 粗心,或算錯。

以上方法經過一個階段自查,建立一份個人補差檔案。通過邊查邊改,重複犯的錯誤一定會越來越少。同時,隨著自我認識的不斷完善,也有利於考試時增強自信心,消除緊張情緒。

做好每一章知識的系統總結

1. 做好每一天的複習。上完課的當天,必須做好當天的複習。複習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採取回憶式的複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老師講的內容,例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等(也可邊想邊在草稿本上寫一寫)儘量想得完整些。然後打開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把它補起來,就使得當天上課內容鞏固下來,同時也就檢查了當天課堂聽課的效果如何,也為改進聽課方法及提高聽課效果提出必要的改進措施。我們可以簡記為“一分鐘的回憶法”。

2. 做好單元複習。學習一個單元后應進行階段複習,複習方法也同及時複習一樣,採取回憶式複習,而後與書、筆記相對照,使其內容完善,而後應做好單元小節。

3. 做好單元小結。單元小結內容應包括以下部分。

(1)本單元(章)的知識網絡;(2)本章的基本思想與方法(應以典型例題形式將其表達出來);(3)自我體會:對本章內,自己做錯的典型問題應有記載,分析其原因及正確答案,應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後將其補上。

適量訓練是學好數學的保證

學好數學要做大量的題,但反過來做了大量的題,數學不一定好,“不要以做題多少論英雄”,因此要提高解題的效率,做題的目的在於檢查你學的知識,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準,甚至有偏差,那麼多做題的結果,反而鞏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準確地把握住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做一定量的練習是必要的。

1. 要有針對性地做題,典型的題目,應該規範地完成,同時還應瞭解自己,有選擇地做一些課外的題;

2. 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要對做過了典型題目有一定的體會和變通,即按“學、練、思、結”程序對待典型的問題,這樣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無論是作業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

4. 儘管複習時間緊張,但我們仍然要注意迴歸課本。迴歸課本,不是要強記題型、死背結論,而是要抓綱悟本,對著課本目錄回憶和梳理知識,把重點放在掌握例題涵蓋的知識及解題方法上,選擇一些針對性極強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複習才有實效。

5. 獨立思考是數學的靈魂,遇到不懂或困難的問題時,要堅持獨立思考,不輕易問人,不要一遇到不會的東西就馬上去問別人,自己不動腦子,專門依賴別人,而是要自己先認真地思考一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的某些困難,經過很大的努力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虛心請教別人,請教時,不要把問題問得太透。學會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難,而且也更重要。

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如仔細閱讀題目,看清數字,規範解題格式,部分同學自己感覺很好,平時做題只是寫個答案,不注重解題過程,書寫不規範,在正規考試中即使答案對了,由於過程不完整被扣分較多。部分同學平時學習過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業時免不了互相對答案,也不認真找出錯誤原因並加以改正。這些同學到了考場上常會出現心理性錯誤,導致“會而不對”,或是為了保證正確率,反覆驗算,浪費很多時間,影響整體得分。這些問題都很難在短時間得以解決,必須在平時下功夫努力改正。“會而不對”是高三數學學習的大忌,常見的有審題失誤、計算錯誤等,平時都以為是粗心,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必須在第一輪複習中逐步克服,否則,後患無窮。可結合平時解題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逐題找出原因,看其是行為習慣方面的原因,還是知識方面的缺陷,再有針對性加以解決。必要時作些記錄,也就是錯題本,每位學生必備的,以便以後查詢。

分析試卷:將存在問題分類

每次考試結束試卷發下來,要認真分析得失,總結經驗教訓。特別是將試卷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類,可如下分類:

第一類問題———遺憾之錯。就是分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題;比如說,“審題之錯”是由於審題出現失誤,看錯數字等造成的;“計算之錯”是由於計算出現差錯造成的;“抄寫之錯”是在草稿紙上做對了,往試卷上一抄就寫錯了、漏掉了;“表達之錯”是自己答案正確但與題目要求的表達不一致,如角的單位混用等。出現這類問題是考試後最後悔的事情。

消除遺憾要消除遺憾必須弄清遺憾的原因,然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如“審題之錯”,是否出在急於求成?可採取“一慢一快”戰術,即審題要慢、答題要快。“計算錯誤”,是否由於草稿紙用得太亂等。建議將草稿紙對摺分塊,每一塊上演算一道題,有序排列便於回頭查找。“抄寫之錯”,可以用檢查程序予以解決。“表達之錯”,注意表達的規範性,平時作業就嚴格按照規範書寫表達,學習高考評分標準寫出必要的步驟,並嚴格按著題目要求規範回答問題。

第二類問題———似非之錯。記憶的不準確,理解的不夠透徹,應用得不夠自如;回答不嚴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對了,一改反而改錯了,或第一遍做錯了,後來又改對了;一道題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弄懂似非“似是而非”是自己記憶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運用不活的內容。這表明你的數學基礎不牢固,一定要突出重點,夯實基礎。你要建立各部分內容的知識網絡;全面、準確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加強對易錯、易混知識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問題的實質;體會數學思想和解題的方法;當然數學的學習要有一定題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舉一反三、運用自如的水平。

第三類問題———無為之錯。由於不會,因而答錯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沒有答。這是無思路、不理解,更談不上應用的問題。力爭有為在高三複習的第一輪中,不要做太難的題和綜合性很強的題目,因為綜合題大多是由幾道基礎題組成的,只有夯實了基礎,做熟了基礎題目,掌握了基本思想和方法,綜合題才能迎刃而解。在高三複習時間較緊的情況下,第一階段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但平時考試和老師留的經過篩選的題目要會做,要做好。


高考英語

目前高考英語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突出考查語言運用能力,形成了以篇章閱讀為主體的試題佈局。因此,高三第一輪複習的過程不應是對已學知識的簡單重複和強化,而是一個再學習、再認識、提高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的過程,最終目的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夯實基礎,突破難點

英語第一輪複習,無論採用什麼形式,課本永遠是第一位的。應堅持以教材為主,以課文閱讀為主線,逐步消化其中的詞彙知識,夯實基礎,全面培養、提高其英語聽、讀、寫的能力。課文提供了大量熟悉的詞彙、日常交際用語、語法和句型,有利於鞏固所學語言,加深理解基礎知識。利用每單元的語法複習課,將那些互有聯繫又有區別的語法進行整理、歸納,使之條理化、規律化,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某些複雜的語法現象,使其在高三複習中進行第二次循環。這樣,從根本上把握了重點內容,為以後的深入複習打下基礎。

加強單項訓練

要加強對重點單詞、慣用語的學習。英語考試離不開對單詞、慣用語的考查,考生在平日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儘可能多地關注重點單詞的學習,尤其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等常用詞性用法的掌握,在日常學習中要善於積累,不斷擴充自己的詞彙量;對於名詞,要注意一詞多義的掌握;對於動詞,既要注意單個動詞的詞義的掌握,更要注意積累由某一動詞所組成動詞詞組的各類意義的掌握,如常見的動詞,do,go,have,hand,give,make,take,turn等的用法是相當廣泛的;拿動詞go來分析,該詞有“去”、“持續”、“工作”、“動轉”、“流傳”、“變成”、“習慣於某種狀態”等多種含義,由其所組成的動詞詞組如go by(過去);go ahead(前進,進行);go down(流傳);go in for(從事參加);goon(繼續下去);go over(複習);go through(查閱,經歷);go up(上升,上漲);go with(與……相配)等,考生必須對這一詞的詞義,所組成短語全面掌握,才能應對考查go的單項選擇題。

要儘可能擴充知識面,不斷豐富對詞、詞組的掌握及運用;同時,在平日學習過程中,儘可能多用重點詞,詞組來造句或進行書面表達練習。這是高考單項選擇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對此不可忽視。

抓牢閱讀理解

高考中該題型題材豐富,體裁多樣,內容富有時代氣息,語言原汁原味,以考察深層次理解為主。如主旨大意;猜測詞義或句意;判斷推理;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基本態度;文章題目等。

在平時訓練時就要養成好的習慣:精泛結合、擴大視幅、不點讀、不出聲讀、不過多回讀;能根據上下文猜詞、樂於分析長難句、堅持做好讀書筆記、不斷擴大詞彙等。訓練中要以限時閱讀為主,把握好速度和準確度的關係。在做題過程中要逐漸做到:快讀文章籠統抓大意;回讀文章對應答好題。快讀文章不僅容易獲得文章的主題思想,而且可以減弱生詞多對閱讀的影響。所謂找對應就是在明確文章表達的中心後,帶著問題回讀文章,找到相關信息,把A、B、C、D四個選項逐個與原文對照,認真分析,通過排除或對比來獲得答案。這樣既能減少閱讀量,又能減輕閱讀壓力,從而提高閱讀的信心和效率。

熟練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不是單純測試某一方面的知識或能力,而是綜合考查詞彙知識、閱讀能力以及運用邏輯推理、常識、情理、上下文等進行靈活推斷的能力,也一直被認為是高考英語中難度最大、綜合性最強、語言素質要求最高的題型。必要的練習是提高做題熟練程度的有效途徑。做完形填空題時,首先看懂文章的第一句,接下來瀏覽全文,瞭解大意,然後邊研讀邊根據上下文、邏輯、常識、詞法知識等進行初步推測。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斷後,再對照所給選項,找出其中與自己預測完全一致或相近的選項。若四個選項均與所預測答案相差甚遠,應調整思路,再從新的角度進行推測。在這個過程中,應瞻前顧後,適時調整。最後應通讀全文,再從閱讀的角度看文章是否通順、是否合邏輯。

提高寫作水平

至於書面表達,平時強化詞彙、語法知識的運用,背誦一定篇目的經典範文,並在此基礎上多讀、多寫,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集中訓練階段,練習各種文體的審題、提煉要點、語篇表達。進行相關內容的背誦和實戰演練。結合近幾年高考英語書面表達評卷要求的提高,基礎較好的同學寫作時應該大膽使用複合句、非謂語動詞等較複雜的結構,以求得分上檔次。基礎一般的學生為了求穩寫好簡單句。另外,在寫作中嚴格要求英文書法練習,考試中做到考卷中不塗不改,卷面整潔。

利用改錯本整理錯題

對於改錯題,除加強語言基本功訓練外,主要通過做改錯題提高觀察能力、糾錯能力,瞭解改錯題的命題規律,如冠詞、時態、人稱、介詞、名詞複數、連詞等方面的錯幾乎每年都有,訓練改錯思維。

高三題多,保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每次做完題後,先把做題的情況進行分析並找出錯誤的原因,把重點、易錯點和新鮮詞彙進行歸納、總結,每週檢查、複習、鞏固,做到溫故而知新。通過這樣反覆訓練,明顯降低出錯率,培養自信心。

總之,在第一輪複習中,注意避免在複習課本知識和培養能力之間顧此失彼。語言的特點是實踐性和交際性,多實踐練習,則熟能生巧,能力自然就會提高。始終要以實踐原則高考複習,促進能力轉化,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全面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高考地理

高三地理學習與複習的內容多而雜,而且很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往往是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如何搞好高三地理的學習與複習,是同學們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第一是要狠抓基礎、提高能力。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而這些基礎的複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密聯繫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二是要圍繞一箇中心打好基礎。中心就是主幹。從近幾年文科綜合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高考考查的主幹知識包括: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鋒面、氣旋與反氣旋;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分佈、氣候特徵和氣候類型的判別;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影響、內外力作用與地殼的變動,地殼物質的循環,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徵;自然帶的分佈規律;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鎮的規劃與佈局、城市化及其問題;人口遷移;文化擴散;旅遊資源的評價;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等。

對於這些主幹知識,學生們要準確的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適用範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係和縱向聯繫,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絡圖。

第三是要形成兩個習慣。一個是儘早訓練,形成正確的答題習慣。另一個是形成關注熱點、拓寬視野的習慣。

第四是要抓住三種圖表,提高識別地理特徵的能力。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其突出特點是將“空間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觀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考試也經常以圖表為載體考察地理知識。

圖表可分為三種:一是等值線圖,如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面)、等鹽度線、等降水量、等震線、等潛水位線等;二是統計圖表;三是區域地圖。

通過一輪複習,學生應能做到熟練解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及地形剖面圖,並能在圖上識別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佈區;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像、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的統計資料和圖表等;並能根據要求繪製簡單的地理圖表。

第五是要走出六個誤區提高複習效率。同學們在複習的過程中,除了要隨時注意適度調整自己的複習計劃外,也要注意是否陷入了學習的誤區:

1.對自己沒有準確定位,好高騖遠。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3.學習無計劃,盲目跟從老師。4.零敲碎打,死記硬背。5.題海戰術,追求數量。6.審題粗心,解題方法僵化。

地理是文科中相對偏向理科的學科,要求學生既要有較強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備較強的數字處理能力。因此,不少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感到十分困惑,甚至頭疼。應該說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礎,在複習的地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多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勤於分析、多加思考。

高考歷史

近幾年來,歷史考試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題型固定。2.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內容兼顧,政治史內容比例最高,次為經濟史,再為文化史。3.記憶要求降低,能力考察突出。4.由圖入史、因文入圖,圖文聯繫緊密。5.現實熱點穿插在題中。

針對歷史考試的趨勢,我們在第一輪複習的時候要注意:

必須全面複習。考試內容覆蓋考綱範圍的每一時段,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等。由於政治史內容分值高,應作為複習的重點。

在具備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加強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通過剪報、閱讀、摘記、寫概要等方法擴大知識面,拓寬視野,開闊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聯繫時政熱點,提煉分析。以歷史知識、觀點為基礎,使熱點和歷史知識之間做到有機的聯繫。

在歷史高考中,命題者有意地創造與我們平時訓練不同的語境,這是考察我們的適應能力,同學們對試卷的閱讀有異樣、不適應的感覺是很正常的。要減少這種感覺,平時應進行大量的閱讀,同時要注意提高閱讀速度。

此外,近年來,高考歷史試題中,選擇題、簡釋題、問答題和材料分析論證題成為基本的考試題型。這些題型的考察功能、特點和要求各有不同,認識各種題型的功能、特點,掌握它們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對於提高成績是十分必要的。

高考政治

政治考試主要以大量的熱點問題為載體進行命題,但一些次熱點問題也同時會出現在試卷中。因此,在一輪複習中,兩者要兼顧。

在考查能力上,主要是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識以多樣性、現實性和綜合性呈現出來,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均採用組合式設計,即用“一材多題”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它需要考生用學科內外的知識,滲透交叉分析。試卷在綜合考查的力度逐漸加大,在評分標準上也更加體現了多樣性和靈活性。

在高考政治試題中,綜合測試部分只佔到整個試卷分值的20%,單科知識仍佔考試的主體。因此,對單科政治課的學習,必須紮紮實實做好第一輪複習工作,對課本中基本的、核心的概念與要點要進行準確地記憶和理解,並能靈活運用。任何死記硬背、一知半解所得到的知識,在綜合考試中都是無效的。另外,在第一輪複習中,還要注重知識間的區別和聯繫,尋找貫穿知識點的線,通過比較、列表、畫圖等方法構築知識體系,從而形成對知識的系統化把握。

此外政治考試多以現實生活立意命題,注重對事物的認識和分析理解。所強調的能力,主要是學習能力,即選擇、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考生在第一輪複習中必須加強對知識的整合,學會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這就要求考生更要重視挖掘知識,特別是主幹知識的內在聯繫,必須在對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原理掌握的基礎上,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打破章節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識網絡。然後在此基礎上,形成學科內跨教材的知識滲透,把不同內容的政治知識融合起來,加以歸類,並使之網絡化、序列化和專題化,提高自己從變化中找不變,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

另外,要提高政治學科的分析能力,必須把政治放到綜合學科的大環境中去思考。因此,考生不僅要研究科內知識的內在聯繫,更要加強與史、地、語、數等學科的聯繫,使自己的學習逐步適應綜合考試。

最後,考生們一定要在平時的學習中關注國家、關注社會、關注世界、關注我們共同生存的空間。為此,同學們要注意平時利用電視、廣播、報刊、互聯網等各種渠道和手段獲取大量的社會信息。

在第一輪複習中以掌握知識為主,但也要根據教材知識結合熱點問題進行分析。這樣既可以對熱點問題及時瞭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證熱點問題的覆蓋面。同時,試題往往利用一些小切口,抓住一個主題或中心形成若干道試題,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考生在第一輪複習中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形成規範的答題模式和清晰的答題思路。這一點在綜合考試複習中顯得尤為重要。

高考物理

高考物理一輪複習一般是以章、節為單元進行復習。在這一階段裡,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要全面閱讀教材,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要重視對物理狀態、物理情景、物理過程的分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夯實基礎知識、注意主幹知識

高考中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思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內容,而主幹知識又是物理知識體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識,學好主幹知識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是提高能力的基礎。在備考複習中,不僅要求記住這些知識的內容,而且還要加強理解,熟練運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於本學科知識,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

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其中的科學方法,培養獨立思考和仔細審題的習慣和能力。為什麼感到物理課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問題就在於沒有掌握物理學科科學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為此,在物理複習過程中要適時地、有機地將科學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體法、隔離法、圖象法、逆向思維法、演繹法、歸納法、假設法、排除法、對稱法、極端思維法、等效法、類比和遷移法等進行歸納、總結,使之有利於消化吸收,領悟其精髓,

從而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

研究題型,分類歸檔,注意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訓練和歸納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須對知識點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斷翻新變化。很多試題對同一知識點的考查,有時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時卻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綜合能力,或以新穎的情景或新的設問角度考查同一知識點的,這就要求我們應站在科學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試,分析題型,精選例題,組合習題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提高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用翻新題進行訓練,以求真懂,克服思維定勢。學會解傳統的基本題,以基礎題訓練或提煉方法,培養正確的解題習慣(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過程特徵→規律→方程→數學解→物理判斷)。要養成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從原始題目中採集信息、處理信息,建立起與題目相對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課本中不少聯繫實際的好題,例如流體的阻力與物體速度的關係、示波器中的電偏轉、磁懸浮列車等。

加強實驗複習,提高實驗變通能力

複習中要注意:

第一,要更加重視課本中的實驗,高考的實驗題都是以規定實驗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為基礎編寫出來的。

第二,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課本中的實驗僅僅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實驗設計方案和操作規程,但它決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實驗方案。我們應該著重從中領悟物理實驗的設計思想、所運用的科學方法、規範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實驗步驟。應從實際出發作合理的變通和大膽的改進,通過改變實驗目的和要求、實驗控制的條件、實驗儀器等方法,要動手去做,以培養運用實驗思想方法、設計新的物理實驗的能力。

加強應試能力的培養

(1)加強審題能力的培養

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括閱讀、理解、分析、綜合等多種能力,也包括嚴肅認真耐心細緻的態度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提高審題能力不僅是考試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審題能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對關鍵詞句的理解;②對隱含條件的挖掘;③對干擾因素的排除。

(2)注意解題的規範化訓練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而解題的落點是書寫的規範性,表達的完整性,這是提高高考成績的一種有效途徑。高考主觀題分值的增加,說明對思維的科學性,解題的規範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要為了節省時間,在解題時只剩下光禿禿的幾個公式和結果,題目的分析、解題的中間過程全無,這樣的狀況在高考中無疑是要吃大虧的。

(3)注意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試卷難、中、易分數分配約為2:5:3,平時做一份完整的試卷應先易後難,要敢於放棄,拿到該拿的分數,注意合理分配答題時間,要留有一定的時間進行復查。

注意現代信息的收集和獲取

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繫,尤其是與現代高考科技的聯繫,是高考的必然趨勢和熱點。這也是物理學科的特點。一方面,要博覽群書,尤其是科技類書籍,不斷地獲取新的信息,關心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多留意從各種媒體吸收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用時不恨少”。同時要關心實際問題,關注當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和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但是,主要注意力還應該放在教材上,特別是教材上的那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閱讀材料,只要牢固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處理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綜合運用能力,任何問題就不可怕了。

高考生物

高三生物第一輪複習的主要任務是:按章節捋清知識點,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構建知識體系,配合經典的題例、將主幹知識、重點知識向縱橫方向引申和擴展,通過複習將知識系統化、網絡化,以利於知識的遷移,這是學科能力綜合能力培養和提高的前提。一輪複習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二輪複習的質量和高考成敗。

充分發揮《考試大綱》高考試題的強大導向作用

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剛進入高考複習階段就要認真研讀上一年的《考試大綱》,明確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應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複習目標與老師要求合拍,與高考接軌。通過認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試題,體會考試大綱在試題中的體現方式,以及對知識、能力的要求程度。

用生物學的基本觀點指導複習

貫穿於中學生物學教材的生物學觀點主要有:

1.生物的物質性觀點;

2.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3.生物體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的觀點;

4.生命活動對立統一的觀點;

5.生物進化的觀點;

6.生物與環境相統一的觀點。

同學們在複習過程中,要把知識點的歸納與整合放在相應的觀點下,再加以整理。對這些觀點的理解和認識應該貫穿於整個複習過程中,從歷年來理綜高考生物試題來看,一般都體現了這些重要的生物學觀點。

打好基礎,構建知識網絡,提高應試能力

高考試題年年變,而解題所依據的基礎知識卻是相對不變的,所以紮實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學生取勝於高考必須具備的,對基礎知識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規律、原理的內涵和外延,做到提取準確、遷移靈活、運用合理,這樣才能解決考題中設置的新情景問題。雙基教學是一輪複習的重中之重,沒有基礎就沒有能力,打好了基礎,能力才會提高。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實行地毯式、拉網式清理,覆蓋所有知識點,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1.將一個單元內的知識通過一條主線聯繫在一起進行復習。

2.將不同章節的內容進行有機綜合,歸納成圖解,全面系統複習和鞏固。如:細胞與生殖發育;新陳代謝與生命活動的調節;生命的延續、發展與進化等。

3.以一幅圖、一個圖解、一張圖表等材料為題,圍繞該部分內容展開討論,對該部分知識進行整理,提高綜合能力。

總複習備考階段在強調基本知識(概念、原理、法則、定律、過程、事實)、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記憶、理解、應用)、基本觀點的基礎上,注意對知識的整理加工,把知識內化為能力素質。這是一種新的、科學的、有效的複習策略。

4.注重能力的培養

①審題能力。在平時的學習中深刻理解每個概念的內涵、外延和形成過程,對概念中的重點字詞要劃出、圈出、點出,明確運用範圍,在做題時形成遇到相關問題時能迅速通過圈、點、劃提取問題中的重要信息,解決審題關。

②表達能力。用準確的生物學術語表述答案,這一點在09年的高考中體現得尤為突出。但回頭再看過去的複習以及今年高考閱卷的要求,我們深深體會到在這方面的努力還不夠到位,導致學生吃虧較多。不要避開大型的填空題,它往往是區分學生的主要標準。

加強實驗複習

生物實驗是生物學的基礎,它在高考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高考實驗題力圖通過筆試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力圖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設計來鑑別考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高考要求的任何一個實驗都包含著一定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這些思想和方法被廣泛地應用於生物科學的研究當中,能否將學到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遷移到新的實驗情景中或相關的生物探究實驗中,是高考對考生實驗能力考查的具體體現。

因此在實驗複習時,要認真領會每個實驗的設計意圖和總結實驗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夠設計簡單的生物學實驗,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分析,也包括判斷實驗結果和推導實驗結論等內容;能夠設計實驗方案。要重視綜合實驗題,要把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老師精講,學生精練並做好整理工作

講:針對性要強、除重點、關鍵外側重講解解題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注意知識的綜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養。通過精心設計問題,使知識內容層層遞進,深入培養學生思維的規範性、深刻性、嚴密性。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把不同的概念、原理以及不同章節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理清、理透,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練:不僅練知識而且練能力,通過練,才能尋找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在複習時,要精選習題,做練習,不能盲目的去做,事先經老師的篩選也就是把過難、過偏、重複的習題冊掉,減少不必要的勞動量。

理:要整理方法、整理思路,而不是僅僅把做錯的題抄一遍,在整理過程中要滲透自己的思想。在整理題目時一般按下列順序講解:題目理解了嗎→知道命題人的意圖了嗎→要考我們什麼知識→自己的答案以參考答案有什麼不同→這個答案完整嗎→還可以怎樣答→你能在這個知識點上命題嗎?

另外,對於學生在平時的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只是老師重視沒有用,更重要的是學生也要認真對待,學生查漏補缺的重要環節,能夠很好地反映出學生學習的問題。

高考化學

高三化學第一輪複習的特點是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緊迫的時效性,要求複習中在全面中講重點,在規範中講策略,在強化中講效益。

課本是高考的“根”,“兩綱”是高考的“脈”

高考試題萬變不離其宗,追根還應源於課本,從課本知識點、能力考查點衍生而來。高考知識體現課本內容,高考的最終落腳點是課本,而課本、《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是高考複習的指揮棒,是高考命題的依據,特別是《考綱》已明確的傳達出“考試目標”、“考試範圍”、“命題指導思想”,“題型比例”、“題目難易比例”、和“組卷原則”等重要信息。認真研究“兩綱”就會把握高考的“脈”。瞭解命題趨向和要求,明確複習要點,這必然會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複習的效率,特別是在新教材使用後考試內容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兩綱把握更顯重要。根據兩綱要求,找到各個考點在課本中的“根”,並落實到位,做到以課本、兩綱為依託融會貫通,靈活運用課本知識,並通過知識的實際應用上升到兩綱要求必備的能力。切不可捨本逐末,重教輔輕教材。要充分認識到“《大綱》是依據、課本是根本、資料是補充”。複習過程中,不可盲目探測不確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費在猜題上,不可大大超過課本而隨意拓寬和加深知識範圍,也不可刻意地為某些多次練習而被強化的題型去增加某些“規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實做到重視課本而不完全依賴課本,從而實現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這一命題指導思想。做到瘦身減肥、扔掉包袱、輕裝上陣。

構建知識網絡,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

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採用“知識主線——知識點——知識網”的方式,關注以下“3條線”,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結構化,從而達到條理化、系統化、整體化。

(1)知識線

a)以某種具體物質為線索。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質——應用——對環境影響。其中對“性質”的複習應歸納為:物質類屬的通性、氧化性、還原性、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等方面。“應用”則包括:物質製備、物質檢驗、物質的分類提純、環保科研中的應用等。

b)以某種元素為線索。元素——單質——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鹽,掌握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係。

c)以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線索。掌握物質的化學性質及規律,以及它們之間的轉化關係。

(2)方法線

化學反應類型講清反應規律:每一種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複習它們之間的轉化關係時,應按反應類型注重講清化學反應的規律,避免因死記硬背化學反應方程式而產生對化學方程式恐懼、混亂、亂用、誤用等問題.常見物質間的反應規律有: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元素週期規律。

(3)價值線

a)無機物在生產、生活和科技中的應用價值。

b)無機物及性質與科技、經濟和社會的聯繫價值。

c)無機物及性質對人類生產、生活、環境的影響價值。

抓好“三個結合”,進行橫向聯繫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與基本理論、實驗和計算密切聯繫,在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時要將這三塊內容穿插其中,使元素及其化合物與理論、實驗、計算融為一體。

(1)與基本理論結合

在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時,運用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氧化還原、化學平衡等理論加深理解某些元素化合物知識,同時又能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並靈活運用。

(2)與實驗結合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時,必須結合一些典型實驗進行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習興趣,而且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3)與計算結合

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時,將定性深化為定量是必不可少的,與計算結合,既鞏固加深對物質性質的理解和運用,又可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計算能力。

總結規律,突出重點

(1)在複習主族元素時,從相似性、遞變性、特殊性入手,幫助學生總結規律。

(2)適時總結規律,有利於突出重點,強化記憶。

運用比較,同中求異

在元素化合物中有一些元素化合物之間存在著相同點、不同點和相互聯繫,容易引起混淆,對於這些物質,可採用比較法,進行綜合分析,一一進行對照比較分析,找出其共性和差異,以獲得牢固、系統、準確的知識。

聯繫實際,靈活運用

在複習中,應儘可能將元素化合物與生產、生活、環境、自然、能源等實際問題緊密聯繫起來,使學生感到化學知識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學習化學知識不僅僅是用於考試的,而是有實際意義的。

綜上所述,複習元素化合物要在“全面、重點、聯繫、靈活”上下功夫,把零散的元素知識變為完整的科學體系,使知識轉化為能力。

高三的學習看起來的漫長難耐的,但是,其實只要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高三的學習也是比較輕鬆的。以上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一輪複習的建議,希望可以對大家的複習有幫助~

你開始一輪複習了嗎?

留言和小編說下你的學習方法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