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2017年業績姍姍來遲,靠專利維持“存在感”

時代財經APP記者 沈思涵

再三推遲發佈財報的酷派終於不再延期。

12月4日,酷派集團發佈2017年末期業績公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酷派集團年度收入為33.78億港元,同比減少57.61%;公司擁有人應占淨虧損26.7億港元,同比減少38.9%。

從業績上看,酷派在2017年的各項數據均出現下滑和虧損。雖然酷派此前聲稱年報未能如期公佈的原因是需要時間核實財務數據,但在接二連三出現延遲公佈的情況下,酷派的這一解釋顯然難以信服。

隨著這份虧損的業績公告發布,酷派近期接連出現的困窘也有了相關的依據。

商業糾紛“刷存在感”

久未發聲的酷派近來極少引起關注,僅有的數番亮相均是與友商之間的商業糾紛。

11月20日,酷派旗下子公司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宇龍)向深圳法院提起訴訟,其狀告北京錘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拖欠貨款約450萬元。據悉,雙方在2016年8月曾簽訂過一份金額達1000萬元的銷售合同。而錘子在2017年6月支付一部分貨款之後,至今依然還有450萬元左右的尾款尚未付還。

對此,錘子CEO羅永浩公開表示,錘子與宇龍之間確實存在著合同關係,但由於之前宇龍負責此事的幾位人員陸續離職,而錘子方面也有一些人事變動,導致此事受到耽擱,接下來將會通過協商方式解決糾紛。

不過相比起讓錘子“欠債還錢”,酷派與小米之間的恩怨則要複雜得多。

11月14日,酷派子公司宇龍也向法院起訴小米侵犯其發明專利權,而在此之前,酷派已經在5月10日將小米訴至南京中院。有公開信息披露,酷派在深圳中院起訴小米專利侵權索賠達6000萬元,而在南京中院上,酷派起訴小米專利侵權索賠金額為1000萬元。

儘管酷派數次要求小米停止侵權行為,甚至令其停止生產和銷售小米智能手機。然而,這並未對小米方面造成多少影響,小米向專利複審委員會提出專利無效宣告請求,並且依然維持其相關智能手機在售情況。

據瞭解,截止目前,酷派已有1萬餘件發明專利申請,其中約有兩千多件獲得專利授權。而作為國內老牌的四大手機廠商之一,酷派在早期就有多項專利積累,這是酷派在目前手機業務進展不利下尚存的一些優勢。

不過在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看來,酷派目前的情況並不樂觀,與小米進行專利訴訟恐怕難以取勝,可以說酷派更像是在“刷存在感”。

據悉,在酷派此前申請保護的12項目權利要求上看,其中有一半被判全部無效,另一半則被判部分無效。換句話說,酷派實際上的受保護權利要求範圍大打折扣,其專利訴訟難以對小米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影響。

手機業務舉步維艱

與小米相比,酷派的業務佈局顯得較為單一。

一直以來,開發和銷售智能手機都是維繫酷派存活的主營業務,然而面對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態勢,酷派在國內手機市場已經難現生機。從公告公佈的數據上看,截止2017年12月31日止,酷派集團年度整體毛利率降至-9.43%。

對此,孫燕飈向時代財經表示,“國內運營商目前對於手機終端的補貼越來越少,酷派毛利率的下降主要原因還是受運營商方面的影響較大,導致其收入的下滑以及產品庫存造成虧損。”

隨著國內手機市場“頭部效應”的加劇,中小廠商的生存空間日益收縮。儘管酷派依然保留著大量手機方面的專利,但由於酷派早期對於運營商過於依賴,並且後續被樂視收購之後經營不善,以及轉型緩慢等諸多因素影響,酷派已經不再具備當初“中華酷聯”時的輝煌。

據孫燕飈介紹,“現在酷派在國內大概一個月的市場銷量在五到六萬臺左右,並且主要以中低端機型為主。雖然國內市場難以提振,但酷派在海外尤其是美國和印度地區還有一些機會。”

酷派集團亦表示,酷派接下來的銷售中心將重點放在高增長的海外市場,並從中考慮5G帶來的商業機會。

或許隨著明年5G網絡的到來,運營商會對此進行大幅度的補貼政策,這對於長期與運營商進行深度合作的酷派來說,也是一個潛在的機會。然而就目前而言,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美國等地區,酷派的手機銷量貢獻和增長率均較為有限,未來前景尚不明朗。

對此,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認為,酷派尚且能夠在海外市場生存,其依然還有很大的商業空間。“酷派那麼多的專利,說明其品牌方面還有很多價值可以挖掘,所以就算手機業務難以做下去,未來也可以通過再次被收購的方式繼續存活下來。”

轉眼間,2018年已然接近尾聲,而酷派的2017年業績公告方才公佈。延遲的企業公告,虧損的財務字眼,或許也從中映照出酷派落後於市場的身影。雖然酷派還試圖在明年的5G市場上扭轉頹勢,但最終的結局,或許早就已經有了答案。

【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