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時代,運營商搞定製機還能玩下去麼?

運營商 通信 中國聯通 中國電信 通信公社 2017-04-01

關於運營商的定製機,恐怕手機用戶們並不陌生。所謂定製機是就是指運營商專門定製的手機,此類手機植入了電信運營商的某些擴展應用和服務項目,並會對其他運營商有所限制。比如移動定製機就有可能會把電信和聯通的網絡屏蔽了,而非定製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全網通版本,就不會出現此類問題。

4G時代,運營商搞定製機還能玩下去麼?

選擇運營商定製機有哪些弊端?

一直以來,運營商通過定製手機策略牽引自有業務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時,無論對於產業鏈,還是對於用戶來說,筆者以為運營商定製手機都是弊大於利。

1、型號影響網絡選擇:這是定製機最為明顯的特徵。由於是運營商定製,所以一般運營商定製機會限制競爭對手的網絡使用。就以華為P10移動推出的定製版全網通,當你同時插入移動和其他運營商卡時,手機會直接默認移動卡為主卡,且不能通過設置修改,而副卡僅支持電信聯通的3G/2G網絡。

2、忍受預裝軟件:既然是定製機,自然會安裝些自家的軟件,如移動版上的移動掌廳、移動夢網,甚至連上網時的主頁都被修改成了中國移動MO網頁。如果預裝的軟件過多,讓人眼花繚亂,而且很多用不上;預裝的軟件不好用,一些互聯網企業的同類應用,好用又免費,誰還想用這種不好用還收費的軟件呢?

3、產品款型多、精品少:通過定製模式,絕大部分不能做到手機出來馬上進入銷售週期。也就是定製模式縮短了產品的銷售週期。銷售週期短了,銷量很難上來。於是,按這種銷售模式來看,只有款數多,才能有量的保證。贏得了量卻不一定能夠贏得用戶。

而對於手機廠商而言呢?為了獲得運營商的訂單,在規模上快速上量,部分國產廠商願意犧牲利潤求規模,這自然制約其品牌形象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增長。要知道,運營商打造手機定製模式的根本目的是發展用戶,而非打造手機品牌。

那麼,定製機將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如果說定製機曾在2G、3G時代輝煌無比,那麼,到了現在它則面臨著逐漸遭消費者冷落、廠商參與熱情不高的新問題,4G爭霸時代的定製機今後將何去何從呢?

事實上,隨著4G牌照的發放,中國三大運營商,或者說在全球範圍內,都將形成FDD和TDD融合組網的趨勢。網絡制式將不再是運營商差異化的焦點。加之政策、技術等行業環境的變化,使得運營商基於網絡制式在終端上構建競爭壁壘的價值越來越低,或者說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據悉,早在2015年末,中國電信就已與聯通攜手共同推進六模全網通的手機發展,工信部也於2016年將六模全網通作為國家標準正式頒佈實施。從市場反映和監管層面來說,全網通已經成為趨勢。

從2015年開始,一線品牌就紛紛推出了六模全網通的旗艦機,並逐漸擴展到中小品牌,六模全網通產品款數快速增加,目前六模全網通手機市場份額超過70%。不管是從消費者的角度,還是手機廠商、渠道商,六模全網通的推進發展對整個通信行業都有著積極意義。

4G時代,運營商搞定製機還能玩下去麼?

真正的六模全網通可實現“一部手機,兩個卡槽,三網通用,4G任選,全球任意行”,也就是說用戶無需更換手機便可隨意更換運營商,即解決了用戶不願放棄舊號碼,又能享受異網優質服務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換機成本。

而從渠道角度講,全網通的一款產品面向所有潛在用戶,而不侷限了某個運營商或網絡制式的用戶,增大了購買的機率。另外,從產品生產來看,用一條生產線生產適合各運營商的全網通手機,也便於廠商集中備貨,降低成本。目前三星、OPPO、vivo、華為等主流廠商的旗艦產品均是全網通版本。

或許會有人爭論說,定製機是運營商實現自己的戰略訴求,尤其是確保自有業務能夠落地的關鍵,為何要取消呢?但是客觀的說,如果自有業務能夠具有足夠的用戶需求剛性,運營商還需要這樣一個玩意兒式的所謂硬件入口銷售自己的業務嗎?

如此,不妨反思下,為何中國電信和聯通均能站出來支持全網通手機終端發展,而偏偏移動,還要靠終端補貼“閹割版”的全網通版本,用以拉攏用戶?是對自身網絡的不自信,還是技術、服務等的不到位呢?其中一大原因恐怕是,中國電信和聯通均通過了低頻段的行政許可,唯有移動沒有通過審批,這種低成本、廣覆蓋,能為用戶高速穩定的優質網絡資源,或將給移動帶來不小的殺傷力。

不過,筆者以為,在4G時代,對於運營商而言不該僅是為了賣終端而賣終端,更應注重的應該是流量經營、數字化的服務。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機制,在終端這個入口上,通過競爭的方式“上崗”。畢竟對於消費者來說,產品好,服務好,才是真的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