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八胤禩號稱賢王,為何被抄家時卻藏有一千萬兩銀子?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95篇文章)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就是雍正帝下令查抄老八胤禩財產的時候,老八胤禩懷裡還藏著一千萬兩銀票,並分給了府上的人。

看到這裡我們不免有點疑問,那就是當年被幾十萬兩銀子逼的賣官的太子,還有為了還賬賣家當的老十,甚至整個大清國庫交到雍正帝手上時也不過七百萬兩,老八胤禩的錢到底是哪裡來的?

《雍正王朝》解密195:康熙去世時國庫僅七百萬兩銀子,為何老八胤禩垮臺時有一千萬兩?

雍正王朝:老八胤禩號稱賢王,為何被抄家時卻藏有一千萬兩銀子?

一、

老八胤禩號稱“賢王”,但實際上這個稱呼在劇中很少被別人喊出,大都是他自己喊出來的。

尤其是到了最後八王議政逼宮失敗,老八胤禩被雍正帝賜名“阿其那”,並讓老三胤祉連同弘時去抄家,也就在這個時候,老八胤禩進行了深刻反思,深夜,面對自己的家人和奴僕,他說出了一句自我評價:

“我太愛惜自己的名聲了,一個賢字,害了我自己,也害了你們吶。”

其實不僅僅對自己人這麼講,對弘時也是同樣的說辭:

“八叔這輩子吃虧就吃虧在一個賢字上。”

那麼他所謂的賢,到底是指什麼呢?

其實他所謂的賢是指兩個方面,一個是人心,一個是德望,這也是他一生中極力抓在手中的兩點,直到最後被抄家,他才知道,在皇權面前這兩樣都屁用沒有:

“什麼人心,什麼德望,到頭來都是一錢不值!”

實際上,老八胤禩要想奪嫡成功,他根本就沒得選,正常情況下,要看聖心,也就是康熙帝的心,可想而知,康熙帝根本就不看好老八胤禩,比如舉薦新太子,康熙帝寧可食言,也不認可老八:

“立皇太子之事關係甚大,爾等各宜盡心詳議,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爾等其再思之。”

實際上這些都不是理由,真正的理由就是康熙帝的唯身份論,也正是這個唯身份論,後來他才升烏雅氏為皇貴妃。老八胤禩悲慘就悲慘在這裡,不管他多麼努力,康熙帝仍然認為他是“系辛者庫賤婦”,既然他生母是賤婦,幹嘛你當初還“御駕親征”人家?

雍正王朝:老八胤禩號稱賢王,為何被抄家時卻藏有一千萬兩銀子?

二、

也正是由於老八胤禩在聖心這裡沒啥希望,所以才把希望寄託到民意上面,而如果他是真的寄託到民意上面,也不至於敗的那麼慘,關鍵是他所謂的“民意”是假的,是帶水分的。

這一點康熙帝看的透透的,也揭穿了他的假“賢”:

“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可他處處學得不像,朕是以寬仁治仁,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

實際上康熙帝說的也不夠全面,按照我的說法是,老八胤禩是利用寬仁在斂財!

由此,我們回答了題目上面,要知道康熙帝傳位給雍正帝的時候,整個帝國國庫裡也才不過區區七百萬兩銀子,即使雍正帝兢兢業業執政十三年,也不過留下五千萬兩銀子給乾隆帝。

單一個老八胤禩被抄家的時候就藏了一千萬兩,這些錢還僅僅是他藏起來的,檯面上的還不算,那麼老八胤禩到底從哪裡弄來這麼多錢?

這就是劇中導演埋的隱藏線索,我們再回去細細品味細節,一目瞭然:

開篇,康熙帝就講了太子胤礽主持朝政,幾個阿哥協助,結果弄成這個樣子,所謂的這個樣子,就是指國庫沒錢,那麼戶部此時歸誰管呢?

老八胤禩!

毋庸置疑,在把國庫裡的錢借出去的同時,老八胤禩必然從中吃有回扣,這也是非常好理解的事情。不然同樣的阿哥,每年就那麼一點俸祿銀子,老十三也不算奢侈,當初魏東亭向他求助,他東拼西湊也不過幾萬兩。老十孃家還非常有錢,也是被逼的前門大街賣家當去了。甚至太子胤礽都被逼的賣官了,可見朝廷的一年幾萬兩的俸祿銀子根本就不夠花。

他們都不夠花,為什麼老八胤禩沒有借錢,還能拉攏一大批官員呢?

不僅能拉攏一大批官員,還能在大夏天吃冰鎮西瓜,還能連同老九胤禟替老十還賬?

雍正王朝:老八胤禩號稱賢王,為何被抄家時卻藏有一千萬兩銀子?

三、

除此之外,老八胤禩在康熙朝還有幾項大的收入:

首先是他的俸祿銀子,太子是四萬兩一年,他少一點,腰斬,兩萬兩總有吧?既然康熙帝這麼發放銀子,也就證明,正常的花銷,一年是花不完的,即使老八胤禩府上家大業大。

其次就是他的產業,在追繳戶部欠款的時候,康熙帝曾經給老十算了一筆賬:

“你借國庫二十幾萬兩銀子,幹什麼去了?每年一萬八千兩俸銀,朕還賜了你一片莊子,錢怎麼不夠用?”

老十有一片莊子,老八在京城也有一間萬永當鋪,這間當鋪能給老八胤禩帶來的收益,必然不會少。產業這種東西不好說,畢竟有皇家身份在這裡,京城裡的官員也個個都買賬,必然能帶來不錯的效益,至於多少,我想一年一萬兩總有吧?

再有就是其他官員的孝敬錢了,這種錢也是無數的,至於有多少,我來給算一下賬。就用老九胤禟的門人任伯安這一支來算吧,江南巡鹽道任伯安掌管,這是一個肥差,後來太子胤礽賣的一個什麼鹽茶道的官,老大就講這個官一年能進賬十萬兩銀子。這個任伯安聚集底下的鹽商也罷,官員也罷,每年要對賬後上交老九胤禟一百萬兩銀子。

但是上交的時候往往會帶上老八胤禩,畢竟他才是頭,或許因為他的“賢”名會導致少收,畢竟八爺黨的錢袋子是老九胤禟,那麼至少每年老八也能分個十幾,二三十萬兩銀子。

這是一項大頭進賬!

其實還有一些額外的收入,比如自己有莊園,每年租出去也能有一些收入;比如康熙帝啊,雍正帝啊,逢年過節,或者趕上高興,一激動賞賜一些金銀財寶;再比如每年一些官員入京,或者類似於康熙帝開“千叟宴”或者過生日,有些貢品也會經過他手,也會多少扣留一些。

但是任伯安畢竟後來被除,假如那時候老八胤禩就有幾百萬兩銀子的話,也真的不至於讓老十去賣家當。

那麼還有哪個收入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呢?

雍正王朝:老八胤禩號稱賢王,為何被抄家時卻藏有一千萬兩銀子?

四、

其實雍正帝即位之後,老八胤禩升任總理王大臣,這才是真正的肥差,在這個任上,老八胤禩撈足了錢。要知道在康熙朝,稅收遠沒有雍正朝多,而且康熙帝又比較睿智,本身國庫就虧錢,老八胤禩家中再藏有大量銀子,必然風險過大。

而到了雍正朝,尤其是一開始就發生的幾件事,給足了老八胤禩撈錢的機會:

首先就是鑄錢,畢竟新朝新氣象,雍正帝讓老八胤禩主持鑄錢大業,要求鑄的錢要亮晶晶的,要好看,要有面子。

可是這種鑄錢的方法弊端太多,用那個二愣子孫嘉誠的話講,增加了銅的比例,虧的還是老百姓。

當然我們這裡就不解釋為什麼老百姓會虧了,總之匯率不對等,自然就虧百姓了。而老八胤禩除了掌管鑄錢的權力之外,他還掌管著稅收,這一項收入真的就不是幾萬兩,幾十萬兩能衡量的了。

除此之外,還包括西北的軍費,這些錢表面上都是年羹堯花了,實際上,錢事先要經過老八胤禩的手,當然,這種錢或許他不會剋扣,但並沒證據。

最後弘時跟老三胤祉去抄老八胤禩的家,老八胤禩還跟他倆講:

“我身上可有上千萬兩銀子,你們要不搜,可就錯過機會了!”

“八賢王”不愧是八賢王,說話滴水不漏,也不屑於說假話,可是假話說多了,真話反而沒人信了。

就這樣,老八胤禩懷揣著一千萬兩銀票,躲過了抄家,並把這些錢分給了自己的下人。從當時眾人跪地痛哭的情景來看,老八胤禩對手下人確實不錯,也能同心同德,說他是惡人,也不能過於肯定,當初老四江南賑災的時候,老九老十光想著怎麼對付老四了,只有老八問了一句:

“這上百萬的災民過冬怎麼辦?”

包括後來的西北戰事,也是老八胤禩噴老九和老十,別忘了我們都姓愛新覺羅,全力以赴,供糧供錢,最終戰事得以成功。

雍正王朝:老八胤禩號稱賢王,為何被抄家時卻藏有一千萬兩銀子?

不過勝王敗寇,這無話可說,只是不知道,如果雍正帝知道他還藏著一千萬兩銀子的話,會怎麼想?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