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

元朝末年,兵荒馬亂。

一個8歲孩子的家,毀於無情的戰火之中,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親也在逃難時病故。無家可歸的他,只能流浪在陌生的濠州城中,靠乞討為生。

朱元璋難以忘記,第一眼見到那孩子的情景。

那一年,25歲的朱元璋還是一個打工仔,剛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做了郭家的上門女婿,尚無兒女,也沒有自己的軍隊。

戰亂和饑荒,隨時會奪走孤兒的生命。朱元璋和妻子馬氏決定,將其收為養子。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曾在淮西一帶孤苦流浪,在亂世之中九死一生,自己好歹還有個小名重八,可這孩子,連姓名都沒有。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朱文英。

"

元朝末年,兵荒馬亂。

一個8歲孩子的家,毀於無情的戰火之中,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親也在逃難時病故。無家可歸的他,只能流浪在陌生的濠州城中,靠乞討為生。

朱元璋難以忘記,第一眼見到那孩子的情景。

那一年,25歲的朱元璋還是一個打工仔,剛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做了郭家的上門女婿,尚無兒女,也沒有自己的軍隊。

戰亂和饑荒,隨時會奪走孤兒的生命。朱元璋和妻子馬氏決定,將其收為養子。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曾在淮西一帶孤苦流浪,在亂世之中九死一生,自己好歹還有個小名重八,可這孩子,連姓名都沒有。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朱文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朱元璋也有慈父的一面,傾心撫育養子。

朱元璋對這個養子視如己出。多年以後,定鼎中原的他回憶往事,仍飽含深情地說:“朕憐其孤且幼,特撫育如兒,夜臥同榻,數番鼾睡於朕懷。”

朱元璋將人生的第一份父愛,給予這個孑然無依的孤兒。

1

朱文英投入養父的懷抱後,漸漸成長為軍中一員大將,18歲便隨軍出征,屢立戰功。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為大都督府僉事。年紀輕輕就在全國最高軍事機構擔任要職,可見深得朱元璋信任。

在開創大明王朝的戰爭中,包括朱文英、李文忠在內的朱家養子們衝鋒陷陣,萬死不辭,堪稱朱元璋的心腹大將。

可在平定天下後,朱元璋已經兒女成群,自然要將江山傳給血緣維繫的後世子孫,皇室家族將不再有養子們的席位。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向朱文英攤牌,他問,朱文英,你到底是誰的兒子?

朱文英早已忘記親生父母的姓名和容貌,只好說,自己就是陛下的兒子,沐陛下、母后聖恩如天地。

朱元璋反覆地問,朱文英就一個勁地磕頭,重複這句話。

畢竟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朱元璋聽了也很感動,可養子身上流的不是自己的血,一定要他恢復原姓,就從這句話中取一個“沐”字,賜為沐姓。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沐英。

"

元朝末年,兵荒馬亂。

一個8歲孩子的家,毀於無情的戰火之中,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親也在逃難時病故。無家可歸的他,只能流浪在陌生的濠州城中,靠乞討為生。

朱元璋難以忘記,第一眼見到那孩子的情景。

那一年,25歲的朱元璋還是一個打工仔,剛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做了郭家的上門女婿,尚無兒女,也沒有自己的軍隊。

戰亂和饑荒,隨時會奪走孤兒的生命。朱元璋和妻子馬氏決定,將其收為養子。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曾在淮西一帶孤苦流浪,在亂世之中九死一生,自己好歹還有個小名重八,可這孩子,連姓名都沒有。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朱文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朱元璋也有慈父的一面,傾心撫育養子。

朱元璋對這個養子視如己出。多年以後,定鼎中原的他回憶往事,仍飽含深情地說:“朕憐其孤且幼,特撫育如兒,夜臥同榻,數番鼾睡於朕懷。”

朱元璋將人生的第一份父愛,給予這個孑然無依的孤兒。

1

朱文英投入養父的懷抱後,漸漸成長為軍中一員大將,18歲便隨軍出征,屢立戰功。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為大都督府僉事。年紀輕輕就在全國最高軍事機構擔任要職,可見深得朱元璋信任。

在開創大明王朝的戰爭中,包括朱文英、李文忠在內的朱家養子們衝鋒陷陣,萬死不辭,堪稱朱元璋的心腹大將。

可在平定天下後,朱元璋已經兒女成群,自然要將江山傳給血緣維繫的後世子孫,皇室家族將不再有養子們的席位。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向朱文英攤牌,他問,朱文英,你到底是誰的兒子?

朱文英早已忘記親生父母的姓名和容貌,只好說,自己就是陛下的兒子,沐陛下、母后聖恩如天地。

朱元璋反覆地問,朱文英就一個勁地磕頭,重複這句話。

畢竟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朱元璋聽了也很感動,可養子身上流的不是自己的血,一定要他恢復原姓,就從這句話中取一個“沐”字,賜為沐姓。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沐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明朝開國名將沐英。

相比其他開國功臣,沐英無疑是幸運的。

朱元璋不僅沒有對他趕盡殺絕,還讓沐英家族成為明代唯一世守封疆的公侯。

2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和沐英三員大將率領三十萬精兵,平定雲南的殘元勢力。

當時統治雲南的是元朝樑王,名字特拗口,叫做把匝剌瓦爾密。

元樑王自恃雲南山高地險,且手下有十幾萬軍隊屯駐于軍事重鎮曲靖,明軍不敢輕易進攻,還能享幾年清福。

不曾想,明軍僅用了一百多天的時間,就從湖南、四川等地打到了昆明,之後又趁勝追擊,征討大理,各地關隘接連失守,雲南土著居民望風而降。

曲靖之戰時,正是沐英向主帥傅友德獻計:“元軍以為我軍疲於長途奔襲,尚未嚴陣以待,此時我軍若突擊前進,攻其不備,必定可以將其擊破。這正是陛下所說的‘出奇取勝’戰術。”

傅友德聽從沐英的建議,對元軍陣地展開猛烈攻勢。元軍果然迅速潰敗,僅曲靖一戰就被俘2萬多人。

元軍大敗,元樑王萬念俱灰之際,帶著妻兒老小乘舟逃入滇池。這位名字難唸的樑王做人卻很簡單粗暴,在縊死其愛妃後,對隨從們說:“我宗室,無降理。”之後,飲鴆自殺。

在進攻大理時,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水沒馬腹也毫不退縮,將士們深深折服,緊跟其後,沒有一個士卒敢落後。

洪武十五年,雲南全境平定。

明朝在雲南設置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分雲南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縣,置衛、所,建立完整的行政系統。

朱元璋還遷移一批中原大姓移居雲南,當時,江南巨族富民一犯法就被他遣戍雲南,以此充實雲南人口。

據明代《三迤隨筆》記載,明軍初平雲南時,當地人口只有7萬多戶,此後從江南、中原等地遷來的商賈士民多達20萬戶。

如此一來,朱元璋有了新的煩惱。在給沐英等三將的敕諭中,朱元璋既為他們的工作業績感到滿意,又道出自己內心的擔憂:

自將軍南征,大軍所至,勢如破竹,蠻獠之地,次第底平。朕觀自古云南諸夷,叛服不常,蓋以其地險而遠,其民富而狠也。馴服之道,以寬猛適宜。

朱元璋並非杞人憂天,雲南遠在千里之遙,地盤打下來,總要派人管理。此時,明朝迫切需要選派一個“名臣重望者”鎮守雲南,執行中央的政策。

這個人選,與朱家有著特殊關係的沐英再合適不過了。

平滇後的第二年,沐英班師回京。朱元璋向沐英提出這一想法,並關切地問:“官雲南苦否?”

沐英從容答道:“雲南不苦,四季如春,冬不穿襖,夏至溫和。那裡溪水清涼可口,喝多了也不會肚子痛。不過,臣還記得,打大理那天早上,將士心切,置生死於不顧,有百餘將士打完仗後打了一褲的稀。”

朱元璋大笑,果然“兒子”還是靠得住。

雲南,就交給你了。

"

元朝末年,兵荒馬亂。

一個8歲孩子的家,毀於無情的戰火之中,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親也在逃難時病故。無家可歸的他,只能流浪在陌生的濠州城中,靠乞討為生。

朱元璋難以忘記,第一眼見到那孩子的情景。

那一年,25歲的朱元璋還是一個打工仔,剛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做了郭家的上門女婿,尚無兒女,也沒有自己的軍隊。

戰亂和饑荒,隨時會奪走孤兒的生命。朱元璋和妻子馬氏決定,將其收為養子。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曾在淮西一帶孤苦流浪,在亂世之中九死一生,自己好歹還有個小名重八,可這孩子,連姓名都沒有。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朱文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朱元璋也有慈父的一面,傾心撫育養子。

朱元璋對這個養子視如己出。多年以後,定鼎中原的他回憶往事,仍飽含深情地說:“朕憐其孤且幼,特撫育如兒,夜臥同榻,數番鼾睡於朕懷。”

朱元璋將人生的第一份父愛,給予這個孑然無依的孤兒。

1

朱文英投入養父的懷抱後,漸漸成長為軍中一員大將,18歲便隨軍出征,屢立戰功。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為大都督府僉事。年紀輕輕就在全國最高軍事機構擔任要職,可見深得朱元璋信任。

在開創大明王朝的戰爭中,包括朱文英、李文忠在內的朱家養子們衝鋒陷陣,萬死不辭,堪稱朱元璋的心腹大將。

可在平定天下後,朱元璋已經兒女成群,自然要將江山傳給血緣維繫的後世子孫,皇室家族將不再有養子們的席位。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向朱文英攤牌,他問,朱文英,你到底是誰的兒子?

朱文英早已忘記親生父母的姓名和容貌,只好說,自己就是陛下的兒子,沐陛下、母后聖恩如天地。

朱元璋反覆地問,朱文英就一個勁地磕頭,重複這句話。

畢竟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朱元璋聽了也很感動,可養子身上流的不是自己的血,一定要他恢復原姓,就從這句話中取一個“沐”字,賜為沐姓。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沐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明朝開國名將沐英。

相比其他開國功臣,沐英無疑是幸運的。

朱元璋不僅沒有對他趕盡殺絕,還讓沐英家族成為明代唯一世守封疆的公侯。

2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和沐英三員大將率領三十萬精兵,平定雲南的殘元勢力。

當時統治雲南的是元朝樑王,名字特拗口,叫做把匝剌瓦爾密。

元樑王自恃雲南山高地險,且手下有十幾萬軍隊屯駐于軍事重鎮曲靖,明軍不敢輕易進攻,還能享幾年清福。

不曾想,明軍僅用了一百多天的時間,就從湖南、四川等地打到了昆明,之後又趁勝追擊,征討大理,各地關隘接連失守,雲南土著居民望風而降。

曲靖之戰時,正是沐英向主帥傅友德獻計:“元軍以為我軍疲於長途奔襲,尚未嚴陣以待,此時我軍若突擊前進,攻其不備,必定可以將其擊破。這正是陛下所說的‘出奇取勝’戰術。”

傅友德聽從沐英的建議,對元軍陣地展開猛烈攻勢。元軍果然迅速潰敗,僅曲靖一戰就被俘2萬多人。

元軍大敗,元樑王萬念俱灰之際,帶著妻兒老小乘舟逃入滇池。這位名字難唸的樑王做人卻很簡單粗暴,在縊死其愛妃後,對隨從們說:“我宗室,無降理。”之後,飲鴆自殺。

在進攻大理時,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水沒馬腹也毫不退縮,將士們深深折服,緊跟其後,沒有一個士卒敢落後。

洪武十五年,雲南全境平定。

明朝在雲南設置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分雲南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縣,置衛、所,建立完整的行政系統。

朱元璋還遷移一批中原大姓移居雲南,當時,江南巨族富民一犯法就被他遣戍雲南,以此充實雲南人口。

據明代《三迤隨筆》記載,明軍初平雲南時,當地人口只有7萬多戶,此後從江南、中原等地遷來的商賈士民多達20萬戶。

如此一來,朱元璋有了新的煩惱。在給沐英等三將的敕諭中,朱元璋既為他們的工作業績感到滿意,又道出自己內心的擔憂:

自將軍南征,大軍所至,勢如破竹,蠻獠之地,次第底平。朕觀自古云南諸夷,叛服不常,蓋以其地險而遠,其民富而狠也。馴服之道,以寬猛適宜。

朱元璋並非杞人憂天,雲南遠在千里之遙,地盤打下來,總要派人管理。此時,明朝迫切需要選派一個“名臣重望者”鎮守雲南,執行中央的政策。

這個人選,與朱家有著特殊關係的沐英再合適不過了。

平滇後的第二年,沐英班師回京。朱元璋向沐英提出這一想法,並關切地問:“官雲南苦否?”

沐英從容答道:“雲南不苦,四季如春,冬不穿襖,夏至溫和。那裡溪水清涼可口,喝多了也不會肚子痛。不過,臣還記得,打大理那天早上,將士心切,置生死於不顧,有百餘將士打完仗後打了一褲的稀。”

朱元璋大笑,果然“兒子”還是靠得住。

雲南,就交給你了。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從洪武十六年(1383年),西平侯沐英鎮守雲南,到順治四年(1647年),孫可望、李定國等率大西軍餘部入滇的兩百多年間,沐氏家族十二世十六人,襲封黔國公、雲南總兵官,掌握著雲南的軍政大權,幾乎與明朝相始終。

《劍橋中國史》曾如此概括明朝對雲南的特殊治理方式:

像西南其他省份一樣,雲南採用通常的省、府和州縣的民政機構與世襲的土司和宣慰司相結合的治理辦法。與這兩種體制相平行的,是沐家的軍事體制和廣大的莊園……這個家族的聲望一直很高,它的權勢是沒有爭議的,歷代黔國公是明朝唯一持續掌握實際領土權力的勳臣。

3

沐英初入滇時,各地土司豪酋時常發動叛亂。沐英一手要進行建設,辦學校、課農桑、疏浚水道,另一手還要帶兵平叛,在雲南各族人民中建立威信。

在征討當地土司時,沐英曾面對上百頭大象的圍攻,由於火藥裝填太慢,明軍先進的火器一時難以禦敵。

身經百戰的沐英便發明了著名的“三段擊”戰術,把火槍手和弓箭手混編,分成前後三隊。大象逼近時,第一隊的士兵集中射擊,之後退到隊伍後裝填彈藥,第二隊、第三隊相繼跟上。

火炮勁弩齊發,土司的象兵損失慘重,連連敗退。沐英在這一戰中生擒了37頭大象,都夠開幾家動物園了。

幾番征戰,雲南土司被沐英管得服服帖帖。

沐英在雲南的屯田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十年間屯田總數百萬餘畝。到宣德年間,雲南官員上奏,雲南的糧食已經完全滿足軍需,還有大量盈餘。

史書記載,沐英為人寬宏沉毅,居貴不驕,沒有什麼不良愛好,唯獨喜歡養馬,將馬稱為“暱友”,愛馬之心絲毫不遜色於當代“貓奴”。

沐英主政雲南期間,多設馬場,大力推行馬政。有明一代,雲南的戰馬儲備充足,還大量輸送到省外,為明朝的軍備做出了很大貢獻。

這也難怪朱元璋在聽到養子在雲南的政績後,誇讚道:“使我高枕無南顧之憂者,沐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與沐英感情深厚的太子朱標突然去世,沐英傷心欲絕,哭到嘔血,最終在雲南病逝。

消息傳來,朱元璋悲慟不已,命沐英長子沐春奉柩至京師,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一路上,“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緇黃、髫白,莫不奔號其門、泣語於路”,“雲南父老、蠻夷酋長,莫不流涕請立廟”,為沐英號泣送葬的人多達數萬。

"

元朝末年,兵荒馬亂。

一個8歲孩子的家,毀於無情的戰火之中,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親也在逃難時病故。無家可歸的他,只能流浪在陌生的濠州城中,靠乞討為生。

朱元璋難以忘記,第一眼見到那孩子的情景。

那一年,25歲的朱元璋還是一個打工仔,剛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做了郭家的上門女婿,尚無兒女,也沒有自己的軍隊。

戰亂和饑荒,隨時會奪走孤兒的生命。朱元璋和妻子馬氏決定,將其收為養子。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曾在淮西一帶孤苦流浪,在亂世之中九死一生,自己好歹還有個小名重八,可這孩子,連姓名都沒有。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朱文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朱元璋也有慈父的一面,傾心撫育養子。

朱元璋對這個養子視如己出。多年以後,定鼎中原的他回憶往事,仍飽含深情地說:“朕憐其孤且幼,特撫育如兒,夜臥同榻,數番鼾睡於朕懷。”

朱元璋將人生的第一份父愛,給予這個孑然無依的孤兒。

1

朱文英投入養父的懷抱後,漸漸成長為軍中一員大將,18歲便隨軍出征,屢立戰功。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為大都督府僉事。年紀輕輕就在全國最高軍事機構擔任要職,可見深得朱元璋信任。

在開創大明王朝的戰爭中,包括朱文英、李文忠在內的朱家養子們衝鋒陷陣,萬死不辭,堪稱朱元璋的心腹大將。

可在平定天下後,朱元璋已經兒女成群,自然要將江山傳給血緣維繫的後世子孫,皇室家族將不再有養子們的席位。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向朱文英攤牌,他問,朱文英,你到底是誰的兒子?

朱文英早已忘記親生父母的姓名和容貌,只好說,自己就是陛下的兒子,沐陛下、母后聖恩如天地。

朱元璋反覆地問,朱文英就一個勁地磕頭,重複這句話。

畢竟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朱元璋聽了也很感動,可養子身上流的不是自己的血,一定要他恢復原姓,就從這句話中取一個“沐”字,賜為沐姓。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沐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明朝開國名將沐英。

相比其他開國功臣,沐英無疑是幸運的。

朱元璋不僅沒有對他趕盡殺絕,還讓沐英家族成為明代唯一世守封疆的公侯。

2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和沐英三員大將率領三十萬精兵,平定雲南的殘元勢力。

當時統治雲南的是元朝樑王,名字特拗口,叫做把匝剌瓦爾密。

元樑王自恃雲南山高地險,且手下有十幾萬軍隊屯駐于軍事重鎮曲靖,明軍不敢輕易進攻,還能享幾年清福。

不曾想,明軍僅用了一百多天的時間,就從湖南、四川等地打到了昆明,之後又趁勝追擊,征討大理,各地關隘接連失守,雲南土著居民望風而降。

曲靖之戰時,正是沐英向主帥傅友德獻計:“元軍以為我軍疲於長途奔襲,尚未嚴陣以待,此時我軍若突擊前進,攻其不備,必定可以將其擊破。這正是陛下所說的‘出奇取勝’戰術。”

傅友德聽從沐英的建議,對元軍陣地展開猛烈攻勢。元軍果然迅速潰敗,僅曲靖一戰就被俘2萬多人。

元軍大敗,元樑王萬念俱灰之際,帶著妻兒老小乘舟逃入滇池。這位名字難唸的樑王做人卻很簡單粗暴,在縊死其愛妃後,對隨從們說:“我宗室,無降理。”之後,飲鴆自殺。

在進攻大理時,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水沒馬腹也毫不退縮,將士們深深折服,緊跟其後,沒有一個士卒敢落後。

洪武十五年,雲南全境平定。

明朝在雲南設置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分雲南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縣,置衛、所,建立完整的行政系統。

朱元璋還遷移一批中原大姓移居雲南,當時,江南巨族富民一犯法就被他遣戍雲南,以此充實雲南人口。

據明代《三迤隨筆》記載,明軍初平雲南時,當地人口只有7萬多戶,此後從江南、中原等地遷來的商賈士民多達20萬戶。

如此一來,朱元璋有了新的煩惱。在給沐英等三將的敕諭中,朱元璋既為他們的工作業績感到滿意,又道出自己內心的擔憂:

自將軍南征,大軍所至,勢如破竹,蠻獠之地,次第底平。朕觀自古云南諸夷,叛服不常,蓋以其地險而遠,其民富而狠也。馴服之道,以寬猛適宜。

朱元璋並非杞人憂天,雲南遠在千里之遙,地盤打下來,總要派人管理。此時,明朝迫切需要選派一個“名臣重望者”鎮守雲南,執行中央的政策。

這個人選,與朱家有著特殊關係的沐英再合適不過了。

平滇後的第二年,沐英班師回京。朱元璋向沐英提出這一想法,並關切地問:“官雲南苦否?”

沐英從容答道:“雲南不苦,四季如春,冬不穿襖,夏至溫和。那裡溪水清涼可口,喝多了也不會肚子痛。不過,臣還記得,打大理那天早上,將士心切,置生死於不顧,有百餘將士打完仗後打了一褲的稀。”

朱元璋大笑,果然“兒子”還是靠得住。

雲南,就交給你了。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從洪武十六年(1383年),西平侯沐英鎮守雲南,到順治四年(1647年),孫可望、李定國等率大西軍餘部入滇的兩百多年間,沐氏家族十二世十六人,襲封黔國公、雲南總兵官,掌握著雲南的軍政大權,幾乎與明朝相始終。

《劍橋中國史》曾如此概括明朝對雲南的特殊治理方式:

像西南其他省份一樣,雲南採用通常的省、府和州縣的民政機構與世襲的土司和宣慰司相結合的治理辦法。與這兩種體制相平行的,是沐家的軍事體制和廣大的莊園……這個家族的聲望一直很高,它的權勢是沒有爭議的,歷代黔國公是明朝唯一持續掌握實際領土權力的勳臣。

3

沐英初入滇時,各地土司豪酋時常發動叛亂。沐英一手要進行建設,辦學校、課農桑、疏浚水道,另一手還要帶兵平叛,在雲南各族人民中建立威信。

在征討當地土司時,沐英曾面對上百頭大象的圍攻,由於火藥裝填太慢,明軍先進的火器一時難以禦敵。

身經百戰的沐英便發明了著名的“三段擊”戰術,把火槍手和弓箭手混編,分成前後三隊。大象逼近時,第一隊的士兵集中射擊,之後退到隊伍後裝填彈藥,第二隊、第三隊相繼跟上。

火炮勁弩齊發,土司的象兵損失慘重,連連敗退。沐英在這一戰中生擒了37頭大象,都夠開幾家動物園了。

幾番征戰,雲南土司被沐英管得服服帖帖。

沐英在雲南的屯田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十年間屯田總數百萬餘畝。到宣德年間,雲南官員上奏,雲南的糧食已經完全滿足軍需,還有大量盈餘。

史書記載,沐英為人寬宏沉毅,居貴不驕,沒有什麼不良愛好,唯獨喜歡養馬,將馬稱為“暱友”,愛馬之心絲毫不遜色於當代“貓奴”。

沐英主政雲南期間,多設馬場,大力推行馬政。有明一代,雲南的戰馬儲備充足,還大量輸送到省外,為明朝的軍備做出了很大貢獻。

這也難怪朱元璋在聽到養子在雲南的政績後,誇讚道:“使我高枕無南顧之憂者,沐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與沐英感情深厚的太子朱標突然去世,沐英傷心欲絕,哭到嘔血,最終在雲南病逝。

消息傳來,朱元璋悲慟不已,命沐英長子沐春奉柩至京師,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一路上,“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緇黃、髫白,莫不奔號其門、泣語於路”,“雲南父老、蠻夷酋長,莫不流涕請立廟”,為沐英號泣送葬的人多達數萬。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黔寧王沐英。

沐英死後,其子沐春、沐晟先後接任鎮守之職。

沐春上任前,朝中群臣提出,應該先“試職”,以觀察其是否稱職。

朱元璋立馬翻臉,說:“兒,我家人,勿試也。” 隨後命沐春走馬上任。

沐英驟然離世,朱元璋唯恐西南生變,好幾次當著朝臣的面嘆息。

可是,沐英的兒子們繼承父志,在上任後依舊將雲南打理得井井有條,政績不亞於其父。

朱元璋看了雲南來的奏疏後,心情頓時舒暢,說:“西南得人,朕無憂矣!”

4

天高皇帝遠,沐英家族作為封鎮一方的諸侯,手握一個世襲的“肥差”,日子過得美滋滋,鼎盛時期“珍寶金貝充牣庫藏,幾敵天府”。

最終摧毀沐家的,正是這樣一個幸福富足的安逸環境。

自沐英次子沐晟受封黔國公後,隨著歲月流逝,沐家逐漸走下坡路,沐英後人耽於享樂,腐敗墮落,不思進取。

沐王府害民斂財、騷擾地方、姦淫親嫂、謀兄財產之類的醜聞屢見不鮮,幾乎天天可以上《今日說法》。

隆慶五年(1571年),因彈劾嚴嵩、嚴世蕃父子而天下聞名的鄒應龍出任雲南巡撫,剛上任就接到一樁陳年舊案。

雲南府城近郊兩個小村莊的村民共92人,控告沐氏勳貴霸佔水源,勒索村民,而且這一情況已經持續四十多年。

四十年來,雲南布政司官員不敢得罪沐家,以至於此案積壓多年,村民反覆告狀都無人審理。

鄒應龍雷厲風行,馬上展開調查,發現村民所控屬實。於是作出公正裁決,按沐家田莊和民田的實際用水量,開出寬窄兩道水溝,立下界石,不準沐家多佔。

為了防止沐家耍賴,鄒應龍還特意命知縣撰文刻於碑上。一旦再起爭端,村民可以“印碑赴告”,不用害怕沐家的權勢。

鄒應龍這麼剛的地方官實屬少見,大部分官員對沐家的不法行為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沐家手裡可還掌握著軍權。

崇禎年間,徐霞客遊歷到雲南,曾記載一樁沐家家奴肆意欺凌百姓,激起公憤的案件。

案發後,巡按餘瑊公正無私,迅速將這名家奴逮捕。

"

元朝末年,兵荒馬亂。

一個8歲孩子的家,毀於無情的戰火之中,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親也在逃難時病故。無家可歸的他,只能流浪在陌生的濠州城中,靠乞討為生。

朱元璋難以忘記,第一眼見到那孩子的情景。

那一年,25歲的朱元璋還是一個打工仔,剛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做了郭家的上門女婿,尚無兒女,也沒有自己的軍隊。

戰亂和饑荒,隨時會奪走孤兒的生命。朱元璋和妻子馬氏決定,將其收為養子。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曾在淮西一帶孤苦流浪,在亂世之中九死一生,自己好歹還有個小名重八,可這孩子,連姓名都沒有。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朱文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朱元璋也有慈父的一面,傾心撫育養子。

朱元璋對這個養子視如己出。多年以後,定鼎中原的他回憶往事,仍飽含深情地說:“朕憐其孤且幼,特撫育如兒,夜臥同榻,數番鼾睡於朕懷。”

朱元璋將人生的第一份父愛,給予這個孑然無依的孤兒。

1

朱文英投入養父的懷抱後,漸漸成長為軍中一員大將,18歲便隨軍出征,屢立戰功。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為大都督府僉事。年紀輕輕就在全國最高軍事機構擔任要職,可見深得朱元璋信任。

在開創大明王朝的戰爭中,包括朱文英、李文忠在內的朱家養子們衝鋒陷陣,萬死不辭,堪稱朱元璋的心腹大將。

可在平定天下後,朱元璋已經兒女成群,自然要將江山傳給血緣維繫的後世子孫,皇室家族將不再有養子們的席位。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向朱文英攤牌,他問,朱文英,你到底是誰的兒子?

朱文英早已忘記親生父母的姓名和容貌,只好說,自己就是陛下的兒子,沐陛下、母后聖恩如天地。

朱元璋反覆地問,朱文英就一個勁地磕頭,重複這句話。

畢竟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朱元璋聽了也很感動,可養子身上流的不是自己的血,一定要他恢復原姓,就從這句話中取一個“沐”字,賜為沐姓。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沐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明朝開國名將沐英。

相比其他開國功臣,沐英無疑是幸運的。

朱元璋不僅沒有對他趕盡殺絕,還讓沐英家族成為明代唯一世守封疆的公侯。

2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和沐英三員大將率領三十萬精兵,平定雲南的殘元勢力。

當時統治雲南的是元朝樑王,名字特拗口,叫做把匝剌瓦爾密。

元樑王自恃雲南山高地險,且手下有十幾萬軍隊屯駐于軍事重鎮曲靖,明軍不敢輕易進攻,還能享幾年清福。

不曾想,明軍僅用了一百多天的時間,就從湖南、四川等地打到了昆明,之後又趁勝追擊,征討大理,各地關隘接連失守,雲南土著居民望風而降。

曲靖之戰時,正是沐英向主帥傅友德獻計:“元軍以為我軍疲於長途奔襲,尚未嚴陣以待,此時我軍若突擊前進,攻其不備,必定可以將其擊破。這正是陛下所說的‘出奇取勝’戰術。”

傅友德聽從沐英的建議,對元軍陣地展開猛烈攻勢。元軍果然迅速潰敗,僅曲靖一戰就被俘2萬多人。

元軍大敗,元樑王萬念俱灰之際,帶著妻兒老小乘舟逃入滇池。這位名字難唸的樑王做人卻很簡單粗暴,在縊死其愛妃後,對隨從們說:“我宗室,無降理。”之後,飲鴆自殺。

在進攻大理時,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水沒馬腹也毫不退縮,將士們深深折服,緊跟其後,沒有一個士卒敢落後。

洪武十五年,雲南全境平定。

明朝在雲南設置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分雲南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縣,置衛、所,建立完整的行政系統。

朱元璋還遷移一批中原大姓移居雲南,當時,江南巨族富民一犯法就被他遣戍雲南,以此充實雲南人口。

據明代《三迤隨筆》記載,明軍初平雲南時,當地人口只有7萬多戶,此後從江南、中原等地遷來的商賈士民多達20萬戶。

如此一來,朱元璋有了新的煩惱。在給沐英等三將的敕諭中,朱元璋既為他們的工作業績感到滿意,又道出自己內心的擔憂:

自將軍南征,大軍所至,勢如破竹,蠻獠之地,次第底平。朕觀自古云南諸夷,叛服不常,蓋以其地險而遠,其民富而狠也。馴服之道,以寬猛適宜。

朱元璋並非杞人憂天,雲南遠在千里之遙,地盤打下來,總要派人管理。此時,明朝迫切需要選派一個“名臣重望者”鎮守雲南,執行中央的政策。

這個人選,與朱家有著特殊關係的沐英再合適不過了。

平滇後的第二年,沐英班師回京。朱元璋向沐英提出這一想法,並關切地問:“官雲南苦否?”

沐英從容答道:“雲南不苦,四季如春,冬不穿襖,夏至溫和。那裡溪水清涼可口,喝多了也不會肚子痛。不過,臣還記得,打大理那天早上,將士心切,置生死於不顧,有百餘將士打完仗後打了一褲的稀。”

朱元璋大笑,果然“兒子”還是靠得住。

雲南,就交給你了。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從洪武十六年(1383年),西平侯沐英鎮守雲南,到順治四年(1647年),孫可望、李定國等率大西軍餘部入滇的兩百多年間,沐氏家族十二世十六人,襲封黔國公、雲南總兵官,掌握著雲南的軍政大權,幾乎與明朝相始終。

《劍橋中國史》曾如此概括明朝對雲南的特殊治理方式:

像西南其他省份一樣,雲南採用通常的省、府和州縣的民政機構與世襲的土司和宣慰司相結合的治理辦法。與這兩種體制相平行的,是沐家的軍事體制和廣大的莊園……這個家族的聲望一直很高,它的權勢是沒有爭議的,歷代黔國公是明朝唯一持續掌握實際領土權力的勳臣。

3

沐英初入滇時,各地土司豪酋時常發動叛亂。沐英一手要進行建設,辦學校、課農桑、疏浚水道,另一手還要帶兵平叛,在雲南各族人民中建立威信。

在征討當地土司時,沐英曾面對上百頭大象的圍攻,由於火藥裝填太慢,明軍先進的火器一時難以禦敵。

身經百戰的沐英便發明了著名的“三段擊”戰術,把火槍手和弓箭手混編,分成前後三隊。大象逼近時,第一隊的士兵集中射擊,之後退到隊伍後裝填彈藥,第二隊、第三隊相繼跟上。

火炮勁弩齊發,土司的象兵損失慘重,連連敗退。沐英在這一戰中生擒了37頭大象,都夠開幾家動物園了。

幾番征戰,雲南土司被沐英管得服服帖帖。

沐英在雲南的屯田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十年間屯田總數百萬餘畝。到宣德年間,雲南官員上奏,雲南的糧食已經完全滿足軍需,還有大量盈餘。

史書記載,沐英為人寬宏沉毅,居貴不驕,沒有什麼不良愛好,唯獨喜歡養馬,將馬稱為“暱友”,愛馬之心絲毫不遜色於當代“貓奴”。

沐英主政雲南期間,多設馬場,大力推行馬政。有明一代,雲南的戰馬儲備充足,還大量輸送到省外,為明朝的軍備做出了很大貢獻。

這也難怪朱元璋在聽到養子在雲南的政績後,誇讚道:“使我高枕無南顧之憂者,沐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與沐英感情深厚的太子朱標突然去世,沐英傷心欲絕,哭到嘔血,最終在雲南病逝。

消息傳來,朱元璋悲慟不已,命沐英長子沐春奉柩至京師,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一路上,“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緇黃、髫白,莫不奔號其門、泣語於路”,“雲南父老、蠻夷酋長,莫不流涕請立廟”,為沐英號泣送葬的人多達數萬。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黔寧王沐英。

沐英死後,其子沐春、沐晟先後接任鎮守之職。

沐春上任前,朝中群臣提出,應該先“試職”,以觀察其是否稱職。

朱元璋立馬翻臉,說:“兒,我家人,勿試也。” 隨後命沐春走馬上任。

沐英驟然離世,朱元璋唯恐西南生變,好幾次當著朝臣的面嘆息。

可是,沐英的兒子們繼承父志,在上任後依舊將雲南打理得井井有條,政績不亞於其父。

朱元璋看了雲南來的奏疏後,心情頓時舒暢,說:“西南得人,朕無憂矣!”

4

天高皇帝遠,沐英家族作為封鎮一方的諸侯,手握一個世襲的“肥差”,日子過得美滋滋,鼎盛時期“珍寶金貝充牣庫藏,幾敵天府”。

最終摧毀沐家的,正是這樣一個幸福富足的安逸環境。

自沐英次子沐晟受封黔國公後,隨著歲月流逝,沐家逐漸走下坡路,沐英後人耽於享樂,腐敗墮落,不思進取。

沐王府害民斂財、騷擾地方、姦淫親嫂、謀兄財產之類的醜聞屢見不鮮,幾乎天天可以上《今日說法》。

隆慶五年(1571年),因彈劾嚴嵩、嚴世蕃父子而天下聞名的鄒應龍出任雲南巡撫,剛上任就接到一樁陳年舊案。

雲南府城近郊兩個小村莊的村民共92人,控告沐氏勳貴霸佔水源,勒索村民,而且這一情況已經持續四十多年。

四十年來,雲南布政司官員不敢得罪沐家,以至於此案積壓多年,村民反覆告狀都無人審理。

鄒應龍雷厲風行,馬上展開調查,發現村民所控屬實。於是作出公正裁決,按沐家田莊和民田的實際用水量,開出寬窄兩道水溝,立下界石,不準沐家多佔。

為了防止沐家耍賴,鄒應龍還特意命知縣撰文刻於碑上。一旦再起爭端,村民可以“印碑赴告”,不用害怕沐家的權勢。

鄒應龍這麼剛的地方官實屬少見,大部分官員對沐家的不法行為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沐家手裡可還掌握著軍權。

崇禎年間,徐霞客遊歷到雲南,曾記載一樁沐家家奴肆意欺凌百姓,激起公憤的案件。

案發後,巡按餘瑊公正無私,迅速將這名家奴逮捕。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徐霞客遊歷雲南期間,記載了一件沐王府作惡的事件。

可還沒等審案,怒不可遏的沐英十世孫、黔國公沐啟元就帶著一支軍隊包圍了巡按公署,還調集火炮進行威脅,並抓來數十個官吏進行毒打。

餘瑊慌了,又不敢反抗,只好上奏朝廷,請求調停。

蠻橫無理的沐啟元根本不把朝廷旨意放在眼裡,更加無法無天,幾乎要把官署炸了。

沐啟元的母親宋夫人擔心兒子惹禍連累全族,哭了三天三夜後,狠心將他毒死,由他年幼的兒子沐天波襲爵,事件才沒有進一步惡化。

崇禎元年(1628年),年僅10歲的沐英十一世孫沐天波因家庭變故,被扶上黔國公之位。

這個髫年無知的末代黔國公,接過的是祖祖輩輩留下的爛攤子,要面對的,是沐王府即將走向滅亡的命運。

5

崇禎十七年(1644年),大明王朝迎來末日,又是一個亂世。

張獻忠的大西軍在四川聲勢浩大,引發雲南、貴州兩省官民恐慌,也讓沐天波心急火燎。

為抵禦大西軍,沐天波派遣武定參將李大贄到前線佈防。

這個李大贄,胸無大志,還有勇無謀,經常跟隔壁的元謀土司吾必奎鬧矛盾。此次出兵,就順便侵襲吾必奎的領地。

吾必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一怒之下起兵叛亂,於是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吾必奎叛亂後,沐天波和雲南巡撫傳檄各土司討伐吾必奎,卻沒想到,參與圍剿的土司中有一個圖謀不軌的野心家——沙定洲。

蒙自土司沙定洲一直垂涎沐王府的財富,每次沐天波的門客跟他誇耀沐家金銀財寶之多,他哈喇子都快流一地了。

沐家到底多有錢?

據統計,到萬曆三十九年(1611 年),經過多年的巧取豪奪,沐府莊田已經有八千餘頃,約佔當時雲南田地的三分之一。

沐府中的珍寶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石青、硃砂、珍珠、名寶、落紅、琥珀、馬蹄、紫金,裝以細筏篋。每篋五十斤,藏於高板庫。每庫五十篋,共二百五十庫,他物稱是。八寶黃龍傘一百四十執。”

"

元朝末年,兵荒馬亂。

一個8歲孩子的家,毀於無情的戰火之中,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親也在逃難時病故。無家可歸的他,只能流浪在陌生的濠州城中,靠乞討為生。

朱元璋難以忘記,第一眼見到那孩子的情景。

那一年,25歲的朱元璋還是一個打工仔,剛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做了郭家的上門女婿,尚無兒女,也沒有自己的軍隊。

戰亂和饑荒,隨時會奪走孤兒的生命。朱元璋和妻子馬氏決定,將其收為養子。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曾在淮西一帶孤苦流浪,在亂世之中九死一生,自己好歹還有個小名重八,可這孩子,連姓名都沒有。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朱文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朱元璋也有慈父的一面,傾心撫育養子。

朱元璋對這個養子視如己出。多年以後,定鼎中原的他回憶往事,仍飽含深情地說:“朕憐其孤且幼,特撫育如兒,夜臥同榻,數番鼾睡於朕懷。”

朱元璋將人生的第一份父愛,給予這個孑然無依的孤兒。

1

朱文英投入養父的懷抱後,漸漸成長為軍中一員大將,18歲便隨軍出征,屢立戰功。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為大都督府僉事。年紀輕輕就在全國最高軍事機構擔任要職,可見深得朱元璋信任。

在開創大明王朝的戰爭中,包括朱文英、李文忠在內的朱家養子們衝鋒陷陣,萬死不辭,堪稱朱元璋的心腹大將。

可在平定天下後,朱元璋已經兒女成群,自然要將江山傳給血緣維繫的後世子孫,皇室家族將不再有養子們的席位。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向朱文英攤牌,他問,朱文英,你到底是誰的兒子?

朱文英早已忘記親生父母的姓名和容貌,只好說,自己就是陛下的兒子,沐陛下、母后聖恩如天地。

朱元璋反覆地問,朱文英就一個勁地磕頭,重複這句話。

畢竟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朱元璋聽了也很感動,可養子身上流的不是自己的血,一定要他恢復原姓,就從這句話中取一個“沐”字,賜為沐姓。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沐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明朝開國名將沐英。

相比其他開國功臣,沐英無疑是幸運的。

朱元璋不僅沒有對他趕盡殺絕,還讓沐英家族成為明代唯一世守封疆的公侯。

2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和沐英三員大將率領三十萬精兵,平定雲南的殘元勢力。

當時統治雲南的是元朝樑王,名字特拗口,叫做把匝剌瓦爾密。

元樑王自恃雲南山高地險,且手下有十幾萬軍隊屯駐于軍事重鎮曲靖,明軍不敢輕易進攻,還能享幾年清福。

不曾想,明軍僅用了一百多天的時間,就從湖南、四川等地打到了昆明,之後又趁勝追擊,征討大理,各地關隘接連失守,雲南土著居民望風而降。

曲靖之戰時,正是沐英向主帥傅友德獻計:“元軍以為我軍疲於長途奔襲,尚未嚴陣以待,此時我軍若突擊前進,攻其不備,必定可以將其擊破。這正是陛下所說的‘出奇取勝’戰術。”

傅友德聽從沐英的建議,對元軍陣地展開猛烈攻勢。元軍果然迅速潰敗,僅曲靖一戰就被俘2萬多人。

元軍大敗,元樑王萬念俱灰之際,帶著妻兒老小乘舟逃入滇池。這位名字難唸的樑王做人卻很簡單粗暴,在縊死其愛妃後,對隨從們說:“我宗室,無降理。”之後,飲鴆自殺。

在進攻大理時,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水沒馬腹也毫不退縮,將士們深深折服,緊跟其後,沒有一個士卒敢落後。

洪武十五年,雲南全境平定。

明朝在雲南設置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分雲南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縣,置衛、所,建立完整的行政系統。

朱元璋還遷移一批中原大姓移居雲南,當時,江南巨族富民一犯法就被他遣戍雲南,以此充實雲南人口。

據明代《三迤隨筆》記載,明軍初平雲南時,當地人口只有7萬多戶,此後從江南、中原等地遷來的商賈士民多達20萬戶。

如此一來,朱元璋有了新的煩惱。在給沐英等三將的敕諭中,朱元璋既為他們的工作業績感到滿意,又道出自己內心的擔憂:

自將軍南征,大軍所至,勢如破竹,蠻獠之地,次第底平。朕觀自古云南諸夷,叛服不常,蓋以其地險而遠,其民富而狠也。馴服之道,以寬猛適宜。

朱元璋並非杞人憂天,雲南遠在千里之遙,地盤打下來,總要派人管理。此時,明朝迫切需要選派一個“名臣重望者”鎮守雲南,執行中央的政策。

這個人選,與朱家有著特殊關係的沐英再合適不過了。

平滇後的第二年,沐英班師回京。朱元璋向沐英提出這一想法,並關切地問:“官雲南苦否?”

沐英從容答道:“雲南不苦,四季如春,冬不穿襖,夏至溫和。那裡溪水清涼可口,喝多了也不會肚子痛。不過,臣還記得,打大理那天早上,將士心切,置生死於不顧,有百餘將士打完仗後打了一褲的稀。”

朱元璋大笑,果然“兒子”還是靠得住。

雲南,就交給你了。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從洪武十六年(1383年),西平侯沐英鎮守雲南,到順治四年(1647年),孫可望、李定國等率大西軍餘部入滇的兩百多年間,沐氏家族十二世十六人,襲封黔國公、雲南總兵官,掌握著雲南的軍政大權,幾乎與明朝相始終。

《劍橋中國史》曾如此概括明朝對雲南的特殊治理方式:

像西南其他省份一樣,雲南採用通常的省、府和州縣的民政機構與世襲的土司和宣慰司相結合的治理辦法。與這兩種體制相平行的,是沐家的軍事體制和廣大的莊園……這個家族的聲望一直很高,它的權勢是沒有爭議的,歷代黔國公是明朝唯一持續掌握實際領土權力的勳臣。

3

沐英初入滇時,各地土司豪酋時常發動叛亂。沐英一手要進行建設,辦學校、課農桑、疏浚水道,另一手還要帶兵平叛,在雲南各族人民中建立威信。

在征討當地土司時,沐英曾面對上百頭大象的圍攻,由於火藥裝填太慢,明軍先進的火器一時難以禦敵。

身經百戰的沐英便發明了著名的“三段擊”戰術,把火槍手和弓箭手混編,分成前後三隊。大象逼近時,第一隊的士兵集中射擊,之後退到隊伍後裝填彈藥,第二隊、第三隊相繼跟上。

火炮勁弩齊發,土司的象兵損失慘重,連連敗退。沐英在這一戰中生擒了37頭大象,都夠開幾家動物園了。

幾番征戰,雲南土司被沐英管得服服帖帖。

沐英在雲南的屯田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十年間屯田總數百萬餘畝。到宣德年間,雲南官員上奏,雲南的糧食已經完全滿足軍需,還有大量盈餘。

史書記載,沐英為人寬宏沉毅,居貴不驕,沒有什麼不良愛好,唯獨喜歡養馬,將馬稱為“暱友”,愛馬之心絲毫不遜色於當代“貓奴”。

沐英主政雲南期間,多設馬場,大力推行馬政。有明一代,雲南的戰馬儲備充足,還大量輸送到省外,為明朝的軍備做出了很大貢獻。

這也難怪朱元璋在聽到養子在雲南的政績後,誇讚道:“使我高枕無南顧之憂者,沐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與沐英感情深厚的太子朱標突然去世,沐英傷心欲絕,哭到嘔血,最終在雲南病逝。

消息傳來,朱元璋悲慟不已,命沐英長子沐春奉柩至京師,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一路上,“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緇黃、髫白,莫不奔號其門、泣語於路”,“雲南父老、蠻夷酋長,莫不流涕請立廟”,為沐英號泣送葬的人多達數萬。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黔寧王沐英。

沐英死後,其子沐春、沐晟先後接任鎮守之職。

沐春上任前,朝中群臣提出,應該先“試職”,以觀察其是否稱職。

朱元璋立馬翻臉,說:“兒,我家人,勿試也。” 隨後命沐春走馬上任。

沐英驟然離世,朱元璋唯恐西南生變,好幾次當著朝臣的面嘆息。

可是,沐英的兒子們繼承父志,在上任後依舊將雲南打理得井井有條,政績不亞於其父。

朱元璋看了雲南來的奏疏後,心情頓時舒暢,說:“西南得人,朕無憂矣!”

4

天高皇帝遠,沐英家族作為封鎮一方的諸侯,手握一個世襲的“肥差”,日子過得美滋滋,鼎盛時期“珍寶金貝充牣庫藏,幾敵天府”。

最終摧毀沐家的,正是這樣一個幸福富足的安逸環境。

自沐英次子沐晟受封黔國公後,隨著歲月流逝,沐家逐漸走下坡路,沐英後人耽於享樂,腐敗墮落,不思進取。

沐王府害民斂財、騷擾地方、姦淫親嫂、謀兄財產之類的醜聞屢見不鮮,幾乎天天可以上《今日說法》。

隆慶五年(1571年),因彈劾嚴嵩、嚴世蕃父子而天下聞名的鄒應龍出任雲南巡撫,剛上任就接到一樁陳年舊案。

雲南府城近郊兩個小村莊的村民共92人,控告沐氏勳貴霸佔水源,勒索村民,而且這一情況已經持續四十多年。

四十年來,雲南布政司官員不敢得罪沐家,以至於此案積壓多年,村民反覆告狀都無人審理。

鄒應龍雷厲風行,馬上展開調查,發現村民所控屬實。於是作出公正裁決,按沐家田莊和民田的實際用水量,開出寬窄兩道水溝,立下界石,不準沐家多佔。

為了防止沐家耍賴,鄒應龍還特意命知縣撰文刻於碑上。一旦再起爭端,村民可以“印碑赴告”,不用害怕沐家的權勢。

鄒應龍這麼剛的地方官實屬少見,大部分官員對沐家的不法行為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沐家手裡可還掌握著軍權。

崇禎年間,徐霞客遊歷到雲南,曾記載一樁沐家家奴肆意欺凌百姓,激起公憤的案件。

案發後,巡按餘瑊公正無私,迅速將這名家奴逮捕。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徐霞客遊歷雲南期間,記載了一件沐王府作惡的事件。

可還沒等審案,怒不可遏的沐英十世孫、黔國公沐啟元就帶著一支軍隊包圍了巡按公署,還調集火炮進行威脅,並抓來數十個官吏進行毒打。

餘瑊慌了,又不敢反抗,只好上奏朝廷,請求調停。

蠻橫無理的沐啟元根本不把朝廷旨意放在眼裡,更加無法無天,幾乎要把官署炸了。

沐啟元的母親宋夫人擔心兒子惹禍連累全族,哭了三天三夜後,狠心將他毒死,由他年幼的兒子沐天波襲爵,事件才沒有進一步惡化。

崇禎元年(1628年),年僅10歲的沐英十一世孫沐天波因家庭變故,被扶上黔國公之位。

這個髫年無知的末代黔國公,接過的是祖祖輩輩留下的爛攤子,要面對的,是沐王府即將走向滅亡的命運。

5

崇禎十七年(1644年),大明王朝迎來末日,又是一個亂世。

張獻忠的大西軍在四川聲勢浩大,引發雲南、貴州兩省官民恐慌,也讓沐天波心急火燎。

為抵禦大西軍,沐天波派遣武定參將李大贄到前線佈防。

這個李大贄,胸無大志,還有勇無謀,經常跟隔壁的元謀土司吾必奎鬧矛盾。此次出兵,就順便侵襲吾必奎的領地。

吾必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一怒之下起兵叛亂,於是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吾必奎叛亂後,沐天波和雲南巡撫傳檄各土司討伐吾必奎,卻沒想到,參與圍剿的土司中有一個圖謀不軌的野心家——沙定洲。

蒙自土司沙定洲一直垂涎沐王府的財富,每次沐天波的門客跟他誇耀沐家金銀財寶之多,他哈喇子都快流一地了。

沐家到底多有錢?

據統計,到萬曆三十九年(1611 年),經過多年的巧取豪奪,沐府莊田已經有八千餘頃,約佔當時雲南田地的三分之一。

沐府中的珍寶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石青、硃砂、珍珠、名寶、落紅、琥珀、馬蹄、紫金,裝以細筏篋。每篋五十斤,藏於高板庫。每庫五十篋,共二百五十庫,他物稱是。八寶黃龍傘一百四十執。”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當沙定洲的軍隊到達省會昆明城外時,吾必奎的叛軍已被消滅。可沙定洲硬是不肯撤兵,而是裡應外合,趁著城防空虛攻入城中,率部對家資富厚的沐王府進行劫掠。

沐天波這才知道自己引狼入室,但為時已晚,只好聽信屬下讒言,一個勁往城外跑。

沐天波的母親陳氏和妻子焦氏來不及逃跑,決心赴死,說:“吾輩皆命婦,不可為賤汙。”說罷,與其餘未能逃走的家人舉火自焚而死。

沐府的軍隊本來還在跟沙定洲所部展開巷戰,一聽說老大跑路了,紛紛作鳥獸散。不得民心的沐家,早已不復昔日威名。

沙定洲輕而易舉地佔據省城,以及沐府的所有財寶。

6

之前,一同被派往圍剿吾必奎的土司,還有石屏土司龍在田。

龍在田和張獻忠的養子孫可望素有交情。張獻忠死後,大西軍餘部由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率領,已進軍貴州。

龍在田便派人抄小路去見孫可望,請大西軍為沐家報仇,說:“借大義來討伐賊寇,全省可定也。”

孫可望就詐稱沐天波的小舅子請兵復仇,派李定國帶領大西軍攻入雲南。沙定洲本來就只有三腳貓功夫,遇上李定國這級別的名將,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沒過多久就被抓回去剝皮處死。

沙定洲的叛亂歷時近三年,在他盤踞昆明期間,雲南死於戰亂的百姓多達30多萬(“定洲據省城逐黔國,流毒兩迤,先後死難者三十餘萬人”)。

叛亂平定後,雲南巡撫吳兆雲親自迎接大西軍進城,昆明老百姓還在門外設香案,表示熱烈歡迎。

孫可望寫信給沐天波,讓他放心回城,仍以勳貴之禮優待。當然,雲南的軍政大權,從此就不再屬於沐家了。

1649年的元宵節,昆明城中張燈結綵,一如往年,呈現出一片和平的假象,似乎沒有人記得大明亡了,也沒有人在乎統治雲南的到底是誰。

這座城,多了一個傷心的人。

"

元朝末年,兵荒馬亂。

一個8歲孩子的家,毀於無情的戰火之中,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親也在逃難時病故。無家可歸的他,只能流浪在陌生的濠州城中,靠乞討為生。

朱元璋難以忘記,第一眼見到那孩子的情景。

那一年,25歲的朱元璋還是一個打工仔,剛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做了郭家的上門女婿,尚無兒女,也沒有自己的軍隊。

戰亂和饑荒,隨時會奪走孤兒的生命。朱元璋和妻子馬氏決定,將其收為養子。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曾在淮西一帶孤苦流浪,在亂世之中九死一生,自己好歹還有個小名重八,可這孩子,連姓名都沒有。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朱文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朱元璋也有慈父的一面,傾心撫育養子。

朱元璋對這個養子視如己出。多年以後,定鼎中原的他回憶往事,仍飽含深情地說:“朕憐其孤且幼,特撫育如兒,夜臥同榻,數番鼾睡於朕懷。”

朱元璋將人生的第一份父愛,給予這個孑然無依的孤兒。

1

朱文英投入養父的懷抱後,漸漸成長為軍中一員大將,18歲便隨軍出征,屢立戰功。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為大都督府僉事。年紀輕輕就在全國最高軍事機構擔任要職,可見深得朱元璋信任。

在開創大明王朝的戰爭中,包括朱文英、李文忠在內的朱家養子們衝鋒陷陣,萬死不辭,堪稱朱元璋的心腹大將。

可在平定天下後,朱元璋已經兒女成群,自然要將江山傳給血緣維繫的後世子孫,皇室家族將不再有養子們的席位。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向朱文英攤牌,他問,朱文英,你到底是誰的兒子?

朱文英早已忘記親生父母的姓名和容貌,只好說,自己就是陛下的兒子,沐陛下、母后聖恩如天地。

朱元璋反覆地問,朱文英就一個勁地磕頭,重複這句話。

畢竟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朱元璋聽了也很感動,可養子身上流的不是自己的血,一定要他恢復原姓,就從這句話中取一個“沐”字,賜為沐姓。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沐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明朝開國名將沐英。

相比其他開國功臣,沐英無疑是幸運的。

朱元璋不僅沒有對他趕盡殺絕,還讓沐英家族成為明代唯一世守封疆的公侯。

2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和沐英三員大將率領三十萬精兵,平定雲南的殘元勢力。

當時統治雲南的是元朝樑王,名字特拗口,叫做把匝剌瓦爾密。

元樑王自恃雲南山高地險,且手下有十幾萬軍隊屯駐于軍事重鎮曲靖,明軍不敢輕易進攻,還能享幾年清福。

不曾想,明軍僅用了一百多天的時間,就從湖南、四川等地打到了昆明,之後又趁勝追擊,征討大理,各地關隘接連失守,雲南土著居民望風而降。

曲靖之戰時,正是沐英向主帥傅友德獻計:“元軍以為我軍疲於長途奔襲,尚未嚴陣以待,此時我軍若突擊前進,攻其不備,必定可以將其擊破。這正是陛下所說的‘出奇取勝’戰術。”

傅友德聽從沐英的建議,對元軍陣地展開猛烈攻勢。元軍果然迅速潰敗,僅曲靖一戰就被俘2萬多人。

元軍大敗,元樑王萬念俱灰之際,帶著妻兒老小乘舟逃入滇池。這位名字難唸的樑王做人卻很簡單粗暴,在縊死其愛妃後,對隨從們說:“我宗室,無降理。”之後,飲鴆自殺。

在進攻大理時,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水沒馬腹也毫不退縮,將士們深深折服,緊跟其後,沒有一個士卒敢落後。

洪武十五年,雲南全境平定。

明朝在雲南設置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分雲南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縣,置衛、所,建立完整的行政系統。

朱元璋還遷移一批中原大姓移居雲南,當時,江南巨族富民一犯法就被他遣戍雲南,以此充實雲南人口。

據明代《三迤隨筆》記載,明軍初平雲南時,當地人口只有7萬多戶,此後從江南、中原等地遷來的商賈士民多達20萬戶。

如此一來,朱元璋有了新的煩惱。在給沐英等三將的敕諭中,朱元璋既為他們的工作業績感到滿意,又道出自己內心的擔憂:

自將軍南征,大軍所至,勢如破竹,蠻獠之地,次第底平。朕觀自古云南諸夷,叛服不常,蓋以其地險而遠,其民富而狠也。馴服之道,以寬猛適宜。

朱元璋並非杞人憂天,雲南遠在千里之遙,地盤打下來,總要派人管理。此時,明朝迫切需要選派一個“名臣重望者”鎮守雲南,執行中央的政策。

這個人選,與朱家有著特殊關係的沐英再合適不過了。

平滇後的第二年,沐英班師回京。朱元璋向沐英提出這一想法,並關切地問:“官雲南苦否?”

沐英從容答道:“雲南不苦,四季如春,冬不穿襖,夏至溫和。那裡溪水清涼可口,喝多了也不會肚子痛。不過,臣還記得,打大理那天早上,將士心切,置生死於不顧,有百餘將士打完仗後打了一褲的稀。”

朱元璋大笑,果然“兒子”還是靠得住。

雲南,就交給你了。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從洪武十六年(1383年),西平侯沐英鎮守雲南,到順治四年(1647年),孫可望、李定國等率大西軍餘部入滇的兩百多年間,沐氏家族十二世十六人,襲封黔國公、雲南總兵官,掌握著雲南的軍政大權,幾乎與明朝相始終。

《劍橋中國史》曾如此概括明朝對雲南的特殊治理方式:

像西南其他省份一樣,雲南採用通常的省、府和州縣的民政機構與世襲的土司和宣慰司相結合的治理辦法。與這兩種體制相平行的,是沐家的軍事體制和廣大的莊園……這個家族的聲望一直很高,它的權勢是沒有爭議的,歷代黔國公是明朝唯一持續掌握實際領土權力的勳臣。

3

沐英初入滇時,各地土司豪酋時常發動叛亂。沐英一手要進行建設,辦學校、課農桑、疏浚水道,另一手還要帶兵平叛,在雲南各族人民中建立威信。

在征討當地土司時,沐英曾面對上百頭大象的圍攻,由於火藥裝填太慢,明軍先進的火器一時難以禦敵。

身經百戰的沐英便發明了著名的“三段擊”戰術,把火槍手和弓箭手混編,分成前後三隊。大象逼近時,第一隊的士兵集中射擊,之後退到隊伍後裝填彈藥,第二隊、第三隊相繼跟上。

火炮勁弩齊發,土司的象兵損失慘重,連連敗退。沐英在這一戰中生擒了37頭大象,都夠開幾家動物園了。

幾番征戰,雲南土司被沐英管得服服帖帖。

沐英在雲南的屯田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十年間屯田總數百萬餘畝。到宣德年間,雲南官員上奏,雲南的糧食已經完全滿足軍需,還有大量盈餘。

史書記載,沐英為人寬宏沉毅,居貴不驕,沒有什麼不良愛好,唯獨喜歡養馬,將馬稱為“暱友”,愛馬之心絲毫不遜色於當代“貓奴”。

沐英主政雲南期間,多設馬場,大力推行馬政。有明一代,雲南的戰馬儲備充足,還大量輸送到省外,為明朝的軍備做出了很大貢獻。

這也難怪朱元璋在聽到養子在雲南的政績後,誇讚道:“使我高枕無南顧之憂者,沐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與沐英感情深厚的太子朱標突然去世,沐英傷心欲絕,哭到嘔血,最終在雲南病逝。

消息傳來,朱元璋悲慟不已,命沐英長子沐春奉柩至京師,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一路上,“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緇黃、髫白,莫不奔號其門、泣語於路”,“雲南父老、蠻夷酋長,莫不流涕請立廟”,為沐英號泣送葬的人多達數萬。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黔寧王沐英。

沐英死後,其子沐春、沐晟先後接任鎮守之職。

沐春上任前,朝中群臣提出,應該先“試職”,以觀察其是否稱職。

朱元璋立馬翻臉,說:“兒,我家人,勿試也。” 隨後命沐春走馬上任。

沐英驟然離世,朱元璋唯恐西南生變,好幾次當著朝臣的面嘆息。

可是,沐英的兒子們繼承父志,在上任後依舊將雲南打理得井井有條,政績不亞於其父。

朱元璋看了雲南來的奏疏後,心情頓時舒暢,說:“西南得人,朕無憂矣!”

4

天高皇帝遠,沐英家族作為封鎮一方的諸侯,手握一個世襲的“肥差”,日子過得美滋滋,鼎盛時期“珍寶金貝充牣庫藏,幾敵天府”。

最終摧毀沐家的,正是這樣一個幸福富足的安逸環境。

自沐英次子沐晟受封黔國公後,隨著歲月流逝,沐家逐漸走下坡路,沐英後人耽於享樂,腐敗墮落,不思進取。

沐王府害民斂財、騷擾地方、姦淫親嫂、謀兄財產之類的醜聞屢見不鮮,幾乎天天可以上《今日說法》。

隆慶五年(1571年),因彈劾嚴嵩、嚴世蕃父子而天下聞名的鄒應龍出任雲南巡撫,剛上任就接到一樁陳年舊案。

雲南府城近郊兩個小村莊的村民共92人,控告沐氏勳貴霸佔水源,勒索村民,而且這一情況已經持續四十多年。

四十年來,雲南布政司官員不敢得罪沐家,以至於此案積壓多年,村民反覆告狀都無人審理。

鄒應龍雷厲風行,馬上展開調查,發現村民所控屬實。於是作出公正裁決,按沐家田莊和民田的實際用水量,開出寬窄兩道水溝,立下界石,不準沐家多佔。

為了防止沐家耍賴,鄒應龍還特意命知縣撰文刻於碑上。一旦再起爭端,村民可以“印碑赴告”,不用害怕沐家的權勢。

鄒應龍這麼剛的地方官實屬少見,大部分官員對沐家的不法行為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沐家手裡可還掌握著軍權。

崇禎年間,徐霞客遊歷到雲南,曾記載一樁沐家家奴肆意欺凌百姓,激起公憤的案件。

案發後,巡按餘瑊公正無私,迅速將這名家奴逮捕。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徐霞客遊歷雲南期間,記載了一件沐王府作惡的事件。

可還沒等審案,怒不可遏的沐英十世孫、黔國公沐啟元就帶著一支軍隊包圍了巡按公署,還調集火炮進行威脅,並抓來數十個官吏進行毒打。

餘瑊慌了,又不敢反抗,只好上奏朝廷,請求調停。

蠻橫無理的沐啟元根本不把朝廷旨意放在眼裡,更加無法無天,幾乎要把官署炸了。

沐啟元的母親宋夫人擔心兒子惹禍連累全族,哭了三天三夜後,狠心將他毒死,由他年幼的兒子沐天波襲爵,事件才沒有進一步惡化。

崇禎元年(1628年),年僅10歲的沐英十一世孫沐天波因家庭變故,被扶上黔國公之位。

這個髫年無知的末代黔國公,接過的是祖祖輩輩留下的爛攤子,要面對的,是沐王府即將走向滅亡的命運。

5

崇禎十七年(1644年),大明王朝迎來末日,又是一個亂世。

張獻忠的大西軍在四川聲勢浩大,引發雲南、貴州兩省官民恐慌,也讓沐天波心急火燎。

為抵禦大西軍,沐天波派遣武定參將李大贄到前線佈防。

這個李大贄,胸無大志,還有勇無謀,經常跟隔壁的元謀土司吾必奎鬧矛盾。此次出兵,就順便侵襲吾必奎的領地。

吾必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一怒之下起兵叛亂,於是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吾必奎叛亂後,沐天波和雲南巡撫傳檄各土司討伐吾必奎,卻沒想到,參與圍剿的土司中有一個圖謀不軌的野心家——沙定洲。

蒙自土司沙定洲一直垂涎沐王府的財富,每次沐天波的門客跟他誇耀沐家金銀財寶之多,他哈喇子都快流一地了。

沐家到底多有錢?

據統計,到萬曆三十九年(1611 年),經過多年的巧取豪奪,沐府莊田已經有八千餘頃,約佔當時雲南田地的三分之一。

沐府中的珍寶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石青、硃砂、珍珠、名寶、落紅、琥珀、馬蹄、紫金,裝以細筏篋。每篋五十斤,藏於高板庫。每庫五十篋,共二百五十庫,他物稱是。八寶黃龍傘一百四十執。”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當沙定洲的軍隊到達省會昆明城外時,吾必奎的叛軍已被消滅。可沙定洲硬是不肯撤兵,而是裡應外合,趁著城防空虛攻入城中,率部對家資富厚的沐王府進行劫掠。

沐天波這才知道自己引狼入室,但為時已晚,只好聽信屬下讒言,一個勁往城外跑。

沐天波的母親陳氏和妻子焦氏來不及逃跑,決心赴死,說:“吾輩皆命婦,不可為賤汙。”說罷,與其餘未能逃走的家人舉火自焚而死。

沐府的軍隊本來還在跟沙定洲所部展開巷戰,一聽說老大跑路了,紛紛作鳥獸散。不得民心的沐家,早已不復昔日威名。

沙定洲輕而易舉地佔據省城,以及沐府的所有財寶。

6

之前,一同被派往圍剿吾必奎的土司,還有石屏土司龍在田。

龍在田和張獻忠的養子孫可望素有交情。張獻忠死後,大西軍餘部由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率領,已進軍貴州。

龍在田便派人抄小路去見孫可望,請大西軍為沐家報仇,說:“借大義來討伐賊寇,全省可定也。”

孫可望就詐稱沐天波的小舅子請兵復仇,派李定國帶領大西軍攻入雲南。沙定洲本來就只有三腳貓功夫,遇上李定國這級別的名將,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沒過多久就被抓回去剝皮處死。

沙定洲的叛亂歷時近三年,在他盤踞昆明期間,雲南死於戰亂的百姓多達30多萬(“定洲據省城逐黔國,流毒兩迤,先後死難者三十餘萬人”)。

叛亂平定後,雲南巡撫吳兆雲親自迎接大西軍進城,昆明老百姓還在門外設香案,表示熱烈歡迎。

孫可望寫信給沐天波,讓他放心回城,仍以勳貴之禮優待。當然,雲南的軍政大權,從此就不再屬於沐家了。

1649年的元宵節,昆明城中張燈結綵,一如往年,呈現出一片和平的假象,似乎沒有人記得大明亡了,也沒有人在乎統治雲南的到底是誰。

這座城,多了一個傷心的人。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不久之後,另一個傷心的人也來到雲南。

1656年,李定國與孫可望決裂,擅自從永昌迎接南明永曆帝入滇。沐天波因世代功勳,成了名義上的百官之首,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光桿司令。

此時,清朝大軍正向雲南浩浩蕩蕩湧來,雲南的殘兵無力抵抗清軍的攻勢,心力交瘁的李定國也不復當年勇。

敗局已定,沐天波與永曆帝再度踏上逃亡之路,一路南下到緬甸,請求避難。

進入緬甸後,緬甸人素來敬重沐王府的聲望,一聽說威震一方的黔國公來了,紛紛前來參拜。

沐天波感受到沐英家族的最後一絲榮耀,緊接著的,是緬甸王室對他的羞辱。

永曆帝一行人在緬甸漂泊一年多,夜郎自大的緬甸王態度越來越惡劣。最後,南明君臣竟淪為客囚,受盡屈辱。

緬甸有個風俗,每年八月十五要求屬國前去朝賀。

緬甸王逼迫沐天波到場,命他以臣屬的身份朝賀,以此向其他小國炫耀。

按照慣例,沐氏除了鎮守雲南外,還要負責與周邊藩屬國打交道,地位尊貴。小國見了他們還得點頭哈腰,不敢輕易得罪。

如今,緬甸王迷之自信地表示,看,當年鎮守雲南的黔國公,也只能跪在我的腳下!

1661年七月,當吳三桂大軍向緬甸索要永曆帝,並聲稱要過江屠城時,緬甸王不敢違抗,只好把永曆帝賣了。

緬甸王就跟南明君臣撒了個謊,請永曆帝渡河,同飲咒水盟誓。這是表達雙方友好的一個儀式。

永曆帝知道其中有詐,可客隨主便,無奈之下讓沐天波等官員作為代表前去赴約。

沐天波等人一到場,緬甸埋伏的士兵一齊殺出,將南明官員們團團包圍。擅使流星錘的沐天波還殊死抵抗,擊殺了十餘個緬甸兵後才遇害。周圍的南明官員見狀,也紛紛拿起木棒,或奪士兵之刀反擊。

最終,在場的南明官員全部遇難。

畏懼清軍的緬甸王,將孤立無援的永曆帝獻上,送往雲南。永曆帝最終成為吳三桂向清朝獻媚的“工具”,死於這個明朝叛臣之手。

"

元朝末年,兵荒馬亂。

一個8歲孩子的家,毀於無情的戰火之中,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親也在逃難時病故。無家可歸的他,只能流浪在陌生的濠州城中,靠乞討為生。

朱元璋難以忘記,第一眼見到那孩子的情景。

那一年,25歲的朱元璋還是一個打工仔,剛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做了郭家的上門女婿,尚無兒女,也沒有自己的軍隊。

戰亂和饑荒,隨時會奪走孤兒的生命。朱元璋和妻子馬氏決定,將其收為養子。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曾在淮西一帶孤苦流浪,在亂世之中九死一生,自己好歹還有個小名重八,可這孩子,連姓名都沒有。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朱文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朱元璋也有慈父的一面,傾心撫育養子。

朱元璋對這個養子視如己出。多年以後,定鼎中原的他回憶往事,仍飽含深情地說:“朕憐其孤且幼,特撫育如兒,夜臥同榻,數番鼾睡於朕懷。”

朱元璋將人生的第一份父愛,給予這個孑然無依的孤兒。

1

朱文英投入養父的懷抱後,漸漸成長為軍中一員大將,18歲便隨軍出征,屢立戰功。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為大都督府僉事。年紀輕輕就在全國最高軍事機構擔任要職,可見深得朱元璋信任。

在開創大明王朝的戰爭中,包括朱文英、李文忠在內的朱家養子們衝鋒陷陣,萬死不辭,堪稱朱元璋的心腹大將。

可在平定天下後,朱元璋已經兒女成群,自然要將江山傳給血緣維繫的後世子孫,皇室家族將不再有養子們的席位。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向朱文英攤牌,他問,朱文英,你到底是誰的兒子?

朱文英早已忘記親生父母的姓名和容貌,只好說,自己就是陛下的兒子,沐陛下、母后聖恩如天地。

朱元璋反覆地問,朱文英就一個勁地磕頭,重複這句話。

畢竟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朱元璋聽了也很感動,可養子身上流的不是自己的血,一定要他恢復原姓,就從這句話中取一個“沐”字,賜為沐姓。

從那一天起,他就叫沐英。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明朝開國名將沐英。

相比其他開國功臣,沐英無疑是幸運的。

朱元璋不僅沒有對他趕盡殺絕,還讓沐英家族成為明代唯一世守封疆的公侯。

2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和沐英三員大將率領三十萬精兵,平定雲南的殘元勢力。

當時統治雲南的是元朝樑王,名字特拗口,叫做把匝剌瓦爾密。

元樑王自恃雲南山高地險,且手下有十幾萬軍隊屯駐于軍事重鎮曲靖,明軍不敢輕易進攻,還能享幾年清福。

不曾想,明軍僅用了一百多天的時間,就從湖南、四川等地打到了昆明,之後又趁勝追擊,征討大理,各地關隘接連失守,雲南土著居民望風而降。

曲靖之戰時,正是沐英向主帥傅友德獻計:“元軍以為我軍疲於長途奔襲,尚未嚴陣以待,此時我軍若突擊前進,攻其不備,必定可以將其擊破。這正是陛下所說的‘出奇取勝’戰術。”

傅友德聽從沐英的建議,對元軍陣地展開猛烈攻勢。元軍果然迅速潰敗,僅曲靖一戰就被俘2萬多人。

元軍大敗,元樑王萬念俱灰之際,帶著妻兒老小乘舟逃入滇池。這位名字難唸的樑王做人卻很簡單粗暴,在縊死其愛妃後,對隨從們說:“我宗室,無降理。”之後,飲鴆自殺。

在進攻大理時,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水沒馬腹也毫不退縮,將士們深深折服,緊跟其後,沒有一個士卒敢落後。

洪武十五年,雲南全境平定。

明朝在雲南設置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分雲南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縣,置衛、所,建立完整的行政系統。

朱元璋還遷移一批中原大姓移居雲南,當時,江南巨族富民一犯法就被他遣戍雲南,以此充實雲南人口。

據明代《三迤隨筆》記載,明軍初平雲南時,當地人口只有7萬多戶,此後從江南、中原等地遷來的商賈士民多達20萬戶。

如此一來,朱元璋有了新的煩惱。在給沐英等三將的敕諭中,朱元璋既為他們的工作業績感到滿意,又道出自己內心的擔憂:

自將軍南征,大軍所至,勢如破竹,蠻獠之地,次第底平。朕觀自古云南諸夷,叛服不常,蓋以其地險而遠,其民富而狠也。馴服之道,以寬猛適宜。

朱元璋並非杞人憂天,雲南遠在千里之遙,地盤打下來,總要派人管理。此時,明朝迫切需要選派一個“名臣重望者”鎮守雲南,執行中央的政策。

這個人選,與朱家有著特殊關係的沐英再合適不過了。

平滇後的第二年,沐英班師回京。朱元璋向沐英提出這一想法,並關切地問:“官雲南苦否?”

沐英從容答道:“雲南不苦,四季如春,冬不穿襖,夏至溫和。那裡溪水清涼可口,喝多了也不會肚子痛。不過,臣還記得,打大理那天早上,將士心切,置生死於不顧,有百餘將士打完仗後打了一褲的稀。”

朱元璋大笑,果然“兒子”還是靠得住。

雲南,就交給你了。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從洪武十六年(1383年),西平侯沐英鎮守雲南,到順治四年(1647年),孫可望、李定國等率大西軍餘部入滇的兩百多年間,沐氏家族十二世十六人,襲封黔國公、雲南總兵官,掌握著雲南的軍政大權,幾乎與明朝相始終。

《劍橋中國史》曾如此概括明朝對雲南的特殊治理方式:

像西南其他省份一樣,雲南採用通常的省、府和州縣的民政機構與世襲的土司和宣慰司相結合的治理辦法。與這兩種體制相平行的,是沐家的軍事體制和廣大的莊園……這個家族的聲望一直很高,它的權勢是沒有爭議的,歷代黔國公是明朝唯一持續掌握實際領土權力的勳臣。

3

沐英初入滇時,各地土司豪酋時常發動叛亂。沐英一手要進行建設,辦學校、課農桑、疏浚水道,另一手還要帶兵平叛,在雲南各族人民中建立威信。

在征討當地土司時,沐英曾面對上百頭大象的圍攻,由於火藥裝填太慢,明軍先進的火器一時難以禦敵。

身經百戰的沐英便發明了著名的“三段擊”戰術,把火槍手和弓箭手混編,分成前後三隊。大象逼近時,第一隊的士兵集中射擊,之後退到隊伍後裝填彈藥,第二隊、第三隊相繼跟上。

火炮勁弩齊發,土司的象兵損失慘重,連連敗退。沐英在這一戰中生擒了37頭大象,都夠開幾家動物園了。

幾番征戰,雲南土司被沐英管得服服帖帖。

沐英在雲南的屯田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十年間屯田總數百萬餘畝。到宣德年間,雲南官員上奏,雲南的糧食已經完全滿足軍需,還有大量盈餘。

史書記載,沐英為人寬宏沉毅,居貴不驕,沒有什麼不良愛好,唯獨喜歡養馬,將馬稱為“暱友”,愛馬之心絲毫不遜色於當代“貓奴”。

沐英主政雲南期間,多設馬場,大力推行馬政。有明一代,雲南的戰馬儲備充足,還大量輸送到省外,為明朝的軍備做出了很大貢獻。

這也難怪朱元璋在聽到養子在雲南的政績後,誇讚道:“使我高枕無南顧之憂者,沐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與沐英感情深厚的太子朱標突然去世,沐英傷心欲絕,哭到嘔血,最終在雲南病逝。

消息傳來,朱元璋悲慟不已,命沐英長子沐春奉柩至京師,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一路上,“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緇黃、髫白,莫不奔號其門、泣語於路”,“雲南父老、蠻夷酋長,莫不流涕請立廟”,為沐英號泣送葬的人多達數萬。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黔寧王沐英。

沐英死後,其子沐春、沐晟先後接任鎮守之職。

沐春上任前,朝中群臣提出,應該先“試職”,以觀察其是否稱職。

朱元璋立馬翻臉,說:“兒,我家人,勿試也。” 隨後命沐春走馬上任。

沐英驟然離世,朱元璋唯恐西南生變,好幾次當著朝臣的面嘆息。

可是,沐英的兒子們繼承父志,在上任後依舊將雲南打理得井井有條,政績不亞於其父。

朱元璋看了雲南來的奏疏後,心情頓時舒暢,說:“西南得人,朕無憂矣!”

4

天高皇帝遠,沐英家族作為封鎮一方的諸侯,手握一個世襲的“肥差”,日子過得美滋滋,鼎盛時期“珍寶金貝充牣庫藏,幾敵天府”。

最終摧毀沐家的,正是這樣一個幸福富足的安逸環境。

自沐英次子沐晟受封黔國公後,隨著歲月流逝,沐家逐漸走下坡路,沐英後人耽於享樂,腐敗墮落,不思進取。

沐王府害民斂財、騷擾地方、姦淫親嫂、謀兄財產之類的醜聞屢見不鮮,幾乎天天可以上《今日說法》。

隆慶五年(1571年),因彈劾嚴嵩、嚴世蕃父子而天下聞名的鄒應龍出任雲南巡撫,剛上任就接到一樁陳年舊案。

雲南府城近郊兩個小村莊的村民共92人,控告沐氏勳貴霸佔水源,勒索村民,而且這一情況已經持續四十多年。

四十年來,雲南布政司官員不敢得罪沐家,以至於此案積壓多年,村民反覆告狀都無人審理。

鄒應龍雷厲風行,馬上展開調查,發現村民所控屬實。於是作出公正裁決,按沐家田莊和民田的實際用水量,開出寬窄兩道水溝,立下界石,不準沐家多佔。

為了防止沐家耍賴,鄒應龍還特意命知縣撰文刻於碑上。一旦再起爭端,村民可以“印碑赴告”,不用害怕沐家的權勢。

鄒應龍這麼剛的地方官實屬少見,大部分官員對沐家的不法行為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沐家手裡可還掌握著軍權。

崇禎年間,徐霞客遊歷到雲南,曾記載一樁沐家家奴肆意欺凌百姓,激起公憤的案件。

案發後,巡按餘瑊公正無私,迅速將這名家奴逮捕。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徐霞客遊歷雲南期間,記載了一件沐王府作惡的事件。

可還沒等審案,怒不可遏的沐英十世孫、黔國公沐啟元就帶著一支軍隊包圍了巡按公署,還調集火炮進行威脅,並抓來數十個官吏進行毒打。

餘瑊慌了,又不敢反抗,只好上奏朝廷,請求調停。

蠻橫無理的沐啟元根本不把朝廷旨意放在眼裡,更加無法無天,幾乎要把官署炸了。

沐啟元的母親宋夫人擔心兒子惹禍連累全族,哭了三天三夜後,狠心將他毒死,由他年幼的兒子沐天波襲爵,事件才沒有進一步惡化。

崇禎元年(1628年),年僅10歲的沐英十一世孫沐天波因家庭變故,被扶上黔國公之位。

這個髫年無知的末代黔國公,接過的是祖祖輩輩留下的爛攤子,要面對的,是沐王府即將走向滅亡的命運。

5

崇禎十七年(1644年),大明王朝迎來末日,又是一個亂世。

張獻忠的大西軍在四川聲勢浩大,引發雲南、貴州兩省官民恐慌,也讓沐天波心急火燎。

為抵禦大西軍,沐天波派遣武定參將李大贄到前線佈防。

這個李大贄,胸無大志,還有勇無謀,經常跟隔壁的元謀土司吾必奎鬧矛盾。此次出兵,就順便侵襲吾必奎的領地。

吾必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一怒之下起兵叛亂,於是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吾必奎叛亂後,沐天波和雲南巡撫傳檄各土司討伐吾必奎,卻沒想到,參與圍剿的土司中有一個圖謀不軌的野心家——沙定洲。

蒙自土司沙定洲一直垂涎沐王府的財富,每次沐天波的門客跟他誇耀沐家金銀財寶之多,他哈喇子都快流一地了。

沐家到底多有錢?

據統計,到萬曆三十九年(1611 年),經過多年的巧取豪奪,沐府莊田已經有八千餘頃,約佔當時雲南田地的三分之一。

沐府中的珍寶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石青、硃砂、珍珠、名寶、落紅、琥珀、馬蹄、紫金,裝以細筏篋。每篋五十斤,藏於高板庫。每庫五十篋,共二百五十庫,他物稱是。八寶黃龍傘一百四十執。”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當沙定洲的軍隊到達省會昆明城外時,吾必奎的叛軍已被消滅。可沙定洲硬是不肯撤兵,而是裡應外合,趁著城防空虛攻入城中,率部對家資富厚的沐王府進行劫掠。

沐天波這才知道自己引狼入室,但為時已晚,只好聽信屬下讒言,一個勁往城外跑。

沐天波的母親陳氏和妻子焦氏來不及逃跑,決心赴死,說:“吾輩皆命婦,不可為賤汙。”說罷,與其餘未能逃走的家人舉火自焚而死。

沐府的軍隊本來還在跟沙定洲所部展開巷戰,一聽說老大跑路了,紛紛作鳥獸散。不得民心的沐家,早已不復昔日威名。

沙定洲輕而易舉地佔據省城,以及沐府的所有財寶。

6

之前,一同被派往圍剿吾必奎的土司,還有石屏土司龍在田。

龍在田和張獻忠的養子孫可望素有交情。張獻忠死後,大西軍餘部由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率領,已進軍貴州。

龍在田便派人抄小路去見孫可望,請大西軍為沐家報仇,說:“借大義來討伐賊寇,全省可定也。”

孫可望就詐稱沐天波的小舅子請兵復仇,派李定國帶領大西軍攻入雲南。沙定洲本來就只有三腳貓功夫,遇上李定國這級別的名將,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沒過多久就被抓回去剝皮處死。

沙定洲的叛亂歷時近三年,在他盤踞昆明期間,雲南死於戰亂的百姓多達30多萬(“定洲據省城逐黔國,流毒兩迤,先後死難者三十餘萬人”)。

叛亂平定後,雲南巡撫吳兆雲親自迎接大西軍進城,昆明老百姓還在門外設香案,表示熱烈歡迎。

孫可望寫信給沐天波,讓他放心回城,仍以勳貴之禮優待。當然,雲南的軍政大權,從此就不再屬於沐家了。

1649年的元宵節,昆明城中張燈結綵,一如往年,呈現出一片和平的假象,似乎沒有人記得大明亡了,也沒有人在乎統治雲南的到底是誰。

這座城,多了一個傷心的人。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不久之後,另一個傷心的人也來到雲南。

1656年,李定國與孫可望決裂,擅自從永昌迎接南明永曆帝入滇。沐天波因世代功勳,成了名義上的百官之首,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光桿司令。

此時,清朝大軍正向雲南浩浩蕩蕩湧來,雲南的殘兵無力抵抗清軍的攻勢,心力交瘁的李定國也不復當年勇。

敗局已定,沐天波與永曆帝再度踏上逃亡之路,一路南下到緬甸,請求避難。

進入緬甸後,緬甸人素來敬重沐王府的聲望,一聽說威震一方的黔國公來了,紛紛前來參拜。

沐天波感受到沐英家族的最後一絲榮耀,緊接著的,是緬甸王室對他的羞辱。

永曆帝一行人在緬甸漂泊一年多,夜郎自大的緬甸王態度越來越惡劣。最後,南明君臣竟淪為客囚,受盡屈辱。

緬甸有個風俗,每年八月十五要求屬國前去朝賀。

緬甸王逼迫沐天波到場,命他以臣屬的身份朝賀,以此向其他小國炫耀。

按照慣例,沐氏除了鎮守雲南外,還要負責與周邊藩屬國打交道,地位尊貴。小國見了他們還得點頭哈腰,不敢輕易得罪。

如今,緬甸王迷之自信地表示,看,當年鎮守雲南的黔國公,也只能跪在我的腳下!

1661年七月,當吳三桂大軍向緬甸索要永曆帝,並聲稱要過江屠城時,緬甸王不敢違抗,只好把永曆帝賣了。

緬甸王就跟南明君臣撒了個謊,請永曆帝渡河,同飲咒水盟誓。這是表達雙方友好的一個儀式。

永曆帝知道其中有詐,可客隨主便,無奈之下讓沐天波等官員作為代表前去赴約。

沐天波等人一到場,緬甸埋伏的士兵一齊殺出,將南明官員們團團包圍。擅使流星錘的沐天波還殊死抵抗,擊殺了十餘個緬甸兵後才遇害。周圍的南明官員見狀,也紛紛拿起木棒,或奪士兵之刀反擊。

最終,在場的南明官員全部遇難。

畏懼清軍的緬甸王,將孤立無援的永曆帝獻上,送往雲南。永曆帝最終成為吳三桂向清朝獻媚的“工具”,死於這個明朝叛臣之手。

最後的沐王府:曾經統治雲南300年的貴族,為何走向衰落?

攻入雲南的吳三桂為鞏固統治,瘋狂地追殺沐氏家族的剩餘成員。

一個統治了雲南三個世紀,曾經煊赫一時的傳奇家族,就此煙消雲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