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第一刀:阿里巴巴組織變革

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一紙公開信打破週一市場的平靜。

阿里巴巴宣佈組織架構調整,技術、電商等多個核心業務高層變更。上週五美股交易日結束後,阿里巴巴超越Facebook成為了美股市值第五大公司。張勇說,企業要面向未來,所以要升級組織設計和能力,但對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的去向卻並沒有明確表態。

這是阿里巴巴一貫的做法,對被調整的高層並不直接明確去向。但對胡曉明來說,四天前他剛對外展示了廣州人才綠卡,聲稱要落戶廣州。雖然這裡有它的老對手騰訊,但工業互聯網浪潮下成千上萬待改造的傳統企業吸引著阿里巴巴決策者們的目光。

與以往戰術式佈局不同,這一次攸關生死。幾天前,騰訊公司的董事長馬化騰在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中毫不掩飾自己在轉型期的思考和擔憂。面對其他傳統企業主,馬化騰認為互聯網企業越做越大,永遠沒有邊界,而這讓他感到焦慮。

儘管張勇並未對外表現直接談到焦慮,但在剛剛過去的“雙11”,他的憔悴亦顯露無疑。張勇在公開信中寫道,“(調整)這是主動創造變化”,而這一次變化最大的也包括他的嫡系部隊天貓。幾個月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剛剛宣佈張勇將在2019年10月接替他的職位。

當互聯網進入深水區,轉型又一次到來。

產業PK升級

過去幾年中,阿里巴巴旗下雲計算業務因為先發優勢,在中國市場大幅增長。2010年,BAT三巨頭的老闆都曾對雲計算表態,李彥宏和馬化騰當時並不看好,而只有“不懂技術”的馬雲率先提出“如果我們不做雲計算,將來會死掉”,這時候阿里雲業務剛剛成立一年。

胡曉明是阿里雲第四位掌舵者。在他之前,阿里雲陸續經歷了王堅的開荒期,以及姜鵬和王文彬的過渡期。2014年,胡曉明接棒後,阿里雲迅速擴大覆蓋規模尋求商業變現。這一切的根源是,胡曉明曾是阿里雲的第一個用戶。

在這之前,胡曉明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當時馬雲要求其主導成立的阿里小貸必須採用阿里雲,“就像馬被按在水槽上喝水”,不喝也得喝。事實上,阿里巴巴早期的高層們往往充當“救火隊長”的角色,哪裡有需要就被安排到哪個崗位,胡曉明是,同樣被調整的樊路遠也是。

由於引入了商業變現的機制,阿里雲業務從2015年第二季度開始增長,2016年增速甚至達到了138%。最新一個季度,2019財年第二季度,雲計算業務同比增長90%。雖然增速放緩,但胡曉明卻告訴記者,“我接手阿里雲之初,阿里雲的營收規模和亞馬遜差了37倍,而現在差的話已縮短到了7至8倍,根本原因是我們的速度更快”。

事實上,阿里雲在中國市場份額超過了40%,全球市場擠入前五。騰訊直到最近一個季度才對外披露其2018年前三個季度雲服務收入超過60億元人民幣,幾乎同一時間,阿里巴巴披露雲計算一個季度的營收為56.67億元人民幣。

在這一年,阿里巴巴的老對手騰訊開始轉變。9月底,騰訊披露的戰略架構調整中,雲計算業務從社交網絡的附屬業務,成為了新的六大事業部之一,即新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部,有騰訊高層曾告訴記者,這一次調整獨立,“很多人期待已久了”。

在此之前,騰訊雲的管理者曾想獨立於其他業務,但上述高層表示,最終內部最後並未通過這個提議,而是對雲計算業務做出了調整。與阿里巴巴通過統一的雲計算部門對所有業務逐一改造不同,騰訊將雲計算業務打散與其各自業務結合,如視頻雲業務就在即時通訊部門。

伴隨騰訊完成新一輪架構調整,騰訊雲的業務亦隨之調整。有內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部分部門的負責人發生了變化。2018年7月開始,騰訊雲開始大幅招聘技術、產品等崗位。

目前來看,BAT中只有百度對雲計算業務反應遲緩。2017年初,陸奇擔任百度集團總裁兼COO後,曾一度將雲計算打造成百度AI戰略的底座,列入戰略主航道,向上承載DuerOS和無人駕駛等。但陸奇離職後不到4天,百度對外的戰略口徑已經發生變化。

有一點得到共識,對於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投資不斷加強,而這些業務被認為是互聯網產業的“下半場”競爭的焦點。

從全球來看,雲計算業務對科技巨頭而言,亦十分重要。亞馬遜AWS憑藉著市場規模依舊領跑產業,值得注意的是,微軟依靠在雲轉型的成功,上週五交易日中一度超越蘋果成為市值最高的美股上市公司。在科技股整體擠泡沫的時候,雲成為企業的加分項。

阿里巴巴對雲計算的定位亦發生調整。在公開信中,張勇宣佈,阿里雲事業群升級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前後相比,增加了“智能”兩字,其含義增加。胡曉明的接任者是集團CTO張建峰,他將兼任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的總裁。

對於此時張建鋒的接替,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只是阿里巴巴對之前中臺戰略佈局的收尾。阿里巴巴一直在整合內部資源,張建鋒成為CTO就是為了這一戰略,並且阿里巴巴有意將阿里雲和技術研究整合。張建鋒2017年開始擔任阿里巴巴研究機構達摩院的院長職位。

張建鋒曾接受媒體採訪時對阿里巴巴技術體系的差異性做出回答,他認為其他按照事業群制度的公司,各部門自己做自己的,而阿里巴巴是統一的,所有的數據、計算是一體的,而上面的業務會細分。這樣不僅降低成本,而且數據打通可以增加商業價值。

不過,2018年烏鎮互聯網大會上,馬化騰曾不點名批評了這一做法,並認為有些數據不能打通,而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亦在現場表示,國內能做好人工智能的公司只有百度和騰訊。

對於胡曉明的去處,阿里巴巴並未公佈。四天前,胡曉明還以總裁身份在廣東雲棲大會上宣佈,工業互聯網雲平臺落戶廣東,成立廣東研發中心,計劃招募1000名工程師。胡曉明當時稱,未來將根據業務發展繼續擴充隊伍。

天貓要成為“造風者”

阿里巴巴解釋稱,這一次調整是繼三年前,阿里巴巴提出設立中臺事業群和相應的“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機制,以及兩年前宣佈新零售戰略後,對原有戰略延續的一項調整。這一次,阿里巴巴渴望成為“造風者”,而不是站風口上的豬。

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曾撰文指出,互聯網的下半場競爭的焦點是協同效應,而其核心價值就是打破傳統管理的規模不經濟,特點就是連接、溝通。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則在合作伙伴大會上表示,未來20年,互聯網與產業的融合是大勢所趨。

阿里巴巴宣佈,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天貓事業部產品技術部研究員、阿里合夥人吳澤明出任總裁,將整合B2B、淘寶、天貓等業務技術部門,向張勇彙報。阿里技術變遷與核心商業務調整密不可分,雙11就是一個最典型的案例,由技術保障驅動的商業大促。

作為業務獨立後首任總裁,天貓一直是張勇的嫡系部隊。2015年以來,尤其是“五新”戰略提出後,新零售加碼。阿里路繼續通過投資、收購和內部孵化等方式發展了多個業態,包括私有化銀泰,孵化盒馬鮮生,收購餓了麼,以及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

但對於核心電商業務,2015年3月,阿里曾將淘寶、天貓和聚划算統一管理,由張建鋒負責。隨著張勇接替陸兆禧出任集團CEO和張建鋒負責中臺事業群后,業務開始小團隊化。直到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決定恢復設立淘寶和天貓兩個總裁職位。

2017年初,淘寶部分完成了用戶產品和行業產品整合。在這之後,淘寶業務發生變化,並且開始佈局短視頻,而天貓卻並沒有對應的升級,直至此次宣佈升級為“大天貓”,即下設天貓事業部、天貓超市事業部和天貓進出口事業部三個板塊。

其中,天貓事業群將負責幫助全球品牌商業數字化轉型,線上線下融合經營,定位為主陣地;天貓超市事業群將整合天貓超市和淘鮮達,並和阿里旗下的大賣場、超市合作;天貓進出口事業部將履行其在進口博覽會上的未來5年2000億美元進口額承諾。

從人事任命上,天貓事業群總裁靖捷、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劉鵬繼續留任,原CEO助理李永和將擔任天貓超市事業群總裁,三人分別向張勇彙報。同時,菜鳥網絡將成立超市物流團隊和天貓進出口物流團隊,除了向菜鳥網絡總裁萬霖外,也將分別向李永和和劉鵬彙報工作。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次調整體現,新零售和全球化成為阿里巴巴未來投入和發展的重心。其中,超市業務是高頻、剛需,在線上線下一體化和數字化運營等新零售領域,領先於其他零售業態,因為能夠更大程度地對人、貨、場進行管控。

資料顯示,李永和曾擔任京東商城COO,並於2016年因個人家庭原因辭職。李永和曾負責京東商城倉儲、華北區以及運營體系的管理崗位。與此同時,天貓超市發展之初倍受重視的原因,就是因為其作為與京東正面對抗的隊伍,該業務負責人曾是原沃爾瑪中國區高管江畔。

上述業內人士稱,天貓超市業務地位的提升,意味著案例新零售戰略的強化。

另一方面,11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並擴大適用範圍,擴大開放更大激發消費潛力,這被視為一個積極的產業信號。與此同時,跨境電商擴大了試點城市範圍,並增加優惠政策的商品範圍。

過去幾年,中國進口跨境電商已形成了層次鮮明的市場格局,天貓、京東、網易考拉和亞馬遜為頭部平臺,且寡頭效應初步顯現。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行業巨頭將更加凸顯自身供應鏈管理及資金運營優勢,帶動整個行業走向更加規範的道路。

雙11當天,天貓國際品牌成交人數佔四成,天貓國際單日訂單貢獻整個中國跨境進口訂單近八成。業內人士認為,阿里將進出口事業部的定位升級,尤其是或將強化進口業務。11月6日,張勇曾宣佈未來五年將完成超過2000億美元的進口額。

其他頭部玩家亦有相同表態。進博會期間,京東預計直接簽約並採購近千億元進口商品,網易考拉則通過自營直採方式簽訂了近200億元人民幣的訂單,而蘇寧披露其預期簽約額達150億歐元。跨境電商之爭已經點燃,而進出口事業部的獨立有助更加靈活應對。

“老”阿里人上陣突圍

與技術和商業調整不同,其他的幾項調整則頗為碎片化,但整體來看,老阿里人權限得以擴大。無論是開始擔任第二屆阿里大文娛事業群輪值總裁的樊路遠,還是迴歸阿里接管阿里媽媽的張憶芬,抑或是得以提升的陳麗娟,他們都是阿里的早期員工。

在公開信中,張勇宣佈,樊路遠接替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擔任阿里大文娛事業群第二屆的輪值總裁。2017年10月,樊路遠開始擔任阿里巴巴影業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他目前還兼任大麥網CEO。

對於這輪換屆,阿里巴巴內部的聲音是輪值期滿,正常交接。但擺在樊路遠面前的則是,已經全產業鏈覆蓋的大文娛板塊,如何加強內容端的發展,尤其是數字音樂和在線閱讀領域,騰訊對市場的主導地位明顯,並且該業務仍在虧損,最新一個季度虧損48.05億元人民幣。

大文娛是阿里巴巴業務管理體系最為複雜的,各業務板塊的商業模式不同,對應著管理架構幾經變革。最新一次調整是,前大文娛董事長兼CEO俞永福2017年退出後,該業務開始在班委基礎之上實行輪值總裁制。

當時披露的成員除樊路遠、楊東偉外,還包括UC事業群總裁朱順炎,時任阿里音樂CEO和大麥網CEO的張宇、阿里巴巴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常揚和阿里文學CEO黎直前。

在楊偉東的管理下,阿里大文娛業務開始向體育擴張,努力完成張勇對該業務希望提升用戶黏性的要求。2018年夏天阿里巴巴拿下了世界盃播放權,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數據顯示,優酷移動端日活躍用戶數在6月23日破億,人均使用時長上漲9.8%。

與楊偉東因優酷土豆進入阿里體系不同,接任者樊路遠,早在2007年就加入這家公司,並且曾在支付寶工作十年,餘額寶、快捷支付都是在他主導下推出,不過讓支付寶做社交卻飽受爭議。接手影業後,樊路遠的策略與行業有所不同,不斷強調“慢慢來”。

樊路遠接手前,阿里影業剛剛“拿下”淘票票,但高層不斷更迭導致財報經營虧損大幅提升。2016年唯一的主投項目《擺渡人》慘敗,與派拉蒙合作的兩款電影也不甚理想。但在最新的2019財年中期報中,收入同比增長29.4%,淨虧損較去年同期縮窄64.1%。

走馬上任後,樊路遠直接否認了不做內容,“沒有內容的公司,不是一個好的影視互聯網公司“。跨界之後,在上海電影節論壇上,相對於敢說的於東和王長田,樊路遠的發言並不多,更多的是線下高舉高打,以互聯網速度攻城略地。

在樊路遠的管理下,在線票務平臺淘票票、宣發平臺燈塔和影院售票平臺鳳凰雲智共同驅動,宣發業務增長了19.2%,扭虧為盈。雖然電影大盤整體票房同比僅增長1%,但淘票票票房收入同比增長14%。

內容方面,阿里影業在暑期檔憑藉兩部高口碑電影的帶動貢獻接近半數。業績發佈後一天,阿里影業發佈了樊路遠推動的“錦橙合制計劃”,將在未來五年、四大檔期,推出20部合制計劃電影。案例營業將以主投、主控或主宣發的身份加入。

不過,目前業界擔憂的是,樊路遠上任後,楊偉東此前定下的項目是否會繼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楊偉東此前的一些項目投資額巨大,目前不知道樊路遠是否會對整體內容的調性、題材,以及與產業的合作方式做出重新規劃。

記者 樑辰 編輯 陳詩怡 徐超 校對 鄭厚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