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中國IT系統全部遷移上阿里雲,製造業巨頭加快數字化轉型

文|AI財經社 徐鑫

編|趙豔秋

對一家跨越三個世紀的企業來說,變革或許已是發展常態。近日,AI財經社獨家獲悉,有126年曆史的老牌製造巨頭飛利浦已關閉位於蘇州的數據中心,將其中國區8000多名員工使用的企業應用,從傳統IT系統遷移到了阿里雲上,而不再使用自建的數據中心。

飛利浦大中華區IT運營總監王堅強對AI財經社表示,中國是飛利浦第一個完成大規模上雲的市場。IT系統遷移到雲平臺,能夠為飛利浦下一步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變提供良好基礎。

“上雲是必然選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數據中去獲得競爭優勢,而非通過傳統的產品功能。”王堅強說。

製造業巨頭自我革命

對於飛利浦這樣一家制造業老字號來說,上雲的驅動力來自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上世紀,飛利浦通過拓展業務,從一家照明公司變身為電子行業巨頭。多元化步伐讓這家企業在2000年前後迎來了股價和市值的巔峰時期。

飛利浦中國IT系統全部遷移上阿里雲,製造業巨頭加快數字化轉型

但進入新世紀後,由於業務繁雜,手上只有大量少數股份,飛利浦的部分業務表現欠佳。精簡業務成為飛利浦的重要任務。先是黑電部分被逐步剝離,2016年電子照明業務也被剝離成立專門公司。目前,飛利浦的戰略中心在健康科技領域,這也是其營收佔比最大的業務。不過,從多元化到專注高收益業務,並沒有讓飛利浦製造業的標籤發生多大改變。

而新時代已來,產品形態及價值的延伸是飛利浦等老牌製造企業面臨的巨大變局。與飛利浦並列為GPS(通用電氣、飛利浦和西門子)的GE(通用電氣),在2012年向數字化領域進軍,提出了工業互聯網概念。“入睡前還是一個工業企業,一覺醒來成了軟件和數據分析公司。”2014年,時任GE首席執行官Jeff Immelt這樣對外宣告。

而“數字化公司”也是採訪中飛利浦多次提到的詞彙。

老牌製造企業的變革與大時代背景耦合。在傳統工業時代,產品的價值來自功能。對大部分製造企業來說,產品被交給消費者的那一刻開始,就完成了功能的轉移。圍繞著產品功能,企業會提供設計、生產和維護等多方面服務,大部分企業也是圍繞這個流程來建立自己的發展優勢。

但互聯網時代,價值邏輯發生了改變,產品的價值是從消費者開始使用那一刻開始的。現在,數據才是企業的價值所在。

企業各業務部門逐漸把他們的數據和響應的分析遷移到雲上,為客戶提供如資產互聯、機器維護以及工業級安全與合規等服務,讓客戶成為更高效的醫療機構、更高效的石油開採商……

為此,2014年,飛利浦與阿里巴巴簽訂了一項IT基礎設施服務框架協議,這是二者在雲上的首次合作。當時的飛利浦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孔祥輝就提到,“數字化是飛利浦中國2017戰略的重要方向之一”。

“飛利浦的確處在從設備提供商向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中。不光是交出一個產品,更希望和多方一起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王堅強認為。據他介紹,在醫院和體檢中心,飛利浦不光提供核磁共振機器,也參與到內容運作之中。比如在北京的醫院及一家康復中心,飛利浦與醫療機構一起,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術後康復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

飛利浦中國IT系統全部遷移上阿里雲,製造業巨頭加快數字化轉型

“我們在自我革命,而上雲是必須做出的決定。”王堅強說。

對於飛利浦來說,數據上云為未來向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最基礎的IT支持平臺。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用雲量”概念被提出,作為衡量數字經濟發展的指標。

成本縮減54%

然而,製造企業的全面上雲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阻力和擔憂來自多方面,像數據安全、適配度、內部人員的配置等都是企業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王堅強介紹,對飛利浦來說,適應性方面的心理陣痛並不大。因為在5年前,飛利浦中國已經把數據中心整體外包。其間,飛利浦的數據存儲也逐漸從實體服務器向虛擬化過渡。在上雲之前,飛利浦的虛擬化已達70%,這為飛利浦中國將數據庫整體搬遷上阿里雲提供了較好基礎。

此次飛利浦中國的上雲計劃是飛利浦全球上雲計劃的一部分。從去年8月開始,飛利浦全球籌劃上雲,這期間飛利浦中國也同步開始了相關計劃。飛利浦對雲平臺的擴展能力、提供服務的能力和種類,特別是安全性、合規性及穩定性進行了權衡。

最終,飛利浦全球和中國技術團隊敲定了阿里雲作為飛利浦大中華區合作伙伴。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底,雙方一起在阿里雲上籌備部署安全策略。今年3月到6月,完成了把原來數據中心的內容分步搬上阿里雲。“除了有特殊性需求的部分,我們全面擁抱了雲計算”。目前中國市場率先完成了全面上雲計劃。

飛利浦中國IT系統全部遷移上阿里雲,製造業巨頭加快數字化轉型

在王堅強看來,企業上雲並沒有所謂的最佳經驗值,不同企業業務情況不一,對數據安排或響應速度的要求並不相同。目前,飛利浦採用了混合雲架構,租用了阿里雲公共雲的服務搭建VPC(虛擬專有網絡),利用阿里雲高速通道打通部分暫時無法上雲的工廠和實驗室的計算資源,利用飛利浦的網絡,各個地方的用戶都能高速地訪問飛利浦中國的數據。

上雲的優勢在多個層面呈現,其中靈活的財務資源配置對不少企業頗具吸引力。對飛利浦來說,這方面的效果也很明顯。據介紹,從傳統IT架構到遷移上雲,飛利浦大大縮減了在IT運維方面的財務支出。“與2016年相比,在IT運維方面成本縮減了54%。”王堅強說。

【想看更多,請移步“AI財經社(ID:aicjnews)”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