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丨雲計算:從零到千億元的產業'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丨雲計算:從零到千億元的產業

每到雨季,往往是防汛部門和河長們最緊張的時刻,因為水事無小事,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有可能引發洪澇災害或水環境惡化。以城市防汛排澇為例,以往城市防汛排澇需要結合人工經驗進行判斷,但往往是判斷不準確,在整體防汛排澇工作中,伴隨浪費大量人力物力。但現在武漢的防汛部門和河長們可以相對舒心了,因為星羅棋佈的傳感器正與後臺的水務雲鏈接,河長通過手機、iPad等移動設備就可獲得種種蛛絲馬跡的變化信息。

目前,武漢碧水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與紫光雲技術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紫光碧水科技有限公司,治水、管理水、安排應急預案是通過IoT、雲、大數據來快速判斷進行管理決策的。通過IoT設備採集數據、結合構建智慧水務大腦,利用短期氣象預報、歷史內澇數據、市政排水數據、水文數據,在城市內澇模型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可以快速推斷預測城市內澇的情況,準確率高達90%以上,可合理快速安排應急預案。

因為有了雲計算,給人們生活、社會治理、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各類應用來到“雲”上

出了地鐵騎上共享單車回家,這成為很多都市人下班回家的固定模式,可誰能想到千千萬萬一掃碼就開鎖的共享單車的後臺是架構在公有云上的呢?這些年中國各種共享經濟風起雲湧背後,雲計算有很大的功勞。

浪潮云云服務產品與運營部副總經理高莎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雲計算是共享經濟背後的力量”。我們要想實現更多的共享服務,我們要打通2B、2G到2C端的數據,我們就需要一個快速、敏捷統一的平臺,而混合雲當之無愧。“今天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創新無處不在、創業也無處不在的時代,正是雲計算無處不在的能力,讓人們進行無處不在的創新。”

可能老百姓對雲計算的感受不深,抑或很多人不騎共享單車,但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間接地用了雲,比如雙11購物節,比如在12306搶春節票等,背後都是雲計算在支撐著。

“因為雲計算髮展讓峰值應用成為了可能。事實上,很多企業、機構都有峰值應用,比如購票網站的高峰期、汽車的風洞測試、電商的購物節,微博突發明星緋聞,世界盃在網上看視頻等。”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郭繼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過去應對這樣的峰值應用,需要花大量的錢,採購大量的計算設備以“滿配置”來應對峰值應用的爆發,但平時可能用不上,造成巨大的浪費。因雲計算這些年的快速發展,企業只要按需購買就可以,雲計算讓計算變得無處不在。

不僅僅是大眾消費領域,行業、企業和公共服務領域同樣也在紛紛上雲,武漢用雲防汛就是眾多企業上雲的一個例子。

金山軟件高級副總裁、金山雲CEO王育林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談到,他對中國雲計算這十年變化最大的感受是政務、教育、交通、金融、製造、零售、媒體等多個領域的行業雲化,到2018年我國企業上雲的增長率超過了30.8%。“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在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賦能實體經濟、推動傳統行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

“中國雲計算經歷了從質疑到認可,上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其中政務雲應用最為廣泛,2018年,已實現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全覆蓋,地市級行政區覆蓋比例達到75%,其餘領域的金融雲、醫療雲、電信雲、能源雲、交通雲正加快應用。工信部、各地方政府等全力推進‘萬企上雲’。”賽迪顧問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研究中心分析師鄭昊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關於政務雲,高莎表示,政務雲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平臺,從視頻監測到人臉識別,守衛了城市的安全;從醫用車輛調度到交通治理,守護了億萬人民的生命安全。雲計算技術區別於其他任何一項創新技術,這是一個加速創新的孵化器,支撐城市、企業乃至每個人的數字化生活,同時也推動了中國的數字經濟的全面發展。

“從互聯網企業上雲到傳統企業上雲,是這十年中國雲計算用戶變化的最大特徵。”青雲(QingCloud)運營副總裁林源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最開始都是互聯網企業上公有云,慢慢有了一些傳統企業將非核心業務上公有云。再到後來,隨著大量業務在雲計算上落地,一些非常傳統的行業,比如金融業、製造業、醫療行業,已經開始將核心業務放到雲上。企業越來越相信雲計算的計算、網絡、存儲、安全等各方面的能力,藉助雲計算實現數字化轉型。

“全面上雲是時代的必然,現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拐點。”阿里巴巴CTO張建鋒表示,雲計算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經歷了過去十年的發展,已經在關鍵技術和應用規模上實現對傳統IT的全面超越,雲、大數據、AIoT和移動化技術引領時代。張建鋒分享了一組數字,上雲後綜合成本下降一半,穩定性有10倍以上提升,安全性更是提升50倍。

一個從0到千億元的產業

從2010年起,雲計算從開始培育、到加快建設、最後全面發展,得到國家戰略層面支持。這些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支持雲計算產業的發展和應用。

談及這十年中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鄭昊用了從“0到千億元”來表示,中國雲計算增速年均超過30%,2018年中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100.8億元。市場需求從最開始部署公有云,到逐步增加部署私有云,最後更多部署混合雲和多雲,市場對雲的需求不斷變化但從未停止,雲計算規模也在穩步增加。

“過去這十年,雲計算產業在中國經歷了從無到有。”王育林表示,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2016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公有云IaaS市場。伴隨著中國雲計算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雲計算企業也得以成長,一批擁有強大實力的雲計算巨頭企業迅速崛起。在最近IDC發佈的《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2018下半年)跟蹤》報告中,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中國電信、金山雲進入了全球公有云IaaS服務商全球前十。隨著中國雲計算企業的崛起,中國雲計算企業將成為全球雲計算產業的一股重要力量,持續推動全球雲計算產業的發展和進步。

林源透露,最早的時候,在中國做雲計算無人問津。在雲計算這個概念剛在中國市場萌芽的時候,大家其實都是很不看好的,雖然期間有巨頭也提出了雲計算戰略,或者成立雲計算分公司,但也停留在戰略階段。直到2012年左右,才出現了幾家創業型公司,專門做雲計算。雲計算的轉機發生在2015年左右,曾經不看好雲計算的一些互聯網巨頭,開始真正入局,並且進入正面戰場,引發了好幾場對決。2017年,更多傳統服務商巨頭開始正式進入雲計算市場,成立事業部。從PR入局到業務入局,這是雲計算在中國被認可的過程展示,也是雲計算市場不斷擴大的過程。

林源表示,中國的企業多、規模大,所以中國雲計算服務的企業和規模在全球也是數一數二。在雲計算領域,中國是有望成為全球雲計算服務最大國。

“中國雲計算企業從‘無人問津’到現在‘百家爭鳴’,並逐漸‘走向海外’。”鄭昊說。

因為雲計算將創造一個新的時代,雲計算不僅僅改變社會、改變消費者,改變傳統產業,也將把IT產業帶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