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理學解釋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

如何用心理學解釋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

如何用心理學解釋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

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不就跟所謂的“紅顏禍水”是一回事麼。

綿延幾千年都還存在的理論,有什麼穩固的心理學原理嗎?

心理學怎麼解釋這一現象?


如何用心理學解釋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王明燦

二級心理諮詢師/人力資源管理師

要用心理學來解釋這個現象,是“刻板印象”

所謂刻板印象,是人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形成對某類人或某類事較為固定的看法,人們會基於性別、種族、外貌等特徵對人進行歸類,認為一類人具有比較相似的人格特質、態度和行為方式等。

人們對某些人或事的固定看法和觀念,就像刻在木板上一樣,難以更改

比如,很多人認為北方男人粗獷、豪爽、男方男人,細緻、拘謹,其實真的走南闖北以後,就會發現事實上不一定這樣。群體不同,你接觸的類型不同,那麼所謂的觀念也不會是一致的。

但很多人的這種刻板觀念並不是因為新的經驗而很快改變,還是會固執地保持傳統地觀念去實施。

因為他們突破不了自己的舒適圈,我自己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大家皆是如此,那麼我會認為所有的人都是這樣。

一旦有人反駁我或者我自己接觸的東西不按照我的思想來,就會覺得不適應。

刻板印象具有社會適應的意義,能使人的社會知覺過程簡化

但在有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極的作用,會使人對某些群體的成員產生偏見,甚至歧視。

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本質上就是這種“刻板印象”導致的結果。

要想消除這一現象,人要有“不自戀”的意識,時刻警醒自己,要擅於學習,不能固步自封。

另外要多走出世界去看看,去接觸不同的人或事,讓自己眼界變得豐富,具有海納百川、包容萬象的胸懷。

我認為人要時刻保持學習以及自我反省的能力,隨時加強觀念的塑造,只有這樣才不會產生歧視的行為。


如何用心理學解釋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高恆

心理諮詢師/家庭系統排列師

如何用心理學解釋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

每一個時代都有時代本身要解決的問題,但不能歸因到女性身上

歸因到女性身上,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僅僅是代表了俞敏洪的個人觀點,

要是按照他的這個邏輯,一個家庭好不好,歸因到女性,一個企業好不好,歸因到女性,一個社會好不好,歸因到女性,一個世界好不好,歸因到女性,男性就沒有責任?

一個人看待問題的觀點,必然是跟自身經驗有所聯繫,不知道俞敏洪曾經經歷了一些什麼事情跟女性墮落有關的事件。

又或者說他想表達某種意義並不是輕蔑女性的意義,而是想激發其女性鬥志的意義所在,而運用了這樣的一種反證類比。


如何用心理學解釋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淨土

學無止境,知識沒有界限

我找了原文。

  • “衡量評價的方向決定了教育的方向。
  •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中國所有女生找男人的標準,都是這個男人會背唐詩宋詞,那全中國的所有男人都會把唐詩宋詞背得滾瓜爛熟;
  • 如果所有女生都說,中國男人我就要你賺錢,至於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中國男人都變成良心不好、但是會賺很多錢的男人。
  • 這正是中國女生挑選男人的標準。
  • 所以,實際上一個國家到底好不好,我們常常在說女性,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正是因為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了整個國家的墮落。”


核心是:衡量評價的方向決定了教育的方向。

如果單看結論很容易得出俞敏洪歧視女性的觀點,但是他的論點沒有錯,如果換成古代的中國文人以考取功名為衡量評價的方向,導致了近代中國科學技術文明的滯後,這個觀點還有問題嗎?

所以,這種一邊倒的反駁俞敏洪的“個人偏見”何嘗不是另一種個人偏見,或者叫“網絡暴力”?

很多優秀的東西都被以偏概全,或者斷章取義弄的面目全非,甚至到了明清,豬因跟朱同音而被禁用,明月成了為明朝招魂而被清朝統治者當做文字獄的典型。

其實我更想知道,為什麼一個很好的論點沒人注意,而一個例證卻被口誅筆伐,甚至被當做評價個人水平的標準?

是否代表了某種內心的“自卑”?或者是容不得任何有異議的觀點?

當然,俞敏洪的這個例證的確很欠考慮,因為這個例子切中了很多人心中的那個梗。


如何用心理學解釋俞敏洪的“女性墮落論”?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Baby steps

change of pace

一個公眾人物的言論一般都可以從其身份、學識、人生經歷中找到端倪。

首先可以知道的是,這是演講中的一段話,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或是衝動言論,俞敏洪平時呈現的公眾形象也不是以特立獨行著稱,反而是以心靈雞湯式的形象深入人心。從這一方面講,這一言論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女性“刻板印象”應該是不存在的或者說,可能存在,但俞敏洪不會放在這些檯面上去說。

俞敏洪一直作為雞湯式的人物,發表明顯帶有嚴重傾向歧視的言論與平時的言行嚴重不符。

那為什麼會有這麼一說呢?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 從俞敏洪的人生經歷來說,女性角色一直佔有很重的比例。


母親也好,妻子也好,都是非常耀眼的人物。加上俞敏洪從小就比較自卑。

很容易產生仰慕之情,為什麼不是因嫉妒而產生仇視心理。

嫉妒產生有四個必要條件,缺一不可。相似性、相關性、公平性、控制慾。

也就是說當對方的條件跟自己相當,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就,自身覺得不公平,覺得自己應該並且能夠獲得才會產生嫉妒;

俞敏洪從小在母親的照耀下,完全處在不同層次,只會產生欽佩之情。

從俞敏洪以前的演講內容和性格也可以得到印證。

  • 俞敏洪這是演講的內容是:衡量和評價的方向決定了教育的方向。


俞敏洪從小的經歷告訴他,女性角色在家庭和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舉得例說的是女性對男性和後代的影響力。進而聯繫到衡量和評價的方向對女性的影響最終影響到男性和後代

這是對女性的重要性無比褒獎和讚美之詞,頗有些女權的意味,聯繫女性對俞敏洪的影響其實也不難理解。

  • 同樣是半杯水,你看的是空的那一半還是擁有的那一半?


同樣是“女性墮落論”你看的又是哪一半?俞敏洪有一字一句說責任全在女性,男性沒有任何責任嗎?

不要將必要當成充要。

所以,聯繫俞敏洪平時雞湯人設、北大畢業、母親和妻子對他的重要性,無論從身份角色、學識、人生經歷、演講主題來說,俞敏洪都不可能是推卸責任的意思。

出現口伐筆誅的現象,只能說現在網絡上的人太過敏感,壓力太大,動不動聲討、上綱上線,打著正義、愛國小粉紅的旗幟,甚囂塵上

含混事實、片面解讀、逼人道歉屢見不鮮,丟人已經丟到國外去了。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查看剩餘的回答——


- End -

人生答疑館

你的心理學互助·成長社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