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玉米》'

玉米 玉米粒 農村 林建華 林記出品 2019-08-31
"

現在,種玉米有播種機,收玉米有收割機,省時省力效果也好。可我還是保持著多年前的老習慣,自己手工種,手工收。不是怕花錢,而是種子、收成握在手心,感覺踏實。

玉米曾是主糧,我這個年紀的本地人,主要是喝大餷粥長大的。大餷粥需要挺長時間才能熬好,歇一陣兒火,還要再燒二遍鍋。大人如果肯讓你燒二遍鍋,就證明你已經差不多長大了。

以前的農村都是土房,各家屋裡都串著大長棚杆子,到了冬天就會掛上挨挨擠擠的玉米棒子。在我更小的時候,就聽媽說這些玉米都是種子。隊裡都是挑最好的玉米棒子,秋收後分給各戶保存。春天時生產隊長會派人到每家每戶搓下玉米粒,集中到一起,就是當年的種子了。

書唸到初二,我說什麼也不想繼續念下去了,堅決要到生產隊幹活兒。父母拗不過,只好點頭。

而我第一天到隊裡幹活兒,就是挨家挨戶搓玉米。放了一冬的玉米棒子,已經很乾了,上面掛著厚厚的灰塵,從棚杆子上往下拿時,灰塵就滿屋子都是。社員們三個一堆,四個一夥兒圍在事先準備好的笸籮邊上,有說有笑地開始搓玉米,沒有一個怕灰的,當然也包括還是小丫頭的我。

那時候種玉米,都是幾個人一夥兒,有刨坑的,點籽的,上糞的,培土的。都是自己找伴兒。因為我以前從沒幹過,年齡小,還是小丫頭,沒人願意找我。只能和叔叔嬸嬸這些自家人在一起了。隊長要求點籽兒的必須貓下腰,把玉米種子按一定距離擺開按到土裡,不允許直著腰往坑裡撒。開始還好,時間一長,腰就受不了了,疼得要命。手指頭也起了倒槍刺兒,火辣辣地疼。隊長拉著臉,來回巡視檢查,不是說這個就是罵那個。每次看到他向我這邊走來,我都會緊張,生怕自己也被說被罵。

可隊長好像故意在找我的茬,偏偏盯著我不放。他扒開我點的種子讓我看,說我沒把種子按進土裡,一旦雨水少,肯定出不來苗兒。可能看在我那麼小,還是第一次幹這活兒,並沒有像對別人那樣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說了我兩句就走開了。可我還是感覺很委屈,一邊把種子狠狠按進土裡一邊自言自語:“不就是要按進土裡嗎?誰不會咋地?”

我一向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受不得別人說。不過從那時起,隊長再沒說過我,我想肯定不是特殊照顧,而是我做好了,他無可挑剔。我好幾次看到他在我們種完的壟上查看來查看去,他卻沒再吭聲。

也是從那天起,我下定決心,以後不管幹什麼活兒,我都會努力做到最好,再也不讓別人說我。我的要強和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報。那時候整工是每天十幾工分,一工分相當於兩毛錢左右。剛開始,我只能拿半工,就是隻能拿別人工分的一半。沒過多久,我就拿到整工了。要知道,有些幹了好幾年的人都還是隻能掙半工的分。

進入十月份,地裡的玉米已經完全成熟了,就到了割玉米和扒玉米的時候。天剛矇矇亮,我們全體社員就集合出發了。割玉米,就是用鐮刀把玉米一棵棵割倒,放成距離差不多的一堆一堆,這部分活兒,基本是由男社員負責的。我們女社員負責扒玉米。就是把玉米棒子的外衣除掉,留下黃澄澄的玉米身子,也堆放成一堆一堆,方便馬車運回隊裡。

我們每人都帶上一副白手套,這樣手就不會被劃破。十月的北方,已經很冷,早晨都會有霜凍。一副白手套,不一會就溼透了,裡面的手早就凍得通紅。我們卻沒有一個叫苦的,而是一邊說笑著,一邊動作飛快地做著手裡的活兒。農活兒,哪有輕鬆的呢!歇工了,我們坐上拉玉米的馬車,又是一路說笑著,走上回家的路。車上是我們辛苦一天金燦燦的成果,散發著醉人的芳香。

入冬後,堆放在隊裡場院裡的玉米,等著我們脫粒了——玉米越是凍得硬梆梆,就越好打。這是我最喜歡乾的農活兒。因為相對來說不算太累,掙的工分又多。打玉米的工具都是我們自己製作的。一個長木棒的一頭,用繩子連著一個粗大一點的短木棒。雙手握緊長木棒,掄起來,再砸下,用短的木棒擊打玉米棒子,就是打玉米了。生產隊每年近千畝的玉米,都是在我們全體社員這樣一下一下的揮動中變成顆粒的。

打玉米時,每個人都有一塊獨立的場地,每天打完後,隊裡都會用秤稱重,並按照分量來記工分。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就像剛得勝歸來的戰士一樣,等待隊長宣佈戰鬥收穫。什麼苦啊累啊,早就忘到了腦後。

玉米收割完,剩下的玉米稈,就成為我們每家每戶一年四季的燒柴。灶裡燃燒著玉米稈,鍋裡是被翻炒的玉米粒兒,噴香的玉米花就要出鍋了。我們可沒有“煮豆燃豆萁”的覺悟,那些炒好的玉米花,實在太香。現在想起,還會忍不住咽一下口水。

“一樹不太高,長葉無枝條,開花開在梢,結果結在腰。”謎底是玉米,是我一輩子也不會離開的玉米。

"

現在,種玉米有播種機,收玉米有收割機,省時省力效果也好。可我還是保持著多年前的老習慣,自己手工種,手工收。不是怕花錢,而是種子、收成握在手心,感覺踏實。

玉米曾是主糧,我這個年紀的本地人,主要是喝大餷粥長大的。大餷粥需要挺長時間才能熬好,歇一陣兒火,還要再燒二遍鍋。大人如果肯讓你燒二遍鍋,就證明你已經差不多長大了。

以前的農村都是土房,各家屋裡都串著大長棚杆子,到了冬天就會掛上挨挨擠擠的玉米棒子。在我更小的時候,就聽媽說這些玉米都是種子。隊裡都是挑最好的玉米棒子,秋收後分給各戶保存。春天時生產隊長會派人到每家每戶搓下玉米粒,集中到一起,就是當年的種子了。

書唸到初二,我說什麼也不想繼續念下去了,堅決要到生產隊幹活兒。父母拗不過,只好點頭。

而我第一天到隊裡幹活兒,就是挨家挨戶搓玉米。放了一冬的玉米棒子,已經很乾了,上面掛著厚厚的灰塵,從棚杆子上往下拿時,灰塵就滿屋子都是。社員們三個一堆,四個一夥兒圍在事先準備好的笸籮邊上,有說有笑地開始搓玉米,沒有一個怕灰的,當然也包括還是小丫頭的我。

那時候種玉米,都是幾個人一夥兒,有刨坑的,點籽的,上糞的,培土的。都是自己找伴兒。因為我以前從沒幹過,年齡小,還是小丫頭,沒人願意找我。只能和叔叔嬸嬸這些自家人在一起了。隊長要求點籽兒的必須貓下腰,把玉米種子按一定距離擺開按到土裡,不允許直著腰往坑裡撒。開始還好,時間一長,腰就受不了了,疼得要命。手指頭也起了倒槍刺兒,火辣辣地疼。隊長拉著臉,來回巡視檢查,不是說這個就是罵那個。每次看到他向我這邊走來,我都會緊張,生怕自己也被說被罵。

可隊長好像故意在找我的茬,偏偏盯著我不放。他扒開我點的種子讓我看,說我沒把種子按進土裡,一旦雨水少,肯定出不來苗兒。可能看在我那麼小,還是第一次幹這活兒,並沒有像對別人那樣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說了我兩句就走開了。可我還是感覺很委屈,一邊把種子狠狠按進土裡一邊自言自語:“不就是要按進土裡嗎?誰不會咋地?”

我一向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受不得別人說。不過從那時起,隊長再沒說過我,我想肯定不是特殊照顧,而是我做好了,他無可挑剔。我好幾次看到他在我們種完的壟上查看來查看去,他卻沒再吭聲。

也是從那天起,我下定決心,以後不管幹什麼活兒,我都會努力做到最好,再也不讓別人說我。我的要強和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報。那時候整工是每天十幾工分,一工分相當於兩毛錢左右。剛開始,我只能拿半工,就是隻能拿別人工分的一半。沒過多久,我就拿到整工了。要知道,有些幹了好幾年的人都還是隻能掙半工的分。

進入十月份,地裡的玉米已經完全成熟了,就到了割玉米和扒玉米的時候。天剛矇矇亮,我們全體社員就集合出發了。割玉米,就是用鐮刀把玉米一棵棵割倒,放成距離差不多的一堆一堆,這部分活兒,基本是由男社員負責的。我們女社員負責扒玉米。就是把玉米棒子的外衣除掉,留下黃澄澄的玉米身子,也堆放成一堆一堆,方便馬車運回隊裡。

我們每人都帶上一副白手套,這樣手就不會被劃破。十月的北方,已經很冷,早晨都會有霜凍。一副白手套,不一會就溼透了,裡面的手早就凍得通紅。我們卻沒有一個叫苦的,而是一邊說笑著,一邊動作飛快地做著手裡的活兒。農活兒,哪有輕鬆的呢!歇工了,我們坐上拉玉米的馬車,又是一路說笑著,走上回家的路。車上是我們辛苦一天金燦燦的成果,散發著醉人的芳香。

入冬後,堆放在隊裡場院裡的玉米,等著我們脫粒了——玉米越是凍得硬梆梆,就越好打。這是我最喜歡乾的農活兒。因為相對來說不算太累,掙的工分又多。打玉米的工具都是我們自己製作的。一個長木棒的一頭,用繩子連著一個粗大一點的短木棒。雙手握緊長木棒,掄起來,再砸下,用短的木棒擊打玉米棒子,就是打玉米了。生產隊每年近千畝的玉米,都是在我們全體社員這樣一下一下的揮動中變成顆粒的。

打玉米時,每個人都有一塊獨立的場地,每天打完後,隊裡都會用秤稱重,並按照分量來記工分。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就像剛得勝歸來的戰士一樣,等待隊長宣佈戰鬥收穫。什麼苦啊累啊,早就忘到了腦後。

玉米收割完,剩下的玉米稈,就成為我們每家每戶一年四季的燒柴。灶裡燃燒著玉米稈,鍋裡是被翻炒的玉米粒兒,噴香的玉米花就要出鍋了。我們可沒有“煮豆燃豆萁”的覺悟,那些炒好的玉米花,實在太香。現在想起,還會忍不住咽一下口水。

“一樹不太高,長葉無枝條,開花開在梢,結果結在腰。”謎底是玉米,是我一輩子也不會離開的玉米。

散文《玉米》

作者:林建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