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嚼甜杆

玉米 高粱 散文 農業 作家鄭旭東 2018-12-14
散文:嚼甜杆

故鄉流淌著祖先的血脈,烙下每個人永生不忘的印記。

有人說,故鄉的味道是炊煙裊裊,也有人說,故鄉的味道是那老屋牆上掛的紅辣椒,還有人說,故鄉的味道是那耕渲黑黝黝的泥土。我說,故鄉的味道是童年時候那自編的童謠,是那冬天裡炕頭上火盆裡燒熟的土豆,是秋天在田野裡貪婪地嚼那甜杆。

生長在六、七十年代以前的人,一年到頭也嘗不到甜的滋味。白糖更是稀奇物,憑票供應,一般人家很少有吃的。紅糖是古巴國進口的,有條件的人家婦女生孩子才能買幾兩,給補補血。過年的時候,可以吃到幾塊糖球,含在嘴裡不敢用牙咬,讓甜的滋味多停留一會兒。平常的日子嘗甜的滋味就是嚼玉米杆裡面水,我們當時都叫吃甜杆。

鄉下七月間,玉米地綢綠一片,玉米稈整整齊齊排列在田壟上,風吹過,玉米葉,隨風搖曳,嘩嘩碰撞作響,翠浪起伏。這時間,玉米棒大多掛上了醬紅色紅纓,這是玉米剛剛作胎結粒的時節。那個年代的孩子們,星期天或者下午放學以後,沒有閒玩的時候,或者上山割豬菜,或者去園田地摳土豆,摘豆角。我們上山以後,趁中午或傍晚大人都收工回了家,就偷偷地鑽進玉米地,瞅準哪種未結棒子或棒子結得纖小的青青玉米稈,折斷就嚼。這種結不下玉米棒的稈,老人說是“公玉米”,後來知道是沒有授上粉的玉米。這種玉米把土壤中有機養分全被稈吸收了,嚼起來甜潤潤的,一種清香的甜,沁心潤肺地的感覺。

當時,嚼甜杆不敢明目張膽,是偷偷摸摸的行為。遠遠地看見看青的人撒腿就跑。整出來了動靜,看青員就在後面攆,邊攆邊罵:“這群狗雜種,又他媽地禍害人,把你們舌頭割下來,讓你們小孩牙子饞嘴!”。

看青員罵的也對,有不懂事的孩子,不管玉米杆上結不結玉米棒子,撅下來就嚼,好好的玉米棒子被糟蹋掉了,太可惜了。

散文:嚼甜杆

生產隊的玉米杆不讓動,只好吃自家園田地裡的玉米杆。那個年代,每家按人口都分配給幾壟園田地,也叫自留地,為的是各家各戶能夠種點平時吃的菜。園田地一般都種土豆,玉米,白菜等。種玉米是為了吃青玉米,青玉米可以烀著吃,燒著吃,每個人都喜歡吃,吃不夠。青玉米掰下來後,剩下的玉米棒杆就可以吃甜杆了。吃甜杆的時候選擇很重要,甜的玉米杆長的不是太粗壯,根部的頭節有些發紅,這樣的甜杆含糖量大,咬一口脆嫩嫩白生生的內芯,“嘎吱嘎吱”咀嚼幾下,便有甜滋滋涼嗖嗖的汁液在嘴裡流淌開來,很快就滲透到全身的每個毛孔,頓時渾身上下的疲憊和焦渴一掃而光,只留下清涼鮮爽。玉米杆太粗發青的不好吃,水分大,感覺有臊的味道。所以,園田地站立的玉米杆都是這樣的青玉米杆,只能秋天割下來涼乾燒火用。

嚼玉米杆經常會付出血的代價,玉米杆的外皮很硬,也非常結實,而且很銳利,很容易割破手指。用牙嗑不好,很容易刮破嘴。但是,甜的誘惑力太大,身體裡糖份太缺乏,手破了,嘴出血都無所謂。在玉米地裡,大樹乘涼的地方,鄉間的毛毛道上,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見大人和小孩子每個人的手中都拿著剝光了葉子的玉米秸,熟練的用牙齒撕去外皮,大口大口的咀嚼著脆甜的瓤兒,擲地有聲的吞嚥著甜甜的蜜汁,丟下滿地被咂磨過的碎渣。

嚼甜杆有癮,自己園田地沒有甜的,就去別人家的去撅,生產隊割玉米的時候,大家挑好的一抱抱地往家抱,讓全家人嚐嚐。最有意思的是,一個村子裡有的人家在小園裡種上幾十棵甜高梁,這下,可招孩子了。如果是土牆,保準弄出來牆豁子,如果是柳條杖子,保準有大窟窿,不等自家人嚼上甜杆,孩子們就給罷園了,所以,很少有種甜高梁的。

嚼甜杆,嚼出來那代人童真,嚼出來那代人故事,也嚼出來過去年月的苦辣酸甜,假如,現在,我再一次嚼嚼那甜杆,我能不能有當年的味道,不敢想下去。

散文:嚼甜杆

散文:嚼甜杆

散文:嚼甜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