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薛寶釵到于鳳至、張幼儀:那些懂事的女孩子為什麼得不到愛情?

01

讀紅樓,常嘆薛寶釵。曹公一曲《終身誤》道盡她的婚姻:“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薛寶釵姿容絕代,舉止嫻雅,寶玉曾贊:“寶姐姐是絕色的人物。”薛家雖是皇商,但祖上是文官,仍然保持著濃濃的文化氛圍,算得上“詩禮名族”。她博學多才,在文學、醫學、佛學等方面都有涉獵。惜春畫大觀園,她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關鍵;林黛玉說漏嘴的戲詞她知道出處;賈寶玉想不出的典故她張口就有,海棠詩社她技壓群芳,獨佔鰲頭。

薛寶釵孝順懂事,能幹精明。雖然父親早逝,家道漸落,但不需要賈家一分一毫,腰桿挺得直直。面對毫無主見的寡母和無能的哥哥,曾經“也是個淘氣”的她收起棋棋書畫詩詞歌賦的愛好,以女紅家務為重。她協助哥哥處理薛家生意;無論大事小事,薛姨媽都要找她商量;和探春一起協理大觀園,她不忘給園中老嬤嬤們一點小惠,讓她們“分內沾帶些”,杜絕了老嬤嬤們以權謀私。

薛寶釵八面玲瓏,人緣極好。雖然暫借住賈家,但賈府內上至賈母王夫人眾姐妹,下至丫鬟老媽子無人不誇。史湘雲說:“這些姐妹們,再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樣一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林黛玉說:“怨不得湘雲說你好,往日見她誇讚你,我還不信,昨天我是親自經歷過,才算是知道了。”就連對誰都恨到骨裡的趙姨娘都說她“大度得體”。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見人愛的姑娘,賈寶玉心中卻只有林妹妹。他記錯了典故,寶姐姐糾正;他不求經濟仕途,寶姐姐教導;就連參禪,寶姐姐也可以一棒將他喚醒。寶姐姐對她來說,可以是閨中良師、人生指南,但絕不會是親密愛人。

在賈薛兩家的安排下,賈寶玉與薛寶釵成就金玉良緣,實為政治聯姻。起初,賈寶玉和薛寶釵也許的確相敬如賓,有過一段溫馨的生活。但勉強的感情終究敵不過時間。薛寶釵終落得個“金簪雪裡埋”——釵為兩股,而簪為一股,即為最後寶釵孤獨一人死去。

從薛寶釵到于鳳至、張幼儀:那些懂事的女孩子為什麼得不到愛情?


02

于鳳至和薛寶釵,一實一虛,她們的人生何其相似!她們都是最好的夫人,最敬重的大姐,甚至是最好的戰友。

于鳳至是遼源商務會長於文鬥之女,宋美齡的乾女兒。她容顏清秀,行事端莊,愛新覺羅·溥傑曾讚美她長得很美。而且她聰慧過人,文采出眾,簡直是妥妥的白富美才女。

張學良十一歲時,父親張作霖給他選定了原配妻子——被算命先生稱讚有“鳳命”的于鳳至。她溫柔賢淑、性格和善,和婆婆形同母女,公公張作霖對她更是格外滿意。張大帥發起脾氣來無人敢上前,但只要于鳳至輕柔一勸,他馬上就消氣。

她用情至深,處處包容。婚後,于鳳至大都留在瀋陽侍奉公婆,處理家務,而張學良則在外面風花雪月。再傷心,她也不去約束,甚至默許了趙一荻以祕書的身份留在張學良身邊。她只是希望能用自己的賢惠、容忍和退讓換來婚姻的安穩,換來丈夫的真心。儘管後來趙四忘卻當初的承諾,和張學良結為夫婦,她也始終沒有詆譭過趙一荻。

皇姑屯事件發生後,家中亂作一團,偏偏張學良不在奉天。于鳳至冷靜處理一切事務。她封鎖消息,祕不發喪,安撫家人照常過日子,對外宣稱大帥只是受了輕傷,為張學良贏來平安返回的時間。

“七七事變”後,張學良先後被扣押在妙高臺,黃山,萍鄉。在不斷地看押輾轉中,她不離不棄,親自照料丈夫的飲食起居。後來因為乳腺癌,才於1940年不得不只身赴美治療。病癒後,為了張學良的安全,為了供養孩子們讀書,為了給張學良買別墅(她擔心他將來生活辛苦),于鳳至選擇了留在美國。

她學習英語,研究股市各種指標,成為華爾街遠近馳名的“東方女股神”,後來又轉戰房地產,又一次賺得盆滿缽滿。她購買了多處豪宅,不斷給張學良和趙四小姐寄送錢物,甚至還打算等張學良獲釋後把伊麗莎白·泰勒的舊宅送給他和趙一荻。

1990年3月20日午夜12時半,于鳳至突發心臟病離世,享年93歲。按她的遺囑,墓碑上寫“張于鳳至”,所有的財產都留給張學良,遺體埋在洛杉磯城外的山上,墓旁留一個空穴給張學良。生前和丈夫聚少離多的她希望死後能夠永在一起,看看遙遠的故鄉。

但張學良沒有給她機會,她至死也未等來那個等待了一輩子的人。兩個多月後,張學良重獲自由。一年多後,他到美國探親,只是在她墓前感嘆“生平無憾事,唯負此一人。”他沒有住進她為他買下的豪宅,而是和趙一荻去了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張學良因病去世,享年100歲,選擇了和趙一荻合葬。

自始至終,于鳳至總是在付出。在這場失衡的婚姻裡,她從未真正走進丈夫的心。張學良說:“鳳至是我的好幫手和賢內助,有時軍政大事經常與她談論,並聽取她的意見。”他始終稱呼于鳳至“大姐”,少了夫妻間的恩愛,更多的是敬重、依賴和信任。

從薛寶釵到于鳳至、張幼儀:那些懂事的女孩子為什麼得不到愛情?

03

這,和長她三歲的張幼儀何其相似。

同樣是出身富商之家,同樣接受了傳統教育,奉父母之命成婚;同樣為家庭無私奉獻了一切,因為愛而容忍對方的風流;同樣得不到丈夫的愛,最終被迫離婚;也同樣是離婚後獨自闖出了一番新天地,成為商界傳奇。

只是,張幼儀的婚姻比她更令人唏噓。

婚姻裡的于鳳至有底氣。

當張學良將趙一荻帶回家中時,她堅決反對,張學良盛怒之下甚至拔出手槍。可她沒有畏懼,而是主動迎著槍口:“我為你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你若有本事就打死我。”她甚至主動提出離婚,女兒和北陵的房子歸她,兒子給他。

張幼儀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徐志摩與新花前月下漫而故作不知。

張學良不滿意包辦婚約故意姍姍來遲,于鳳至便將禮單原封不動退回,並附上五言詩回絕了婚事,被震撼的張學良第二日主動上門提親。二人互贈了字畫和玉佩,互相認可甚至欣賞。

而張幼儀卻始終被徐志摩譏笑為土包子,寧願與僕人說話也不願與她多說一句,只把她當作傳宗接代的工具。

于鳳至婚後育有三子一女。在生下第四個孩子的時候她差點死去,張作霖讓張學良娶她的侄女為妻,被不想傷她的心的張學良婉拒。

而張幼儀懷第二個孩子時,徐志摩苦追別人,不但提出離婚,還冷冷地讓她打胎,甚至對有可能出現大出血而意外死亡的危險嗤之以鼻,拋下她獨自在異國手術,並寄來離婚協議。

于鳳至婚後可以到東北大學學習,並順利拿到大學文憑;她經常隨張學良參加進步青年舉辦的紀念會,去學校工廠等地發表講話;她還出資辦學,讓學生免費入學,改變不少貧困孩子的命運。

張幼儀對徐志摩深情一片,甘願放棄自我。可不管她怎樣努力學習外語,遊刃有餘地在異國他鄉陪讀、照料他的飲食起居,他始終未正眼看她。

同樣被迫離婚成全對方,同樣在異國他鄉獨自撐過苦難,擁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後來又同樣在事業上獲得巨大成就,活成了傳奇。

在婚姻裡,于鳳至有底氣、有尊嚴;張幼儀卻愛得太過卑微和委曲求全。她說:“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來驅趕吸血的蚊子。當蚊子咬傷月亮的時候,主人將扇子撕碎了。”

但如此相像的兩個奇女子,對未來的選擇卻完全不同。

于鳳至守著對張學良的愛在商場奮力打拼,只是為了等他回頭;張幼儀也守著對徐志摩的愛,帶著孩子跟著哥哥在德國讀書,在忙碌中忘記痛苦。于鳳至一條路走到了黑,再無其他念想;張幼儀獨身30年後,53歲時嫁給了第二任丈夫蘇紀之,幸福相伴20多年。去世後,她的墓碑上刻著“蘇張幼儀”。

從薛寶釵到于鳳至、張幼儀:那些懂事的女孩子為什麼得不到愛情?

04

《夢醒時分》裡唱:“要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在每一個夢醒時分,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必問,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

是的,不管什麼時候,婚姻和愛情從來都應當是平等的,付出都應當是相當的。女人,如果一味付出而不求回報,感動的只會是自己。我們不需要悲壯的隱忍,也不需要犧牲自我的勉強,而應當早早放手,追求真正的幸福。

有些人可以在匆匆一瞥之後緣定三生,而有些人即使等一輩子都盼不來他的一次回眸。人生是一場永無回頭的單程,薛寶釵無法掙脫社會和命運的枷鎖,但我們要怎麼走,全在於自己。

作者:陳晉華,中學教師,教育碩士,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鹽城市作協會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