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今天我們質疑的,古人全都質疑過

閱微草堂筆記 地動儀 張衡 儒家 閱微草堂筆記 2017-05-15

姑妄聽之四

12.今天我們質疑的,古人全都質疑過

吳雲巖說:有個姓秦的人,不怕鬼,還總因為沒見過鬼而感到遺憾。

一天晚上,他在別墅中散步,聽到樹後有人朗誦唐詩:“自來自去人不知,歸時惟對空山月。”其聲音哀怨、淒厲,還拖得很長。

秦生隔著樹葉觀望,見一位穿著古代服飾的人倚石而坐。這一定是鬼了!秦生很激動,快速包抄過去,鬼亦不避。

到了跟前,秦生深施一禮道:“我與你幽明異路,古今有別,邂逅於此,不避寒暄,之所以過來叨擾,就是想問問鬼神之事。請問,做鬼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答曰:“一旦脫離了形骸,就是鬼了,如繭成蝶,自己並沒有什麼感覺。”

問:“果然有魂升魄降,進入太虛這種事嗎?”

答曰:“從我做鬼那天起,就在這裡了。你看我現在全須全尾的與你相對,並沒有像氤氳般升降飛揚。其實是子孫拜祭我時,便聚在一起;子孫散去,則我也散矣。”

問:“真的有神仙嗎?”

答曰:“既然真有鬼,那自然也有神仙,就好像有百姓,就有官員。”

問:“我聽過去的儒生說過,像雷神之類的神仙,是旋升旋化的,也就是說只有閃電出現的那一瞬間他才存在,這是真的嗎?”

閱微草堂筆記:今天我們質疑的,古人全都質疑過

答曰:“當年我還是書生的時候,也聽過不少類似的說法。當時我就懷疑,如果一道閃電一個雷神,那神仙的數量豈不是要比蚊子臭蟲還多;再者說,如果雷一停,神就滅,那神仙的壽命不就像蜉蝣一般了嘛。這個問題我還真問過老師,但是隻得到一頓呵斥。等到我變成鬼以後,才知道百神奉職,就像人間的官僚體系一樣,並非頃刻之幻影。可惜,我已經沒辦法再拿這個問題去和老師辯論了,不過他做鬼的時間比我長,想必也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不用我再去多此一舉。一般來說,聖人沒有堅持過無鬼論,儒學家怕人們迷信,才編出了種種說辭。然而叫人不迷信是好的,但是連祭祀禮儀都廢除就不好了;同理可證,禁止淫逸是好的,不讓人結婚就不好了;禁止人貪婪是好的,但是廢除貨幣和財物觀念就不好了;禁止人爭鬥是好的,但是把兵器都廢掉可就麻煩了。所以那些儒者,儘管仗著自己的盛名,以及成百上千的支持者,使反對派不敢說話,但終究不能令人信服。依我看,他們也不都認同自己的說法,只不過不這樣說,就不能被稱為大學者,所以才昧著良心一直堅持下來。你可能不知道,早期的儒家否定鬼神其實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做法,他們恰恰是被鬼神之事刺激過度才成那樣的,並非其本心;後來的儒家則是因為壓力太大才不敢說鬼神,也不是出於本心。你居然相信了他們,以為沒有鬼神,還正兒八經的向我提問,可見你受騙已久。我是死人,不宜和你接觸過久,你是活人,也不好跟我繼續聊下去,你我言盡於此,其他的事情,你自己琢磨吧。”說完長嘯而去。

原來是這樣啊,儒學家們明知有鬼,卻故意說沒有,這和之前某個故事中黃山二鬼說儒學家們明知井田制和分封制不好,卻故意說可行的事,都是深刻的見解。世人往往以為他們只是愚昧,其實是把他們想簡單了。

故事完。

閱微草堂筆記:今天我們質疑的,古人全都質疑過

有鬼無鬼的筆墨官司,從古至今就沒停過,就好像今天我們說太極拳適不適合實戰一樣,分不出誰佔有絕對的優勢,原因不是誰笨誰聰明,也不是誰好誰險惡,而是認知等級不同,壓根就聊不到一塊去。

比這些虛無縹緲之事更明顯的例子,就是地動儀。從南宋的周密,到清代的阮元,再到奧地利人雷立柏,都提出過深刻的質疑,證據那麼少,只有《後漢書·張衡傳》裡的196個字,憑什麼說它是真的呢?

他們的質疑是有道理的,但是就像我們今天故事結尾處說的,可能還是把當事人以及其所處的環境想得太簡單了。

閱微草堂筆記:今天我們質疑的,古人全都質疑過

東漢末年,是地震頻發的時期,張衡就算擁有再超前的科學思想,也一樣擺脫不了所處的歷史文化環境,對天地神靈的敬畏,使得地動儀成為“觀祲象,察妖祥”的工具。公元133年地震後,張衡上書:“妖星見於上,震裂著於下,天誡詳矣,可為寒心。今既見矣,修政恐懼,則轉禍為福。”

自此,由地震引起的清君側就開了先河,以至於同事們看見張衡上朝,都對他側目而視,他的地動儀也就成了不祥之物。

歷史為什麼沒有記錄下更多地動儀的功績,就好像儒學家對於鬼神的態度一般深不可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