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我們的好意“傳遞”給孩子

育兒 寶媽必修課 寶媽必修課 2017-09-06

好的用心,更需要用好的方式有效傳遞給孩子,其中的四個關鍵詞就是:解釋、等待、接納——信任。

我女兒這兩天得了重感冒,原因是前兩天晚上,她不肯穿外套,被凍著了。

如何將我們的好意“傳遞”給孩子

具體去看是這樣的:北京這幾天降溫,我們從親子樂園出來,女兒說想坐公交車回家,於是我和老公帶著她一起坐公交車,下車後離我家還有段距離,女兒突然說不想穿外套。那天晚上風很大,而且女兒本身就有點小感冒,流鼻涕。

我跟女兒說:我們寶寶感冒了,寶寶知道嗎?

女兒:知道。

我:感冒流鼻涕,難受嗎?

女兒:難受。

我:你看,樹葉動得很厲害,說明風很大,寶寶如果不穿外套,會被風吹到,被封吹到感冒會更重,寶寶會更難受,外套可以保護寶寶不被風吹到。

女兒:我不要保護!我不要穿外套!我要吹風!我要更難受!

接著就自己動手扯身上的外套,老公本想半哄半就、插科打暈地逗女兒兩句,用衣服將就裹著她趕緊往家跑。可是女兒半點不含糊,把外套脫掉扔了。

於是我大聲喊出孩子的情緒:我不喜歡外套,我討厭穿外套,我就要吹風!

女兒樂了,哈哈大笑,老公無奈,只好儘量把女兒緊緊裹在自己懷裡抱回家了。

回到家就開始頻頻打噴嚏,並且開始咳嗽,出現作嘔狀。

我見狀趕緊把女兒緊緊摟在懷裡,穢物吐了我和女兒一身,女兒緊緊抓著我的雙臂,看得出來,她很難受。

我說:寶貝很難受,是嗎?

女兒:難受。

我:寶貝剛才脫外套的時候,媽媽說什麼了,還記得嗎?

女兒:風……

我:對,脫外套,我們會被風吹到,病會更重,更難受。

女兒:我不要風,我不要生病,我不要難受。

我:那什麼能保護寶貝不被風吹到?

女兒:穿外套。

我:是的,外套可以保護寶貝。

我們時常進行類似的對話,我知道,女兒又理解了一個保護自己的常識,又積累了一項她自己的經驗:好好穿衣服,保護身體不生病。

在這個過程中,我只是將客觀原因和結果,以她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了她,但並沒有提醒她、指導她、要求她應該如何、必須如何。在她面對“更難受”的自然結果時,我也沒有責怪她,否定她,我只是充滿愛意地擁抱她,並再次對她解釋了事情發生的邏輯,之後就是長久、耐心地等待——等待孩子自己去感受、思考和選擇,並接納這個過程中孩子所出現的各種情緒感受。

如何將我們的好意“傳遞”給孩子

而這一切都源於我對這個小生命的信任——我相信:如果沒有外來聲音的質疑或否定,孩子內心沒有被否定、被壓制的反抗,孩子會做出更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會採取更能保護自己的方式來生活,誰不想過得更舒服一些呢?

面對孩子有可能會給她自己帶來麻煩的舉動,除了某些重大的安全危害必須制止之外,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和選擇。這樣發自自己內心的體會和選擇、這樣的經歷會讓孩子有效積累自己的經驗,並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意識、保護意識。

解釋、等待、接納——信任,媽媽充滿愛和保護的“好意”,就這樣有效地傳遞到了孩子的人生之中。

只是,對於我們父母來說,等待的過程很難受,在等待這個過程中,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情是要制止的。

首先,每個家長對“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情”的定義不一樣,比如,我可以接受讓孩子發燒感冒,因為在我跟孩子長期相處的過程中,我對孩子的身體狀況時很瞭解的,有掌控的,我知道這個發燒感冒對於我的女兒來說,不會嚴重到危害她的生命,而且是可控的。當她發燒感冒之後,我有相應的辦法和時間精力來護理她。但有的媽媽可能難以坦然接受讓孩子發燒感冒,因為媽媽不知道怎麼把控這個過程,害怕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她難以應對的狀況。也就是說,當孩子的行為所將引發的後果是媽媽無法掌控並保障孩子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媽媽應予制止。

第二,在制止孩子的時候,無分別的愛建議只組織孩子的行為,而不要否定孩子本人。比如:

制止行為——寶貝,刀會傷害你,媽媽不能讓你碰它;

否定孩子——你不知道刀會傷人嗎?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知好歹,這麼危險的東西你也碰?

也就是說,我們在制止孩子的時候,我們發自內心地只認為這個行為有問題,而不是孩子有問題。

如何將我們的好意“傳遞”給孩子

第三、接納孩子被制止之後的情緒。

任何人在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度會產生情緒。比如我的女兒不想穿外套,如果我不想承受她病情加重的後果,我可以制止她,然後孩子肯定會很憤怒,覺得媽媽不願意滿足她也不願意允許她,不夠愛她,然後用“發脾氣”的方式向我確認我對她的愛,當她看到無論她怎麼對媽媽發脾氣,媽媽都充滿愛意地擁抱她的時候,她心裡會又一次確信:無論這麼樣,我都是媽媽最愛的孩子。

接納孩子被制止之後的情緒很重要,我們為孩子所提供的任何“好意”,如果孩子情緒上不接受,她就一定會在以後的人生中對這個東西付出代價,才能真正接受它。比如:如果我強制孩子穿外套,又不接納她的憤怒的話,她會產生一個直觀的感受:穿外套=我被責罵被強制=我很委屈我很憤怒=我很討厭穿外套。一個東西再好,但孩子在這個東西面前受到了挫敗感,她就會厭惡、逃避、抗拒這個東西。

如果我們總是以否定、責備孩子的方式來向孩子強調“保護身體”的概念,那麼他將永遠也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這個概念,甚至會故意糟蹋毀壞自己的身體,以發洩心中被壓抑的憤怒,那麼之後,孩子將要付出比現在多十倍的代價來理解、接受這個概念,他也許有一天要經歷危及生命的重病之後,才會承認“保護身體”有多麼重要,才會接受它。

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每個媽媽的緊張程度不一樣,有的會非常坦然輕鬆,有的會十分揪心,那麼,這就是媽媽個人的內心成長的功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