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月球 讀書 詩歌 錢鍾書 雪晴 韋莊 呂本中 讀書燈下 2019-08-19
"

夜空常懸明月,人世幾多別離。

明月,與故鄉有關。因為千里萬里,都同享月華:“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與相思有關。當我在夜空抬頭望月,想起遠方的你,你大概也在望著月亮思念我吧?“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明月,與人事代謝有關。因為它既永恆,卻又有陰晴圓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

夜空常懸明月,人世幾多別離。

明月,與故鄉有關。因為千里萬里,都同享月華:“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與相思有關。當我在夜空抬頭望月,想起遠方的你,你大概也在望著月亮思念我吧?“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明月,與人事代謝有關。因為它既永恆,卻又有陰晴圓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月夜

明月,也與離別有關。宋代詩人呂本中的一首《採桑子》,全篇以月亮寫別離,將相思離恨寫得動人非常,讀罷只能感嘆:可不正是這樣麼?

採桑子·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詞沒有寫景的過渡,開篇直入主題,望著江畔明月,心裡發出感慨:可恨你不像這江樓之畔的月亮啊,無論我南北西東去向哪個方向,它始終伴在左右,從來只有相隨而無片刻別離。

"

夜空常懸明月,人世幾多別離。

明月,與故鄉有關。因為千里萬里,都同享月華:“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與相思有關。當我在夜空抬頭望月,想起遠方的你,你大概也在望著月亮思念我吧?“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明月,與人事代謝有關。因為它既永恆,卻又有陰晴圓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月夜

明月,也與離別有關。宋代詩人呂本中的一首《採桑子》,全篇以月亮寫別離,將相思離恨寫得動人非常,讀罷只能感嘆:可不正是這樣麼?

採桑子·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詞沒有寫景的過渡,開篇直入主題,望著江畔明月,心裡發出感慨:可恨你不像這江樓之畔的月亮啊,無論我南北西東去向哪個方向,它始終伴在左右,從來只有相隨而無片刻別離。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明月當空

每到夜晚,天邊明月升起。無論你是在熱鬧的人群中歡聚,或是孤身一人走天涯,總在身畔的,只有它。

在這深夜裡,無論你是停駐在一處讀書,飲酒,舞劍,或是腳步不停跨千山涉萬水,它始終相伴相隨,深情地凝望著你。

如果人也能如它一樣,該有多好呢?

到詞的下片,詞人陡然來了一個反轉,上片說你不像明月,始終與人相隨,下片即以相反的口吻訴說:可恨你又偏偏像江樓之畔的明月,圓一夕,缺許久,不知何時才是團圓之時?

"

夜空常懸明月,人世幾多別離。

明月,與故鄉有關。因為千里萬里,都同享月華:“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與相思有關。當我在夜空抬頭望月,想起遠方的你,你大概也在望著月亮思念我吧?“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明月,與人事代謝有關。因為它既永恆,卻又有陰晴圓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月夜

明月,也與離別有關。宋代詩人呂本中的一首《採桑子》,全篇以月亮寫別離,將相思離恨寫得動人非常,讀罷只能感嘆:可不正是這樣麼?

採桑子·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詞沒有寫景的過渡,開篇直入主題,望著江畔明月,心裡發出感慨:可恨你不像這江樓之畔的月亮啊,無論我南北西東去向哪個方向,它始終伴在左右,從來只有相隨而無片刻別離。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明月當空

每到夜晚,天邊明月升起。無論你是在熱鬧的人群中歡聚,或是孤身一人走天涯,總在身畔的,只有它。

在這深夜裡,無論你是停駐在一處讀書,飲酒,舞劍,或是腳步不停跨千山涉萬水,它始終相伴相隨,深情地凝望著你。

如果人也能如它一樣,該有多好呢?

到詞的下片,詞人陡然來了一個反轉,上片說你不像明月,始終與人相隨,下片即以相反的口吻訴說:可恨你又偏偏像江樓之畔的明月,圓一夕,缺許久,不知何時才是團圓之時?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月夜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不能如明月一般千里萬里始終相隨也就罷了,偏偏還如月亮一般,盈虧有時。“不似”與“卻似”,看似矛盾,實則用到比喻之多邊。

錢鍾書先生曾提出“比喻多邊”的命題, 他說比喻——

復具多邊。蓋事物一而已, 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於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有別,著眼因殊,指同而旨則異……立喻者各取所需,每舉一而不及餘。

在大多的詩詞中,我們所見的往往是詩人側重於取意象的某一種特徵而寫,或贊或恨,而在此詞中,詞人將同一事物相背離的兩種特質融於一爐,形成強烈對比,更給人一種人事變換,離暫而別久的無常之感。

"

夜空常懸明月,人世幾多別離。

明月,與故鄉有關。因為千里萬里,都同享月華:“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與相思有關。當我在夜空抬頭望月,想起遠方的你,你大概也在望著月亮思念我吧?“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明月,與人事代謝有關。因為它既永恆,卻又有陰晴圓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月夜

明月,也與離別有關。宋代詩人呂本中的一首《採桑子》,全篇以月亮寫別離,將相思離恨寫得動人非常,讀罷只能感嘆:可不正是這樣麼?

採桑子·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詞沒有寫景的過渡,開篇直入主題,望著江畔明月,心裡發出感慨:可恨你不像這江樓之畔的月亮啊,無論我南北西東去向哪個方向,它始終伴在左右,從來只有相隨而無片刻別離。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明月當空

每到夜晚,天邊明月升起。無論你是在熱鬧的人群中歡聚,或是孤身一人走天涯,總在身畔的,只有它。

在這深夜裡,無論你是停駐在一處讀書,飲酒,舞劍,或是腳步不停跨千山涉萬水,它始終相伴相隨,深情地凝望著你。

如果人也能如它一樣,該有多好呢?

到詞的下片,詞人陡然來了一個反轉,上片說你不像明月,始終與人相隨,下片即以相反的口吻訴說:可恨你又偏偏像江樓之畔的明月,圓一夕,缺許久,不知何時才是團圓之時?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月夜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不能如明月一般千里萬里始終相隨也就罷了,偏偏還如月亮一般,盈虧有時。“不似”與“卻似”,看似矛盾,實則用到比喻之多邊。

錢鍾書先生曾提出“比喻多邊”的命題, 他說比喻——

復具多邊。蓋事物一而已, 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於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有別,著眼因殊,指同而旨則異……立喻者各取所需,每舉一而不及餘。

在大多的詩詞中,我們所見的往往是詩人側重於取意象的某一種特徵而寫,或贊或恨,而在此詞中,詞人將同一事物相背離的兩種特質融於一爐,形成強烈對比,更給人一種人事變換,離暫而別久的無常之感。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明月千里

除比喻有特色以外,整首詞均以民歌式的直白語言,細訴相思別離之深情,上下片首句僅改一字,中間兩句重複,起到迴環往復之效。情感親近,讀來恰似情人在耳邊呢喃低語。

呂本中有一千餘首詩存世,詩風更為渾厚,而詞卻僅有二十七首,以致後人多關注到其詩卻往往忽略了其詞。事實上,呂本中詞數量雖不多,但仔細閱讀,依然可從中挑選出佳作。

這首《採桑子》全篇採用白描手法,以月喻“聚”與“散”,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很能體現出其詞的一大特點,透出“清麗自然的民歌情調”。

"

夜空常懸明月,人世幾多別離。

明月,與故鄉有關。因為千里萬里,都同享月華:“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明月,與相思有關。當我在夜空抬頭望月,想起遠方的你,你大概也在望著月亮思念我吧?“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明月,與人事代謝有關。因為它既永恆,卻又有陰晴圓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月夜

明月,也與離別有關。宋代詩人呂本中的一首《採桑子》,全篇以月亮寫別離,將相思離恨寫得動人非常,讀罷只能感嘆:可不正是這樣麼?

採桑子·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詞沒有寫景的過渡,開篇直入主題,望著江畔明月,心裡發出感慨:可恨你不像這江樓之畔的月亮啊,無論我南北西東去向哪個方向,它始終伴在左右,從來只有相隨而無片刻別離。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明月當空

每到夜晚,天邊明月升起。無論你是在熱鬧的人群中歡聚,或是孤身一人走天涯,總在身畔的,只有它。

在這深夜裡,無論你是停駐在一處讀書,飲酒,舞劍,或是腳步不停跨千山涉萬水,它始終相伴相隨,深情地凝望著你。

如果人也能如它一樣,該有多好呢?

到詞的下片,詞人陡然來了一個反轉,上片說你不像明月,始終與人相隨,下片即以相反的口吻訴說:可恨你又偏偏像江樓之畔的明月,圓一夕,缺許久,不知何時才是團圓之時?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月夜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不能如明月一般千里萬里始終相隨也就罷了,偏偏還如月亮一般,盈虧有時。“不似”與“卻似”,看似矛盾,實則用到比喻之多邊。

錢鍾書先生曾提出“比喻多邊”的命題, 他說比喻——

復具多邊。蓋事物一而已, 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於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有別,著眼因殊,指同而旨則異……立喻者各取所需,每舉一而不及餘。

在大多的詩詞中,我們所見的往往是詩人側重於取意象的某一種特徵而寫,或贊或恨,而在此詞中,詞人將同一事物相背離的兩種特質融於一爐,形成強烈對比,更給人一種人事變換,離暫而別久的無常之感。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明月千里

除比喻有特色以外,整首詞均以民歌式的直白語言,細訴相思別離之深情,上下片首句僅改一字,中間兩句重複,起到迴環往復之效。情感親近,讀來恰似情人在耳邊呢喃低語。

呂本中有一千餘首詩存世,詩風更為渾厚,而詞卻僅有二十七首,以致後人多關注到其詩卻往往忽略了其詞。事實上,呂本中詞數量雖不多,但仔細閱讀,依然可從中挑選出佳作。

這首《採桑子》全篇採用白描手法,以月喻“聚”與“散”,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很能體現出其詞的一大特點,透出“清麗自然的民歌情調”。

宋詞中最直白的一首《採桑子》,以明月寫別離,如情人在耳邊低語

明月夜

曾季狸《艇齋詩話》給予評價:“本中長短句,渾然天成,不減唐、《花間》之作。

陳如江謂呂本中詞:

流動明暢,清麗自然,詞風格與韋莊之疏放為近,呈現出清新流美的民歌風味,是對小令的開拓。

明月不語,卻在詞中道盡相思。

或許正因如此,才有了那句最美、最曲折的人間情話:今晚月色真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