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越劇

1942年,梅蘭芳蓄鬚明志,京劇在上海灘的影響減弱,此時崑曲已瀕於衰亡,話劇、電影界的主力也離開上海,新興的越劇逐漸成為上海最有影響力的地方戲。這年,年僅二十歲的袁雪芬以驚人的魄力拉開了越劇改革的帷幕,這次變革產生的越劇被稱為“新越劇”。其實,早在1938年,就有人嘗試過越劇改革。

越劇改革之——“新越劇”

姚水娟

姚水娟當時已經出名,她的風頭早已蓋過前輩,被浙江觀眾贊為“三花不如娟”。但她並不滿足,她深感越劇只演路頭戲太過狹隘,且與時代脫節,於是聘請樊籬為她寫戲。二人首次合作的古裝戲《花木蘭》在上海引起很大轟動,被贊為“振聾發聵、促使人猛省的時代好戲”。後來,二人又陸續排出《蔣老五殉情記》《啼笑姻緣》等一批突破才子佳人題材的時裝新戲。姚水娟因此還被觀眾投票選為“越劇皇后”。這次改革捧紅了姚水娟,但並未從根本上改變越劇的狀況。

袁雪芬的越劇改良起源於一個令人悲憤又心酸的故事。她的搭檔、越劇紅小生馬樟花在大來劇場唱戲,被老闆路根棣騷擾。1941年,馬樟花自由戀愛結婚,離開大來劇場,路根棣派小報記者誹謗她。馬樟花生性傲氣,鬱鬱而終。袁雪芬聽到消息後,許久說不出話來,一口鮮血奔湧而出。她以養傷為由,憤然離開大來劇場回到嵊縣。半年後袁雪芬回到上海。袁雪芬回憶說:“日本鬼子的鐵蹄踏遍了大半個中國,連一些著名演員都在跳草裙舞,京劇舞臺上如此。可是看到話劇呢,我完全看到了一種新的東西。”她在觀摩了《秋瑾》和《文天祥》後,徹底被劇中表達的革命熱情打動,改變了固有的對戲曲的認識,開始用話劇的思維模式改造越劇。

越劇改革之——“新越劇”

袁雪芬

袁雪芬回到大來劇場,找到老闆路根棣,單刀直入地提出越劇改革的想法,與老闆約法三章。她提出革除陳規舊習、上演新戲、聘請專職編導的主張,代價則是減少自己的工資。她的這種做法遭到親人的反對,但什麼都撼搖不了袁雪芬的決心。她聘用姚魯丁、韓義、南薇、呂仲、徐進等一批知識分子和“傳”字輩藝人鄭傳鑑等人進劇團,成立劇務部。越劇成為地方戲中第一個建立編導制的劇種。

袁雪芬的改革是多個層面的,有專門的導演和編劇編演新劇目;表演上借鑑話劇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並吸收崑曲的舞蹈身段;音樂上除了“四工調”“清板”“十字句”留下來,其他統統不要。用油彩化妝代替以前的水粉化妝,用仕女圖中的古裝髮式代替大包頭;服裝不拘泥於程式,根據不同角色設計服裝;佈景採用立體完整佈景,告別“一桌二椅”的傳統舞臺,並使用舞臺燈光。在創作團隊的配合下,推出了《古廟冤魂》,以及改編自莎翁《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情天恨》《斷腸人》《雨夜驚夢》《邊城兒女》等30多部戲。

越劇改革之——“新越劇”

《香妃》

1943年,在排演《香妃》時,袁雪芬和琴師周寶財創造出如泣如訴的新的聲腔,“尺調”就這樣誕生。1945年,範瑞娟在演出《梁祝哀史》時,與周寶財創造出“弦下調”。“四工調”“尺調”“弦下調”成為越劇的三大主調,越劇的各種流派唱腔,就是在這種新的主腔的基礎上衍化而來。

新越劇改革很快就成星火燎原之勢,蔓延到整個越劇界。尹桂芳、竺水招、傅全香、徐玉蘭、筱丹桂、姚水娟等越劇名演員都開始進行改革。其中,以尹桂芳和竺水招這對“舞臺情侶”的改革最為顯著。她們先是請於吟編導了根據張恨水小說改編的時裝戲《夜深沉》,一鳴驚人。此後,她們推出王牌戲《何文秀》,逐漸形成了以女小生為主的越劇新的表演風格。新越劇改革成效非常,很快越劇名伶便像電影明星一樣成為大眾明星。

越劇改革之——“新越劇”

《祥林嫂》

1946年5月6日,上海明星大劇院座無虛席,觀眾席中除普通觀眾外,還有許廣平、田漢、洪深、黃佐臨、費穆、歐陽山尊、胡風等一大批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到底是怎樣一齣戲能把這些人齊聚一堂呢?原來,是袁雪芬的雪聲劇團排演根據魯迅先生《祝福》改編的《祥林嫂》,媒體把這部戲稱為“新越劇的里程碑”。從此,越劇得到了社會進步力量和文化界、知識界的支持。

1946年,反動勢力不滿新越劇改編革命戲,對袁雪芬進行人身攻擊,雪聲劇團內部出現問題,暫告解散。袁雪芬冷靜下來,總結幾年的得失。她想讓全劇種的人蔘與到越劇改革,擁有自己的劇場,並設有越劇培訓學校。為了實璣這個夢想,她跑遍了上海灘大大小小的劇場和電影院。一人之力不能擎起泰山,於是她找來尹桂芳、範瑞娟等越劇名角商議,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並邀請南薇、韓義等人撰寫劇目,舉行義演。1947年7月29日,正式簽訂合約,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範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竺水招、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十人作為發起人,被稱為“越劇十姐妹”,根據《三劍客》改編的《山河戀》量身為每個演員設計角色。眾多名角出現在同一個劇中,還未演出便引起整個社會廣泛的關注。8月19日公演之時,說明書特意刊印十姐妹聯手簽名的《〈山河戀〉的公演之動機》。這份宣言書般的聲明,讓觀眾們感受到這次演出的不平凡氣勢。

上海的越劇改革帶動了全國越劇演出的繁榮,浙江、江蘇、江西、福建、安徽等省越劇表演隊伍星羅棋佈。這一時期也是越劇主要流派形成的時期,袁雪芬的袁派、尹桂芳的尹派、範瑞娟的範派、傅全香的傅派、徐玉蘭的徐派、陸錦花的陸派、戚雅仙的戚派等流派相繼產生,標誌著越劇藝術的繁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