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簡介

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府大戲 南國的紅豆 ——粵劇

粵劇(Cantonese Opera),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廣東、廣西兩省和港、澳地區,在國外操粵語的華裔聚居區也時有演出 。自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園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府大戲 南國的紅豆 ——粵劇

粵劇的發源與發展

粵劇,發源於佛山,其源流可溯道明嘉靖年間。 舊時,佛山的粵劇戲班有一個慣例: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個戲班都會返回佛山,解散舊班底,重組新班。而新班的首場戲定要在祖廟萬福臺上演,審閱通過之後,新班才可以乘著紅船下到廣東四鄉演出。

由於廣府認得先祖來自不同地域,所以粵劇的發展也受到戈陽腔、崑腔、漢劇、微劇、秦腔等多個劇種的滋潤與影響,取各家之長,自成風格:既與傳統的戲曲文化一脈相承,又具有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

最初,粵劇演唱用的是桂林話,後來逐漸演變成粵語,流行於兩廣和港澳地區。隨著廣府人徙居海外開枝散葉,粵劇也變成了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可謂有華人的地方必有粵劇。

廣府大戲 南國的紅豆 ——粵劇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說過“崑曲是江南的蘭花,粵劇是南國的紅豆”,把粵劇與中國最古老的崑劇相提並論,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讚揚,從此,“南國紅豆”成為粵劇的美稱。粵劇不但深受廣東人喜愛,而且深受雲、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華人的喜愛,是中國最先走向世界的劇種,可見其魅力四射。

粵劇又稱“廣東梆黃”、“廣東梆子”、“廣東大戲”,“廣府大戲”是廣東省地方代表戲曲之一。它結合廣東本地民間曲調,吸取弋陽腔、崑山腔、秦腔、徽班等地方戲曲的優點,逐漸發展形成,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和澳門等地。

粵劇唱腔以梆子、二黃的板腔體為主,曲牌體為輔。同時保留了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腔調。伴奏器材分管絃樂和打擊樂兩種。管絃樂以高胡、二絃、揚琴等樂器為主,打擊樂則有沙鼓、卜魚、高邊鼓、大鈸等。

最初粵劇的角色行當為末、生、旦、淨、醜、外、小、夫、貼、雜10大行,後來簡化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 粵劇的表演粗獷、質樸。好的演員一般都具有耍筋斗、滑索、踩躋、運眼、甩髮、髯口等絕活。

廣府大戲 南國的紅豆 ——粵劇

粵劇的傳統劇目

早期有“江湖十八本”。清同治年間,又有《西河會》、《雙結緣》、《雪重冤》等所謂“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緒中葉,則出現了偏於唱功的“粵劇文靜戲”,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建國後,經過整理改編的劇目有《寶蓮燈》、《平貴別窯》和《趙子龍催歸》等。

粵劇代表人物——紅線女

談粵劇必談紅線女。海內外的廣府人都知道,哪裡有粵語,哪裡就有紅線女的“紅派”曲腔。

紅線女從藝六十年,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紅線女獨有的以聲帶情、爐火純青的唱腔藝術塑造了一個個光彩奪目的舞臺形象——王昭君、李香君、劉胡蘭、焦桂英、崔鶯娘……在粵劇史上留下了絢麗篇章。紅線女的藝術代表著當代粵劇旦角藝術的最高成就,被譽為嶺南文化瑰寶。

廣府大戲 南國的紅豆 ——粵劇

粵劇名人:紅線女 馬師曾 白駒榮 陳笑風 羅家寶 嚴淑芳 羅品超 盧啟光 林小群 白雪仙 文千歲 樑少芯 鍾雲山 林錦屏 陳小漢 鄭培英 關 青 彭熾權 郭鳳女 曹秀琴 馮剛毅 黃偉坤 曾 慧 吳國華 李淑勤 鄧志駒 倪惠英 蓋鳴輝 丁 凡 麥玉清 蔣文端 卓佩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