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是在明清時期發展壯大的地方戲種,和其他地方戲一樣,包含了唱唸做打等基本內容,還有比較豐富的服飾和形體表達。就角色類型上講,粵劇和京劇的“生旦淨末醜”一樣,也分不同的行當,最初是“十大行當”,即公腳、淨(二花面)、生(含正生和武生)、旦(正旦)、醜(含男醜和女丑)、外(大花面)、小(含小生與小武)、貼(含花旦和小旦)、夫(老旦)、雜(次要的打雜的角色)。後來經歷戰爭和電影業的興起,粵劇為適應這些變化,把粵劇戲班子巡演的演出形式不斷精簡,逐漸形成了粵劇劇團,確立了“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第二花旦(又稱二幫花旦)、醜生和武生六個臺柱為支撐的行當。

粵劇,行行出狀元

《三笑姻緣》劇照,來源:廣州粵劇院

文武生

粵劇,行行出狀元

《黃飛虎反五關》劇照,圖片來源:廣東粵劇院

中國的傳統戲曲基本都有“生”這個行當。“生”在古代社會是讀書人的統稱,如書生、生員、學生、儒生、先生等,所以中國傳統戲曲取“生”來代表戲中的文士。清代紀曉嵐有聯曰:“堯舜生、湯武淨、五霸七雄醜末耳”;他把歷史上的堯舜稱作“生”,代表歷史舞臺上忠直正派的人物。早期粵劇十大行當中的“生腳”也指專門在戲中扮演正派的中青年男性人物。

清代後期隨著粵劇的發展,“生”分化成了正生和武生,他們在演出中臉上都是掛“黑三綹”或“黑五柳”。正生是扮演中年文士,如傳統粵劇《劉錫放子》中的劉錫,《蘇武牧羊》中的蘇武等角色。武生是扮演中年習武之人,如傳統粵劇《秦瓊賣馬》中的秦瓊,《轅門斬子》中的楊六郎等角色。

文武生是粵劇獨有的行當,但是傳統粵劇十大行當中並無“文武生”這個稱謂。20世紀20年代,大中華戲班班主靚少華邀請擅演《西河會》的小武靚仙加盟戲班。靚少華和靚仙的行當都是小武,排名不分伯仲。為了有所區分,靚少華自稱文武生,首創了這個詞。自此,這個最初由平衡團內名角排名位置的稱謂,逐漸變成了劇團內能文能武、獨當一面的第一男主角,它打破了傳統戲曲行當的界限,成為今天粵劇表演的一個固定行當。

小生

粵劇,行行出狀元

《女兒香》劇照,圖片來源:廣東粵劇院

有男一就有男二。電影電視劇這麼安排,粵劇也是一樣。

在傳統粵劇十大行當中,“生”屬於“小”這一類。小生一般都是高門大戶的公子哥,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風流倜儻的文人雅士,如《西廂記》中的張生;正直迂腐的秀才書生,如《拜月記》中的蔣世隆;懷才不遇的落拓寒儒,如《評雪辨蹤》中的呂蒙正等類年輕男角色。因為傳統粵劇中比較熱鬧的武戲多,所以小生一般戲份不重,也就不像京劇有那麼多更細緻的小生種類區分了。粵劇小生的扮相要求淨面無須,專攻文場戲,注重唱功;講究身段動作優美。到20世紀30年代,“六柱制”全面鋪開以後,小生成為“六柱”之一,小生變成了一個和文武生相似的角色,專門負責戲中比較年輕的、臉上不用掛須、開面的第二男主角。

正印花旦和第二花旦

粵劇,行行出狀元

《白蛇傳》劇照,圖片來源:廣東粵劇院

按王芥輿《戲劇腳色得名之研究》的說法:“旦得名之始,必系姐字之誤。緣青衫所扮為小姐或大姐,詞中略署為且,後更略而為旦,亦猶令之呼貼(貼旦)為佔,書副(副淨)為付之例。”此似應為旦腳稱謂的起源。傳統粵劇旦腳稱正旦,與京劇的青衣相似,在戲中扮演正直莊重、賢良淑德的婦人,或是大家閨秀,如《三孃教子》的三娘,《薛平貴》中王寶釧等。傳統粵劇正旦的扮相是包大頭,落線穗,穿帔風,白裙;比較注重唱功和臉部表情。早期粵劇和其他地方戲曲一樣,全部是由男性扮演旦腳,稱之為男花旦。清末民初,粵劇十大行當進行整合,“十大”中的正旦就讓位於花旦,退居次要地位了。“六柱制”以後,正旦被撤銷,角色全部由花旦承擔,並根據所佔戲份比重的不同,區分出正印花旦和第二花旦。

醜生

粵劇,行行出狀元

《三笑姻緣》劇照,中為丑角,來源:廣州粵劇院

醜的稱謂最早見於粵劇的前身——宋、元時期的南戲,據徐渭《南詞敘錄》所說:“以墨粉塗面,其形甚醜,今省文作醜。”南戲的醜通常在戲曲故事裡扮演比較次要的角色,以插科打諢、滑稽調笑為主。京劇的醜行是按角色表演技能特點分為文丑和武丑兩大類;崑劇的醜行是以戲中人物忠與奸、善與惡的性格特點,分為小丑與副醜兩種類型。傳統粵劇則按角色性別去劃分成男醜和女丑。傳統粵劇裡男醜的地位較高,戲份也多一些;而女丑則只飾演媒婆、鴇母之類的角色,戲份不多。劇團實行“六柱制”以後,才取消了女丑,統一以醜生命名。古諺有云:“無醜不成戲。”傳統粵劇的醜生並不需要難度技巧很大的身段表演,也比較少大段大段完整的唱詞,而是習慣即興表演一些插科打諢,這就要求演員在舞臺上必須反應靈敏,善於應對,追求生活化的表演,並能夠和觀眾進行直接的現場交流。

武生

和小生一樣,武生在傳統的粵劇十大行當中也歸屬於“小”這一類。京劇稱為“武生”。粵劇的小武是指戲中扮演相貌俊美、精通武藝、威風凜凜的青少年男子,如《斬二王》中的能征慣戰的將軍張忠的統帥周瑜等。從角色的妝扮和服裝的樣式到表演風格,傳統粵劇小武可分為兩大類:袍甲小武和短打小武。傳統粵劇將武將的“大扣”稱為“大甲”,而身披大甲在戰場上征戰的青少年角色就由袍甲小武負責扮演。他們足蹬高靴、手持大刀或槍等長兵器,與對手對打,如《王彥章撐渡》中的李存孝就是此類行當。身穿短衣褲打扮,多為徒手對打,或持刀劍等短兵器的俠客武士,如《西河會》中的趙英強。小武行當在早期以熱鬧為主的粵劇演出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六柱制”確立後,小武行當的職能多被文武生所兼併,傳統粵劇小武基本已經消失,武生則兼容了正生、大花面等表演,成為粵劇中重要的行當。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粵劇的六大行當,表現了舞臺上社會各色人物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每一行都必不可少。

參考:

《粵劇大辭典》廣州出版社 《粵劇春秋》,廣東人民出版社

《中國戲曲志·廣東卷》,中國ISBN中心

(廣報全媒體記者趙小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