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杜威教育思想對新課改的借鑑意義

略論杜威教育思想對新課改的借鑑意義

摘 要:本文主要從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及其目標要求出發,介紹了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由此找到它對我國的新課程改革的借鑑:一是關注人,二是創新教育。

關鍵詞:杜威教育思想;新課改;借鑑意義

杜威是西方著名的教育思想大師,對中國的教育影響極深極廣。一些主要教育思想對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新課程改革,仍有不少的借鑑。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兒童中心”理念和教師主導作用

杜威的“兒童中心”理念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教育對象和教育主體認識上的一大突破。

在機能主義框架下,杜威研究了兒童心理,以此為據,對傳統的教育體制展開了激烈的批判,提出了“兒童中心”論。1909年,杜威在《學校與社會》一書中宣言,“現在,我們教育中將引起的改革是重心的轉移……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學的中心從地球轉到太陽一樣的那種革命。這裡,兒童變成了太陽,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則圍繞著他們轉動,兒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圍繞他們組織起來”。杜威認為傳統教育束縛了兒童的成長,“遠離了兒童的經驗”——“學校的中心是在兒童之外,在教師,在教科書以及其他你所高興的任何地方,唯獨不在兒童自己的本能和活動之中”。由此,杜威認為學校教育必須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的成長需要設計課程、安排教學活動。

許多人認為杜威強調兒童中心,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在《與世界一起試驗:杜威和兒童早期教室》中,哈麗雅特·庫法羅(Harriet K.Cuffaro)認為,恰恰相反,杜威強調教師應該是決定者,因而教學中首要的事情是,教學實踐應該植根於由教師有意識地把握的且經批判地審察過的、教師自己創造的哲學框架中。在這本書中,作者從杜威的思想中選用了“社會性個體”和“經驗”這兩個概念來對此進行了說明。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推知,杜威強調兒童中心是要求我們要充分重視學生主體作用,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強調學生自主建構式學習;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是第一位的、起決定作用的存在,甚至可以說沒有教師的適時、適度的加入,教學活動是根本無法高效進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杜威對學生和教師的地位強調是充分符合新課改的核心理念的,對新課改是有較大的借鑑意義。

(二)“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長”

杜威認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生活品質提升的自我需要離不開教育。因此生活只有通過傳遞和學習(即教育)才能繼續,只有通過教導和學習(即教育),社會才能夠繼續生存。所以,生活“經驗”對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育即生長,“學校教育的價值,它的標準,就看它創造繼續生長的願望到什麼程度,看它為實現這種願望提供方法到什麼程度”。在此基礎上,杜威進一步提出,教育就是對已有經驗進行不斷的改造和改組,一方面是增加經驗的意義。另一方面是增加控制以及指導今後經驗的能力。在杜威看來,教育從本質上是一個不斷生長的過程,包含了“經驗”的積累,也包括對未來經驗的控制。

(三)“社會經驗改造”理念

杜威也強調了社會因素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從他對“經驗”的定義可以看出,環境對經驗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社會環境對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也有著重大作用。在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中,社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髮展的,而教育也是一個不斷改造經驗的過程,只有這兩個因素的不斷更新才能夠造就出擁有合適經驗、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人。

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重申人的全面發展; 二是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三是強調自主建構式學習。這三點與傳統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以及對教育目的重新詮釋。這也是這次課程改革的著眼點與著力點。

為了更好地落實以上核心理念,國家確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內容很多,下面幾點尤其有指導價值:對課程教學,要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的現狀,倡導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等能力的培養;對課程結構,要改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體現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對課程內容,要求改變課程“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對課程評價,要求改變評價上過於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升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對課程管理,要求改善課程管理上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無論是從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還是其具體目標看,主要的亮點在於:強調人、關注人。關注人的發展、關注人的生活生存及心理、關注人的自主性。

三、杜威教育思想對中國教育改革的啟示

杜威的教育思想對新課改理念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借鑑作用。一是“關注人”二是創新教育。

(一)關注人。杜威對傳統教育中壓制兒童天性的批判、對“兒童中心”教育理念的推崇有助於我國教育工作者轉移工作重心,提高對學生的關注。我國的教育的行政化色彩較重,特別是高年級段中的教育更是如此。在實際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視了教育的目的和對象,把執行教育管理部門的政策指令當作工作重心,把提高升學率作為工作目的,這嚴重違背了教育的目的要求,把學生當成學習的機器、考試的機器。這種忽視教育對象的思想、心理、情感的不斷髮展和變化的教育,是反人性的、是反科學的。學習杜威的“兒童中心”教育理念則能夠幫助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去發掘和尋找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在參與中不斷轉化。

作為教師,我們只有做到了“目中有人”,才能改變教學,最終讓學生享受學習、在學習中自由快樂幸福地生長。“唯一真正的教育是通過對兒童能力的刺激而來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於幫助和激發兒童本能中具有的能力——“兒童的能力、興趣和習慣都建立在他的原始本能之上,兒童的心理活動實質就是他的本能的發展的過程。如果沒有促使兒童本身發展的潛在可能性,那麼兒童就不可能獲得生長和發展”。因此,學校就必須以兒童自身心理成長的需要,去設定課程、組織活動,而不是用成人社會已有的法則和知識去束縛、管理兒童。

(二)創新教育。杜威教育思想本質就是一種創新。不僅是表現在對傳統教育的創新;也表現在對學生創造力的尊重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目前的教育改革首先需要創新,對傳統教育進行批判繼承,推陳出新。需要用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實現人的全面的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必備人才。在一點上,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創新理念對我國的教育改革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杜威曾指出,“沒有一種教育——或關於任何其他事物——是進步的,除非它不斷取得進步”。教育只有不斷更新“經驗”,深化改革,才有進步。我國最新出臺的《教育發展綱要》正是在調研的基礎上面對我國教育改革難題作出具體部署,為我國教育改革提供政策指引。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教師的轉變和學生培養模式上的改革與創新。

1.教師的轉變。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學法”、“從做中學”的教法,對我們教師對教學認知和實踐的轉變有不少的啟發。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自然不能全包全攬,應當充分放手。教師無論是在備課、上課還是課後指導,要做的都應該是啟發為主,以調動和激發學生的自我認知和經驗為主,以學生自己發現、探索和實踐為主,老師不要越俎代庖。教師充當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幫助者、指導者的角色。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的著力點之一就是要研究如何讓教師順利實現這種角色的轉變,處理好教與學、師與生的關係。

2.學生的培養。杜威關於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的闡述對與我國目前教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現象也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杜威反對傳統哲學中的二元對立,主張將個體道德與社會道德結合,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結合,最終實現個體和社會的共同、和諧的發展。這一理念與馬克思主義教育觀中個體與社會的共同發展不謀而合,因為馬克思主義教育觀指出,個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社會的全面發展,社會的發展與個人全面發展是緊密相連的。

也就是說,對學生的培養,不能脫離社會的需要,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進組織教學,並以此進行學生培養的創新。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要以社會需要為落腳點,讓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才能實現個人成功與社會發展的“雙贏”,而不是學生畢業就失業,社會投入即損失這一“雙虧”局面。

很明顯,我國目前進行的教育改革,雖然比較以往有許多創新,但是在對人的關注及對創新教育這兩點上,杜威的教育思想仍有重要的借鑑意義。此外,杜威的“道德至上”教育理念、對教育實驗的關注對我國目前的教育改革也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這兩點從屬於前面兩點,故這裡不再贅述。

參考文獻:

[1]別敦榮:《綱要》解讀及大學“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制定[J].高校教育管理,2010,4(4):10-17.

[2]陳功江:杜威教育理論與我國教育改革[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5(2):108-112.

[3]Dewey,John.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920.

[4王敏:杜威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南方論壇,2011年 第5期.

[5]李明德:“似曾相識”—對杜威教育理論的一些再思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一期,132-136.

[6]李志偉: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學溯源—從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談起[J].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7:87-90.

[7]約翰·杜威:王承緒譯.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8]塗詩萬:美國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進展.教育學報,第8卷.第2期,87-90.2012.4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