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
"
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說起河南美食,很多人脫口而出就是:胡辣湯和燴麵。來河南沒吃過這兩樣,就好比去北京沒喝過豆汁兒、去武漢沒吃過熱乾麵、去南京沒喝過鴨血粉絲湯一般,不對味。但話說回來,從小食上升到河南的本幫菜——豫菜,很多根正苗紅的河南人都說不明白有哪些代表作,是豫菜碌碌無名嗎?怎麼就比不上川菜辣子雞和魯菜九轉大腸?

在幾十年前的民國時期,豫菜一度火遍大江南北,祖籍河南項城的袁世凱就是民國豫菜推廣先鋒, 他生平最愛一家叫厚德福的豫菜館子。著名現當代散文家、當年的美食博主樑實秋也給厚德福寫了好多篇推文,軟熘黃河鯉魚焙面、炸核桃腰、鐵鍋蛋、瓦塊魚等......讀來至今令人口舌生津,讓這位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美食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說起河南美食,很多人脫口而出就是:胡辣湯和燴麵。來河南沒吃過這兩樣,就好比去北京沒喝過豆汁兒、去武漢沒吃過熱乾麵、去南京沒喝過鴨血粉絲湯一般,不對味。但話說回來,從小食上升到河南的本幫菜——豫菜,很多根正苗紅的河南人都說不明白有哪些代表作,是豫菜碌碌無名嗎?怎麼就比不上川菜辣子雞和魯菜九轉大腸?

在幾十年前的民國時期,豫菜一度火遍大江南北,祖籍河南項城的袁世凱就是民國豫菜推廣先鋒, 他生平最愛一家叫厚德福的豫菜館子。著名現當代散文家、當年的美食博主樑實秋也給厚德福寫了好多篇推文,軟熘黃河鯉魚焙面、炸核桃腰、鐵鍋蛋、瓦塊魚等......讀來至今令人口舌生津,讓這位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美食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瓦塊魚

先來看看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是這樣形容瓦塊魚的,他寫到“一塊塊炸黃了的魚,微微彎卷作瓦片形,上面澆著一層稠粘而透明的糖醋汁,微灑薑末,看那形色就令人饞涎欲滴。”

魚肉好吃卻不好做,稍不留意就會有腥味,豫菜瓦塊魚選的是肉厚的黃河鯉魚或鰱魚,取中段最好的部分,去皮後切得厚薄適中,還要避免把魚刺切得過分碎段,魚片外面裹上蛋白粉芡。溫油入鍋,炸黃,然後用上好的藕粉加冰糖,做成糖醋汁。趁熱加上一勺熱油,澆在炸好的魚塊上,最後撒上薑末,即可上桌。經過長期發展與改良,口味上也有了更多選擇,要是不喜愛酸甜口,濃油赤醬做成紅燒瓦塊魚也是口味極佳的。

樑先生還寫道: 一盤瓦塊魚差不多快吃完,夥計就會過來,指著盤中的剩汁說:“給您焙一點面吧?”顧客點點頭,他就把盤子端下去,不大的工夫,一盤像是焦炒麵似的東西端上來了...... 說起這豫菜中十分巧妙的“焙面”,還是豫菜中的另一道名菜——鯉魚焙面更有說服力!

"
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說起河南美食,很多人脫口而出就是:胡辣湯和燴麵。來河南沒吃過這兩樣,就好比去北京沒喝過豆汁兒、去武漢沒吃過熱乾麵、去南京沒喝過鴨血粉絲湯一般,不對味。但話說回來,從小食上升到河南的本幫菜——豫菜,很多根正苗紅的河南人都說不明白有哪些代表作,是豫菜碌碌無名嗎?怎麼就比不上川菜辣子雞和魯菜九轉大腸?

在幾十年前的民國時期,豫菜一度火遍大江南北,祖籍河南項城的袁世凱就是民國豫菜推廣先鋒, 他生平最愛一家叫厚德福的豫菜館子。著名現當代散文家、當年的美食博主樑實秋也給厚德福寫了好多篇推文,軟熘黃河鯉魚焙面、炸核桃腰、鐵鍋蛋、瓦塊魚等......讀來至今令人口舌生津,讓這位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美食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瓦塊魚

先來看看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是這樣形容瓦塊魚的,他寫到“一塊塊炸黃了的魚,微微彎卷作瓦片形,上面澆著一層稠粘而透明的糖醋汁,微灑薑末,看那形色就令人饞涎欲滴。”

魚肉好吃卻不好做,稍不留意就會有腥味,豫菜瓦塊魚選的是肉厚的黃河鯉魚或鰱魚,取中段最好的部分,去皮後切得厚薄適中,還要避免把魚刺切得過分碎段,魚片外面裹上蛋白粉芡。溫油入鍋,炸黃,然後用上好的藕粉加冰糖,做成糖醋汁。趁熱加上一勺熱油,澆在炸好的魚塊上,最後撒上薑末,即可上桌。經過長期發展與改良,口味上也有了更多選擇,要是不喜愛酸甜口,濃油赤醬做成紅燒瓦塊魚也是口味極佳的。

樑先生還寫道: 一盤瓦塊魚差不多快吃完,夥計就會過來,指著盤中的剩汁說:“給您焙一點面吧?”顧客點點頭,他就把盤子端下去,不大的工夫,一盤像是焦炒麵似的東西端上來了...... 說起這豫菜中十分巧妙的“焙面”,還是豫菜中的另一道名菜——鯉魚焙面更有說服力!

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鯉魚焙面

《雅舍談吃》中寫道,”到豫菜館吃飯,櫃上先敬上一碗開口湯,湯清而味美。點菜則少不得黃河鯉。”整條鯉魚斜切刀紋,裹麵糊入油鍋炸透,澆糖醋芡,雖然也有多重做法,但與紅燒相比,糖醋更能體現魚鮮。

如今河南鄭州、開封都有主打鯉魚焙面的餐館,老牌豫菜代表“阿五黃河大鯉魚”就深得廣大食客喜愛。從名字就能看出,這道鯉魚焙面用的是正宗黃河生態鯉魚,每條魚還有自己的專屬身份證。採用漁船上的傳統家常做法,單鍋現燒,肉質筋軟,湯濃味鮮,挑起一塊魚肉,肥嫩爽口而不膩,魚肉食完而汁不盡。上火回汁,下入精細的焙面,焙面雖然形狀像是麵條,實際卻是馬鈴薯擦絲,然後下油鍋炒成的,放入面才能不浪費湯汁,這就跟菜湯拌飯蘸饅頭一個道理,熱汁酥面,口感極妙。

"
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說起河南美食,很多人脫口而出就是:胡辣湯和燴麵。來河南沒吃過這兩樣,就好比去北京沒喝過豆汁兒、去武漢沒吃過熱乾麵、去南京沒喝過鴨血粉絲湯一般,不對味。但話說回來,從小食上升到河南的本幫菜——豫菜,很多根正苗紅的河南人都說不明白有哪些代表作,是豫菜碌碌無名嗎?怎麼就比不上川菜辣子雞和魯菜九轉大腸?

在幾十年前的民國時期,豫菜一度火遍大江南北,祖籍河南項城的袁世凱就是民國豫菜推廣先鋒, 他生平最愛一家叫厚德福的豫菜館子。著名現當代散文家、當年的美食博主樑實秋也給厚德福寫了好多篇推文,軟熘黃河鯉魚焙面、炸核桃腰、鐵鍋蛋、瓦塊魚等......讀來至今令人口舌生津,讓這位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美食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瓦塊魚

先來看看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是這樣形容瓦塊魚的,他寫到“一塊塊炸黃了的魚,微微彎卷作瓦片形,上面澆著一層稠粘而透明的糖醋汁,微灑薑末,看那形色就令人饞涎欲滴。”

魚肉好吃卻不好做,稍不留意就會有腥味,豫菜瓦塊魚選的是肉厚的黃河鯉魚或鰱魚,取中段最好的部分,去皮後切得厚薄適中,還要避免把魚刺切得過分碎段,魚片外面裹上蛋白粉芡。溫油入鍋,炸黃,然後用上好的藕粉加冰糖,做成糖醋汁。趁熱加上一勺熱油,澆在炸好的魚塊上,最後撒上薑末,即可上桌。經過長期發展與改良,口味上也有了更多選擇,要是不喜愛酸甜口,濃油赤醬做成紅燒瓦塊魚也是口味極佳的。

樑先生還寫道: 一盤瓦塊魚差不多快吃完,夥計就會過來,指著盤中的剩汁說:“給您焙一點面吧?”顧客點點頭,他就把盤子端下去,不大的工夫,一盤像是焦炒麵似的東西端上來了...... 說起這豫菜中十分巧妙的“焙面”,還是豫菜中的另一道名菜——鯉魚焙面更有說服力!

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鯉魚焙面

《雅舍談吃》中寫道,”到豫菜館吃飯,櫃上先敬上一碗開口湯,湯清而味美。點菜則少不得黃河鯉。”整條鯉魚斜切刀紋,裹麵糊入油鍋炸透,澆糖醋芡,雖然也有多重做法,但與紅燒相比,糖醋更能體現魚鮮。

如今河南鄭州、開封都有主打鯉魚焙面的餐館,老牌豫菜代表“阿五黃河大鯉魚”就深得廣大食客喜愛。從名字就能看出,這道鯉魚焙面用的是正宗黃河生態鯉魚,每條魚還有自己的專屬身份證。採用漁船上的傳統家常做法,單鍋現燒,肉質筋軟,湯濃味鮮,挑起一塊魚肉,肥嫩爽口而不膩,魚肉食完而汁不盡。上火回汁,下入精細的焙面,焙面雖然形狀像是麵條,實際卻是馬鈴薯擦絲,然後下油鍋炒成的,放入面才能不浪費湯汁,這就跟菜湯拌飯蘸饅頭一個道理,熱汁酥面,口感極妙。

讓民國大師念念不忘的豫菜,只吃過第二種,別的很少聽說

核桃腰

這個核桃可不是我們平日裡吃的樹上核桃,而是由豬腰製成的。首先要將腰子切成長方形的小塊,要相當厚,表面上縱橫劃紋,下油鍋炸,火候必須適當,油要熱而不沸,炸到變黃,腰塊縮捲成圓形,刀口綻開,成核桃狀,故名核桃腰。

炸到金黃的核桃腰要趁熱取出蘸花椒鹽吃,不軟不硬,椒香滿口,做法和口味都是典型的中原菜風格。

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何曾經在大師筆下熠熠生輝的豫菜現在卻鮮為人知?大家可能不知道,1949年後,周總理經過各方研究,親自決定採用豫菜為國宴菜,河南廚子為主廚,直到21世紀初,才重新改為淮揚菜。簡單來說,豫菜講究的是五味調和、質味適中,缺乏川菜“辣”粵菜“甜”這樣的特點,而且缺少年輕人去繼承本幫豫菜的技藝,會做的不多,做的好吃的更少有。

期待豫菜在以後會得到好的發展,做出精緻的中和之味,展示給全中國、全世界的食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