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編者按:在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說鄭成功不是民族英雄?明清幾百年只有他為南洋華人撐腰!》中提到,由於缺乏需求的緣故,明清兩朝海軍力量都不強(鄭和下西洋時代除外),無法保護海外華人。甚至明朝還鬧出了大倭亂。那麼元朝呢?元朝的水師能夠控制中國傳統海域嗎?

元朝初年確實有一段海軍強盛的時期。由於與南宋的作戰以及滅宋過程中吸納了南宋歸附的水軍,元朝繼承了南宋王朝的海軍優勢。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元朝水軍入侵日本

元曾經跨海攻克占城國(後來因為越南戰場的慘敗撤出占城),也曾經遠航爪哇島攻打信訶沙裡王國(雖然在陸戰中被人反殺了),這都證明元王朝的海軍實力是可觀的。至於遠征日本時的兩次颱風翻船事件,與忽必烈同志找了黑心的高麗承包商,偷工減料有關係。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元軍入侵日本路線

元王朝對日戰爭使得本來就已經走向衰落的鎌倉幕府財政破產,大量武士淪為惡黨和浪人,他們出海集結成大批的倭寇,襲擾元朝沿海。照理說,元朝既然繼承了宋朝的水軍優勢,應當能夠有效懲治這些倭寇吧?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忽必烈時代的海軍建設在他死後快速廢弛

並沒有!由於元王朝長期處於財政入不敷出的狀態,忽必烈去世之後,水師迅速被裁撤廢弛。雖然依然重視海貿,但元朝卻無力維持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只能任由倭寇來去自由。倭寇對於元王朝的襲擊,從弘安之役一直持續到元朝滅亡,從未間斷,記載不絕於書。其持續時間之長,肆虐範圍之廣,實際上是明代倭寇所無法比擬的。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肆虐於元朝沿海的倭寇

在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日本商人獻上黃金鎧甲作為貢品,得以在沿海重鎮慶元府(寧波)貿易。區區兩年之後的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這些日本商人發現元朝沿海防禦薄弱之後,就露出猙獰嘴臉,化商為寇,竟將寧波全城劫掠後付之一炬,元朝官軍無法抵禦。此時忽必烈不過去世12年,而慶元府這樣的重鎮便被倭商焚燬,足見元朝的軍隊和海防力量衰退之遽。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元代詩人迺賢有《送慈上人歸雪竇,追挽浙東完者都元帥四首》描述一名都元帥在浙東寧波一帶抵抗倭寇的事蹟。這位被稱作完者的都元帥,應當是浙東道宣撫使哈答孫。有說法認為完者都元帥被倭寇擊殺,這應當是因為詩作是悼詩導致的誤會。然而哈答孫戰於四明山一帶,雖然獲得多次小勝,以所獲倭首為漆器,但終究沒能得到決定性戰果就染病去世,之後倭寇肆虐如初當屬事實。由日本航行到浙江寧波較易,因此浙東是元代倭寇肆虐的重災區。到元仁宗時代,又有倭寇襲擊浙東的記錄。但從元仁宗令虎都鐵木祿宣慰閩浙來看,不但浙江,臨近的福建同樣遭受到倭寇的殘毀。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倭寇的襲擊既見於閩浙,也見於江蘇、山東、河北、遼寧等地,覆蓋整個元王朝沿海,與元朝始終相伴。1336年起,日本進入混亂的南北朝時代,倭寇活動更加劇烈,而步入衰微的元王朝無可奈何,基本放棄治療了,只是偶爾軟弱地稍作抵抗。倭寇在高麗也很猖獗,從高麗至正十年(1350年)至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間,高麗連年都會發生倭寇入侵事件。入侵的倭船少者50餘艘,多者則達200餘艘。倭寇每到高麗一地,則廬舍盡焚。而漕船也成為倭寇擄掠的主要目標,迫使高麗王朝最後改漕運為陸運。⑦⑧面對猖獗的倭寇,元朝還覺得挺有用處。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至正十八年(1358年),倭寇攻陷了被紅巾軍佔據的金復州萬戶府,元廷馬上派人賞賜安撫倭寇。來自高麗的奇皇后也感覺到倭寇的作用。為了干預高麗內政,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奇皇后發兵一萬,聯結倭寇攻入高麗,試圖推翻高麗王擁立新王,結果被高麗軍伏擊,全軍覆沒。元王朝殘餘的一點底牌又報銷了不少。倭寇問題的第一次解決還是明朝的事情。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望海堝之戰地圖

朱元璋時代諸事紛紜,精力有限,雖然與日本有過往來,但並未能徹底解決倭寇問題。到了朱棣時代,兩手都抓,兩手都硬,文武兩開花,一方面令名將劉榮鎮守遼東,在望海堝大破倭人,劍光寒賊膽,又命令李氏朝鮮發動己亥東征,攻陷日本對馬島;另一方面與日本開勘合貿易,室町大將軍足利義滿以日本國王身份,向大明稱臣納貢,約束倭寇。於是百年倭氛,一朝廓清,大明聲威,遠播東國,下次倭寇大規模侵襲,已經是明朝後期嘉靖朝之事了。

都知道蒙古曾東征日本,可你聽過元朝的倭寇之亂比明朝都凶嗎?

▲激戰望海堝

①英國《新科學家》週刊:美國得克薩斯州農業機械大學的考古學家蘭德爾·佐佐木在對1981年從高島附近海底打撈上來的700多塊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和分析後表示,戰艦設計上的缺陷,拙劣的做工以及所用的劣質材料有可能是蒙古艦隊覆滅的原因。佐佐木說:“很多蒙古戰艦龍骨上的鉚釘過於密集;甚至有時在同一個地方有五六個鉚釘。這說明,這些肋材在造船時曾反覆使用,而且很多龍骨本身質量就很低劣。”

②《元史·成宗紀》:(元成宗大德十年四月)甲子,倭商有慶等抵慶元貿易,以金鎧甲為獻,命江浙行省平章阿老瓦丁等備之。

《元史·兵志》:武宗至大二年七月,樞密院臣言:“去年日本商船焚掠慶元,官軍不能敵。江浙省言,請以慶元、台州沿海萬戶府新附軍往陸路鎮守,以蘄縣、宿州兩萬戶府陸路漢軍移就沿海屯鎮。臣等議,自世祖時,伯顏、阿術等相地之勢,制事之宜,然後安置軍馬,豈可輕動。前行省忙古等亦言,以水陸軍互換遷調,世祖有訓曰:‘忙古得非狂醉而發此言!以水路之兵習陸路之伎,驅步騎之士而從風水之役,難成易敗,於事何補。’今欲御備奸宄,莫若從宜於水路沿海萬戶府新附軍三分取一,與陸路蘄縣萬戶府漢軍相參鎮守。”從之。

四年十月,以江浙省嘗言:“兩浙沿海瀕江隘口,地接諸蕃,海寇出沒,兼收附江南之後,三十餘年,承平日久,將驕卒惰,帥領不得其人,軍馬安置不當,乞斟酌衝要去處,遷調鎮遏。”樞密院官議:“慶元與日本相接,且為倭商焚燬,宜如所請,其餘遷調軍馬,事關機務,別議行之。”

③元·迺賢 《送慈上人歸雪竇,追挽浙東完者都元帥四首》(其二):

日本狂奴擾浙東,將軍聞變氣如虹。

沙頭列陣烽煙黑,夜半鏖兵海水紅。

篳篥按歌吹落月,髑髏盛酒醉西風。

何時盡伐南山竹,細寫當年殺賊功。

注:公薨於四明,上人送公柩至野狐嶺安葬

④《新元史·哈答孫傳》:至大四年,賊起四明,賜三珠虎符,授中書右丞、浙東道宣慰使,兼都元帥,往討之,哈答孫驅賊入海,安集流亡,境內帖然。俄感瘴癘卒,年六十五。延佑初,贈推忠效義佐理功臣、太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秦國公,諡昭宣。子塔海。

⑤《元史·虎都鐵木祿傳》:延祐三年,大臣以浙東倭奴商舶貿易致亂,奏遣漢卿宣慰閩、浙,撫戢兵民,海陸為之靜謐雲。

⑥《故中奉大夫淛東道宣慰都元帥薊縣翼上萬戶府諤勒哲圖公行狀》:嘗中夜,倭奴四十餘人,擐甲操兵,乘汐入港。倭旋及昌國北界,擄商貨十又四,掠民財百三十家,渡其子女,拘能舟者役之,餘氓囗竄。

⑦《高麗史》卷41 《恭愍王世家》,十五年五月乙巳、十五年九月丁:恭愍王十五年 (1366) 四月,“倭屠喬桐,留屯不去,京城大震”。而受命御倭的京城 (今開城) 宿衛軍兵,居然 “望賊不敢進”。九月,倭寇又至陽川縣掠奪漕船。

⑧譚紅梅: 《倭寇與麗日關係》,《北方文物》2014年第1期

⑨《元史·紐的該傳》:倭人攻金復州,殺紅軍據其州者,即奏遣人往賞賚而撫安之。

⑩《元史·后妃傳》:初,奇氏之族在高麗者,怙勢驕橫,高麗王怒,盡殺之。二十三年,後謂皇太子曰:“汝何不為我復讎耶?”遂立高麗王族人留京師者為王,以奇族之子三寶奴為元子。遣同知樞密院事崔帖木兒為丞相,用兵一萬,並招倭兵,共往納之。過鴨綠水,伏兵四起,乃大敗,餘十七騎而還,後大慚。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曲墨封,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