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真實的袁紹:人品比輸贏重要

袁紹 曹操 許攸 漢朝 最愛歷史 2017-06-15

話說在中國傳統的歷史觀點中,袁紹向來是個讓人惋惜的人物,他擁有一手好牌,卻頻頻出錯打得稀巴爛,在傳統觀點看來,這是個剛愎自用、有勇無謀的傢伙,最出名的案例,就是他在官渡之戰中的爛指揮導致全盤皆輸。

然而翻開史書、還原真相,袁紹真的是一個如《三國演義》所寫的一樣、傻逼無用的傢伙嗎?

今天,最愛君就要帶大家來看看一個真實的袁紹,來還原一位真實的英雄,他的悲劇人生和那些生前身後事。

還原真實的袁紹:人品比輸贏重要

貴族出身的袁紹,家族五世忠義

應該說,在漢末的群雄和各路軍閥中,袁紹是出身最為高貴的,他的祖上連續四代人位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儘管家族“勢傾天下”(語出陳壽《三國志》),但袁紹的家族五代人,卻一直以公義、廉正、博愛、禮節下士聞名,在整個東漢朝廷享有美名。

對於袁紹的家族,《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和註釋者裴松之,引用當時的同時代人的評價,說袁紹的家族是“為天下所歸”的名門望族,因此在漢末,即使是像權臣樑冀這樣的奸臣,也非常敬重袁紹的祖先和家族,應該說,這是袁紹起家的超級政治資本。

袁紹雖然出身超級名門,但袁紹在家中的地位並不高貴,因為他只是個“庶出”的小老婆所生的兒子。根據現有的史料可知,袁紹的父親袁逢(也是位列“三公”的權臣)生有兩個兒子,其中袁術是嫡出的正牌兒子,而袁紹則很可能是奴婢所生的兒子,在後來的軍閥混戰中,有一次袁術曾經很生氣的說,天下的名仕怎麼回事,不來投靠我,卻偏偏去支持袁紹這麼個我們家的“奴家子”

由此可見,袁紹儘管出身高貴,但在看重嫡出的古代,在家中的地位卻並不尊崇,袁紹是依靠著自己的個人本領和才識、威望,逐漸走上歷史舞臺的。

貴族出身的“奴家子”袁紹:以德服人

袁紹剛出生沒多久,他的父親袁逢就死了,但袁紹生得英雄偉岸、英俊瀟灑,他的叔父袁傀(也位列三公,是東漢的太傅)很喜歡他。袁紹也不辜負叔父們的期望,20歲的時候就出任“濮陽長”,做官的時候也有“清名”,廉潔守正,為當時所稱道。

袁紹有孝心。母親去世後,袁紹為母親守孝3年;3年後,袁紹又為他剛出生不久就去世的父親,繼續守孝三年。袁紹前後一共在父母墳墓旁“結廬”守孝6年,對於一個出生於貴族家庭的公族子弟來說,這種孝心,假如不是出自孝心和真心本意,是非常難以做到的。

還原真實的袁紹:人品比輸贏重要

袁紹也曾是曹操敬重的老大哥

袁紹還禮節下士,所以“士多附之”,在後來擊敗袁紹的曹操,年少的時候也跟袁紹關係很好。曹操出身大宦官家庭,他的假爺爺曹騰是東漢的大宦官,父親曹嵩官至太尉(相當於國防部長),按理說,宦官勢力跟朝臣勢力是勢同水火的,但曹操敬重袁紹的為人,是把袁紹當成兄長和名士來看待的,後來在袁紹成為東漢高級軍官後,曹操還曾經在他手下做過下級軍官,後來還跟隨袁紹一起共同討伐董卓。

在漢末群雄中,袁紹起先是最有勢力的,他兼併了冀州、幽州、幷州、青州四地,相當於控制了現在的整個河北省一帶地區,號稱“帶甲百萬、谷支十年”,實力雄厚,而相反作為家中“嫡長子”的袁術卻人才零落,像喪家犬一樣到處東奔西跑,應該說,漢朝末年的人才和群眾,眼睛也是雪亮的,“人擇明主而事,鳥擇良木而棲”,品德高尚、勇略過人,使得袁紹身邊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追隨者。

誅滅宦官集團

東漢末年,宦官勢力猖獗,與外戚、朝臣的鬥爭也越發白熱化,到了漢末,大將軍何進掌權,何進想要誅滅宦官,當時宦官聽到消息後都假裝向何進示弱,表示“唯何大將軍處置”,但暗地裡卻密謀先下手為強。

在此危急關頭,袁紹是非常有遠見的。袁紹馬上向何進建議,此前朝臣試圖誅滅宦官不成,反而被他們集體屠戮,如果不趁著有利時機清除宦官集團,恐怕朝廷將再次大亂,袁紹多次建議,但何進始終不聽,最終被宦官中常侍段珪等人,騙入洛陽皇宮中殺害。

這是東漢天下大亂的開始。在此千鈞一髮的危急關頭,袁紹迅速領兵攻進皇宮,並斬殺宦官2000多人,長期危害整個東漢朝廷的宦官勢力至此才被剿滅一空,使得整個東漢文官集團轉危為安。還原真實的袁紹:人品比輸贏重要

袁紹在危難關頭,剿滅宦官集團

應該說,袁紹的這次平亂意義非同凡響,即使是領軍人物已經被殺,但沉著勇毅的袁紹仍然堅持不懈,最終穩定了朝政大局。如果沒有後來的董卓之亂,漢末的朝政或許在此後又將是另外一番景象。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軍閥董卓乘虛而入、進入洛陽,由此開啟了漢末的亂世紛爭。

董卓進入洛陽後,袁紹逃到冀州,整個袁氏家族也被董卓滅族誅殺,對此,當時整個東漢朝野上下,是非常同情袁氏家族的。在當時的時人看來,袁紹家族五世忠義,而袁紹為了誅滅宦官集團、對抗軍閥,卻導致被滅族,這是何等慘痛的遭遇。

置生死於度外

因此在後來各路軍閥集合討伐董卓的隊伍中,袁紹被推為“盟主”,這也不是隨便就能當的,如果沒有被天下所歸心、認同的超級品德、家世背景和實力,是當不起這個盟主的。

討董聯軍分裂後,各路軍閥開始各自攻伐、爭搶地盤。而在當時爭戰北方的兩大英豪中,袁紹和曹操是最有典型性的代表。

還原真實的袁紹:人品比輸贏重要

漢末軍閥割據混戰,袁紹也曾想統一北方

袁紹在起家時,以冀州為根據地,相繼攻下了幽州、幷州、青州,在與公孫瓚爭戰時,袁紹有一次身邊僅有100多步兵,卻不料猝然遭遇公孫瓚一支2000多人的精銳騎兵部隊,當時袁紹被重重圍住,身邊的箭如雨水般密集飛下,情勢萬分緊急,手下想要拉著他躲入一處空牆躲避,袁紹卻將頭盔重重摔倒在地,怒吼著說,“大丈夫應該迎敵戰死,哪裡能躲藏逃生?”於是跟手下一起奮勇突圍,剛好援兵也及時趕到,勇悍的袁紹最終成功脫險。

袁紹有英雄本色,並且不失冷靜。在攻破公孫瓚後,一次袁紹正與賓客和將領們一起聚會,突然傳來消息,說大後方城池被佔,叛軍多達數萬人,聚會中有不少人大驚失色,很多人擔心家人安危,紛紛流下眼淚。當時袁紹的家屬也被叛軍所劫持,但袁紹聽說後卻從容鎮靜,安撫部下、穩定軍心,最終指揮平定叛亂。所幸的是,叛軍中有人知道袁紹忠義,因此並未加害他的親屬。

由於戰略膽識過人,並且冷靜從容,加上出身優越、禮賢下士,因此沒過多久,袁紹就統一了冀州、幽州、幷州、青州四地,成為當時整個北方最為強大的實力派,與此同時,他與曹操的矛盾也開始日益凸顯。

袁紹VS曹操:一個人品清正,一個卑劣缺德

與袁紹相比,曹操無疑在戰略、戰術素養方面明顯棋高一著。就在曹操迎漢獻帝之前,袁紹的謀士就紛紛獻策,要袁紹迎接漢獻帝以挾天子令諸侯,但袁紹卻擔心皇帝不好伺候而錯失良機;並且袁紹在攻下河北等地後,便將幾個兒子四處分封派駐,這也為日後袁紹死後,他的兒子們爭權廝殺埋下了定時炸彈。

但從人品來說,袁紹的人品無疑比曹操好太多了。在當時的時人看來,作為舉朝聞名的公族子弟,袁紹家族五世仁義,品德優越,在治理河北期間,袁紹也以政寬仁和聞名,因此即使在官渡之戰中敗給曹操後,袁紹的大本營仍然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而曹操攻佔袁紹的地盤、統一北方,那是在官渡之戰兩年後,袁紹病死了,曹操才得以實現統一北方的夢想的。

在當時的時人看來,曹操是大宦官家庭出身,他的假爺爺曹騰作為大宦官多行不義,驕橫 虐民,家庭背景是為人不齒的,在漢末的評論看來,曹操是毫無疑問的“贅閹遺醜,本無令德”;並且曹操年少的時候也是鬥雞走狗、玩耍取樂,典型一個花花公子哥的形象,並沒有給時人留下太好的印象;
還原真實的袁紹:人品比輸贏重要

人品卑劣的奸雄曹操,反而笑到了最後

而在討伐董卓失敗、各路軍閥互聯廝殺的過程中,曹操也以反覆無常,濫殺朝臣、誅除異己聞名當時;更有甚者,曹操不僅殺害忠於劉漢的王臣將領,而且組織軍隊到處挖掘各個王侯貴族的陵墓盜取金銀寶物,甚至任命專業的盜墓官摸金校尉等到處盜挖,所過墮突,無骸不露”,應該說,在漢末同時代的人看來,曹操是一個特別沒品的無賴子弟,無論是人品還是所作所為,在當時都是非常為人所不齒的。

與曹操相比,袁紹也有很多缺點,缺乏戰略眼光、戰術素養不足、聽不進謀士意見,但除卻這些缺點,當時的整個東漢,對於袁紹的人品倒是很認同的。

翻遍《三國志》和裴松之的註釋,你可以發現東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無論是從上到下,對於袁紹的人品都沒有太多的非議,只是說他剛愎自用、有勇無謀居多,相反對於曹操,無論是東漢末年的時人,還是後代,對於曹操的為人和做法普遍是非常不屑的

官渡之戰:真實的許攸是個無恥小人

然而,歷史就是這麼殘酷,陰險的人最終笑到了最後。

公元200年,在決定當時整個北方戰局的官渡之戰中,許攸先是向袁紹建議偷襲曹操的大後方許都(許昌),史書記載,當時袁紹拒絕了這個建議,於是許攸生氣了,就投奔曹操,向曹操建議偷襲袁紹堆放軍糧的大本營烏巢,曹操由此大破袁紹實現逆襲。

但歷史的真相是,許攸本人是個非常貪婪放縱的人,他之所以叛逃曹操,原因是因為當時袁紹接到舉報,說許攸的家人在河北驕橫放縱,到處欺負平民搶掠斂財,已經引發很大民憤,當時袁曹大戰正在進行中,袁紹並未因此發作,反而是許攸這個牆頭草,看到自己在河北的貪贓枉法事蹟就要爆發,於是乎馬上來了個叛逃投敵,將袁紹的機密一五一十告訴了曹操,使得曹操擁有了絕地大反擊的機會。還原真實的袁紹:人品比輸贏重要

真實歷史中的許攸,一個貪婪無恥的小人

袁紹所託也非人,臨陣又碰到了幾個致命牆頭草。在聽說曹操精兵出擊烏巢後,袁紹立刻下命圍魏救趙,組織重兵猛攻曹操的大本營,應該說,這在當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計策,然而袁紹派去的大將高覽張郃卻臨陣叛逃,致使袁紹的軍隊潰敗,而曹操則將袁紹的降軍7萬多人全部活埋坑殺。

官渡之戰後,袁紹仍然繼續據守河北,曹操也並未能再進一步,一直到兩年後袁紹病死,曹操才能大肆進攻袁紹的地盤,最終統一北方。

袁紹死後兩年,性情狂妄、“貪而無治”的許攸,最終在榨乾利用價值後,被曹操殺死

而當時臨陣背叛投降曹操的高覽,則被趙雲殺死

號稱猛將的張郃,最終也被諸葛亮用計射殺

至此,在官渡之戰中出賣袁紹的三位重要黑手,全部不得好死而終。

袁紹死後:手下臨死前仍向他致敬

官渡之戰後,袁紹的重要謀士沮授被曹操抓住,但沮授卻一直拒不投降,身材曹營心在袁

並且試圖祕密逃奔袁紹,最終被曹操所殺;

袁紹死後,他的謀士審配為他守城,始終拒不投降曹操,城破後,審配大罵曹操,臨死前,審配大聲對行刑的人說,“把我轉向北面行刑,我的主公(袁紹)在北面!我的人頭也要落向北面!”(《三國志》(裴松之註釋版):臨行刑,叱持兵者令北向,曰:“我君在北。”)

還原真實的袁紹:人品比輸贏重要

審配寧死不屈,死前仍懷念袁紹

最愛君也相信,一位死後仍然得到臣子擁護和盡忠的人,肯定是有著他非凡的人格魅力的,只是歷史總是成王敗寇,袁紹,這位品德優秀、禮賢下士、勇略過人的貴族子弟和漢末英雄,最終敗在了一位卑鄙無恥的梟雄曹操手中,而後世的小說家們,則無情地將他奚落成為剛愎自用、有勇無謀的莽夫和軍閥。

殊不知,英雄即使落敗,也是值得被敬重的!

*本文為“最愛歷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