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許攸叛逃後袁紹本可以趁機取勝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期“三大戰役”之一,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許多“馬後炮”認為官渡之戰曹操必然勝利,其實官渡之戰曹操完全是“險勝”。官渡之戰結束後,曹操也承認“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郭嘉的所謂“十勝十敗論”,只是鼓舞曹操軍隊士氣,並不能直接幫助曹操贏得官渡之戰。後來的官渡之戰,曹操在即將失敗關頭,突然出現許攸從袁紹處叛逃過來,這才幫助曹操意外贏得勝利。

官渡之戰,許攸叛逃後袁紹本可以趁機取勝

官渡之戰前夕,袁紹的重要謀臣田豐、沮授都建議採取“持久消耗戰略”。表面上袁紹“不從”,但實際上袁紹實際施行的就是“持久消耗戰略”。從建安五年(200年)六月“袁紹擁十萬眾”進攻官渡,到這年十月“紹軍驚擾,大潰,紹及譚等幅巾乘馬,與八百騎渡河”,官渡之戰“主力會戰”持續了5個月。如果從這年二月的前哨戰算起,官渡之戰持續了9個月。沮授提出“北兵雖眾而勁果不及南,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南幸於急戰,北利在緩師。宜徐持久,曠以日月”,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寫著“紹不從”,其實9個月的大規模作戰特別是5個月的主力會戰,袁紹採取的就是“徐持久,曠以日月”戰略。5個月的主力會戰,“曹操出兵與袁紹戰,不勝,復還,堅壁”,把擅長野戰的曹操拖入深溝高壘的陣地攻堅戰,袁紹已經勝利了一半。

袁紹背靠著富庶的冀州,“持久消耗戰”比曹操有優勢。曹操甚至因為糧草不足引起老百姓反叛計劃撤軍,“操眾少糧盡,士卒疲乏,百姓困於徵賦,多叛歸紹者,操患之,與荀彧書,議欲還許,以致紹師”。荀彧當然是鼓勵袁紹堅持抵抗,畢竟曹操一旦後撤不僅許都直接暴露在袁紹軍隊鋒芒下,而且曹操軍隊士氣會大受打擊。荀彧也只能用高祖和項羽在滎陽、成皋長期對峙“是時劉、項莫肯先退者,以為先退則勢屈也”,強烈建議曹操咬牙堅持。其實曹操比當年的劉邦更艱苦,因為劉邦背後後富庶的關中基本不缺糧,而曹操背後是殘破的兗州、豫州,糧草補給困難。荀彧所謂“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也只是“精神鼓勵”,畢竟不能轉化為軍事戰鬥力。如果曹操不能解決大軍乏食問題,官渡之戰拖到最後必然是“誰先餓死誰失敗”,而且明顯袁紹可以象此前的王翦對付項燕、此後的司馬懿對付諸葛亮那樣,坐等勝利。

官渡之戰,許攸叛逃後袁紹本可以趁機取勝

曹操雖然在荀彧的鼓勵下堅持官渡之戰“絕不會退”,但畢竟軍糧問題沒有破解之法,此時正好許攸從袁紹處叛逃,這才有官渡之戰“大逆轉”。許攸是袁紹的重要謀士,接觸了袁紹太多的軍事機密。許攸叛逃,曹操當然喜出望外,這才有“子卿遠來,吾事濟矣”之語。許攸也一語道破曹操缺量的困窘,“公孤軍獨守,外無救援而糧谷已盡,此危急之日也”。如果曹操不能讓袁紹大軍先缺量,則曹操大軍必敗。許攸的建議就是“袁氏輜重萬餘乘,在故市、烏巢,屯軍無嚴備,若以輕兵襲之,不意而至,燔其積聚,不過三日,袁氏自敗也”,不僅告訴曹操袁紹糧草囤積之所,而且告訴他屯軍沒有嚴密守備,建議曹操偷襲烏巢燒燬袁紹糧草。可以說許攸的到來,不僅讓曹操知道袁紹糧草所在地,而且知道該地守備空虛,這才有曹操孤注一擲親自帶領步騎五千精兵奔襲烏巢。

許攸叛逃,袁紹就應該立即意識到許攸必然投奔曹操,而且洩露重要軍事機密例如袁紹大軍糧草輜重在烏巢且守備空虛。曹操死裡求生必然冒險一搏,派出精兵甚至親自率軍偷襲烏巢。此時袁紹就應該“將計就計”以烏巢的糧草為誘餌,將曹操精兵予以消滅。許攸叛逃這事,只要袁紹找沮授商量,沮授必然知道如何應對。可惜袁紹“性遲而多疑”,錯失了絕殺曹操的良機,這才有烏巢糧草被焚燒之禍。

其實即使曹操親率五千精兵奔襲烏巢,袁紹依舊有擊敗曹操的巨大機會。烏巢距離袁紹大營不過40裡,袁紹完全可以派出兩三萬大軍包括全部騎兵在張郃、高覽指揮下火速救援烏巢。常言說“救兵如救火”,袁紹大營到烏巢40裡地騎兵半個小時就可以趕到,步兵也可以在兩個小時趕到。張郃、高覽兩三萬救援大軍與淳于瓊萬餘守軍內外夾擊,曹操五千大軍插翅難飛。要知道淳于瓊一直堅守到第二天天亮,”會明,瓊等望見操兵少,出陳門外,操急擊之,瓊退保營,操遂攻之“。十萬火急時,袁紹竟然不是不假思索派兵救援烏巢,而是有時間去討論如何應對,正是這種”軍事民主會“害死了袁紹,耗費了救援烏巢的”黃金十二小時“。郭圖提出進攻曹操大營,其實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軍事大營深溝高壘很難被擊破,此前曹操大營頂住了袁紹大軍半年進攻,豈能這次幾個小時就可以攻破?可憐的袁紹終於為他的遲疑不決再次付出代價。

官渡之戰,許攸叛逃後袁紹本可以趁機取勝

官渡之戰可以說許攸叛逃前,袁紹基本是掌控者90% 的勝局,只需要繼續堅持半個月就能大獲全勝。即使許攸叛逃到曹操處,袁紹也可以“將計就計”以烏巢糧草為誘餌絕殺曹操。烏巢遭受襲擊,袁紹還有翻盤機會那就是全部騎兵與機動步兵可以全部救援烏巢,與淳于瓊萬餘守軍內外夾擊消滅曹操的五千精兵甚至俘獲曹操。可惜袁紹猶豫不決中錯失良機,這才有官渡之戰曹操意外取得勝利。袁紹謀士眾多也是問題,奔襲烏巢曹操與許攸商量後當即拍板,袁紹卻要與眾謀士商量,焉不知軍事鬥爭關鍵時刻“時間就是勝利”?

官渡之戰其實袁紹大軍只是缺量但主力尚存,但袁紹精神上卻備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甚至鬱鬱而終,這才有曹操最終統一北方。不過,曹操從官渡之戰到徹底消滅袁熙袁尚竟然用了7年時間裡,而且是袁紹長子袁譚與幼子袁尚內部紛爭的情況下取得勝利,也說明袁紹集團家大業大。如果不是袁紹精神崩潰,官渡之戰後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許攸自以為是曹操擊敗袁紹的首功之臣,甚至於眾坐呼操小字曰“某甲,卿非我,不得冀州也”,當然最終被曹操殺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