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文/小肥蝦

1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盧橘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自古以來,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用優美的詩句詮釋仲夏。在這個天氣變化多端的奇妙季節,吃貨老饕們正在準備鮮得讓你掉下巴的美食清單,而穿越到古代,人們又是如何應對炎炎夏日的呢?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時空回到唐朝。長安的夏天很熱,冰鎮飲料相當流行。皇室有專門的官員按照明文規定,負責冬天藏冰、夏天取冰;一般貴族大臣家也經常自己弄藏冰窖,皇帝還經常在夏天對大臣賜冰。甚至在長安市面上,也有向普通百姓賣冰的商人,當然,賣得很貴,窮人就不要奢望了。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宋代呢?宋代的酷暑時節,猶如《水滸傳》裡《智取生辰綱》的描寫,綽號「白日鼠」的白勝在賣酒時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宋史·五行志二》曾記載:「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史書中的嘉定八年五月,即現在的陽曆六月,彼時太陽多日發威,草木被暑氣炙烤得乾枯,泉水也都乾涸,這場高溫致使江蘇、河南、安徽、湖南等省份深受影響。

暑氣燻人、水源的乾涸,極大地刺激了百姓對於飲用水的供需。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那個時候,飲用水對於老百姓們是真正的奢侈品。當時的水價,一杯水能賣數十錢——而以湖州的朝廷軍匠為例,每天的工資不過200文——不可不謂之貴!

為此,在以往發生高溫天氣時,宋代官府會讓百姓減少戶外作業、避免外出,並會為受災地區人口發放相應的補助。

2

作為古代文人圈中的美食+養生+健康達人,袁枚在《隨園詩話》的「養生之道」中透露到自己有一定的講究,即「惟暑不出,過中秋才出」。大熱天的哪能出去呀,在家裡宅著吧!等到過了中秋才出門,這個時候,大閘蟹可以安排上了!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有一年九月,居住在金陵小湯山隨園的袁枚被暑氣熱倒,經過一名姓呂的大夫醫治,袁枚早晨喝下了中藥,到了傍晚時,袁枚感覺氣頭暈目眩、嘔吐不止,病情急轉直下。

恰好與袁枚曾經一同鄉試的友人趙黎村前來拜望,聽聞袁枚的病情,趙黎村便說自己懂些醫理,可以為袁枚兄治治暑症。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趙黎村對袁枚望聞問切一番後,認為袁枚所患暑症自己能醫,接著寫下一道方子,差人迅速抓藥,並另吩咐人買石膏粉。

吃了加了石膏粉的中藥,袁枚覺得氣血上湧、嘔吐不止的情況已大為好轉,有如「千鈞之石,將腸胃壓下,血氣全消」。半碗藥下肚,袁枚便昏沉沉地睡過去,額頭漸冒出汗水。

袁枚醒後,趙黎村問道,想吃西瓜嗎?

袁枚說道,特別想!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吃了消暑神器後,袁枚精神狀態漸漸好了起來,到了晚上,便可以喝一些粥了。

自古以來,西瓜都是利尿、排毒、解暑的神器啊!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3

時空推移,到了清朝,美食家們不僅注重食物的來源、種類以及烹調的火候、器具等,而且更重視食物長久的味鮮、色鮮,以及保證新鮮的食物儲存。積年累月,清代食譜中記載有多種多樣的可操作性、簡易性、實用性的食物儲存技術。

代表的有幾種: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臘水制。《食憲鴻祕》中,直接使用臘雪醃製肉類。做法是將臘月之雪拌鹽之後,貯存在水缸之內,放入陰涼地進行貯藏。入夏烹飪之時,取水一勺,以煮鮮肉,且不用生水及鹽、醬等輔料。「肉味如暴醃,中邊加透,色紅可愛,數日不壞。」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石灰制。石灰不僅日常藥用,也可以用於食物保鮮。對此,《醒園錄》中有詳細記載。其法為「大甕一個,擇其口寬大者,中間以梗灰幹鋪於地,將碗盛物放在上面。甕口將小布棉褥蓋之。再以方磚壓之,勿令通風走氣。經宿雖盛夏不臭。」

酒制。古人不僅留戀酒的醇香,而且普遍用於日常生活的食物儲存中。一道酒醃蝦,不僅美味,而且將加酒貯藏發發揮得淋漓盡致:用酒浸鮮河蝦數日,經數日揮發,酒味變淡時,換酒重新浸泡,加醬油冬月醉下,久留不敗。為提高酒精度 數,以致延長保質期,古人還時常將臘酒和燒酒一併使用,效果尤佳。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隔離制。食物容易腐爛變壞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接觸了外部環境,容易氧化、黴變。為保持食物的色、味等鮮美,以延長食物的保質期限,在長期實踐中,人們探索出了隔離法。隔離法主要是藉助麥面、麥麩、黃土、鹼灰等作為隔離介質,充分利用介質的防黴、吸溼、性涼等本質特性,相當於為食物披上了一件安全的保鮮衣,以隔離外部環境,達到防腐的目的。

袁枚:夏天的命是石膏粉、西瓜給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