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袁枚 蔡瀾 蘇軾 周作人 鍛彰趣義 鍛彰趣義 2017-09-14

蘇軾和袁枚都是老饕,精於飲饌之道。但如果我們假設,有一個飯局,“碰巧”同時請到了這兩位美食家,場面多半不會很愉快。蘇軾和袁枚,很多時候,根本吃不到一起去。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蘇東坡嗜辣(宋朝雖無辣椒、但有辣味,食茱萸、姜、芥辣、花椒、扶留藤、桂等),一次患了紅眼病,醫生囑咐他少辛辣,戒油膩,他內心就非常掙扎,在幻覺中,聽見自己的嘴說:“眼睛是眼睛,嘴是嘴,眼睛生病了,為什麼要嘴忌口?”就通透了,該怎麼吃還怎麼吃。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袁枚,浙江人,不太吃辣。《隨園食單》裡寫到煮羊頭,特別註明一句:“如吃辣,用小胡椒十二顆,蔥花十二段。”再辣,又能辣到哪裡去?秦椒做醬,還要加入甜醬和蝦米解辣,這種醬,浙江人和上海人覺得辣,放在湖南,恐怕不如一勺小米辣“誘人”。對袁枚來說,煮羊頭加小胡椒配蔥,帶皮肉蘸椒鹽,已經“太刺激了”。

兩個人坐在一起,一個無辣不歡,另一個說我也可以吃辣的,邊數著粒數,往菜裡點綴小胡椒。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蘇軾嗜肉,自己曾經發誓,每餐喝酒吃肉,不過一爵一肉,從來沒做到就是了,這是量大;食材範圍又極廣,從瑤柱、河豚,吃到蝙蝠、蜜唧(剛出生的粉紅色小鼠,後世三吱兒的前身),這是類繁。袁枚見了,是要搖頭的,認為太過。袁枚有個原則,做菜“用貴物宜多,用賤物宜少。用肉不得過半斤,用雞、魚不得過六兩。”即便是白煮肉,認為非二十斤以上燉煮,則淡而無味,端上餐桌,也不過薄薄的幾片,不夠再點。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這一餐若是袁枚埋單,聽袁枚的吩咐安排,蘇軾恐怕要悶死。如果為了不傷文壇和氣,蘇軾提議不論南北,不拘酸甜,咱們吃火鍋吧,就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袁枚根本不吃火鍋。《隨園食單》中專門列了一些飲食“戒律”,其中就有“戒火鍋”這一條。在袁枚看來,不同的菜色,有不同的火候、搭配,不分文武,“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問哉?”再說一群人圍著爐子,吵吵鬧鬧,煩都煩死了,哪裡還有心情吃飯。

聽完這一番大道理,蘇軾伸向冷鍋魚的筷子緩緩放了下來。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周作人先生想必是受了日料的“薰陶”,總覺得家鄉整年吃鹹極了的鹹菜和鹹極了的鹹魚。聞一多先生就總是嫌雲南蒙自的菜太淡。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從如今的各省區鹽攝入量排行榜來看,聞一多先生大可以嘗一嘗紹興的鹹極了的鹹魚,周作人先生大概是不肯吃黃石的餈粑魚了。聞一多先生和周作人先生,當然也吃不到一起去。

汪曾祺先生有一次買了,興高采烈拿來給北方的朋友嘗一嘗,正準備誇耀一番,被朋友一句“不及糖蒜好吃”噎了回來,於是感慨“人之成見之難於動搖”。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可不是嗎。提到豆腐腦,汪曾祺老爺子覺得家鄉的三和油豆腐腦加點蝦米榨菜,清清爽爽的,比北京的羊肉口蘑滷高明多了。唐魯孫先生,鑲紅旗下的老饕,吃豆腐腦只認北京的肉片打滷,問他別處的滷也有鹹而葷的呀,他會笑笑說:“也不過是有點兒榨菜乾蝦米。”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若是約早餐,兩人能把桌子掀了。

這其中有情懷。《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陳曉卿,說到過年,還是忍不住想起自己兒時的紅薯糖。張公子張佳瑋,吃遍四方,才終於明白無錫菜究竟有多甜。

飲食,是一件極私人的事,對它的評判,當然難免打上“偏見”的烙印。與其說是“偏見”,倒不如說是記憶和情懷,從還不記事兒時,日復一日,三餐加夜宵累積起來的烙印。這種記憶和味覺相連,每一次鼻翼的翕動,每一次舌頭上萬個味蕾的伸展,都催動著你的大腦。可惜味覺無法轉述,記憶不能複製,這種“偏見”便一次次的在習慣的陣營裡留存下來。北京人的懷念老莫,上海人懷念兒時過年吃到的,杭州的小核桃,都是如此。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還有些偏見,就純粹是偏見。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趙翼,《廿二史札記》獨步江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怎麼治他?趁他不注意往嘴裡塞蒜,他怕這個。他曾經說,一個人吃了蔥和蒜之後,連流出的汗都臭如牛馬糞。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的制憲議會任職,拉過大提琴,當過市長的布里亞-薩瓦蘭,對美食發表過不少宏論,見於《廚房裡的哲學家》和《廚房裡的騎士》。他的野心卻不在於吃,而在於建立一門美食學,尋找“關於人類營養問題的理性解釋”。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美食家若是什麼都要尋找到理論依據,就難免會犯錯誤,比如他曾經試圖在好口腹之慾和人物的體貌特徵建立聯繫,“天生的美食家一般都是中等身材、方圓臉、眼睛明亮、額頭小、鼻子低、嘴脣豐滿、四方下巴……天生沒有口福的人一般是瘦長臉型,眼睛和鼻子都較大,不管他身高如何,他總是給人一種瘦長的感覺。”

那完了,袁枚被開除出美食家隊伍了,汪曾祺老爺子的圓下巴實在太萌,不適合當美食家,他的公子汪朗先生也不行。唐魯孫老爺子也不行,下巴太尖,張佳瑋於口欲一道也難有進境。倒是王敦煌先生,似乎符合布里亞-薩瓦蘭的標準。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蔡瀾先生似乎也符合?他不僅符合布里亞-薩瓦蘭的長相定義,還符合其的“美食主義”定義,即“對那些能讓味覺器官愉悅的東西熱情的、理性的,同時也是習慣性的偏愛”。蔡瀾先生對所謂“習慣性的偏愛”發揮到了極致。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他自己喜歡吃麵,但批評陝西人的喜歡面,把面來做成各種樣式,其本質是對優質大米的嚮往。他批評清酒,“……真正會喝的人,只欣賞未削過的米釀成的所謂‘普通酒’,不去碰造作的‘大吟釀’。”提到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店,說飯太多了,不適合喝酒。對三文魚有偏見,覺得有陣不愉快的味道,只吃醃過的,但只選最肥的部位。到廣州,看到雲吞麵裡包鮑魚,就要撇嘴。說豬油撈飯和豬油渣是人間美味,不吃的人和傻瓜差不多,邊吃邊高喊“膽固醇萬歲”。

但他既然直接說美食就是很極端的鄉愁和很極端的偏見,並且又“從小就是叛逆的個性,讓我做些平常人要做的東西,我最討厭了”,那他的“偏見”反而可愛起來,是性情,正應了袁宏道和張岱的論調,“餘觀世上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不可愛的偏見,比如北大路魯山人。他的熱愛日本文化,至於極端,迫不及待想要通過貶低別國料理來展示日本飲食文化的合理和高貴。歐美料理使用的是劣質牛肉,所以不可能做出美味的牛肉料理。法國巴黎的水質不好,所以啤酒難喝。覺得法國料理被過分誇大,不止一次批評米其林餐廳的廚師過分注重醬汁而忽略了對“食材的講究和探求食材中的道理”。中餐範圍太廣,不好評的,他說“推動其發展、發達的原因是食物的不足”。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太苛刻了,就不近人情,但也近於道了吧。我總想起某位老師的一句話,理論是片面的深刻,它只需要在它要解釋的問題上有充足的解釋力就夠了,換個角度看,它毫無用處,也無所謂。美食家的偏見大概也近於此?對某些事物的偏見,是其自身美食“理論”的必須,不如此,如何能指點出他們所推崇的飲食之精深。

美食家本就不必全都精通,事事都要發表意見的,要求美食家對每樣食材、每種技法、每個菜系都發表意見,就好像看見對方名片上印著某某社會學院系教授的名號,就執著於讓對方對每種社會現象發表意見,殊不知人家可能是研究觀念史的。

美食家和普通人一樣,對飲食也充滿偏見,袁枚如此,蔡瀾也如此

《警世通言》裡有一個故事很有趣。蘇軾前往黃州時,登門拜訪王安石。王安石託他返程時取些瞿塘中峽水,以便烹煮陽羨茶治療痰火症。瞿塘峽在上游,是上峽。蘇軾回來時,眼看兩岸美景,雅興大發,光顧著打《三峽賦》之腹稿,哪裡還記得取水之事。船到下游才想起來,返程去取已不可能,心想上峽的水也是流到下峽來,有何分別,就地打了一甕,用桑皮紙封好,送給王安石。王安石用那水煮茶,喝兩口,說:“水烹陽羨茶,上峽味濃,下峽味淡,中峽濃淡之間。今見茶色半晌方見,故知是下峽。”

王安石不算美食家,親戚吃剩的餅,他也不嫌棄,宴客也不過兩菜一湯,偏偏飲茶之道高明之極,這誰又想得到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