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沅 陵 三 塔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這攔路的常安山恐怕也是有些來歷的。由歷史基本事實可知,中國漢唐正北的黃土高原政權進軍湖南的主要線路是:越秦嶺後,進入江漢平原,再進入洞庭湖平原,然後溯沅澧二水而上,進入武陵、雪峰山地區。進入沅陵城前,勢必經過城東的常安山。登山一眺,燕子灘與龍吟灘所夾的寬大水灣的沅陵城盡收眼底。這常安山顯然是沅陵城邊的一個軍事要地,而且從人居的角度看,正是這常安山,在冬季能擋往寒冷的東北風,使沅陵城免受許多嚴寒的蹂躪。因此就命名為“常安山”。“常安”即“長安”,“長安”,何許地也?中華第一第二漢、唐兩個帝國的首都,為避首都諱,故將“長”改為“常”。以“長安”命辰州或沅陵山名,應該不是一件隨便的事,以首都名命遙遠南方地名的人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人。究竟何人因何事命此名,沒有找到相關佐證,只能暫時成為一個歷史之謎。但可以有理由作出一定的推測。古三苗、百濮在此立民立國,中華民族核心成員之一的楚國在此設置了一個幅員廣大的黔中郡;中華第一帝國的漢朝將此地的黔山改為“武陵山”,將黔中郡改為武陵郡;中華第二帝國唐朝的政治、軍事家們,當然應當在這裡留下點什麼:設立辰州,修建龍興講寺,命名常安山。辰州向來就是一個人見人愛、難以割捨、必須留名留物的地方。命名“常安山”幹什麼呢?立塔建寺,點綴太平盛世,永葆大唐江山。因此,鹿鳴塔的修建年代,當在唐朝,具體時間約與修建龍興講寺同時或稍後。因為寺塔作為建築,它們的規劃座標原點應該是城市。如果辰州唐城已經建立,命名、開發“常安山”就是情理之事。另外還可以從實物考察尋找結論。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龍吟塔碑文載:

建龍吟塔所剩餘錢,又整修鹿鳴塔成七級。

此碑文明示和隱含的信息有三:一是州府官員並未忘記鹿鳴塔。修建龍吟塔餘錢完全可作他用,在生產力並不十分發達的清代,對政府而言,錢當然還是相當重要的,不愁沒有用處,要用於修建那相對荒涼的高高山頂的鹿鳴塔,一般看來是不大必要的,而既然用餘錢去修,就證明有理由在驅使。二是鹿鳴塔存在年代較為久遠。從現存的古磚塔看,早至唐代的大雁塔,遲至明代的鳳鳴塔,時間都有上千年或好幾百年的歷史,但它們都依然存在,雖然經過反覆修繕,但主體質料仍舊未變。如果鹿鳴塔年代不久,是不需要整修的。三是鹿鳴塔也為七級。現存的鹿鳴塔,只存五級,殘缺部分不知,龍吟塔碑文便可補缺。對鹿鳴塔進行現場勘查可以看到:鹿鳴塔雖與鳳鳴、龍吟二塔同為樓閣式,但樣式還是有差別的。二塔的層級分佈均勻,上下大小也收縮均勻,而鹿鳴塔的底層明顯比上面各層高得多,上下大小收縮也較大,這兩個特點表明,它是一個較古老、笨拙的樣式,剛好符合唐朝的建築審美特點。此外,鹿鳴塔的用磚與鳳鳴、龍吟二塔也不同,明顯較後二者工藝粗糙許多,這顯然是年代久遠的一個佐證。其實,對其建築材料的測定,是可以用科學方法的,現代建築學家樑思成時代,便已採用了科學方法測定古建築年代。但這工作沒有對鹿鳴塔做,沒有做的原因前已闡述過了。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這攔路的常安山恐怕也是有些來歷的。由歷史基本事實可知,中國漢唐正北的黃土高原政權進軍湖南的主要線路是:越秦嶺後,進入江漢平原,再進入洞庭湖平原,然後溯沅澧二水而上,進入武陵、雪峰山地區。進入沅陵城前,勢必經過城東的常安山。登山一眺,燕子灘與龍吟灘所夾的寬大水灣的沅陵城盡收眼底。這常安山顯然是沅陵城邊的一個軍事要地,而且從人居的角度看,正是這常安山,在冬季能擋往寒冷的東北風,使沅陵城免受許多嚴寒的蹂躪。因此就命名為“常安山”。“常安”即“長安”,“長安”,何許地也?中華第一第二漢、唐兩個帝國的首都,為避首都諱,故將“長”改為“常”。以“長安”命辰州或沅陵山名,應該不是一件隨便的事,以首都名命遙遠南方地名的人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人。究竟何人因何事命此名,沒有找到相關佐證,只能暫時成為一個歷史之謎。但可以有理由作出一定的推測。古三苗、百濮在此立民立國,中華民族核心成員之一的楚國在此設置了一個幅員廣大的黔中郡;中華第一帝國的漢朝將此地的黔山改為“武陵山”,將黔中郡改為武陵郡;中華第二帝國唐朝的政治、軍事家們,當然應當在這裡留下點什麼:設立辰州,修建龍興講寺,命名常安山。辰州向來就是一個人見人愛、難以割捨、必須留名留物的地方。命名“常安山”幹什麼呢?立塔建寺,點綴太平盛世,永葆大唐江山。因此,鹿鳴塔的修建年代,當在唐朝,具體時間約與修建龍興講寺同時或稍後。因為寺塔作為建築,它們的規劃座標原點應該是城市。如果辰州唐城已經建立,命名、開發“常安山”就是情理之事。另外還可以從實物考察尋找結論。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龍吟塔碑文載:

建龍吟塔所剩餘錢,又整修鹿鳴塔成七級。

此碑文明示和隱含的信息有三:一是州府官員並未忘記鹿鳴塔。修建龍吟塔餘錢完全可作他用,在生產力並不十分發達的清代,對政府而言,錢當然還是相當重要的,不愁沒有用處,要用於修建那相對荒涼的高高山頂的鹿鳴塔,一般看來是不大必要的,而既然用餘錢去修,就證明有理由在驅使。二是鹿鳴塔存在年代較為久遠。從現存的古磚塔看,早至唐代的大雁塔,遲至明代的鳳鳴塔,時間都有上千年或好幾百年的歷史,但它們都依然存在,雖然經過反覆修繕,但主體質料仍舊未變。如果鹿鳴塔年代不久,是不需要整修的。三是鹿鳴塔也為七級。現存的鹿鳴塔,只存五級,殘缺部分不知,龍吟塔碑文便可補缺。對鹿鳴塔進行現場勘查可以看到:鹿鳴塔雖與鳳鳴、龍吟二塔同為樓閣式,但樣式還是有差別的。二塔的層級分佈均勻,上下大小也收縮均勻,而鹿鳴塔的底層明顯比上面各層高得多,上下大小收縮也較大,這兩個特點表明,它是一個較古老、笨拙的樣式,剛好符合唐朝的建築審美特點。此外,鹿鳴塔的用磚與鳳鳴、龍吟二塔也不同,明顯較後二者工藝粗糙許多,這顯然是年代久遠的一個佐證。其實,對其建築材料的測定,是可以用科學方法的,現代建築學家樑思成時代,便已採用了科學方法測定古建築年代。但這工作沒有對鹿鳴塔做,沒有做的原因前已闡述過了。

沅 陵 三 塔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這攔路的常安山恐怕也是有些來歷的。由歷史基本事實可知,中國漢唐正北的黃土高原政權進軍湖南的主要線路是:越秦嶺後,進入江漢平原,再進入洞庭湖平原,然後溯沅澧二水而上,進入武陵、雪峰山地區。進入沅陵城前,勢必經過城東的常安山。登山一眺,燕子灘與龍吟灘所夾的寬大水灣的沅陵城盡收眼底。這常安山顯然是沅陵城邊的一個軍事要地,而且從人居的角度看,正是這常安山,在冬季能擋往寒冷的東北風,使沅陵城免受許多嚴寒的蹂躪。因此就命名為“常安山”。“常安”即“長安”,“長安”,何許地也?中華第一第二漢、唐兩個帝國的首都,為避首都諱,故將“長”改為“常”。以“長安”命辰州或沅陵山名,應該不是一件隨便的事,以首都名命遙遠南方地名的人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人。究竟何人因何事命此名,沒有找到相關佐證,只能暫時成為一個歷史之謎。但可以有理由作出一定的推測。古三苗、百濮在此立民立國,中華民族核心成員之一的楚國在此設置了一個幅員廣大的黔中郡;中華第一帝國的漢朝將此地的黔山改為“武陵山”,將黔中郡改為武陵郡;中華第二帝國唐朝的政治、軍事家們,當然應當在這裡留下點什麼:設立辰州,修建龍興講寺,命名常安山。辰州向來就是一個人見人愛、難以割捨、必須留名留物的地方。命名“常安山”幹什麼呢?立塔建寺,點綴太平盛世,永葆大唐江山。因此,鹿鳴塔的修建年代,當在唐朝,具體時間約與修建龍興講寺同時或稍後。因為寺塔作為建築,它們的規劃座標原點應該是城市。如果辰州唐城已經建立,命名、開發“常安山”就是情理之事。另外還可以從實物考察尋找結論。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龍吟塔碑文載:

建龍吟塔所剩餘錢,又整修鹿鳴塔成七級。

此碑文明示和隱含的信息有三:一是州府官員並未忘記鹿鳴塔。修建龍吟塔餘錢完全可作他用,在生產力並不十分發達的清代,對政府而言,錢當然還是相當重要的,不愁沒有用處,要用於修建那相對荒涼的高高山頂的鹿鳴塔,一般看來是不大必要的,而既然用餘錢去修,就證明有理由在驅使。二是鹿鳴塔存在年代較為久遠。從現存的古磚塔看,早至唐代的大雁塔,遲至明代的鳳鳴塔,時間都有上千年或好幾百年的歷史,但它們都依然存在,雖然經過反覆修繕,但主體質料仍舊未變。如果鹿鳴塔年代不久,是不需要整修的。三是鹿鳴塔也為七級。現存的鹿鳴塔,只存五級,殘缺部分不知,龍吟塔碑文便可補缺。對鹿鳴塔進行現場勘查可以看到:鹿鳴塔雖與鳳鳴、龍吟二塔同為樓閣式,但樣式還是有差別的。二塔的層級分佈均勻,上下大小也收縮均勻,而鹿鳴塔的底層明顯比上面各層高得多,上下大小收縮也較大,這兩個特點表明,它是一個較古老、笨拙的樣式,剛好符合唐朝的建築審美特點。此外,鹿鳴塔的用磚與鳳鳴、龍吟二塔也不同,明顯較後二者工藝粗糙許多,這顯然是年代久遠的一個佐證。其實,對其建築材料的測定,是可以用科學方法的,現代建築學家樑思成時代,便已採用了科學方法測定古建築年代。但這工作沒有對鹿鳴塔做,沒有做的原因前已闡述過了。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在辰州三塔中,鹿鳴塔的名字最為獨特。從民間文化的角度看,“鹿”“祿”諧音雙關,一聽了然;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則更加文雅,又有出典。說是“鹿鳴”,其實辰州地方屬亞熱帶,寒帶動物鹿是不生長於此的,“鹿鳴”之名純粹是紙上談兵,來自於《詩經》。《詩經》是儒家經典之首,三百零五首詩,共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雅詩部分,介於風、頌之間,名符其實,最具藝術色彩。而《鹿鳴》一首,又位於雅詩之首。此為開頭四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是一首貴族宴會賓客的詩。清代學者研究結論:原本為宴賓曲,從周朝誕生起至兩漢魏晉間,用了一千多年,但後來失傳了。究其原因,可作如此推斷:兩晉以後,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逐漸由高原向平原、由北方向南方轉移,《鹿鳴》作為一首歌曲,四字短句,由笳鼓伴奏,節奏急促,音調鏗鏘,而平原和南方盛行長句和絲竹,故《鹿鳴》之曲,不再鳴響,而作為詩的《鹿鳴》,卻以文學形式,永垂青史。如果鹿鳴塔系與龍興講寺同時代的唐代建築,那麼治理辰州的這位官員,肯定也為北方高原的人,一是飽讀儒家精典;二是從小受北方歌曲的影響,於是選取“鹿鳴”作為塔名;三是從後漢大亂到隋唐大治,這中間經歷了好幾百年的艱難困苦,求統一求太平,幾乎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一遇大治,自然要歌舞昇平,於是借用《鹿鳴》之詩之曲的含義,表達這種情緒,當為自然之事。討論到這裡,當然有理由糾正一下清代學者的結論,《鹿鳴》曲也許在宮廷和京畿之地消失了,但並未一聲號令在全國消失。在較為偏遠的唐朝的辰州,就還興唱、奏甚至表演《鹿鳴》曲,不然,又何以用“鹿鳴”命名佛塔呢?況且辰州地區並無鹿的蹤影啊!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這攔路的常安山恐怕也是有些來歷的。由歷史基本事實可知,中國漢唐正北的黃土高原政權進軍湖南的主要線路是:越秦嶺後,進入江漢平原,再進入洞庭湖平原,然後溯沅澧二水而上,進入武陵、雪峰山地區。進入沅陵城前,勢必經過城東的常安山。登山一眺,燕子灘與龍吟灘所夾的寬大水灣的沅陵城盡收眼底。這常安山顯然是沅陵城邊的一個軍事要地,而且從人居的角度看,正是這常安山,在冬季能擋往寒冷的東北風,使沅陵城免受許多嚴寒的蹂躪。因此就命名為“常安山”。“常安”即“長安”,“長安”,何許地也?中華第一第二漢、唐兩個帝國的首都,為避首都諱,故將“長”改為“常”。以“長安”命辰州或沅陵山名,應該不是一件隨便的事,以首都名命遙遠南方地名的人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人。究竟何人因何事命此名,沒有找到相關佐證,只能暫時成為一個歷史之謎。但可以有理由作出一定的推測。古三苗、百濮在此立民立國,中華民族核心成員之一的楚國在此設置了一個幅員廣大的黔中郡;中華第一帝國的漢朝將此地的黔山改為“武陵山”,將黔中郡改為武陵郡;中華第二帝國唐朝的政治、軍事家們,當然應當在這裡留下點什麼:設立辰州,修建龍興講寺,命名常安山。辰州向來就是一個人見人愛、難以割捨、必須留名留物的地方。命名“常安山”幹什麼呢?立塔建寺,點綴太平盛世,永葆大唐江山。因此,鹿鳴塔的修建年代,當在唐朝,具體時間約與修建龍興講寺同時或稍後。因為寺塔作為建築,它們的規劃座標原點應該是城市。如果辰州唐城已經建立,命名、開發“常安山”就是情理之事。另外還可以從實物考察尋找結論。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龍吟塔碑文載:

建龍吟塔所剩餘錢,又整修鹿鳴塔成七級。

此碑文明示和隱含的信息有三:一是州府官員並未忘記鹿鳴塔。修建龍吟塔餘錢完全可作他用,在生產力並不十分發達的清代,對政府而言,錢當然還是相當重要的,不愁沒有用處,要用於修建那相對荒涼的高高山頂的鹿鳴塔,一般看來是不大必要的,而既然用餘錢去修,就證明有理由在驅使。二是鹿鳴塔存在年代較為久遠。從現存的古磚塔看,早至唐代的大雁塔,遲至明代的鳳鳴塔,時間都有上千年或好幾百年的歷史,但它們都依然存在,雖然經過反覆修繕,但主體質料仍舊未變。如果鹿鳴塔年代不久,是不需要整修的。三是鹿鳴塔也為七級。現存的鹿鳴塔,只存五級,殘缺部分不知,龍吟塔碑文便可補缺。對鹿鳴塔進行現場勘查可以看到:鹿鳴塔雖與鳳鳴、龍吟二塔同為樓閣式,但樣式還是有差別的。二塔的層級分佈均勻,上下大小也收縮均勻,而鹿鳴塔的底層明顯比上面各層高得多,上下大小收縮也較大,這兩個特點表明,它是一個較古老、笨拙的樣式,剛好符合唐朝的建築審美特點。此外,鹿鳴塔的用磚與鳳鳴、龍吟二塔也不同,明顯較後二者工藝粗糙許多,這顯然是年代久遠的一個佐證。其實,對其建築材料的測定,是可以用科學方法的,現代建築學家樑思成時代,便已採用了科學方法測定古建築年代。但這工作沒有對鹿鳴塔做,沒有做的原因前已闡述過了。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在辰州三塔中,鹿鳴塔的名字最為獨特。從民間文化的角度看,“鹿”“祿”諧音雙關,一聽了然;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則更加文雅,又有出典。說是“鹿鳴”,其實辰州地方屬亞熱帶,寒帶動物鹿是不生長於此的,“鹿鳴”之名純粹是紙上談兵,來自於《詩經》。《詩經》是儒家經典之首,三百零五首詩,共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雅詩部分,介於風、頌之間,名符其實,最具藝術色彩。而《鹿鳴》一首,又位於雅詩之首。此為開頭四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是一首貴族宴會賓客的詩。清代學者研究結論:原本為宴賓曲,從周朝誕生起至兩漢魏晉間,用了一千多年,但後來失傳了。究其原因,可作如此推斷:兩晉以後,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逐漸由高原向平原、由北方向南方轉移,《鹿鳴》作為一首歌曲,四字短句,由笳鼓伴奏,節奏急促,音調鏗鏘,而平原和南方盛行長句和絲竹,故《鹿鳴》之曲,不再鳴響,而作為詩的《鹿鳴》,卻以文學形式,永垂青史。如果鹿鳴塔系與龍興講寺同時代的唐代建築,那麼治理辰州的這位官員,肯定也為北方高原的人,一是飽讀儒家精典;二是從小受北方歌曲的影響,於是選取“鹿鳴”作為塔名;三是從後漢大亂到隋唐大治,這中間經歷了好幾百年的艱難困苦,求統一求太平,幾乎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一遇大治,自然要歌舞昇平,於是借用《鹿鳴》之詩之曲的含義,表達這種情緒,當為自然之事。討論到這裡,當然有理由糾正一下清代學者的結論,《鹿鳴》曲也許在宮廷和京畿之地消失了,但並未一聲號令在全國消失。在較為偏遠的唐朝的辰州,就還興唱、奏甚至表演《鹿鳴》曲,不然,又何以用“鹿鳴”命名佛塔呢?況且辰州地區並無鹿的蹤影啊!


沅 陵 三 塔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這攔路的常安山恐怕也是有些來歷的。由歷史基本事實可知,中國漢唐正北的黃土高原政權進軍湖南的主要線路是:越秦嶺後,進入江漢平原,再進入洞庭湖平原,然後溯沅澧二水而上,進入武陵、雪峰山地區。進入沅陵城前,勢必經過城東的常安山。登山一眺,燕子灘與龍吟灘所夾的寬大水灣的沅陵城盡收眼底。這常安山顯然是沅陵城邊的一個軍事要地,而且從人居的角度看,正是這常安山,在冬季能擋往寒冷的東北風,使沅陵城免受許多嚴寒的蹂躪。因此就命名為“常安山”。“常安”即“長安”,“長安”,何許地也?中華第一第二漢、唐兩個帝國的首都,為避首都諱,故將“長”改為“常”。以“長安”命辰州或沅陵山名,應該不是一件隨便的事,以首都名命遙遠南方地名的人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人。究竟何人因何事命此名,沒有找到相關佐證,只能暫時成為一個歷史之謎。但可以有理由作出一定的推測。古三苗、百濮在此立民立國,中華民族核心成員之一的楚國在此設置了一個幅員廣大的黔中郡;中華第一帝國的漢朝將此地的黔山改為“武陵山”,將黔中郡改為武陵郡;中華第二帝國唐朝的政治、軍事家們,當然應當在這裡留下點什麼:設立辰州,修建龍興講寺,命名常安山。辰州向來就是一個人見人愛、難以割捨、必須留名留物的地方。命名“常安山”幹什麼呢?立塔建寺,點綴太平盛世,永葆大唐江山。因此,鹿鳴塔的修建年代,當在唐朝,具體時間約與修建龍興講寺同時或稍後。因為寺塔作為建築,它們的規劃座標原點應該是城市。如果辰州唐城已經建立,命名、開發“常安山”就是情理之事。另外還可以從實物考察尋找結論。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龍吟塔碑文載:

建龍吟塔所剩餘錢,又整修鹿鳴塔成七級。

此碑文明示和隱含的信息有三:一是州府官員並未忘記鹿鳴塔。修建龍吟塔餘錢完全可作他用,在生產力並不十分發達的清代,對政府而言,錢當然還是相當重要的,不愁沒有用處,要用於修建那相對荒涼的高高山頂的鹿鳴塔,一般看來是不大必要的,而既然用餘錢去修,就證明有理由在驅使。二是鹿鳴塔存在年代較為久遠。從現存的古磚塔看,早至唐代的大雁塔,遲至明代的鳳鳴塔,時間都有上千年或好幾百年的歷史,但它們都依然存在,雖然經過反覆修繕,但主體質料仍舊未變。如果鹿鳴塔年代不久,是不需要整修的。三是鹿鳴塔也為七級。現存的鹿鳴塔,只存五級,殘缺部分不知,龍吟塔碑文便可補缺。對鹿鳴塔進行現場勘查可以看到:鹿鳴塔雖與鳳鳴、龍吟二塔同為樓閣式,但樣式還是有差別的。二塔的層級分佈均勻,上下大小也收縮均勻,而鹿鳴塔的底層明顯比上面各層高得多,上下大小收縮也較大,這兩個特點表明,它是一個較古老、笨拙的樣式,剛好符合唐朝的建築審美特點。此外,鹿鳴塔的用磚與鳳鳴、龍吟二塔也不同,明顯較後二者工藝粗糙許多,這顯然是年代久遠的一個佐證。其實,對其建築材料的測定,是可以用科學方法的,現代建築學家樑思成時代,便已採用了科學方法測定古建築年代。但這工作沒有對鹿鳴塔做,沒有做的原因前已闡述過了。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在辰州三塔中,鹿鳴塔的名字最為獨特。從民間文化的角度看,“鹿”“祿”諧音雙關,一聽了然;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則更加文雅,又有出典。說是“鹿鳴”,其實辰州地方屬亞熱帶,寒帶動物鹿是不生長於此的,“鹿鳴”之名純粹是紙上談兵,來自於《詩經》。《詩經》是儒家經典之首,三百零五首詩,共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雅詩部分,介於風、頌之間,名符其實,最具藝術色彩。而《鹿鳴》一首,又位於雅詩之首。此為開頭四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是一首貴族宴會賓客的詩。清代學者研究結論:原本為宴賓曲,從周朝誕生起至兩漢魏晉間,用了一千多年,但後來失傳了。究其原因,可作如此推斷:兩晉以後,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逐漸由高原向平原、由北方向南方轉移,《鹿鳴》作為一首歌曲,四字短句,由笳鼓伴奏,節奏急促,音調鏗鏘,而平原和南方盛行長句和絲竹,故《鹿鳴》之曲,不再鳴響,而作為詩的《鹿鳴》,卻以文學形式,永垂青史。如果鹿鳴塔系與龍興講寺同時代的唐代建築,那麼治理辰州的這位官員,肯定也為北方高原的人,一是飽讀儒家精典;二是從小受北方歌曲的影響,於是選取“鹿鳴”作為塔名;三是從後漢大亂到隋唐大治,這中間經歷了好幾百年的艱難困苦,求統一求太平,幾乎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一遇大治,自然要歌舞昇平,於是借用《鹿鳴》之詩之曲的含義,表達這種情緒,當為自然之事。討論到這裡,當然有理由糾正一下清代學者的結論,《鹿鳴》曲也許在宮廷和京畿之地消失了,但並未一聲號令在全國消失。在較為偏遠的唐朝的辰州,就還興唱、奏甚至表演《鹿鳴》曲,不然,又何以用“鹿鳴”命名佛塔呢?況且辰州地區並無鹿的蹤影啊!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與黃龍有關的故事是這樣的。白金龍不成才,老黑龍當然指望另一個兒子黃龍。黃龍飽讀詩書後,不去豔羨沅陵城裡的燈紅酒綠,而去另一個方向東北邊的常安山上,整日吟著“呦呦鹿鳴”,趕著鹿群,徜徉於山水之間。小白龍無才痴情,追求世俗的天倫之樂;黃龍有才放志,崇尚心身自由,誰是誰非呢?老黑龍無法判斷,只有沉默。人們循著這個故事,就在常安山上建起了鹿鳴塔。天神對黃龍有些嫉妒,於是每每派雷公劈毀鹿鳴塔,屢建屢劈,剩下半塔,反覆幾次後人們就聽之任之了。鹿鳴殘塔又向人們暗示什麼呢?常安山山勢高峻,人們可望不可即,雖然它是辰州三塔中海撥最高的一塔,但辰州人並不比天神更關注它,它的生辰八字至今無人知曉。從辰州知府將建龍吟塔剩餘材料用於修繕它來看,它應該是年歲更早的塔。惟其早,才老衰殘缺;惟其早,更能體現社會表象曲線與生活哲理軸線的平行。

鹿鳴塔下有一座寺,名“常安寺”。寺如其名,這寺恐怕比龍吟塔下的廣福寺還要清靜、安寧,因為常安山山勢高峻,周圍十里方圓沒有人煙。在這種情形下,盜匪是不會來打劫的,但同時僧人們的生活則是極其艱苦的。艱苦之下,難以出高僧和長壽僧人。無高僧則香火不旺,靠施捨難以維持生存。於是僧人們要自己勞動、種糧、種菜,如曾經北方的少林寺一樣。當然也有傳說,古稀之上的貴族老爺或老婦,偶爾也坐轎上山拜佛,慷慨丟下一些銀兩。但這要維持一座常安大寺經常的細水長流,顯然難度極大,於是常安寺漸漸被人遺忘。在平原政權的大都、開封、南京、北平依次取代“長安“之後,常安寺就顯得有點多餘了。在熱兵器取代冷兵器以後,常安山已沒有軍事上的“地利”可言,於是常安山直隸鎮的建制也被取消,這裡漸漸人煙稀少起來。隨著僧人的離去或故去,常安寺居然就關了門,再經過幾十年南來北往的風雨,就永遠消失於人世間。以至於隔代的今天的人們聽到“常安寺”時,會露出莫名其妙的神情。辰州地的民間巫文化理念是:寺廟的磚瓦材料,是不能用來建築民宅的,因此說是人為地拆毀常安寺,幾乎沒有可能。

常安寺消失了,鹿鳴塔當然也脣亡齒寒,毀成半塔。現在的鹿鳴塔殘存五級,一眼望去,馬上會讓人想起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手下的妓女老婦,真有點令人目不忍睹。常安山無田無地無林木,本來就人跡罕至,沒有常安寺,無人去拜佛,鹿鳴塔殘缺不堪,也無人去觀光,古塔真是孤伶之至!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這攔路的常安山恐怕也是有些來歷的。由歷史基本事實可知,中國漢唐正北的黃土高原政權進軍湖南的主要線路是:越秦嶺後,進入江漢平原,再進入洞庭湖平原,然後溯沅澧二水而上,進入武陵、雪峰山地區。進入沅陵城前,勢必經過城東的常安山。登山一眺,燕子灘與龍吟灘所夾的寬大水灣的沅陵城盡收眼底。這常安山顯然是沅陵城邊的一個軍事要地,而且從人居的角度看,正是這常安山,在冬季能擋往寒冷的東北風,使沅陵城免受許多嚴寒的蹂躪。因此就命名為“常安山”。“常安”即“長安”,“長安”,何許地也?中華第一第二漢、唐兩個帝國的首都,為避首都諱,故將“長”改為“常”。以“長安”命辰州或沅陵山名,應該不是一件隨便的事,以首都名命遙遠南方地名的人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人。究竟何人因何事命此名,沒有找到相關佐證,只能暫時成為一個歷史之謎。但可以有理由作出一定的推測。古三苗、百濮在此立民立國,中華民族核心成員之一的楚國在此設置了一個幅員廣大的黔中郡;中華第一帝國的漢朝將此地的黔山改為“武陵山”,將黔中郡改為武陵郡;中華第二帝國唐朝的政治、軍事家們,當然應當在這裡留下點什麼:設立辰州,修建龍興講寺,命名常安山。辰州向來就是一個人見人愛、難以割捨、必須留名留物的地方。命名“常安山”幹什麼呢?立塔建寺,點綴太平盛世,永葆大唐江山。因此,鹿鳴塔的修建年代,當在唐朝,具體時間約與修建龍興講寺同時或稍後。因為寺塔作為建築,它們的規劃座標原點應該是城市。如果辰州唐城已經建立,命名、開發“常安山”就是情理之事。另外還可以從實物考察尋找結論。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龍吟塔碑文載:

建龍吟塔所剩餘錢,又整修鹿鳴塔成七級。

此碑文明示和隱含的信息有三:一是州府官員並未忘記鹿鳴塔。修建龍吟塔餘錢完全可作他用,在生產力並不十分發達的清代,對政府而言,錢當然還是相當重要的,不愁沒有用處,要用於修建那相對荒涼的高高山頂的鹿鳴塔,一般看來是不大必要的,而既然用餘錢去修,就證明有理由在驅使。二是鹿鳴塔存在年代較為久遠。從現存的古磚塔看,早至唐代的大雁塔,遲至明代的鳳鳴塔,時間都有上千年或好幾百年的歷史,但它們都依然存在,雖然經過反覆修繕,但主體質料仍舊未變。如果鹿鳴塔年代不久,是不需要整修的。三是鹿鳴塔也為七級。現存的鹿鳴塔,只存五級,殘缺部分不知,龍吟塔碑文便可補缺。對鹿鳴塔進行現場勘查可以看到:鹿鳴塔雖與鳳鳴、龍吟二塔同為樓閣式,但樣式還是有差別的。二塔的層級分佈均勻,上下大小也收縮均勻,而鹿鳴塔的底層明顯比上面各層高得多,上下大小收縮也較大,這兩個特點表明,它是一個較古老、笨拙的樣式,剛好符合唐朝的建築審美特點。此外,鹿鳴塔的用磚與鳳鳴、龍吟二塔也不同,明顯較後二者工藝粗糙許多,這顯然是年代久遠的一個佐證。其實,對其建築材料的測定,是可以用科學方法的,現代建築學家樑思成時代,便已採用了科學方法測定古建築年代。但這工作沒有對鹿鳴塔做,沒有做的原因前已闡述過了。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在辰州三塔中,鹿鳴塔的名字最為獨特。從民間文化的角度看,“鹿”“祿”諧音雙關,一聽了然;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則更加文雅,又有出典。說是“鹿鳴”,其實辰州地方屬亞熱帶,寒帶動物鹿是不生長於此的,“鹿鳴”之名純粹是紙上談兵,來自於《詩經》。《詩經》是儒家經典之首,三百零五首詩,共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雅詩部分,介於風、頌之間,名符其實,最具藝術色彩。而《鹿鳴》一首,又位於雅詩之首。此為開頭四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是一首貴族宴會賓客的詩。清代學者研究結論:原本為宴賓曲,從周朝誕生起至兩漢魏晉間,用了一千多年,但後來失傳了。究其原因,可作如此推斷:兩晉以後,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逐漸由高原向平原、由北方向南方轉移,《鹿鳴》作為一首歌曲,四字短句,由笳鼓伴奏,節奏急促,音調鏗鏘,而平原和南方盛行長句和絲竹,故《鹿鳴》之曲,不再鳴響,而作為詩的《鹿鳴》,卻以文學形式,永垂青史。如果鹿鳴塔系與龍興講寺同時代的唐代建築,那麼治理辰州的這位官員,肯定也為北方高原的人,一是飽讀儒家精典;二是從小受北方歌曲的影響,於是選取“鹿鳴”作為塔名;三是從後漢大亂到隋唐大治,這中間經歷了好幾百年的艱難困苦,求統一求太平,幾乎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一遇大治,自然要歌舞昇平,於是借用《鹿鳴》之詩之曲的含義,表達這種情緒,當為自然之事。討論到這裡,當然有理由糾正一下清代學者的結論,《鹿鳴》曲也許在宮廷和京畿之地消失了,但並未一聲號令在全國消失。在較為偏遠的唐朝的辰州,就還興唱、奏甚至表演《鹿鳴》曲,不然,又何以用“鹿鳴”命名佛塔呢?況且辰州地區並無鹿的蹤影啊!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與黃龍有關的故事是這樣的。白金龍不成才,老黑龍當然指望另一個兒子黃龍。黃龍飽讀詩書後,不去豔羨沅陵城裡的燈紅酒綠,而去另一個方向東北邊的常安山上,整日吟著“呦呦鹿鳴”,趕著鹿群,徜徉於山水之間。小白龍無才痴情,追求世俗的天倫之樂;黃龍有才放志,崇尚心身自由,誰是誰非呢?老黑龍無法判斷,只有沉默。人們循著這個故事,就在常安山上建起了鹿鳴塔。天神對黃龍有些嫉妒,於是每每派雷公劈毀鹿鳴塔,屢建屢劈,剩下半塔,反覆幾次後人們就聽之任之了。鹿鳴殘塔又向人們暗示什麼呢?常安山山勢高峻,人們可望不可即,雖然它是辰州三塔中海撥最高的一塔,但辰州人並不比天神更關注它,它的生辰八字至今無人知曉。從辰州知府將建龍吟塔剩餘材料用於修繕它來看,它應該是年歲更早的塔。惟其早,才老衰殘缺;惟其早,更能體現社會表象曲線與生活哲理軸線的平行。

鹿鳴塔下有一座寺,名“常安寺”。寺如其名,這寺恐怕比龍吟塔下的廣福寺還要清靜、安寧,因為常安山山勢高峻,周圍十里方圓沒有人煙。在這種情形下,盜匪是不會來打劫的,但同時僧人們的生活則是極其艱苦的。艱苦之下,難以出高僧和長壽僧人。無高僧則香火不旺,靠施捨難以維持生存。於是僧人們要自己勞動、種糧、種菜,如曾經北方的少林寺一樣。當然也有傳說,古稀之上的貴族老爺或老婦,偶爾也坐轎上山拜佛,慷慨丟下一些銀兩。但這要維持一座常安大寺經常的細水長流,顯然難度極大,於是常安寺漸漸被人遺忘。在平原政權的大都、開封、南京、北平依次取代“長安“之後,常安寺就顯得有點多餘了。在熱兵器取代冷兵器以後,常安山已沒有軍事上的“地利”可言,於是常安山直隸鎮的建制也被取消,這裡漸漸人煙稀少起來。隨著僧人的離去或故去,常安寺居然就關了門,再經過幾十年南來北往的風雨,就永遠消失於人世間。以至於隔代的今天的人們聽到“常安寺”時,會露出莫名其妙的神情。辰州地的民間巫文化理念是:寺廟的磚瓦材料,是不能用來建築民宅的,因此說是人為地拆毀常安寺,幾乎沒有可能。

常安寺消失了,鹿鳴塔當然也脣亡齒寒,毀成半塔。現在的鹿鳴塔殘存五級,一眼望去,馬上會讓人想起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手下的妓女老婦,真有點令人目不忍睹。常安山無田無地無林木,本來就人跡罕至,沒有常安寺,無人去拜佛,鹿鳴塔殘缺不堪,也無人去觀光,古塔真是孤伶之至!

沅 陵 三 塔


鹿鳴塔為什麼會傾圮殘缺呢?有幾種說法。

一是雷電擊劈說。此說民間流傳最盛,且神乎其神。清同治《沅陵縣誌》載:“鹿鳴塔,七級,半塔殘破,屢建塌”。此塔於道光年間才修整,到同治不過幾十年時間,就塌了少半截,真是沒勁。於是辰州民間傳說:此塔高峻,恐入天庭,天帝派雷神電削其半,以斷天路。由此看來,神教與佛教居然也有衝突。佛教宣揚隨佛去西天極樂世界,神仙們卻唯恐凡人進入他們的世界,神滿為患,不能共福。再根據小黃龍的故事稍加演繹。原來追求潔身自好的自由主義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如鹿鳴殘塔一樣。小白龍可以醉意於溫柔之鄉,小黃龍上哪裡去呢?那一群呦呦鳴鹿,最終也會生離死別,死於弓箭或火銃之下,成為王公貴族盛宴上的大餐!即:宴賓朋,唱“鹿”歌,吃“鹿”肉。

二是招風惹雨說。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的第一高山。鹿鳴塔又屹立於山的最高處,天地之間,格外顯眼,四面光照,八面風雨。從科學的角度看,一切古建築,都是消逝於周而復始、永不停歇的風雨之中的,鹿鳴塔當然也不例外。但當年的規劃者們居然連這一點也沒有想到?也不盡然。可以這樣設想,當時的常安山肯定是森林一片,在茂密森林的圍護中建築磚塔,風雨侵蝕顯然不大,後來人口和城市發展,建築用材大量增加,經濟學原則下的“兔子”就專吃“窩邊草”,常安山上的森林自然不能倖免。樹木砍盡,鹿鳴塔成為“光桿司令”,無遮無掩,風雨侵蝕,無可厚非。其實,常安寺消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就地無可取木材,所以無法維修寺廟房屋。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這攔路的常安山恐怕也是有些來歷的。由歷史基本事實可知,中國漢唐正北的黃土高原政權進軍湖南的主要線路是:越秦嶺後,進入江漢平原,再進入洞庭湖平原,然後溯沅澧二水而上,進入武陵、雪峰山地區。進入沅陵城前,勢必經過城東的常安山。登山一眺,燕子灘與龍吟灘所夾的寬大水灣的沅陵城盡收眼底。這常安山顯然是沅陵城邊的一個軍事要地,而且從人居的角度看,正是這常安山,在冬季能擋往寒冷的東北風,使沅陵城免受許多嚴寒的蹂躪。因此就命名為“常安山”。“常安”即“長安”,“長安”,何許地也?中華第一第二漢、唐兩個帝國的首都,為避首都諱,故將“長”改為“常”。以“長安”命辰州或沅陵山名,應該不是一件隨便的事,以首都名命遙遠南方地名的人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人。究竟何人因何事命此名,沒有找到相關佐證,只能暫時成為一個歷史之謎。但可以有理由作出一定的推測。古三苗、百濮在此立民立國,中華民族核心成員之一的楚國在此設置了一個幅員廣大的黔中郡;中華第一帝國的漢朝將此地的黔山改為“武陵山”,將黔中郡改為武陵郡;中華第二帝國唐朝的政治、軍事家們,當然應當在這裡留下點什麼:設立辰州,修建龍興講寺,命名常安山。辰州向來就是一個人見人愛、難以割捨、必須留名留物的地方。命名“常安山”幹什麼呢?立塔建寺,點綴太平盛世,永葆大唐江山。因此,鹿鳴塔的修建年代,當在唐朝,具體時間約與修建龍興講寺同時或稍後。因為寺塔作為建築,它們的規劃座標原點應該是城市。如果辰州唐城已經建立,命名、開發“常安山”就是情理之事。另外還可以從實物考察尋找結論。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龍吟塔碑文載:

建龍吟塔所剩餘錢,又整修鹿鳴塔成七級。

此碑文明示和隱含的信息有三:一是州府官員並未忘記鹿鳴塔。修建龍吟塔餘錢完全可作他用,在生產力並不十分發達的清代,對政府而言,錢當然還是相當重要的,不愁沒有用處,要用於修建那相對荒涼的高高山頂的鹿鳴塔,一般看來是不大必要的,而既然用餘錢去修,就證明有理由在驅使。二是鹿鳴塔存在年代較為久遠。從現存的古磚塔看,早至唐代的大雁塔,遲至明代的鳳鳴塔,時間都有上千年或好幾百年的歷史,但它們都依然存在,雖然經過反覆修繕,但主體質料仍舊未變。如果鹿鳴塔年代不久,是不需要整修的。三是鹿鳴塔也為七級。現存的鹿鳴塔,只存五級,殘缺部分不知,龍吟塔碑文便可補缺。對鹿鳴塔進行現場勘查可以看到:鹿鳴塔雖與鳳鳴、龍吟二塔同為樓閣式,但樣式還是有差別的。二塔的層級分佈均勻,上下大小也收縮均勻,而鹿鳴塔的底層明顯比上面各層高得多,上下大小收縮也較大,這兩個特點表明,它是一個較古老、笨拙的樣式,剛好符合唐朝的建築審美特點。此外,鹿鳴塔的用磚與鳳鳴、龍吟二塔也不同,明顯較後二者工藝粗糙許多,這顯然是年代久遠的一個佐證。其實,對其建築材料的測定,是可以用科學方法的,現代建築學家樑思成時代,便已採用了科學方法測定古建築年代。但這工作沒有對鹿鳴塔做,沒有做的原因前已闡述過了。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在辰州三塔中,鹿鳴塔的名字最為獨特。從民間文化的角度看,“鹿”“祿”諧音雙關,一聽了然;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則更加文雅,又有出典。說是“鹿鳴”,其實辰州地方屬亞熱帶,寒帶動物鹿是不生長於此的,“鹿鳴”之名純粹是紙上談兵,來自於《詩經》。《詩經》是儒家經典之首,三百零五首詩,共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雅詩部分,介於風、頌之間,名符其實,最具藝術色彩。而《鹿鳴》一首,又位於雅詩之首。此為開頭四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是一首貴族宴會賓客的詩。清代學者研究結論:原本為宴賓曲,從周朝誕生起至兩漢魏晉間,用了一千多年,但後來失傳了。究其原因,可作如此推斷:兩晉以後,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逐漸由高原向平原、由北方向南方轉移,《鹿鳴》作為一首歌曲,四字短句,由笳鼓伴奏,節奏急促,音調鏗鏘,而平原和南方盛行長句和絲竹,故《鹿鳴》之曲,不再鳴響,而作為詩的《鹿鳴》,卻以文學形式,永垂青史。如果鹿鳴塔系與龍興講寺同時代的唐代建築,那麼治理辰州的這位官員,肯定也為北方高原的人,一是飽讀儒家精典;二是從小受北方歌曲的影響,於是選取“鹿鳴”作為塔名;三是從後漢大亂到隋唐大治,這中間經歷了好幾百年的艱難困苦,求統一求太平,幾乎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一遇大治,自然要歌舞昇平,於是借用《鹿鳴》之詩之曲的含義,表達這種情緒,當為自然之事。討論到這裡,當然有理由糾正一下清代學者的結論,《鹿鳴》曲也許在宮廷和京畿之地消失了,但並未一聲號令在全國消失。在較為偏遠的唐朝的辰州,就還興唱、奏甚至表演《鹿鳴》曲,不然,又何以用“鹿鳴”命名佛塔呢?況且辰州地區並無鹿的蹤影啊!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與黃龍有關的故事是這樣的。白金龍不成才,老黑龍當然指望另一個兒子黃龍。黃龍飽讀詩書後,不去豔羨沅陵城裡的燈紅酒綠,而去另一個方向東北邊的常安山上,整日吟著“呦呦鹿鳴”,趕著鹿群,徜徉於山水之間。小白龍無才痴情,追求世俗的天倫之樂;黃龍有才放志,崇尚心身自由,誰是誰非呢?老黑龍無法判斷,只有沉默。人們循著這個故事,就在常安山上建起了鹿鳴塔。天神對黃龍有些嫉妒,於是每每派雷公劈毀鹿鳴塔,屢建屢劈,剩下半塔,反覆幾次後人們就聽之任之了。鹿鳴殘塔又向人們暗示什麼呢?常安山山勢高峻,人們可望不可即,雖然它是辰州三塔中海撥最高的一塔,但辰州人並不比天神更關注它,它的生辰八字至今無人知曉。從辰州知府將建龍吟塔剩餘材料用於修繕它來看,它應該是年歲更早的塔。惟其早,才老衰殘缺;惟其早,更能體現社會表象曲線與生活哲理軸線的平行。

鹿鳴塔下有一座寺,名“常安寺”。寺如其名,這寺恐怕比龍吟塔下的廣福寺還要清靜、安寧,因為常安山山勢高峻,周圍十里方圓沒有人煙。在這種情形下,盜匪是不會來打劫的,但同時僧人們的生活則是極其艱苦的。艱苦之下,難以出高僧和長壽僧人。無高僧則香火不旺,靠施捨難以維持生存。於是僧人們要自己勞動、種糧、種菜,如曾經北方的少林寺一樣。當然也有傳說,古稀之上的貴族老爺或老婦,偶爾也坐轎上山拜佛,慷慨丟下一些銀兩。但這要維持一座常安大寺經常的細水長流,顯然難度極大,於是常安寺漸漸被人遺忘。在平原政權的大都、開封、南京、北平依次取代“長安“之後,常安寺就顯得有點多餘了。在熱兵器取代冷兵器以後,常安山已沒有軍事上的“地利”可言,於是常安山直隸鎮的建制也被取消,這裡漸漸人煙稀少起來。隨著僧人的離去或故去,常安寺居然就關了門,再經過幾十年南來北往的風雨,就永遠消失於人世間。以至於隔代的今天的人們聽到“常安寺”時,會露出莫名其妙的神情。辰州地的民間巫文化理念是:寺廟的磚瓦材料,是不能用來建築民宅的,因此說是人為地拆毀常安寺,幾乎沒有可能。

常安寺消失了,鹿鳴塔當然也脣亡齒寒,毀成半塔。現在的鹿鳴塔殘存五級,一眼望去,馬上會讓人想起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手下的妓女老婦,真有點令人目不忍睹。常安山無田無地無林木,本來就人跡罕至,沒有常安寺,無人去拜佛,鹿鳴塔殘缺不堪,也無人去觀光,古塔真是孤伶之至!

沅 陵 三 塔


鹿鳴塔為什麼會傾圮殘缺呢?有幾種說法。

一是雷電擊劈說。此說民間流傳最盛,且神乎其神。清同治《沅陵縣誌》載:“鹿鳴塔,七級,半塔殘破,屢建塌”。此塔於道光年間才修整,到同治不過幾十年時間,就塌了少半截,真是沒勁。於是辰州民間傳說:此塔高峻,恐入天庭,天帝派雷神電削其半,以斷天路。由此看來,神教與佛教居然也有衝突。佛教宣揚隨佛去西天極樂世界,神仙們卻唯恐凡人進入他們的世界,神滿為患,不能共福。再根據小黃龍的故事稍加演繹。原來追求潔身自好的自由主義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如鹿鳴殘塔一樣。小白龍可以醉意於溫柔之鄉,小黃龍上哪裡去呢?那一群呦呦鳴鹿,最終也會生離死別,死於弓箭或火銃之下,成為王公貴族盛宴上的大餐!即:宴賓朋,唱“鹿”歌,吃“鹿”肉。

二是招風惹雨說。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的第一高山。鹿鳴塔又屹立於山的最高處,天地之間,格外顯眼,四面光照,八面風雨。從科學的角度看,一切古建築,都是消逝於周而復始、永不停歇的風雨之中的,鹿鳴塔當然也不例外。但當年的規劃者們居然連這一點也沒有想到?也不盡然。可以這樣設想,當時的常安山肯定是森林一片,在茂密森林的圍護中建築磚塔,風雨侵蝕顯然不大,後來人口和城市發展,建築用材大量增加,經濟學原則下的“兔子”就專吃“窩邊草”,常安山上的森林自然不能倖免。樹木砍盡,鹿鳴塔成為“光桿司令”,無遮無掩,風雨侵蝕,無可厚非。其實,常安寺消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就地無可取木材,所以無法維修寺廟房屋。


沅 陵 三 塔



招風惹雨說在傳說中另有故事。一惡龍竄入沅陵城,先遭遇小白龍,小白龍因色誤功夫,敵不過惡龍。惡龍經過龍吟灘頭時遭遇老黑龍,又是一場惡戰,功夫不相上下。但老黑龍是主場,惡龍是客場,於是有些心虛。加上龍吟塔射出鎮妖之光,惡龍情急之中,欲昇天逃走。就在此時,常安山上的鹿鳴塔也射出鎮妖強光,惡龍昇天不能,斷了逃路,老黑龍飛快趕來,趁機殺死惡龍。惡龍死前,對他的兄弟們吐三個字:“鹿鳴塔”。兄弟們知其意,但奈辰州三塔不何。最後他們想出一個絕招:賄賂上天雷神。頭腦簡單又脾氣暴躁的雷神,見利忘義,就用電斧劈了鹿鳴塔。這雷神到底還是粗中有細,鹿鳴塔系朝廷重臣所建,來頭也不小,與龍興講寺都有些瓜葛,絕不能全毀,以免闖大禍而不可收拾。於是大斧稍偏,削去半截。雖然鹿鳴塔高矗山頂,強遭風雨侵蝕而傾頹,但也並非不堪一擊。道光二十九年龍吟塔碑記稱只是用餘錢整修鹿鳴塔,可見那時還未倒塌半截,而僅三十年後的同治年間的《縣誌》卻稱“屢建屢塌”,顯然不合實際。同治人不可能“屢建屢塌”,這種說法誤導了此後的人們走入迷途。人們紛紛傳說鹿鳴塔屢建屢遭雷劈、辰州只允許存在兩個半塔,於是便無人去修繕殘塔了。“屢建屢塌”論是荒唐無稽的。如果是要防雷,只要安裝一根避雷針即可,而修建垮塌的兩層磚塔,也並不要費太多的人力、物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點工程簡直是“小兒科”。事半而功倍,何樂而不為呢?但時至今日,還未見有修復鹿鳴塔的絲毫動靜,真不知這其中有何緣故。

中國現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在近九十年前寫過一篇著名的雜文《論雷峰塔的倒掉》:

聽說,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聽說而已,我沒有親見。但我卻見過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爛爛的映掩於湖光山色之間,落山的太陽照著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

……

那時我惟一的希望,就在這雷峰塔的倒掉。

魯迅先生將雷峰塔倒掉的社會現實與民間故事《白蛇傳》巧妙結合起來,借題發揮地讚揚了舊時代女性白娘子為爭取自由和幸福而具有的執著、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己所不欲而又強加於民的殘酷所為,從而表達了人民對“鎮壓之塔”倒掉的無比歡欣之情。雖然有魯迅借塔諷今,但作為文物和西湖風景標誌之塔,2001年,雷峰塔還是恢復了,而且比古代建得更講究,而遠方辰州的鹿鳴塔,卻還依舊。

那麼我們從鹿鳴塔的垮塌未修又能聯想到什麼呢?鹿鳴塔被雷神劈削顯然只是神話,但“鎮惡遭惡報”和小黃龍無為山水卻遭厄運,就不能不引起人們深思了。非常費解的中國成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此找到了最好的註解,這裡同時也註解了鹿鳴塔垮塌未修的原因。魯迅先生希望雷峰塔倒掉,我們當然不希望鹿鳴塔總是呈現垮塌殘敗的樣子。鹿鳴塔地處沅陵城東最高峰的常安山上,每當旭日冉冉升起之時,它最先沐浴金色陽光,故有“鹿鳴旭日”之景,但近看卻是破敗不堪的殘塔,那是大煞風景的,也辜負了金色陽光的一片情意。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這攔路的常安山恐怕也是有些來歷的。由歷史基本事實可知,中國漢唐正北的黃土高原政權進軍湖南的主要線路是:越秦嶺後,進入江漢平原,再進入洞庭湖平原,然後溯沅澧二水而上,進入武陵、雪峰山地區。進入沅陵城前,勢必經過城東的常安山。登山一眺,燕子灘與龍吟灘所夾的寬大水灣的沅陵城盡收眼底。這常安山顯然是沅陵城邊的一個軍事要地,而且從人居的角度看,正是這常安山,在冬季能擋往寒冷的東北風,使沅陵城免受許多嚴寒的蹂躪。因此就命名為“常安山”。“常安”即“長安”,“長安”,何許地也?中華第一第二漢、唐兩個帝國的首都,為避首都諱,故將“長”改為“常”。以“長安”命辰州或沅陵山名,應該不是一件隨便的事,以首都名命遙遠南方地名的人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人。究竟何人因何事命此名,沒有找到相關佐證,只能暫時成為一個歷史之謎。但可以有理由作出一定的推測。古三苗、百濮在此立民立國,中華民族核心成員之一的楚國在此設置了一個幅員廣大的黔中郡;中華第一帝國的漢朝將此地的黔山改為“武陵山”,將黔中郡改為武陵郡;中華第二帝國唐朝的政治、軍事家們,當然應當在這裡留下點什麼:設立辰州,修建龍興講寺,命名常安山。辰州向來就是一個人見人愛、難以割捨、必須留名留物的地方。命名“常安山”幹什麼呢?立塔建寺,點綴太平盛世,永葆大唐江山。因此,鹿鳴塔的修建年代,當在唐朝,具體時間約與修建龍興講寺同時或稍後。因為寺塔作為建築,它們的規劃座標原點應該是城市。如果辰州唐城已經建立,命名、開發“常安山”就是情理之事。另外還可以從實物考察尋找結論。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龍吟塔碑文載:

建龍吟塔所剩餘錢,又整修鹿鳴塔成七級。

此碑文明示和隱含的信息有三:一是州府官員並未忘記鹿鳴塔。修建龍吟塔餘錢完全可作他用,在生產力並不十分發達的清代,對政府而言,錢當然還是相當重要的,不愁沒有用處,要用於修建那相對荒涼的高高山頂的鹿鳴塔,一般看來是不大必要的,而既然用餘錢去修,就證明有理由在驅使。二是鹿鳴塔存在年代較為久遠。從現存的古磚塔看,早至唐代的大雁塔,遲至明代的鳳鳴塔,時間都有上千年或好幾百年的歷史,但它們都依然存在,雖然經過反覆修繕,但主體質料仍舊未變。如果鹿鳴塔年代不久,是不需要整修的。三是鹿鳴塔也為七級。現存的鹿鳴塔,只存五級,殘缺部分不知,龍吟塔碑文便可補缺。對鹿鳴塔進行現場勘查可以看到:鹿鳴塔雖與鳳鳴、龍吟二塔同為樓閣式,但樣式還是有差別的。二塔的層級分佈均勻,上下大小也收縮均勻,而鹿鳴塔的底層明顯比上面各層高得多,上下大小收縮也較大,這兩個特點表明,它是一個較古老、笨拙的樣式,剛好符合唐朝的建築審美特點。此外,鹿鳴塔的用磚與鳳鳴、龍吟二塔也不同,明顯較後二者工藝粗糙許多,這顯然是年代久遠的一個佐證。其實,對其建築材料的測定,是可以用科學方法的,現代建築學家樑思成時代,便已採用了科學方法測定古建築年代。但這工作沒有對鹿鳴塔做,沒有做的原因前已闡述過了。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在辰州三塔中,鹿鳴塔的名字最為獨特。從民間文化的角度看,“鹿”“祿”諧音雙關,一聽了然;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則更加文雅,又有出典。說是“鹿鳴”,其實辰州地方屬亞熱帶,寒帶動物鹿是不生長於此的,“鹿鳴”之名純粹是紙上談兵,來自於《詩經》。《詩經》是儒家經典之首,三百零五首詩,共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雅詩部分,介於風、頌之間,名符其實,最具藝術色彩。而《鹿鳴》一首,又位於雅詩之首。此為開頭四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是一首貴族宴會賓客的詩。清代學者研究結論:原本為宴賓曲,從周朝誕生起至兩漢魏晉間,用了一千多年,但後來失傳了。究其原因,可作如此推斷:兩晉以後,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逐漸由高原向平原、由北方向南方轉移,《鹿鳴》作為一首歌曲,四字短句,由笳鼓伴奏,節奏急促,音調鏗鏘,而平原和南方盛行長句和絲竹,故《鹿鳴》之曲,不再鳴響,而作為詩的《鹿鳴》,卻以文學形式,永垂青史。如果鹿鳴塔系與龍興講寺同時代的唐代建築,那麼治理辰州的這位官員,肯定也為北方高原的人,一是飽讀儒家精典;二是從小受北方歌曲的影響,於是選取“鹿鳴”作為塔名;三是從後漢大亂到隋唐大治,這中間經歷了好幾百年的艱難困苦,求統一求太平,幾乎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一遇大治,自然要歌舞昇平,於是借用《鹿鳴》之詩之曲的含義,表達這種情緒,當為自然之事。討論到這裡,當然有理由糾正一下清代學者的結論,《鹿鳴》曲也許在宮廷和京畿之地消失了,但並未一聲號令在全國消失。在較為偏遠的唐朝的辰州,就還興唱、奏甚至表演《鹿鳴》曲,不然,又何以用“鹿鳴”命名佛塔呢?況且辰州地區並無鹿的蹤影啊!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與黃龍有關的故事是這樣的。白金龍不成才,老黑龍當然指望另一個兒子黃龍。黃龍飽讀詩書後,不去豔羨沅陵城裡的燈紅酒綠,而去另一個方向東北邊的常安山上,整日吟著“呦呦鹿鳴”,趕著鹿群,徜徉於山水之間。小白龍無才痴情,追求世俗的天倫之樂;黃龍有才放志,崇尚心身自由,誰是誰非呢?老黑龍無法判斷,只有沉默。人們循著這個故事,就在常安山上建起了鹿鳴塔。天神對黃龍有些嫉妒,於是每每派雷公劈毀鹿鳴塔,屢建屢劈,剩下半塔,反覆幾次後人們就聽之任之了。鹿鳴殘塔又向人們暗示什麼呢?常安山山勢高峻,人們可望不可即,雖然它是辰州三塔中海撥最高的一塔,但辰州人並不比天神更關注它,它的生辰八字至今無人知曉。從辰州知府將建龍吟塔剩餘材料用於修繕它來看,它應該是年歲更早的塔。惟其早,才老衰殘缺;惟其早,更能體現社會表象曲線與生活哲理軸線的平行。

鹿鳴塔下有一座寺,名“常安寺”。寺如其名,這寺恐怕比龍吟塔下的廣福寺還要清靜、安寧,因為常安山山勢高峻,周圍十里方圓沒有人煙。在這種情形下,盜匪是不會來打劫的,但同時僧人們的生活則是極其艱苦的。艱苦之下,難以出高僧和長壽僧人。無高僧則香火不旺,靠施捨難以維持生存。於是僧人們要自己勞動、種糧、種菜,如曾經北方的少林寺一樣。當然也有傳說,古稀之上的貴族老爺或老婦,偶爾也坐轎上山拜佛,慷慨丟下一些銀兩。但這要維持一座常安大寺經常的細水長流,顯然難度極大,於是常安寺漸漸被人遺忘。在平原政權的大都、開封、南京、北平依次取代“長安“之後,常安寺就顯得有點多餘了。在熱兵器取代冷兵器以後,常安山已沒有軍事上的“地利”可言,於是常安山直隸鎮的建制也被取消,這裡漸漸人煙稀少起來。隨著僧人的離去或故去,常安寺居然就關了門,再經過幾十年南來北往的風雨,就永遠消失於人世間。以至於隔代的今天的人們聽到“常安寺”時,會露出莫名其妙的神情。辰州地的民間巫文化理念是:寺廟的磚瓦材料,是不能用來建築民宅的,因此說是人為地拆毀常安寺,幾乎沒有可能。

常安寺消失了,鹿鳴塔當然也脣亡齒寒,毀成半塔。現在的鹿鳴塔殘存五級,一眼望去,馬上會讓人想起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手下的妓女老婦,真有點令人目不忍睹。常安山無田無地無林木,本來就人跡罕至,沒有常安寺,無人去拜佛,鹿鳴塔殘缺不堪,也無人去觀光,古塔真是孤伶之至!

沅 陵 三 塔


鹿鳴塔為什麼會傾圮殘缺呢?有幾種說法。

一是雷電擊劈說。此說民間流傳最盛,且神乎其神。清同治《沅陵縣誌》載:“鹿鳴塔,七級,半塔殘破,屢建塌”。此塔於道光年間才修整,到同治不過幾十年時間,就塌了少半截,真是沒勁。於是辰州民間傳說:此塔高峻,恐入天庭,天帝派雷神電削其半,以斷天路。由此看來,神教與佛教居然也有衝突。佛教宣揚隨佛去西天極樂世界,神仙們卻唯恐凡人進入他們的世界,神滿為患,不能共福。再根據小黃龍的故事稍加演繹。原來追求潔身自好的自由主義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如鹿鳴殘塔一樣。小白龍可以醉意於溫柔之鄉,小黃龍上哪裡去呢?那一群呦呦鳴鹿,最終也會生離死別,死於弓箭或火銃之下,成為王公貴族盛宴上的大餐!即:宴賓朋,唱“鹿”歌,吃“鹿”肉。

二是招風惹雨說。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的第一高山。鹿鳴塔又屹立於山的最高處,天地之間,格外顯眼,四面光照,八面風雨。從科學的角度看,一切古建築,都是消逝於周而復始、永不停歇的風雨之中的,鹿鳴塔當然也不例外。但當年的規劃者們居然連這一點也沒有想到?也不盡然。可以這樣設想,當時的常安山肯定是森林一片,在茂密森林的圍護中建築磚塔,風雨侵蝕顯然不大,後來人口和城市發展,建築用材大量增加,經濟學原則下的“兔子”就專吃“窩邊草”,常安山上的森林自然不能倖免。樹木砍盡,鹿鳴塔成為“光桿司令”,無遮無掩,風雨侵蝕,無可厚非。其實,常安寺消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就地無可取木材,所以無法維修寺廟房屋。


沅 陵 三 塔



招風惹雨說在傳說中另有故事。一惡龍竄入沅陵城,先遭遇小白龍,小白龍因色誤功夫,敵不過惡龍。惡龍經過龍吟灘頭時遭遇老黑龍,又是一場惡戰,功夫不相上下。但老黑龍是主場,惡龍是客場,於是有些心虛。加上龍吟塔射出鎮妖之光,惡龍情急之中,欲昇天逃走。就在此時,常安山上的鹿鳴塔也射出鎮妖強光,惡龍昇天不能,斷了逃路,老黑龍飛快趕來,趁機殺死惡龍。惡龍死前,對他的兄弟們吐三個字:“鹿鳴塔”。兄弟們知其意,但奈辰州三塔不何。最後他們想出一個絕招:賄賂上天雷神。頭腦簡單又脾氣暴躁的雷神,見利忘義,就用電斧劈了鹿鳴塔。這雷神到底還是粗中有細,鹿鳴塔系朝廷重臣所建,來頭也不小,與龍興講寺都有些瓜葛,絕不能全毀,以免闖大禍而不可收拾。於是大斧稍偏,削去半截。雖然鹿鳴塔高矗山頂,強遭風雨侵蝕而傾頹,但也並非不堪一擊。道光二十九年龍吟塔碑記稱只是用餘錢整修鹿鳴塔,可見那時還未倒塌半截,而僅三十年後的同治年間的《縣誌》卻稱“屢建屢塌”,顯然不合實際。同治人不可能“屢建屢塌”,這種說法誤導了此後的人們走入迷途。人們紛紛傳說鹿鳴塔屢建屢遭雷劈、辰州只允許存在兩個半塔,於是便無人去修繕殘塔了。“屢建屢塌”論是荒唐無稽的。如果是要防雷,只要安裝一根避雷針即可,而修建垮塌的兩層磚塔,也並不要費太多的人力、物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點工程簡直是“小兒科”。事半而功倍,何樂而不為呢?但時至今日,還未見有修復鹿鳴塔的絲毫動靜,真不知這其中有何緣故。

中國現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在近九十年前寫過一篇著名的雜文《論雷峰塔的倒掉》:

聽說,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聽說而已,我沒有親見。但我卻見過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爛爛的映掩於湖光山色之間,落山的太陽照著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

……

那時我惟一的希望,就在這雷峰塔的倒掉。

魯迅先生將雷峰塔倒掉的社會現實與民間故事《白蛇傳》巧妙結合起來,借題發揮地讚揚了舊時代女性白娘子為爭取自由和幸福而具有的執著、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己所不欲而又強加於民的殘酷所為,從而表達了人民對“鎮壓之塔”倒掉的無比歡欣之情。雖然有魯迅借塔諷今,但作為文物和西湖風景標誌之塔,2001年,雷峰塔還是恢復了,而且比古代建得更講究,而遠方辰州的鹿鳴塔,卻還依舊。

那麼我們從鹿鳴塔的垮塌未修又能聯想到什麼呢?鹿鳴塔被雷神劈削顯然只是神話,但“鎮惡遭惡報”和小黃龍無為山水卻遭厄運,就不能不引起人們深思了。非常費解的中國成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此找到了最好的註解,這裡同時也註解了鹿鳴塔垮塌未修的原因。魯迅先生希望雷峰塔倒掉,我們當然不希望鹿鳴塔總是呈現垮塌殘敗的樣子。鹿鳴塔地處沅陵城東最高峰的常安山上,每當旭日冉冉升起之時,它最先沐浴金色陽光,故有“鹿鳴旭日”之景,但近看卻是破敗不堪的殘塔,那是大煞風景的,也辜負了金色陽光的一片情意。

沅 陵 三 塔


"

來源於懷化周邊旅遊 作者:糜海平


沅 陵 三 塔


提及古塔,人們馬上會想起少林寺的塔林,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雲南大理的塔群,而萬萬沒有想到或注意到從明代至今,在與沅陵城平行的南北中軸線上,一字排列三座七級高塔:鳳鳴塔、龍吟塔、鹿鳴塔。舊時沅陵不止這三塔,但今天就定格於此,因此姑且可以命名為“沅陵三塔”。“沅陵三塔”在沅陵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在漫長的古代,離開家鄉出外打拼的人們,坐船離開沅陵城,對故鄉記憶深刻的最後一瞥或最美的印象就是這三塔;久別故鄉的遊子回到故鄉,首先看到的也是這三塔。沅陵城為一水埠城市,上游的船隻抵達沅陵城之前,遠遠就可望見屹立於沅江南岸香爐山上的鳳鳴塔,心裡頓時會激動起來——熱鬧非凡的沅陵城眨眼即至,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下游船隻遠遠看見矗立於常安山顛的鹿鳴塔,自然也會有人心潮澎湃,但是且慢,過一會兒還會看見沅江中還屹立著一座美麗的白塔,那就是河漲洲上的龍吟塔。與龍吟塔擦肩而過之後,一座美麗的山城就會呈現在眼前。由此可見,“沅陵三塔”不啻為來往沅陵城的建築地標。也正因為如此,“沅陵三塔”就成為討論沅陵風物繞不開的話題。

沅 陵 三 塔


一、鳳鳴塔

鳳鳴塔位於沅陵城沅江對岸的香爐山上,建於明萬曆年,為樓閣式磚塔,七級,高25米,塔身為八邊形,底層直徑4米,正北開圓拱門,門嵌橫額石雕三字“鳳鳴塔”。塔中空,相應有六層樓板,有梯可上。香爐山系緊靠沅江岸的一座圓錐獨立三峰,離江面約200米高,鳳鳴塔正好屹立於圓錐頂,故相加高度約230米,有近80層樓的高度。沅江在沅陵城西與酉水匯合後,忽然江面變寬,至香爐山下水流變緩,形成一個巨大水灣名“東城灣”。在這水灣岸邊,突然有一座80層樓高的寶塔,那氣勢是十分雄偉高峻的。立於塔基之地,往塔尖一望,只見白雲飄動,塔也隨之運動起來,使人頓生天旋地轉之感。登塔內樓梯而上,從塔窗遠眺,沅江如練,深碧如染,葉葉扁舟,如在鏡面緩緩移動。整個沅陵城也盡收眼底,數不清的房屋,從江邊延續到五山之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如在夜晚,萬家燈火,投射江面,如播金灑銀一般。俗話說,有塔必有寺,鳳鳴塔當然也有與之匹配的寺廟,不過不在塔地的香爐山上,而在隔溶相望二里遠的鳳凰山上,名“鳳凰寺”。這鳳凰寺也建於明萬曆年,與鳳鳴塔幾乎是孿生姐妹。為什麼這對姐妹要相隔二華里之遙,且又不在同一座山上呢?

塔,梵文作stupa, “墳冢”之意。東漢佛教傳入華夏之後,華人翻譯佛經及相關資料時,先後譯為“佛圖”“浮屠”“方墳”“圓冢”“高顯”等。晉代葛洪在《字苑》一書中,創造性地使用了“塔”這一專用稱呼。“塔”的原義就是埋骨灰的“墳”,故在其初始時,體積不是很大,在葛洪為其創造性地命名之後,“塔”便進入世俗文化的行業。或供登高臨遠,或作船行航標,或用來“驅邪鎮妖”,或預兆吉祥。概而括之分類為:舍利塔、文峰塔、風景塔、航標或航程塔、城市或寺廟標誌塔。鳳鳴塔顯然是遠離宗教因素而側重世俗塔的含義。正因為這樣,所以它才遠離鳳凰寺。


沅 陵 三 塔



鳳鳴塔的來歷,牽扯一個沅水龍的故事。悠悠千里沅江,生活著一個龍的家族,富麗堂皇的龍宮就在河漲洲下,龍王就是老黑龍,兒子為大黃龍和小白龍。河漲洲離城較遠,加之在水下,稍為有些冷清,於是太子小白龍不安心,老黑龍就讓小白龍去鳳鳴塔下建別墅。玩皮的小白龍,時常變為世人,出入中南大城門,去城中盡情玩樂。玩樂之下,荒廢學業,疏遠功夫,大水來臨,竟束手無治水之策,而治水恰恰是龍的看家本領啊!於是有好幾個年頭,竟水漫沅陵城。老黑龍當然為此狠狠批評過小白龍。批評歸批評,關愛歸關愛。老黑龍知道小白龍已進入青春期,於是求助天神,降下鳳凰在山頂鳴叫。俗話說龍配鳳,鳳的叫聲,別人聽不懂,唯龍能聽,小白龍能聽懂,但為時晚矣。就在他化為凡人去城中游玩時,相中了一位紅樓靚女,雙雙山盟海誓,私訂終身,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於是落得鳳凰在山頂日夜鳴叫。那山後來就叫“鳳凰山”。

黑白二龍的故事顯然是虛構,但“龍不配鳳”則是事實。這其中是否包含什麼人生哲理或預懺?試問:誰見過人世間的龍鳳相配過?無獨有偶,二十紀三十年代的張學良就被囚禁於鳳鳴塔對面的鳳凰山上。張學良不正是一條小白龍、于鳳至不正是一隻才貌雙全的金鳳?而張學良就偏偏與非鳳的趙四小姐相濡以沫終身!張學良原本可以在於鳳至這個女強人的支撐下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但卻如小白龍一樣,久久迷戀於溫柔之鄉。


沅 陵 三 塔



雖然鳳鳴塔有小白龍那樣一個陰差陽錯的愛情悲劇故事緣由,但青春年少的男女們都全然不顧這一點。幾百年來,鳳鳴塔一直是人們春天踏青和秋日登山遊的熱門去處。出沅陵城文昌門,就有一個渡口,有全日制渡船守候,直奔東城灣後稍事休整,便準備攀爬陡峭的香爐山,雖然只有兩百多米的高度,但一口氣能登上者卻寥寥無幾。山是硬要登的,塔也是要上的,登山後的氣喘吁吁與登塔臨天的興奮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特殊的感覺。等大汗冷卻覺得有些累的時候,就拿出點心,開始野炊。青山綠水,白帆點點,微風拂面,爽人爽心,這時吃什麼都愜意,那怕是窮苦孩子手中一塊普通不過的紅薯、一筒簡單不過的苞谷。面對此情此景,心裡似乎翻湧著什麼,想說,又說不出口,人們常常下意識地唱起歌來。只忽然覺得,人世間竟如此美好、如此真實,可觀、可看、可觸、可摸、可享、可用。婚姻歲月的鐘情男女,雙雙登塔,許一個願、發一個誓,有山有水,那就是“山盟海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園林管理部門,瞄準這個商機,用圍牆將香爐山圍起來,命名“鳳鳴塔遊園”,在塔頂平臺上,裝起日本大音響,準備了許多諸如“天仙配”“劉海砍樵”“知心愛人”“心雨”等大陸港臺精典情侶對唱曲目,以便讓少男少女們著實心動一番,在鳳鳴塔下度過一個銷魂的夜晚。在這個精心創意下,鳳鳴塔幾乎有著與上海外灘情人牆一樣的文化意義。

沅 陵 三 塔


這裡還創造性地討論一些有關鳳鳴塔的其它問題

一是建築工藝問題。鳳鳴塔,它其實是最樹大招風的。香爐山為一孤山,立於山上的鳳鳴塔,要遭受更多的風霜雨雪。無論東風西雨南霜北雷,它都不能倖免,但幾百年來,它卻巋然不動,什麼原因?仔細研究,它的建築用磚,比一般民居用磚大得多,堪與著名的南京古城牆比仲。雖然它沒有皇令作後盾,但卻極為講究。傳說必須經過經驗豐富的制磚師付,要燒三七二十一天,是普通磚的三倍時間,而且要講究火候。這樣製出的磚,抗風耐雨,不被風化。砌磚時,用的是桐油、石灰、糯米,這三樣東西都是辰州特產,按比例拌在一起,粘合磚塊,用量少而精,千年不變。這種技術令今天建築工匠都歎為觀止。惟其這種技術,才能出鳳鳴塔這樣的建築精品。

二是塔的年齡及其記載問題。這是個古今中外古建築和文化遺蹟都面臨的問題。在人口、生產總值和稅收水平都相當低下的古代,要修建這樣一個建築精品,耗費應該是相當不少的。即使是“敝帚”都會“自珍”,何況是巨塔?再多費幾個小錢,用一塊石頭,刻上碑記,難道不該?應該是應該,不記歸不記,這其中很有奧祕。奧祕就在古代官員本位主義的政績思想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郡縣或州縣制,這種制度的別名叫中央集權制,學名叫單一制,其特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員異地為官,州縣級以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不是土著,而且任職都為有限任期制。與此相匹配而行的當然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除了自己任期內短暫的歷史,他們什麼也不關心,這樣就必然為文化的斷裂造成壓迫之勢。由此衍生出中國古代官員的另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將自己任期內人世間的一切打上自己的烙印。試問:修繕一個文化古蹟和新創一個文化工程,誰更能體現政績呢?回答當然是後者。他們還有一個兩面玲瓏的做法:重建。中國許多古代建築,都經過重建,重建有記載,而原載則毀掉,幾次重建,原物原記載早已物非時變。如此討論,顯然是想為鳳鳴塔及許多文化遺存鳴不平。明代石城以前的沅陵城抑或更早的黔中郡城在何處,在文字那樣發達的時代卻沒有記載,真有些咄咄怪事!鳳鳴塔當然面臨這種疑案。為什麼同為磚結構、樓閣式的西安大雁塔可以是唐代塔而榮獲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名,可以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辰州的鳳鳴塔就生辰不明、等級不明?湖南省在1986年以來的文物普查中確認沅陵只有“龍吟塔”為湖南七十一古塔之一,而龍吟塔的建築用料明顯比鳳鳴塔要遲後,為什麼鳳鳴塔卻榜上無名?

如前述,在功能上,鳳鳴塔從根本上就遠離了“墳冢”的含義。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湯因比的歷史學原則應該是合理的:既反對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主義,更要反對為我所用就無端貌視他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這雖然是學術方法問題,但說到底還是顯示了中央集權制下對地方或外省文化極大忽視的現實和弊端,從中可以看到政治隨意性對文化的殘酷踐踏,看到政府俸祿中的公職人員(主要是官員)如何唯權是聽而遺棄傳統文化嬰兒的莫名其妙的種種作為。弄懂這些問題之後就會進一步明白:為什麼鳳鳴塔沒有碑記和書記;為什麼各級文物官員們將其拒之門外;為什麼站立於遙遠的雲之南大理那荒郊野嶺的三塔可以成為“國保”,而地處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河谷的辰州三塔卻無人問津;為什麼號稱體制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舊時代最後一部縣誌——民國十九年《縣誌》,居然只用一句話稍稍提及鳳鳴塔及其它二塔。


沅 陵 三 塔


二、龍吟塔

沅陵城東出文昌門,沿沅江行五華里,江中靠南岸便是河漲洲。在枯水季節,洲與南岸相連,人行往來自如,洲北與江北岸形成一個狹窄水道,且有一定的落差。上游至雙橋村的平緩水灣,進入河漲洲瓶頸水道後,突然變急,沖刷河岸石頭,發出淙淙低吟,故名“龍吟灘”。建於灘邊的塔,自然也就叫“龍吟塔”。

“龍吟塔”命名的另一來源當然是那個神話故事。對小白龍的不爭氣所為,老黑龍當然只有嘆息低吟,於是有了“龍吟”之說,以後建塔,就命名“龍吟塔”。

龍吟塔高42米,八方七層,底層圍徑7.6米,為一典型的樓閣式塔。塔中空,有樓板樓梯,至塔頂觀沅江汩汩流水,船、排順灘飛速而下,塔似乎也移動起來。立於高塔之上,面對此情此景,是沒有人不心驚肉跳的。

與鳳鳴塔不同,龍吟塔有名有姓,有碑文佐證,難怪省府文物官員和專家將其寫上文物銅板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碑文載:

明分巡暨陽陳君建浮屠於上。


沅 陵 三 塔



此表明龍吟塔初建時間在明代,由代表巡撫分巡辰州的今江蘇暨陽的陳君所建。一位臨時巡檢地方的官員為什麼要在被巡地建一佛塔呢?答案前已闡述。原因之一此塔就是政績塔。科舉出身的進入集權制的中國古代官員還是有頭腦的:設計、施工、撥款,都與自己無關,只要下一道命令,就有人去辦。對省長級的巡撫的代理人,誰敢說不?於是就斥資修建,建好了就刻個石碑記錄下來。

建塔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舉士子的審美理念。作為科舉為官之人,都是飽讀中國古代詩書的,在中舉後丟掉那作為敲門磚的八股知識之後,輕鬆地徜徉山水就成為必然選擇。而辰州優美的綠水青山自然風光,又湊巧能使長江下游平原的暨陽陳君愛不釋懷。想表示點什麼,留下點什麼,這都是人之常情啊!另外,從“分巡”之職看,副省長級的分巡巡視地方,級別不低,但卻是個閒職,閒人做閒事,估且就在被巡地建座塔吧。然而我們一定要看到:在那樣一個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的時代,要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的磚塔,絕非等閒之事!既然有了這樣一個金色的開頭,辰州府後建的官員當然是樂此不疲地修繕或重建了,1819年的嘉慶官員乾的就是這事。但工程浩大,財力有限,只建了四層,便中途而止。於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後繼官員又續修。為耀功,當然又有碑文。碑文一開頭便發出感嘆:“龍吟塔廢之久矣!”

這次續修,使龍吟塔名符其實地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人世。塔高42米,堪稱辰州第一高建築,全塔上下大小收縮合理,造型勻稱優美,雖高大,卻似一美女亭亭玉立於“在河之洲”。全塔裝飾精美。塔頂用赤銅鑄寶鼎,各塔層翹角皆用龍尾形裝飾,塔簷蓋琉璃筒瓦,用於滴水;下部塔層置兩道一斗三升拱;塔身外牆面八方,各嵌五尊石雕神像;底層南面開半圓形大門,門額嵌龍頭石雕,托出“龍吟塔”三字。塔底周圍,為一八方環牆庭院;鄰牆,便為著名的廣福寺。龍吟塔與廣福寺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塔寺組合。


沅 陵 三 塔



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世俗意義上看,龍吟塔都是一個文化精品。龍吟塔高42米,底部圍徑卻只有7.6米,與同為樓閣式塔的西安大、小雁塔相比,龍吟塔清瘦的中國江南美學風格是極為突出的。正因為如此,遠遠望去,龍吟塔形象一支長篙直指藍天,如西方哥特式教堂的尖頂一樣。塔的原始實用意義是埋葬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因而形體矮小,但抽象演繹之後,便具有與哥特式教堂尖頂一樣的意義:教堂是傳達上帝旨意的地方,那尖頂似乎就能通天;佛教也有一個天上世界,佛塔似乎也如天梯一樣,那層層樓閣,並不供人居住,而是直指蒼穹,通天接地。

如果說佛塔具有宗教象徵意義,那麼塔下寺廟則具有禮佛求佑的實用功能。龍吟塔下就是廣福寺。由於地處江心孤島之上,往返不便,故儘管名稱好聽,廣福寺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清幽,它也居然成為善男信女的試金石。一般的信佛者,都去沅陵城邊的龍興講寺,那裡規模宏大,佛像眾多,還有火神廟和黔王宮兩個大戲臺,好玩好耍。至於抽籤問卦,只是隨意之事。龍興講寺如去多去膩了,就去稍遠的龍泉寺和鳳凰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必來廣福寺的。如果真是心誠,就在文昌門碼頭,包一隻小船,在沅江的綠色柔波里搖向河漲洲,登岸直奔廣福寺。因為清靜,這裡的僧人似乎格外認真,解惑答疑,似乎就更真切、靈驗。獨僻蹊徑的信徒們就常常坐船來這廣福寺,抽籤問卦之後,自然就是登塔。這登塔有雙重意義,一是觀景,二是沐浴一下人間天上的氣氛,沾點仙氣。

近現代中國政壇名人周佛海,在離開沅陵闖蕩世界之前,就去過廣福寺、登過龍吟塔。據說,僧人見過周佛海抽的籤,都有點失驚色:這個人不成龍,則成蛇。非常遺憾,周佛海從此一去不復返。在他成龍的日子裡,他再未光顧過廣福寺;當他最終成了一條大蟒後,又無暇光顧了,而廣福寺也恐怕不歡迎他的光顧,正因為如此,廣福寺才沒有毀掉自己的名聲。那位人間巨莽,如果再虔誠地抽抽籤,他或許能獲取一點解“蛇”的祕訣啊!年少氣盛的周佛海,當時早已是久讀私塾後約相當於秀才級基礎上的新式中學的學生,登上龍吟塔,自然心潮起伏,思緒雲湧,一首七言律詩,幾乎七步而成:

登高把酒飲神龍,拔劍狂歌氣勢虹。

敢以清流攔巨浪,恥居窮壑伴奇峰。

怒濤滾滾山河杳,落木蕭蕭宇宙空。

不盡沅江東逝水,古今淘盡幾英雄。

龍吟塔的世俗意義,由此可見一斑。離梓遊子,不去告慰父母,不去了卻兒女情長,卻要登塔賦詩,莫非塔能給他點什麼。也許能給他一種精神支撐吧。古塔尚且能在此支撐幾百年且將繼續下去,而人則只須支撐幾十年啊,為什麼不能塔一樣地象模象樣地矗立人間?

沅 陵 三 塔



新中國成立以後,河漲洲成為人民公社下的一個村,廢寺興學,從民國起就成為一個狂潮,廣福寺成為一所村小,龍吟塔及其院落,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河漲洲是一個富庶小村,既然洪水不能淹沒它,而大旱之時卻又能保水稻豐收。洲上遍種柑桔,一到桔收季節,一片碧綠,一樹金黃,極其誘人。於是村裡籌資,廢廣福寺,建起了一座兩層樓的磚木結構教學樓。寺沒了,塔還存在,為什麼存在?大概是因為塔比寺更少階級性,而且那磚是特製之磚,拆了也不能與現代住宅建房的標準磚塊混用,現代村民拆古建築的最大用處就是修建豬圈。

1993年國家建大型五強溪水電站,沅陵沅江水面要提升至海拔114米,河漲州村整體搬遷至後山高處,不幸中之萬幸,河漲洲仍舊未淹,就是百年一遇的1996年“7.14”大水,河漲洲仍立於洪水之上,龍吟塔發毫未損。而在擴大內需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河漲洲與龍吟塔差點還賣出了好價錢。開發商有意向:花三千萬買下全洲使用權,連同龍吟塔園,用石牆將洲圍城“龍吟島”,與週五工作雙休日配套,開發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和龍吟塔二日遊等娛樂旅遊項目。關注文化精品的人不在意高爾夫球場和水上樂園,而在暗暗關注龍吟古塔的保護。這個項目至今未成真,龍吟塔現在真的是孤伶伶地屹立於荒洲之上,過往船隻上的人們大都投去關注的目光。但當代船艇,速度極快,還未細細端量寶塔,就匆匆而過,僅僅心中留下模糊的塔影,當然關注者也真不忍再多看它幾眼。知塔者同情之餘,只在心裡發出感嘆:龍吟塔何時不再孤獨?

雖然如此,即使在今天,龍吟塔下的河漲洲,還仍然是學生們春遊的極好去處。在中南門河邊碼頭包一隻機動小船,只十幾分鍾即可到達。河漲洲有大片鵝卵石灘,後山有滿山雜柴草木,隨便撿些枯枝敗葉,就可野炊,而且河灘上又清潔又安全。攝影是少不了的,古塔倩影,常常是攝影作品的經典樣式。對美術學生而言,這當然是寫生的一個絕佳去處。帶點午餐,背上畫夾,在龍吟塔下度過一個休假日,那是極其愜意的。可以說,沅陵的中學生,沒有人沒在龍吟塔下留過影,沒有人沒在在龍吟塔下的河漲洲上留下過足跡。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三、鹿鳴塔

沅水發源於貴州高原,從其發源始,便在山中穿行,先是在武陵山中,進入湖南後,便在武陵、雪峰兩大山脈的千山萬壑中穿行,出沅陵境後才在洞庭湖平原穿行,但其長度僅佔整個沅水長度的五分之一。因此,沅水基本上可稱為“山江”。沅江水常年有五溪(實際上是五條常年有水通航的小河)入沅,而辰州區域就佔了辰、酉兩條(如果加上漵水其實是三條),而且是長度、流量最長最大的兩條。五溪匯聚沅陵沅水後,沅陵沅水突然變得粗大起來,加上是衝出山區進入平原,因此落差也陡增。由於沅陵的山相對高度(比高)大,沅陵沅水灘多浪急。沅陵城西東兩頭,便是兩條大灘。西為燕子灘,這東頭便是龍吟塔所在地龍吟灘,灘北岸便是常安山。這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第一高山,龍吟灘衝不過它,本為東北向的沅水,值此折為正東方向。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這攔路的常安山恐怕也是有些來歷的。由歷史基本事實可知,中國漢唐正北的黃土高原政權進軍湖南的主要線路是:越秦嶺後,進入江漢平原,再進入洞庭湖平原,然後溯沅澧二水而上,進入武陵、雪峰山地區。進入沅陵城前,勢必經過城東的常安山。登山一眺,燕子灘與龍吟灘所夾的寬大水灣的沅陵城盡收眼底。這常安山顯然是沅陵城邊的一個軍事要地,而且從人居的角度看,正是這常安山,在冬季能擋往寒冷的東北風,使沅陵城免受許多嚴寒的蹂躪。因此就命名為“常安山”。“常安”即“長安”,“長安”,何許地也?中華第一第二漢、唐兩個帝國的首都,為避首都諱,故將“長”改為“常”。以“長安”命辰州或沅陵山名,應該不是一件隨便的事,以首都名命遙遠南方地名的人當然也不是一般的人。究竟何人因何事命此名,沒有找到相關佐證,只能暫時成為一個歷史之謎。但可以有理由作出一定的推測。古三苗、百濮在此立民立國,中華民族核心成員之一的楚國在此設置了一個幅員廣大的黔中郡;中華第一帝國的漢朝將此地的黔山改為“武陵山”,將黔中郡改為武陵郡;中華第二帝國唐朝的政治、軍事家們,當然應當在這裡留下點什麼:設立辰州,修建龍興講寺,命名常安山。辰州向來就是一個人見人愛、難以割捨、必須留名留物的地方。命名“常安山”幹什麼呢?立塔建寺,點綴太平盛世,永葆大唐江山。因此,鹿鳴塔的修建年代,當在唐朝,具體時間約與修建龍興講寺同時或稍後。因為寺塔作為建築,它們的規劃座標原點應該是城市。如果辰州唐城已經建立,命名、開發“常安山”就是情理之事。另外還可以從實物考察尋找結論。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龍吟塔碑文載:

建龍吟塔所剩餘錢,又整修鹿鳴塔成七級。

此碑文明示和隱含的信息有三:一是州府官員並未忘記鹿鳴塔。修建龍吟塔餘錢完全可作他用,在生產力並不十分發達的清代,對政府而言,錢當然還是相當重要的,不愁沒有用處,要用於修建那相對荒涼的高高山頂的鹿鳴塔,一般看來是不大必要的,而既然用餘錢去修,就證明有理由在驅使。二是鹿鳴塔存在年代較為久遠。從現存的古磚塔看,早至唐代的大雁塔,遲至明代的鳳鳴塔,時間都有上千年或好幾百年的歷史,但它們都依然存在,雖然經過反覆修繕,但主體質料仍舊未變。如果鹿鳴塔年代不久,是不需要整修的。三是鹿鳴塔也為七級。現存的鹿鳴塔,只存五級,殘缺部分不知,龍吟塔碑文便可補缺。對鹿鳴塔進行現場勘查可以看到:鹿鳴塔雖與鳳鳴、龍吟二塔同為樓閣式,但樣式還是有差別的。二塔的層級分佈均勻,上下大小也收縮均勻,而鹿鳴塔的底層明顯比上面各層高得多,上下大小收縮也較大,這兩個特點表明,它是一個較古老、笨拙的樣式,剛好符合唐朝的建築審美特點。此外,鹿鳴塔的用磚與鳳鳴、龍吟二塔也不同,明顯較後二者工藝粗糙許多,這顯然是年代久遠的一個佐證。其實,對其建築材料的測定,是可以用科學方法的,現代建築學家樑思成時代,便已採用了科學方法測定古建築年代。但這工作沒有對鹿鳴塔做,沒有做的原因前已闡述過了。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在辰州三塔中,鹿鳴塔的名字最為獨特。從民間文化的角度看,“鹿”“祿”諧音雙關,一聽了然;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則更加文雅,又有出典。說是“鹿鳴”,其實辰州地方屬亞熱帶,寒帶動物鹿是不生長於此的,“鹿鳴”之名純粹是紙上談兵,來自於《詩經》。《詩經》是儒家經典之首,三百零五首詩,共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雅詩部分,介於風、頌之間,名符其實,最具藝術色彩。而《鹿鳴》一首,又位於雅詩之首。此為開頭四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是一首貴族宴會賓客的詩。清代學者研究結論:原本為宴賓曲,從周朝誕生起至兩漢魏晉間,用了一千多年,但後來失傳了。究其原因,可作如此推斷:兩晉以後,中國的經濟、政治中心,逐漸由高原向平原、由北方向南方轉移,《鹿鳴》作為一首歌曲,四字短句,由笳鼓伴奏,節奏急促,音調鏗鏘,而平原和南方盛行長句和絲竹,故《鹿鳴》之曲,不再鳴響,而作為詩的《鹿鳴》,卻以文學形式,永垂青史。如果鹿鳴塔系與龍興講寺同時代的唐代建築,那麼治理辰州的這位官員,肯定也為北方高原的人,一是飽讀儒家精典;二是從小受北方歌曲的影響,於是選取“鹿鳴”作為塔名;三是從後漢大亂到隋唐大治,這中間經歷了好幾百年的艱難困苦,求統一求太平,幾乎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一遇大治,自然要歌舞昇平,於是借用《鹿鳴》之詩之曲的含義,表達這種情緒,當為自然之事。討論到這裡,當然有理由糾正一下清代學者的結論,《鹿鳴》曲也許在宮廷和京畿之地消失了,但並未一聲號令在全國消失。在較為偏遠的唐朝的辰州,就還興唱、奏甚至表演《鹿鳴》曲,不然,又何以用“鹿鳴”命名佛塔呢?況且辰州地區並無鹿的蹤影啊!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與黃龍有關的故事是這樣的。白金龍不成才,老黑龍當然指望另一個兒子黃龍。黃龍飽讀詩書後,不去豔羨沅陵城裡的燈紅酒綠,而去另一個方向東北邊的常安山上,整日吟著“呦呦鹿鳴”,趕著鹿群,徜徉於山水之間。小白龍無才痴情,追求世俗的天倫之樂;黃龍有才放志,崇尚心身自由,誰是誰非呢?老黑龍無法判斷,只有沉默。人們循著這個故事,就在常安山上建起了鹿鳴塔。天神對黃龍有些嫉妒,於是每每派雷公劈毀鹿鳴塔,屢建屢劈,剩下半塔,反覆幾次後人們就聽之任之了。鹿鳴殘塔又向人們暗示什麼呢?常安山山勢高峻,人們可望不可即,雖然它是辰州三塔中海撥最高的一塔,但辰州人並不比天神更關注它,它的生辰八字至今無人知曉。從辰州知府將建龍吟塔剩餘材料用於修繕它來看,它應該是年歲更早的塔。惟其早,才老衰殘缺;惟其早,更能體現社會表象曲線與生活哲理軸線的平行。

鹿鳴塔下有一座寺,名“常安寺”。寺如其名,這寺恐怕比龍吟塔下的廣福寺還要清靜、安寧,因為常安山山勢高峻,周圍十里方圓沒有人煙。在這種情形下,盜匪是不會來打劫的,但同時僧人們的生活則是極其艱苦的。艱苦之下,難以出高僧和長壽僧人。無高僧則香火不旺,靠施捨難以維持生存。於是僧人們要自己勞動、種糧、種菜,如曾經北方的少林寺一樣。當然也有傳說,古稀之上的貴族老爺或老婦,偶爾也坐轎上山拜佛,慷慨丟下一些銀兩。但這要維持一座常安大寺經常的細水長流,顯然難度極大,於是常安寺漸漸被人遺忘。在平原政權的大都、開封、南京、北平依次取代“長安“之後,常安寺就顯得有點多餘了。在熱兵器取代冷兵器以後,常安山已沒有軍事上的“地利”可言,於是常安山直隸鎮的建制也被取消,這裡漸漸人煙稀少起來。隨著僧人的離去或故去,常安寺居然就關了門,再經過幾十年南來北往的風雨,就永遠消失於人世間。以至於隔代的今天的人們聽到“常安寺”時,會露出莫名其妙的神情。辰州地的民間巫文化理念是:寺廟的磚瓦材料,是不能用來建築民宅的,因此說是人為地拆毀常安寺,幾乎沒有可能。

常安寺消失了,鹿鳴塔當然也脣亡齒寒,毀成半塔。現在的鹿鳴塔殘存五級,一眼望去,馬上會讓人想起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手下的妓女老婦,真有點令人目不忍睹。常安山無田無地無林木,本來就人跡罕至,沒有常安寺,無人去拜佛,鹿鳴塔殘缺不堪,也無人去觀光,古塔真是孤伶之至!

沅 陵 三 塔


鹿鳴塔為什麼會傾圮殘缺呢?有幾種說法。

一是雷電擊劈說。此說民間流傳最盛,且神乎其神。清同治《沅陵縣誌》載:“鹿鳴塔,七級,半塔殘破,屢建塌”。此塔於道光年間才修整,到同治不過幾十年時間,就塌了少半截,真是沒勁。於是辰州民間傳說:此塔高峻,恐入天庭,天帝派雷神電削其半,以斷天路。由此看來,神教與佛教居然也有衝突。佛教宣揚隨佛去西天極樂世界,神仙們卻唯恐凡人進入他們的世界,神滿為患,不能共福。再根據小黃龍的故事稍加演繹。原來追求潔身自好的自由主義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如鹿鳴殘塔一樣。小白龍可以醉意於溫柔之鄉,小黃龍上哪裡去呢?那一群呦呦鳴鹿,最終也會生離死別,死於弓箭或火銃之下,成為王公貴族盛宴上的大餐!即:宴賓朋,唱“鹿”歌,吃“鹿”肉。

二是招風惹雨說。常安山為沅陵城周圍方圓幾十裡的第一高山。鹿鳴塔又屹立於山的最高處,天地之間,格外顯眼,四面光照,八面風雨。從科學的角度看,一切古建築,都是消逝於周而復始、永不停歇的風雨之中的,鹿鳴塔當然也不例外。但當年的規劃者們居然連這一點也沒有想到?也不盡然。可以這樣設想,當時的常安山肯定是森林一片,在茂密森林的圍護中建築磚塔,風雨侵蝕顯然不大,後來人口和城市發展,建築用材大量增加,經濟學原則下的“兔子”就專吃“窩邊草”,常安山上的森林自然不能倖免。樹木砍盡,鹿鳴塔成為“光桿司令”,無遮無掩,風雨侵蝕,無可厚非。其實,常安寺消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就地無可取木材,所以無法維修寺廟房屋。


沅 陵 三 塔



招風惹雨說在傳說中另有故事。一惡龍竄入沅陵城,先遭遇小白龍,小白龍因色誤功夫,敵不過惡龍。惡龍經過龍吟灘頭時遭遇老黑龍,又是一場惡戰,功夫不相上下。但老黑龍是主場,惡龍是客場,於是有些心虛。加上龍吟塔射出鎮妖之光,惡龍情急之中,欲昇天逃走。就在此時,常安山上的鹿鳴塔也射出鎮妖強光,惡龍昇天不能,斷了逃路,老黑龍飛快趕來,趁機殺死惡龍。惡龍死前,對他的兄弟們吐三個字:“鹿鳴塔”。兄弟們知其意,但奈辰州三塔不何。最後他們想出一個絕招:賄賂上天雷神。頭腦簡單又脾氣暴躁的雷神,見利忘義,就用電斧劈了鹿鳴塔。這雷神到底還是粗中有細,鹿鳴塔系朝廷重臣所建,來頭也不小,與龍興講寺都有些瓜葛,絕不能全毀,以免闖大禍而不可收拾。於是大斧稍偏,削去半截。雖然鹿鳴塔高矗山頂,強遭風雨侵蝕而傾頹,但也並非不堪一擊。道光二十九年龍吟塔碑記稱只是用餘錢整修鹿鳴塔,可見那時還未倒塌半截,而僅三十年後的同治年間的《縣誌》卻稱“屢建屢塌”,顯然不合實際。同治人不可能“屢建屢塌”,這種說法誤導了此後的人們走入迷途。人們紛紛傳說鹿鳴塔屢建屢遭雷劈、辰州只允許存在兩個半塔,於是便無人去修繕殘塔了。“屢建屢塌”論是荒唐無稽的。如果是要防雷,只要安裝一根避雷針即可,而修建垮塌的兩層磚塔,也並不要費太多的人力、物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點工程簡直是“小兒科”。事半而功倍,何樂而不為呢?但時至今日,還未見有修復鹿鳴塔的絲毫動靜,真不知這其中有何緣故。

中國現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在近九十年前寫過一篇著名的雜文《論雷峰塔的倒掉》:

聽說,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聽說而已,我沒有親見。但我卻見過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爛爛的映掩於湖光山色之間,落山的太陽照著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

……

那時我惟一的希望,就在這雷峰塔的倒掉。

魯迅先生將雷峰塔倒掉的社會現實與民間故事《白蛇傳》巧妙結合起來,借題發揮地讚揚了舊時代女性白娘子為爭取自由和幸福而具有的執著、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己所不欲而又強加於民的殘酷所為,從而表達了人民對“鎮壓之塔”倒掉的無比歡欣之情。雖然有魯迅借塔諷今,但作為文物和西湖風景標誌之塔,2001年,雷峰塔還是恢復了,而且比古代建得更講究,而遠方辰州的鹿鳴塔,卻還依舊。

那麼我們從鹿鳴塔的垮塌未修又能聯想到什麼呢?鹿鳴塔被雷神劈削顯然只是神話,但“鎮惡遭惡報”和小黃龍無為山水卻遭厄運,就不能不引起人們深思了。非常費解的中國成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此找到了最好的註解,這裡同時也註解了鹿鳴塔垮塌未修的原因。魯迅先生希望雷峰塔倒掉,我們當然不希望鹿鳴塔總是呈現垮塌殘敗的樣子。鹿鳴塔地處沅陵城東最高峰的常安山上,每當旭日冉冉升起之時,它最先沐浴金色陽光,故有“鹿鳴旭日”之景,但近看卻是破敗不堪的殘塔,那是大煞風景的,也辜負了金色陽光的一片情意。

沅 陵 三 塔


沅 陵 三 塔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感謝圖片的整理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