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柯晨讀:舍與得的人生智慧'

袁了凡 儒家 周忠應 2019-08-25
"
"
藍柯晨讀:舍與得的人生智慧

我們生活在世界原本紛繁複雜,很多東西在追求和麵對的時候,需要我們不斷地去選擇,去割捨。很多時候,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的例子真的很少,你在得到的同時也會經歷失去的苦澀,在得與失當中要想作出正確的選擇,是件非常艱難而痛苦的事情,所以需要我們用“看開、放下、平和、淡然”的良好心態來面對。

人生充滿變數,所以人生必然是一個不斷選擇,不斷“獲得”與“失去”的過程。如果沒有一種樂觀闊達的心態,那麼不管他是多麼幸運的一個人,都不會擁有真正完美快樂的人生。人不可能永遠只是獲得,而從不失去,珍惜曾經的擁有,就是一種最好的生活方式。所以,得不到就放手,是人生的大智慧。放棄,並不是憤世嫉俗、脫離現實,只是讓我們能夠在為人處世當中,做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活出自我,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被無謂的世事所牽絆。只要做到這一點,你才會成為一個快樂而充滿魅力的人,才會擁有一個成功而幸福的人生。

我們只有真正把握好舍與得的尺度,才能更好地善待自己,才能敲開真正適合自己的成功之門。要知道,人生苦短,不過是來去匆匆的幾十年,與其在抱怨中度過,不如為自己營造一份快樂的天地。

追求夢想是每個人的自由,但不要奢望太多,否則你只能不撤負重。改放棄就放棄,不以無喜,不以儀悲,寵辱不驚,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你就會得到幸福。 (生產部 何惠儀)

編後:

“捨得”一詞,最早出自於明代袁了凡先生所著的《了凡四訓》,後與中國傳統的思想相互融合,隨著時代的更迭,逐步演繹成為一種哲理。佛家認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道家認為:舍就是無為,得就是有為,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儒家認為:舍惡以得仁,舍欲而得聖;而在現代人眼裡“舍”就是奉獻,“得”是成果。

學會舍才是最重要的,善於捨棄是一種境界,是歷盡跌宕起伏後對世俗的一種坦然,是飽經人間滄桑之後對財富的一種感悟,是運籌帷幄、充滿自信的一種流露。只有在瞭如指掌之後才會懂得捨棄並善於捨棄,只有在懂得並善於捨棄之後才會獲得大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