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為何欺軟怕硬?敢剮袁崇煥,卻不敢殺降清的祖大壽

崇禎二年,清軍兵臨北京城下,崇禎帝將率軍勤王的袁崇煥逮捕,後來處以凌遲之刑。袁崇煥獲罪的原因很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他絕對沒有投降清朝。崇禎四年,總兵祖大壽公開率軍降清,崇禎帝非但不敢殺他,還對其加官進爵。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說崇禎帝是真的欺軟怕硬麼?

這件事發生在崇禎四年(1631年),薊遼督師孫承宗為加強寧錦防線,派祖大壽、何可綱等人修築大淩河城。皇太極聞訊十分重視,親率數萬大軍出征。當時大淩河城還沒有徹底完工,不過城中有明軍1.6萬人,如果後金強行攻城的話,也很難取勝。皇太極明白這個道理,他對大淩河城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

崇禎帝為何欺軟怕硬?敢剮袁崇煥,卻不敢殺降清的祖大壽

崇禎帝得知大淩河城被圍,急忙讓孫承宗調遣軍隊前去救援。經過一番準備,4萬多明朝援軍開赴大淩河城,這正中了皇太極的下懷。後金(當時還不是清朝)軍隊的優勢在於野戰,而明軍的優勢在於守城,皇太極圍困大淩河城的目的就是“圍點打援”。結果這場戰役,明軍慘敗,四萬大軍所剩無幾,明朝再也無力派出援軍。

打敗明朝援軍後,皇太極屢次派人勸降城中的祖大壽,無計可施的祖大壽只好投降。當時“大淩河諸將皆原降,獨副將何可剛不從”,祖大壽將其殺死。之後祖大壽與皇太極盟誓,“上與語良久,定取錦州策,以御服黑狐帽、貂裘、金玲瓏鞓帶、緞鞾、雕鞍、白馬賜之”。沒想到祖大壽回到錦州後,謊稱自己突圍殺出來的。

崇禎帝為何欺軟怕硬?敢剮袁崇煥,卻不敢殺降清的祖大壽

正所謂“紙包不住火”,明朝方面已經知道祖大壽殺死何可剛、率軍向皇太極投降這些事,“遼東巡撫邱禾嘉知其納款狀,密聞於朝”。一向敏感的崇禎帝居然沒有問罪,不久之後還對祖大壽加官進爵。那麼崇禎帝為何要這樣做呢?原來 “帝欲羈縻之,因為用,置勿問”,其實崇禎帝還需要祖大壽,甚至可以說不敢殺祖大壽!

祖大壽是遼東人,世代從軍,他的家族一直為明朝鎮守遼東地區。到了明朝末年,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個以祖大壽為核心的“祖家將”。祖大壽的平輩兄弟,比如祖大樂、祖大弼早就官至總兵;祖大壽的子侄們大多擔任副將一級的官至,比如說祖澤潤、祖澤洪、祖可法等。除此之外,祖大壽手下還有一大批親信將領,都以他馬首是瞻。

崇禎帝為何欺軟怕硬?敢剮袁崇煥,卻不敢殺降清的祖大壽

當時的寧錦防線,祖大壽鎮守錦州,他的外甥吳三桂鎮守寧遠,崇禎帝不得不借重他倆,特別是祖大壽。對於這一點,皇太極很清楚,他曾說過:“明所恃者,唯祖大壽之兵”。經過這件事後,祖大壽已經不把崇禎帝、朝廷朝廷發在眼裡了,“帝召大壽入朝,使三至,辭不往”。與此同時,祖大壽一直與皇太極保持著書信聯繫。

崇禎十五年,明軍在鬆錦大戰中慘敗,祖大壽開城投降。順治十三年,祖大壽病死在北京。袁崇煥雖然官拜薊遼督師,但不過是一介書生,出身行伍的祖大壽則不同,他親族眾多,所以崇禎帝敢剮袁崇煥,卻不敢動祖大壽一個指頭。

參考資料:1.《明史》;2.《清史稿》;3.《清太宗實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