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文物 小四撩藝術 2017-05-09

良渚文化玉器可以算是中國古玉曆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應該是中國古玉曆史上的第二個輝煌。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這一時期的玉器,不僅數量眾多,玉質上乘,並且新創了不少優美器型,線條運用更臻嫻,紋飾的審美含量急劇增加,刀工秀逸遒勁,風格清新瀟灑。短短的五百年間,給歷史留下了無數玉器珍品。故宮珍藏中春秋時期的玉器有4件,戰國時期的玉器有21件。小四下面來介紹其中的14件,包含意見綠松石的項鍊。

玉虺龍紋衝牙,春秋,長7.4cm,端寬1.5cm,厚0.3cm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玉衝牙為新疆和田玉製,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器片狀,形似弧形長牙,上端寬而方,下端略尖,中上部有孔,可穿繩懸掛。衝牙表面飾陰線刻出的花紋,線條呈方折狀,圖案中隱有多個虺龍紋。此種方折的陰線紋圖案在陝西地區發現的一些春秋時期的玉器上也可見到,據此推測這件玉衝牙為春秋時期我國西部地區的作品。此件作品造型簡練而凝重,代表了春秋時期關中地區佩玉的風格。

玉飾紋臥虎,春秋中期,長7.7cm,寬2.2cm,厚0.3cm 清宮舊藏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玉虎用青白色玉料,片狀,有因埋藏而產生的褐色色變。虎伏狀,整體呈“弓”字形,頭部刻畫精細,張口,上脣上卷與鼻相連,前後足皆呈臥狀,尾大而上卷,虎身飾“人”字形陰線虎皮紋,四肢飾勾雲紋。

在春秋及戰國早期墓葬中曾多次發現玉虎,其往往被成雙使用,可能具有合符的功用。春秋時期的玉虎一般比此件更寬,且飾紋更復雜,而這件作品的造型較一般作品更為生動,形態準確。“人”字形虎皮紋繼承了商、周玉器的某些裝飾風格。作品中部有孔,虎尾及口部亦呈旋孔狀,皆可穿繩懸掛。此玉虎可能是成組玉佩中用於中部的玉件,較一般玉虎更為珍貴。

玉龍紋璜,春秋晚期,長9.3cm,璜面最寬6.3cm,厚0.3cm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此玉璜為新疆和田青玉製,表面有因埋藏而產生的色變,局部呈黃褐色。體扁平,扇面形,弧度超過半圓,此形制在春秋時期的玉璜中非常少見。璜兩面滿飾隱起的勾雲紋,紋飾密集,局部組成側面的獸面形。璜兩端為側面龍首形,邊緣沿龍首之形呈凸凹變化。

璜類玉器產生於新石器時代,用作禮器與佩玉。西周時期盛行以璜作雜佩,一套佩玉中出現多重玉璜,自上而下排列,這一時俗影響一直延至春秋、戰國時期,因此璜形玉佩在玉器中所佔比例較大。這件玉璜僅上部有一孔,兩端無孔,下方不能再掛物,應為懸置在成組佩玉最下端的玉件。

玉為青綠色,通體有黃色沁。器呈一端粗、一端細的圓管狀。表面用陰刻技法通體雕刻勾雲紋。中間一通孔,用於穿系。

這種管狀器,又稱“子”。春秋戰國時期較為流行。雖是小件玉雕,但造型多樣,主要有圓形、方形等,有的甚至在管外做出廓鏤雕。表面或光素無紋,或雕刻各種紋飾,十分精美。這類小件玉器多用於佩飾,有的也作為嵌飾。

玉鏤雕龍形佩,戰國,長21.4cm,寬10.9cm,厚0.9cm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玉料呈青色,有深淺不同的灰白和褐色沁斑。佩體片狀,龍形,兩面鏤雕相同紋飾。龍張口回首,龍身滿飾谷紋,尾上雕一大鳥,龍頭內外側及尾部又各凸雕一小鳥。於龍身中部有一圓形鑽孔。

此器1977年於安徽長豐縣楊公鄉戰國墓出土,墓為戰國晚期的楚墓群,距楚國都城壽春僅20公里。同此形制的玉佩,該墓共出土兩件,出土時分別置於人體盆骨的左右,顯然是主人佩戴的成組玉佩之一。此種龍鳳佩是戰國時期特有的造型,手法誇張,圖紋精美,線條捲曲相連,龍鳳組合渾然一體,體現了製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此器體大且完好精美,實屬罕見,顯示了墓主人的高貴身份。

玉扭絲紋瑗,戰國,直徑8.3cm,厚0.3cm。清宮舊藏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瑗呈內、外雙重環狀,環面飾扭絲狀紋飾,兩環相連之6處,其中3處飾橫向的扭絲紋。兩環間有細長的透孔相隔,共6處,其中3條透孔中部開圓形小孔,應為穿繩懸掛所備。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新石器遺址中就已出現內、外雙重的環形玉,可見這類玉環源遠流長,但在戰國玉器中這類器物並不多見,尤其是扭絲紋環形玉多為單層,所以此雙重玉瑗更顯珍貴。

玉獸面谷紋璧,戰國晚期,璧徑16.5cm,孔徑4.8cm,厚0.3cm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璧玉料呈綠色,因埋藏產生褐色沁。璧較大,略薄,兩面飾紋相同。璧外緣和近孔邊緣以單陰線為界,中部以兩週陰線隔為內、外兩區。內區飾谷紋,谷紋微凸起,呈旋狀,其上又加陰線旋紋。外區一週飾3組雙身獸面紋,獸面較寬,朝向內孔,以細陰線刻出,獸面兩側有伸出的肢體,細而長,似蛇身,交叉盤繞,獸面及獸身的局部以粗而淺的陰線界出。

這種獸面谷紋璧在戰國及漢代墓葬中多有出土,以4組獸面紋者最為常見,獸面多朝向璧的外緣。1977年安徽省長豐縣楊公鄉戰國墓出土。

玉鏤雕雙鳳式璜,戰國,長13.7cm,高6.2cm,厚0.3cm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璜玉色暗青,表面有沁斑,並有較亮的玻璃光澤。器呈扇面形,較薄,邊緣呈凹凸齒狀。璜兩面形式和雕紋相同,表面鋪飾谷紋,穀粒呈菱面狀,微凸起,谷紋間又有6處捲雲紋,其形與鳳尾相似。璜頂部鏤雕一對相背的鳳,細身長尾,尾端粗而回卷,與鳳首相對,鳳身局部有較多的鏤孔,可穿繩系掛。

戰國時期,璜是玉組佩的重要組件,用作佩玉的璜一般都製造精緻,除表面花紋外,很多玉璜還特加裝飾。這件玉璜表面的雲紋及頂部的雙鳳飾紋在目前已知的戰國玉璜中是僅見的。1977年安徽省長豐縣柳公鄉2號墓出土。

玉鏤雕雙龍首佩,戰國晚期,長13.5cm,高7cm,厚0.3cm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佩青玉製,有色變沁斑,薄片狀,整體呈“弓”字形。佩以中線為對稱軸,對接雙龍,兩端雕龍回首仰視,脣吻部位捲曲誇張。龍身短而寬,飾凸起的谷紋,谷紋以短陰線勾連。佩中部廓外上、下鏤雕雲紋,上部及兩下角都有鏤雕的孔洞,可穿繩。

這件玉佩為成組玉佩中部的中心玉件。這類帶有前肢的半身龍玉佩在戰國玉佩中非常罕見。1977年安徽省長豐縣楊公鄉戰國晚期墓葬出土。

玉雲紋珌,戰國,高6.3cm,寬5.95cm,厚2.25cm。清宮舊藏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玉料為青白色,表面有較重的赭色斑,其色非玉料本身所帶。器呈上寬下窄的梯形,兩側內凹,中部向兩面凸起,表面飾陰線勾雲紋,勾雲紋中又有細陰線環形圖及雙短線。

此作品底面有細陰線花紋,應是後人所刻,又有相通的雙孔,穿有繩結、長穗,是清宮所為。劍珌是劍鞘底端的飾物,所處位置很低,不能再飾長穗,此作品於宮內可能作為人身掛件或器物掛墜使用。

玉螭鳳雲紋璧,戰國,寬14.2cm,璧徑11.5cm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此璧為新疆和田白玉製。璧兩面各飾勾雲紋6周,勾雲略凸起,其上再刻陰線成形。璧孔內雕一螭龍,獸身,獨角,身側似有翼,尾長並飾繩紋。璧兩側各雕一鳳,長身,頭頂出長翎,身下長尾卷垂。

此玉璧不僅螭龍、鳳鳥造型生動,璧表面的紋飾也不同於一般作品,沒有采用常見的谷紋、蒲紋、乳丁紋,而是採用了勾雲紋,使其與螭龍、鳳鳥的搭配更為和諧,且加工精緻。目前所見的戰國玉璧中此件玉璧最為精緻。從樣式上判斷,此器應是佩掛於人身的大型組佩中部的主要飾件,佩帶者應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

玉獸面紋劍格,戰國,高2.2cm,寬5.5cm,厚1.7cm。清宮舊藏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劍格為新疆和田玉質,青白色,截面為菱形,兩端薄,中間厚,兩面均飾獸面紋。獸面為粗眉、凸眼,鼻以下不明顯,獸面兩側飾勾雲紋。作品中部有通孔,用以置劍柄。全器邊稜鋒利,光亮度強。

玉鏤雕虎形劍璏,戰國末至西漢初,長6cm,寬2.6cm,高2.8cm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劍璏(音衛)黃玉質,虎首前部有褐糖色,身側有黃色沁斑。器表拋光精細,有很強的玻璃光澤。

此件為改制器,上端為一匍匐前行之虎,下部原有紋飾,部分磨去,並開出矩形孔,變為劍璏。虎面猙獰,張口,瞪眼,呈伺機撲殺獵物之態,足尾勁健有力。絞絲尾,已斷殘。劍璏矩孔的四角處各飾一隻獸面,僅眼部突出,眼下均有淺圓槽痕跡,可能是加工過程中遺留之痕。

此器經改制後造型十分獨特,器身雖留下較多的加工痕跡,但因虎的形態顯得生動活潑,精細的拋光使器物潤滑光亮。

青玉龍,戰國,長16.4cm,16.2cm,寬11cm,11.2cm,厚0.5cm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玉色偏綠,內含褐色、墨色斑點及絮斑。作扁平龍形,龍身彎曲,陰線勾勒輪廓。表面減地淺浮雕谷紋。龍身鑽一孔以供系掛。

兩週時期,伴隨比德於玉觀念的形成和發展,禮制用玉獲得空前發展。玉器也因此從主要為原始宗教活動的法器,祭祀神靈祖先的祭、享禮器,發展成為具有特定內涵、相對固定組合形式的節步速、別尊卑的組佩飾。其長短、結構的繁簡、玉質的好壞、碾琢的粗精,往往與使用者的身份相關。儘管不同歷史時期,組佩的形制、結構不盡相同,但多以各種形狀的玉片飾,或輔以其他材質的珠飾,穿連、組合而成。這些生前佩帶的玉組佩,通常質美工精。

在中國古代,玉被認為具有保護死者屍身不朽的功能,因此往往在墓葬中隨葬玉器。這些玉器通常可分兩類:一類是生前使用、死後隨葬,稱葬玉;一類是專為殮屍而制,稱殮玉。本品為戰國時期典型的玉龍形佩造型,但材質不精,碾琢粗糙,應是比照生前玉組佩製作的、專門用於隨葬的玉組佩的一部分,屬於殮玉。類似的青玉龍在西漢時期的墓葬中仍有所見。

綠松石項鍊,戰國,長2cm,寬1.3cm,厚0.5cm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綠松石均受沁變色發舊。整條項鍊由35粒大小不一的扁方珠串成,按中間大兩邊小的順序排列。

這種彩石項鍊主要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大多選用水晶、瑪瑙、松石等材質。這些彩石一般都琢磨成不同的形狀組合在一條項鍊上,顏色對比鮮明,非常精美。在我國的山東、河南等地曾有出土。

這條項鍊只選用松石一種材料進行製作,並不多見。從其精細的穿孔來看,說明這一時期鑽孔技術具有高超的水平。

小四整理到這,想想可能要整理故宮珍藏漢代的一些珍藏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