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文化——黃金有價玉無價

所有珠寶中,玉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最為密切。對於古代中國人來說,玉之所以無價,是因為它有生命,有靈性,通過它可以和上天對話,得到神靈的保佑。直到今天,你還能夠從中國人佩戴玉飾作為護身符的偏好中看到這一點。

中國玉器的發展歷經:神(巫)玉階段、王玉階段和民玉階段。

遠古時期,氏族部落裡的巫師通過玉器溝通天地神靈,祈福上蒼保護風調雨順,玉被看著是通神之物。距今10000-4000年為神(巫)玉階段。史前玉文化的發展和繁榮的推動力是神。神是巫覡創造出來的,她(他)依靠神的力量統治社會。

從夏至清為王玉階段(夏商周——清代)。王掌握著生產、使用玉器的大權。三代王玉到了秦漢成為帝王玉。玉器的主要功能為禮器(“六端”)、祭器(“六器”)、儀杖、工具、用具、器皿、佩飾、人物、動物等等。鉈機為青銅或鐵質。歷朝玉器均有自己的時代風格,非常清晰明確,這就是客觀的時代風格鑑定的鐵證。春秋時期“君子比德於玉”已很普遍。孔子及儒家做出了一個重要貢獻,即將玉從神那裡解放出來,交給“君子”,作為德的載體。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玉是高貴、純潔的象徵,代表著人的高尚品格。玉的光潤溫暖常被用來形容君子的溫良品德。早在孔子生活年代,文人就以佩玉來證明自己是一位理應受到信任和尊重的君子,佩玉在身,以規範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規出格,不遇凶喪之事不能將佩解下來,所謂:言念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從原始社會末期到清代,某些玉器一直是政治等級制度的重要標誌器物。春秋戰國就有“六瑞”的使用規定,六種不同地位的官員使用不同的玉器,天子用尺寸最大的玉器,按級別遞減。魏晉時期,士大夫們甚至喜歡把玉研磨成粉末, 衝到水裡喝掉,這種喝玉粉的行為,與現代人愛好喝珍珠粉是一個道理。

間於玉文化的王玉階段之中,民玉文化也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從宋至清為中國玉文化的民玉階段(宋——清代)。玉除了為帝王朝廷專用之外,由於工商業發達和玉器的商品化生產,工商、富戶人家置朝廷禁制於不顧,從店鋪購置玉器用於喜慶、佩戴、文房、宴飲、鑑賞、收藏等物質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民玉是商品玉,沒有禮玉特殊的階級屬性,與王玉不同,民玉的特點是與民間生活更加貼近,有著生動清新的藝術風格。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玉文化深入中國人的內心,人們心目中的玉,因為崇拜、因為喜好,因為稀少……所以才有這句經典:黃金有價玉無價。

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

中國玉文化——黃金有價玉無價

翡翠手鐲

中國玉文化——黃金有價玉無價

翡翠戒面

中國玉文化——黃金有價玉無價

翡翠戒面

喜歡翡翠的朋友,歡迎關注“9哥說翠”,9哥有多年的翡翠珠寶經營管理經驗,有任何有關翡翠的問題,歡迎聯繫9哥,一起探討。謝謝!

中國玉文化——黃金有價玉無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