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遊戲 Aggro電競 2019-02-02

不出意外,《中國式家長》女兒版也取得了不錯的反響,Steam好評率92%,WeGame好評率91%。而且與前代兒子版,又名“中國式家長之大豬蹄子養成記”相比,女兒版的玩家在遊戲過後,明顯更魔怔。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其實從玩法和遊戲內核上,兒子版與女兒版並無太大差異,但玩家的心理感受,完全是在玩兩款遊戲。

玩兒子版時:“哎呀這個小姑娘不錯,哎呀那家的小女生也很萌,哎呀我兒子怎麼這麼優秀,周圍的女孩子都這麼好。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每個都約約,反正男生吃不了虧。”

而到了女兒版: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當然也不排除女玩家在遊戲時會有“媽媽帶你泡遍天下所有男人”的想法,可就目前網上的瘋魔情況來看,更多玩家還是陷入了堪比與當年《戀與製作人》的節奏。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就以遊戲日報砂醬在體驗這款遊戲時的心態為例,為了不讓孩子被其他男人惦記,不僅瘋狂提升女兒的體魄,就連起名字時,都儘量想讓女兒的名字陽剛一些,使大豬蹄子們敬而遠之。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不過即使如此,也難以避免處於青春期的閨女有萌動之心。從這個角度來看,生男生女倒是都一樣,生兒擔心太浪蕩,生女又怕心蕩漾。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相同的玩法,不同的立繪,大相徑庭的遊戲體驗

如上文所提,遊戲女兒版的玩法與兒子版並無太大差異,玩家的內心變化,其實也是從女兒正式開始上小學開始的。因為開發團隊把上小學後的女兒畫成了一個蘿莉的樣子,雖然玩法還是那個玩法,但視覺感官上已經在向玩家暗示:你忍心像養大豬蹄子那樣養蘿莉嗎?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這也就造成了和養兒子相比,玩家在養女兒時少了很多“功利心”。成績不好沒關係,父母滿意度低沒關係,只要女兒壓力小就好了。如果不是因為父母滿意度歸零會責罰孩子,進而增加心理陰影(心理陰影達到一定數值會導致遊戲失敗),學都可以不用上,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除了搞對象。甚至最後考不考清華,似乎都沒那麼重要了。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而在養兒子時,很多玩家都表示,如果不是擔心孩子的壓力爆表同樣會增加心理陰影,自己肯定讓他往死裡學。

另外由於男女之間的不同,部分男玩家在女兒版推出後甚至在評論區直言,遊戲滿足了他人生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有個一同成長的親妹妹。客觀而言,與其說是幫助他填補了沒有妹妹的遺憾,不如直接承認滿足了其對異性成長過程的先天性好奇。畢竟在遊戲中,開發者確實也直言不諱地交代了女生成長時所必須經歷的幾個階段。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所以無論是人物立繪還是成長過程的細節呈現,都是玩家在同個玩法下不同感觸的緣由。當然這些細節在兒子版中也有體現,但對遊戲的主力群體,至少是相關話題討論的主力群體直男玩家而言,兒子版裡的成長細節只能算是重走青春,而非探索未知。

遊戲性的可持續性依舊是問題

與兒子版一樣,《中國式家長》女兒版在玩法上最核心的部分依舊是“腦洞開發”與“日程安排”。參考孩子考試成績與未來成就的屬性同樣是智商、情商、體魄、記憶力、想象力、魅力、面子等。

簡單介紹一下,“腦洞開發”是一種類似於消除遊戲的方式,通過消除不同形狀的圖標來獲得相應的屬性加成。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日程安排”裡分“學習”、“娛樂”兩個板塊,在多數情況下,學習裡的項目如學數語外,學歷史地理,學計算機語言,都是提升家長滿意度,增加孩子壓力的選項。

而娛樂裡的如氪金手遊、追星、課外書等則是減少孩子壓力,降低家長滿意度的選項。過於糾結一個板塊,很容易導致遊戲提前結束。這也是遊戲對“成長的煩惱”的體現之一,培養藝術細胞無法兼顧學習,過多安排學習任務會導致孩子壓力過大而增加心理陰影,甚至導致遊戲提前結束。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款通過點擊鼠標來刷高考分的遊戲。雖然玩家可以無數次重新開始遊戲,解鎖新的劇情,但由於遊戲採取的是一代一代輪流的形式,玩家如果沒有在這一代解鎖出自己想要的劇情,則需要在下一代從出生開始重新再刷一次。加之玩法的侷限和立繪的單一,遊戲性方面會越來越淡薄。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當然,《中國式家長》女兒版並不是遊戲的終點,開發團隊也多次透露會有DLC推出。此外,遊戲目前的劇情終點是高考,同樣精彩的大學生活,或許也是開發團隊特地留了一手的“彩蛋”。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當然如果沒考上就另算了

說是養孩子,其實都是保護“另一個自己”

除了懷舊部分的刻畫,《中國式家長》女兒版同樣也有不少諷刺部分。比如競爭班委的不良校園風氣、家長們拿孩子特長互相比拼的面子工程、考試成績大於天的老師、將自己想法強加給孩子的父母、以及重男輕女的奶奶等等。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而且在養孩子的過程中,玩家常常因為遊戲中“父母”的決定而束手無策。比如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Switch,畢業後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就連相親失敗,和男朋友分手,無法嫁給愛情之後,一直呵護著女兒的玩家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家姑娘嫁給一個長成這樣的路人。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然後當玩家開始培養這一代孩子時,就會看到曾經被呵護的掌上明珠如今已經變成了自己當初討厭的模樣:要求她的孩子各種學習,與親戚鄰居比拼各家孩子的特長來爭面子。而玩家能做的,就是避免這一代孩子日後成為她的模樣。

中國式家長女兒版:玩家重女輕男,但卻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的結局

所以雖然名為《中國式家長》,但其實在玩的時候,玩家更多的是幫助遊戲裡的孩子來應付家長。就像當年的自己一樣,一邊忙著考大學,一邊還要照顧好自己可憐的課外興趣。與其說是養孩子,不如說是保護好另一個空間裡的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