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莫奈、畢加索的真跡“在一起”

油畫 畢加索 莫奈 藝術 人民網 2017-06-09
與莫奈、畢加索的真跡“在一起”

莫奈的《睡蓮》

與莫奈、畢加索的真跡“在一起”

查爾斯·毛林的《拿洋娃娃的少女》

與莫奈、畢加索的真跡“在一起”

畢加索的《靜物:水罐、杯子和橙子》

這是繼《對話達·芬奇:第四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和《從酒神讚歌到阿卡迪亞: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展》之後,運營僅一年多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又一重磅藝術特展,所展出的51件繪畫作品皆是首次亮相中國,全部來自法國聖艾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莫奈的《睡蓮》、畢加索的《維納斯與愛神》都在其中。

雪白的牆壁中央,一幅圓形的畫作猶如王者般在聚光燈下“光芒四射”,畫面上“淡淡”的油彩卻層次分明,漂浮在水中的一朵朵蓮花彷彿將要“衝”了出來。那是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於1907年所作的一幅圓形《睡蓮》,珍藏於法國聖艾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原本遙不可及,如今,卻近在咫尺……

在天空飄雨的時候走進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原以為會很清冷的一樓展廳卻是格外的“熱鬧”,“從莫奈到蘇拉熱:西方現代繪畫之路(1800~1980)”展已開幕近一個月,慕名而來的人們仍是絡繹不絕。在觀展人群中,以年輕人居多,一位帶著小嬰兒的年輕媽媽尤為惹眼,而欣賞畫作之餘,還有很多人停下來與莫奈的《睡蓮》合影留念,均是難掩一臉的喜悅。

或許,能與莫奈、畢加索、杜布菲、馬蒂斯、蘇拉熱等大師的真跡“在一起”,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不願意與之錯過吧!

這是繼《對話達·芬奇:第四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和《從酒神讚歌到阿卡迪亞:馬庫斯·呂佩爾茨作品展》之後,運營僅一年多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又一重磅藝術特展,所展出的51件繪畫作品全部來自法國聖艾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皆是首次亮相中國。展覽以19世紀的風景畫為開端,分六個部分,以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的藝術作品,回望1800年至1980年這一個多世紀以來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

走進展廳,迎面就是《睡蓮》的巨幅投影,如此“隆重”,不難想象,莫奈和他的這幅作品已然就是這次展覽的“超級明星”。

1840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的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他熱衷於描繪風景,作品以色彩和光線的精巧運用著稱,他早期的畫作多是海灘、港口、小鎮、山野、麥田……直至晚年,日日所見的睡蓮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1883年,43歲的莫奈在吉維尼小鎮定居後,開始熱愛描繪受約束的自然——他的花園、他的池塘與他的小橋……那時,莫奈住所花園中的一切都是他畫中的風景。

從19世紀90年代起,池塘中的睡蓮成為主題開始出現在莫奈的畫作中,一直到1926年去世,30多年的時間裡,他創作了250多幅《睡蓮》。

在莫奈的筆下,浮於水中的睡蓮,因不同的光線折射出各種斑斕的色彩,同一片“天地”卻生出了不同的景緻。

這次展出的唯一一幅莫奈的作品,是他在1907年~1908年間創作的4幅圓形《睡蓮》之一。據說,之所以採用圓形畫幅,是他從日本藝術中汲取了創作風格的重要原則:拒絕透視、拋棄水平面、開擴空間……

面前這幅直徑80.7釐米的圓形《睡蓮》,荷葉、湖面、花朵的顏色對比令空間無限伸展,明明暗暗間還帶著一絲憂鬱。

得來此畫尤為不易,1914年,皮埃爾·戈蒂埃·杜蒙向聖艾蒂安養老院遺贈了一棟建築,並在遺囑中聲明之後的60年內,養老院需每年從因此獲得的收入中,拿出5000法郎繳納給市政府,用於市立博物館購入畫作或藝術品。這幅《睡蓮》,即是用1918年~1920年間三年的款項所購,之後便成為聖艾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也就難怪,有那麼多人爭相恐後地與其合影了。

漸漸地遠離“風景”,在古典主義、寫實主義、立體主義等不同風格的畫作中游走,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巴勃羅·畢加索的3幅畫了。

《靜物:水罐、杯子和橙子》,並不大的畫卻佔據了一整面牆,厚重的黑色粗線條將三個物品置於矩形畫布上,畫面的色彩暗沉,簡單的構圖卻展示了他作為立體主義的領軍人物,將所見通過概念化的語言轉化為所想的智慧。

與之相鄰的左側牆壁上的《維納斯與愛神》仿古作第3版和第2版,卻是風格大變,只以簡潔的黑白線條來描繪一個女人和一個孩童。這兩幅黑白版畫為仿古作,參照的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和雕塑家老盧卡斯·克拉納赫的作品。據說,畫中的維納斯有女詩人和電影製作人吉娜維夫·拉波特的影子,那源於畢加索一段不為人知的祕密戀情。

2005年,79歲的拉波特曝光了50多年前和畢加索的陳年舊事,世人才知畢加索70歲時曾與24歲的拉波特相戀,相愛時光長達兩年。後來,拉波特拍賣了20幅畢加索留給她的畫作,而那些畫作大多以她為主題進行創作。

往事如風,舊人已故,世間卻留下了他們那或淺或深的愛情。這或許,也是那作品的“功勞”吧。

除了世人皆知的莫奈與畢加索的作品,超現實主義畫家伊夫·唐吉創作的《手與手套》、被稱為“二戰後出現的最偉大的法國畫家”的讓·杜布菲創作的《虛幻的風景》也讓人印象深刻。

而最特別的,是抽象派大師皮埃爾·蘇拉熱創作的《1979年6月19日畫作》。整幅畫沒有任何圖案,只是一片漆黑的油彩,然細細觀察,卻會發現,畫的表面被分為三個同寬的水平部分,並通過角落留白的米色畫布進行劃分。刮刀的劃痕打亂了水平條紋的規則紋路,露出疊加的層次,還能看到那時隱時現的光澤。

蘇拉熱將自己的繪畫定義為“詩意的瞬間”,這大概就是他把創作日期作為標題的原因。早在1953年,他就開始在畫作的彩色背景上運用黑色,並用自己發明的小刀和刮刀在地面上的大尺寸畫板上創作。1979年,他徹底採用黑色這個極端又利於表現光線的色彩。對於黑色的善於運用,讓他的作品被譽為“將黑色從黑暗之中解放出來”。

展覽並非以時間為序,卻可以讓人洞悉,從描繪自然、記錄現實、刻畫人物到流露情感、表達觀念、輸出意識,西方現代藝術經歷了從寫實主義到幾何抽象主義風格的演變,展覽所呈現的恰恰是這一時期,充滿矛盾和創新的崎嶇之路。

將這些畫作珍藏起來的法國聖艾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自1987年起對公眾開放已經運營了30年,收藏了超過1.9萬件從古代到當代的藝術品,據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博物館的執行館長馬蒂娜·穆赫·丹瑟介紹,這次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合作,之所以選擇以現代藝術為主,主要考慮的是中國觀眾對法國現代藝術大師的作品更為熟悉。“我們希望令中國觀眾意識到除了莫奈、畢加索等聲名在外的藝術家,還有許多並不廣為人知的藝術家也影響了這些藝術流派的興起和發展。”

在臨近出口的一個空間,大師們的其他作品以影像的方式向觀眾呈現。《日出·印象》《穿和服的女人》《塞納河的日落·冬季》……那些聞名於世的莫奈名作以及他的自畫像、黑白相片在光影中不停變幻,照片中的莫奈望向遠方,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卻又是那樣“溫柔”,他的生平、他與作品的故事就這樣被“娓娓道來”。

而在“他”的銀幕身後,巴勃羅·畢加索、皮埃爾·蘇拉熱、亨利·馬蒂斯,讓·杜布菲也以相同的方式,等待人們與之“相識”。

一次精妙的展覽猶如打開了一扇窗,令觀者窺一斑乃至全豹。此番與莫奈、畢加索等大師的“零距離”相遇,正是一個瞭解西方現代藝術兩百年曆史的窗口,世界在變,但藝術卻是永恆的,那些風格迥異的繪畫作品像是一系列閃回的鏡頭,指引人們去追尋它走過的軌跡。

特展將持續至8月31日。■ 記者 鍾玲 文/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