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類家庭,最易養出一遇挫折就放棄的孩子,第4種傷害最大

最近聽朋友說起,一個鄰居家的男孩原本在小學成績優異,性格陽光,是大人眼中的好學生,乖孩子。

可是升上初中後,周圍同學都很優秀,他的成績只能算是中等。

自尊心受挫,加上父母在上初中前獎勵給他一隻手機,男孩漸漸把精力放到了玩遊戲上。

成績一落千丈不說,對父母的態度也越來越差了。一放學就關在房間裡玩遊戲,都不怎麼和父母說話。

這樣的孩子,你身邊可能也有。

這4類家庭,最易養出一遇挫折就放棄的孩子,第4種傷害最大

他們平時表現很好,可是一遇挫折,就脆弱地不行。這其實是父母最不願意看到的,畢竟誰的成長會一帆風順,沒有挫折呢?

其實孩子的玻璃心,不是一次偶然的打擊才有的,而是在成長的漫長過程中,因為我們不當的養育方式,慢慢形成的。

很多我們以為的愛,其實都在傷害著孩子。

小樣媽給大家總結了4類容易毀掉孩子抗挫能力的養育方式。如果你也在用這樣的方式“愛”孩子,就趕緊停一停吧。

1.從來不讓孩子失望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小樣媽就見識過一位把女兒寵上天的爸爸——月月爸爸。

他對女兒可以說是言聽計從,有求必應。他最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好的,好的。”

這4類家庭,最易養出一遇挫折就放棄的孩子,第4種傷害最大

月月吃飯要看電視,爸爸不顧媽媽的反對,一邊掏出手機給女兒放動畫片,一邊一勺一勺地喂女兒吃飯。

月月不肯睡覺,要喝果汁飲料,媽媽說家裡沒有,明天再買,月月馬上大哭起來,於是爸爸立馬下樓,給女兒買飲料去了。

月月爸爸說,“寵女兒是天經地義的。”可是這樣的寵溺,對月月真的好嗎?

我們把時間往後推,等月月上了幼兒園,她會用同樣的方式和態度去對待其他小朋友

像個小公主一樣,對大家發號施令,搶玩具,搶不到就哭鬧、打人。試問哪個小朋友願意和這樣的月月玩呢?

這4類家庭,最易養出一遇挫折就放棄的孩子,第4種傷害最大

而對月月來說,在家裡想要什麼爸爸都會馬上滿足,到了學校沒人理,沒人愛,想要什麼都得不到,這種巨大的落差,月月能開心地起來嗎?

除了讓月月交往能力差,爸爸還剝奪了她體驗和處理各種情緒的機會

月月只要有任何的不開心,爸爸都會馬上用零食、玩具轉移她的注意力。

所以月月沒機會感受難過、憤怒、失望的情緒,更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化解自己的這些情緒

當月月在幼兒園獨自體驗到這些情緒時,沒有爸爸的安撫,她又該怎麼辦呢?

這4類家庭,最易養出一遇挫折就放棄的孩子,第4種傷害最大

盧梭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

“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既然我們愛孩子,既然他終歸要做一個社會人,我們就該早早教他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表達需求,如何處理各種負面情緒,而不是保護他一時,害他一輩子。

2.動不動就誇“你真棒”

第二個讓孩子變脆弱的方法,就是動不動就誇他。

很多家長相信誇獎能讓孩子變自信,於是孩子做什麼,他們都會誇一句“你真棒”。

畢竟這3個字,很容易說出口。

可是時間長了,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孩子變得只能聽好話,不能聽批評,非常的輸不起

關於這一點,心理學家做過實驗。

他們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在失敗時會很沮喪,也很容易放棄。

而被誇會想辦法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會不斷嘗試,很有韌性,即使失敗了也能坦然面對,下次繼續努力。

這4類家庭,最易養出一遇挫折就放棄的孩子,第4種傷害最大

這就是不同的誇獎方式,對孩子截然不同的影響。

所以我們平時對待誇獎孩子這件事,一定要警惕,不要動不動就誇,同時還要講究方法。

如何科學地誇獎孩子呢?心理學家給出的建議是,基於過程評價孩子

比如孩子搭積木,我們不是等他搭好了,才根據完成的作品來誇獎他。而是在他搭的時候,我們就用心觀察。

你搭的時候動作很慢,很輕,這樣積木不容易倒。

你特別挑了黃色和藍色這兩個顏色,搭配起來很好看。

你試了很多次,用了不同的辦法,終於把積木搭的這麼高。

基於孩子在過程中的表現,誇獎他的努力、用心和進步,特別是一些成功的經驗,不僅會讓孩子很滿足,也有助於培養他堅持不懈的優秀品質。

3.什麼都替孩子做了

我們身邊有一些家長,非常地愛孩子,自己再苦再累,也要給孩子最好的照顧。

可是這些照顧,對孩子來說是什麼呢?

首先,它意味著不信任。

家長覺得吃飯、穿衣服這些事,自己做得更快更好,所以就體貼地幫孩子做了。

因為他們不相信,孩子通過慢慢練習,是可以越做越好的。

其次,這些照顧,剝奪了孩子發展和學習的機會。

為什麼孩子1歲時想自己吃飯,2歲時要自己脫衣服,3歲時要自己穿鞋呢?

這4類家庭,最易養出一遇挫折就放棄的孩子,第4種傷害最大

你有沒有發現,這些任務其實是越來越複雜的。

因為孩子要通過這些天然的機會,來鍛鍊手部動作,促進大腦發育,培養自己的獨立性和自理能力。

這是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就像玩遊戲一樣,一關一關的玩,就不覺得難了。

可是我們搶著把孩子簡單的關卡給完成了,孩子前面什麼都不用做。

上了幼兒園後,突然要自己吃飯,穿衣服,還要做手工,遵守課堂紀律。

那麼多從來沒玩過的關卡一次性地向他襲來,孩子怎麼會沒壓力,怎麼會不受挫呢?

如果幼兒園時期,就因為吃飯、穿衣服、做手工,這些任務沒有其他小朋友做的好,這種自卑感就會一直延續到小學、初中,甚至工作後。

最後,在孩子不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他,還會讓孩子失去做這件事的興趣和動力

這4類家庭,最易養出一遇挫折就放棄的孩子,第4種傷害最大

孔子有一句名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就是說一個人學習,一定要等他苦思冥想,怎麼都想不出來的時候,再輕輕的點撥他一下,這樣對他的幫助最大。

如果一開始就告訴他是怎麼回事,這樣的知識就不是他的,很快會被忘記。

孩子也是一樣的,當他非常想自己拿勺子吃飯,當他用笨拙的方法就要繫上釦子時,他是最專注、最有動力的時候。

如果我們在這時貿然地幫助他,他就會非常洩氣,以後都沒有再嘗試的慾望了。

所以聰明的媽媽,一定是等到孩子向我們求助時,我們才去幫一下,這樣的效果才最好。

4.怕孩子驕傲,所以總是打擊批評

前面3種家長,都毫無掩飾地把愛表達出來了,只不過方法用的不對。

而第4種家長,是把愛給藏起來了。

他們怕稱讚會讓孩子驕傲,所以總盯著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把缺點、不足指出來,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這4類家庭,最易養出一遇挫折就放棄的孩子,第4種傷害最大

但是在孩子看來,爸爸媽媽根本不愛自己。

“他們永遠看不到我好的地方,也看不到我的努力和進步,如果爸爸媽媽愛我,怎麼會這樣對我,一句溫暖的話都沒有呢?”

其實不只是孩子這麼想,如果我們的另一半整天指著我們的缺點,我們也一樣感受不到愛,只會有憤怒和失望。

有一位老師說過,“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有效的家庭教育的基礎。

只有當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感受到自己是個好孩子,他才有動力越變越好。

一個覺得自己滿是缺點,一無是處的人,只會停止努力,破罐破摔,因為他看不到自己變好的可能。

之前有一位媽媽留言,說每次孩子犯錯,自己在批評他的時候,孩子都會哭著問,“媽媽你還愛我嗎?”

其實孩子能這樣問,真的是很難得。

這4類家庭,最易養出一遇挫折就放棄的孩子,第4種傷害最大

很多孩子只會在心裡困惑,懷疑,“為什麼媽媽嘴上說愛我,對我卻這麼凶,總是說我這裡不好那裡不好呢?”

給孩子指出錯誤,這一點沒錯,但我們一定要記住,對事不對人,要把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分開。

我們可以說,“寶寶,亂扔玩具是不對的,你生氣的時候,可以怎麼做。”

而不是說,“你怎麼這麼壞,這麼不懂事,媽媽不喜歡你了。”

前面一種說法,讓孩子知道我怎麼改進能變得更好。後面一種說法,卻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還有最寶貴的親子關係。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用正確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愛,越變越好

不要以愛為名傷害孩子,也傷害了自己。

歷史文章:

霍思燕:想養出嗯哼這樣暖心聽話的孩子,你不能錯過這一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