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追問“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神回答,不打擊孩子好奇心

幼兒園 歷史 懶媽育兒路 2019-04-06

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有一段抓狂的時期,那就是孩子不斷追問“為什麼”的時候。

孩子總是追問“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神回答,不打擊孩子好奇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般從2歲半開始,當他的語言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為了滿足他的好奇心,就喜歡每天追在家長屁股後面,不住口地問“為什麼”。這個過程一般到5歲的時候達到一個頂峰狀態。

孩子喜歡提問“為什麼”其實是一件好事情,好處有很多,首先,這是孩子求知慾望的表現,也是孩子好奇心強的表現;

其次,孩子通過反覆追問“為什麼”,以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第三,只有細心觀察,才能發現生活中那麼多的“為什麼”,因此這也是孩子觀察力的表現;

第四,孩子主動追問,其實也是一種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的表現;

最後,孩子通過提問這種方式,來構建和社會的一種交往方式,為今後社會性的發展提供基礎。

孩子總是追問“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神回答,不打擊孩子好奇心

我家孩子也是這樣,我最抓狂的一次是不管我怎麼回答,孩子都會用“為什麼”來追問。具體開頭我已經忘記,記得清楚的是從“下水道蓋子為什麼是圓的?”

我回答:“因為下水道蓋子圓的好打開吧?”

孩子:“為什麼?”

我:“因為如果下水道壞了,就得打開蓋子修理啊。”

孩子:“為什麼?”

我:“因為任何東西用的時候久了,都會壞。下水道時間久了,也會壞。”

孩子:“為什麼?”

我:“因為東西的質量都有一定的保質期,只能用一段時間。”

孩子:“為什麼?”

我:“※&◎※◎#……”

孩子總是追問“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神回答,不打擊孩子好奇心

在風中凌亂的我,已經完全忘記了育兒書上說,要表揚孩子肯動腦子,要耐心回答孩子問題,要合理引導孩子思考……這已經不是依靠一句“這個問題媽媽也不知道,需要媽媽去看看書、查查資料再來回答你”就可以解決的了。

因為,只要我說出了這句話,等待我的依然是“為什麼?”

孩子總是追問“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神回答,不打擊孩子好奇心

估計有很多父母和我一樣,剛開始,父母還能比較淡定地回答,甚至暗自高興,這說明孩子是一個喜歡探索的寶寶,是一個好奇寶寶,也間接說明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寶寶。

但是漸漸的,隨著孩子越來越多以及越來越無聊的“為什麼”,很多家長都開始不耐煩了。不耐煩還不能凶孩子,還不能批評他,不能一聲大吼就將這點“好奇”的小火苗給熄滅了。

那種痛苦啊,無以言表。但是,後來,我發現一個訣竅,能夠堅決斬斷孩子的“為什麼”。

那就是,把問題拋回去:“你覺得呢?”

這也是一句神句子,只要有了這句話,孩子要麼自己給出一個想當然的答案,然後不再繼續追問;要麼就呆一邊思考去了。

總之,我算是解放了。

孩子總是追問“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神回答,不打擊孩子好奇心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觀察家,也是天生的科學家,他們能發現很多成人根本看不見的東西,或者說成人習以為常的東西。正因為如此,孩子才有那麼多的“為什麼”。而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為什麼”的時候,也不能坐以待斃,就這樣被孩子牽著走。

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等著孩子問“為什麼”,且不說有可能會將自己陷入前面的例子中的我的窘境,還可能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首先,如果孩子習慣從家長那裡得到答案,那麼很可能導致孩子非常依賴家長,渴望家長把知識喂到他的嘴裡,卻不願意自己主動尋找答案了。

其次,如果家長給出了一個錯誤的答案,還可能會給孩子誤導。畢竟孩子的問題中,涉及很多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等等常識,並不是每一個家長都能做到包容萬千的。

第三,容易損害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無所不知的形象。雖然咱並不是真正的無所不知,但至少還是四五歲孩子的崇拜對象。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眼中,他的爸爸或者媽媽都是超級厲害的。如果就因為一個“為什麼”而顏面盡失,有點不划算哦。

最後,孩子的“為什麼”很多時候是漫無目的的,也是非常表面化的,長時間糾結在這些表面化的問題,容易導致孩子不會深入思考。

孩子總是追問“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神回答,不打擊孩子好奇心

成年人和孩子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成年人通過學習,已經獲得瞭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孩子沒有,他們才剛剛學會發現問題。因此,如何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就變得很重要了。

將孩子的“為什麼”拋回去,是一種逼迫孩子自己思考的方法。但在實際過程中,我經常發現,孩子很多時候會自己胡編一個答案,或者乾脆跑一邊玩直接放棄這個問題。不管是胡編答案,還是放棄思考,都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於是,為了避免孩子變成一個思想的懶惰者,我開始追著孩子問“為什麼”了。剛開始,孩子確實會胡編一些答案,不過由於我在追問的時候,已經儲備了一些相關的知識,因此就能夠給孩子進行解釋了。

孩子總是追問“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神回答,不打擊孩子好奇心

例如,一天,我帶著孩子去幼兒園。孩子看見飄落的樹葉,突然說:“小樹葉離開了媽媽的懷抱。”這應該是幼兒園裡講解秋天落葉的時候,使用的句子,孩子看見了,就自然地說了出來。

我趕緊追問:“為什麼?”

孩子回答:“因為有風,所以樹葉落下來了。”

我繼續追問:“為什麼樹葉往下落,卻沒有往上飄呢?”

孩子反駁:“不,媽媽,你看,那片樹葉也往上飄了。”我一愣,好在這樹葉比較幫忙,往上飄一會,還是落下去了。

孩子看著落下來的樹葉,不知道了。

我趕緊科普:“是因為地球有重力啊!昨晚我們一起學得《量子物理》不就講了這個問題嗎?”

孩子點點頭,若有所思地走了。我知道,讓他明白地球重力這個知識,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不過既然他沒有繼續追問“為什麼”,我也省得解釋了。

孩子總是追問“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神回答,不打擊孩子好奇心

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真的需要家長具備一定的智慧。面對孩子不斷地“為什麼”,最重要的或許不是給出答案,而是教會孩子在觀察之後,還要用心思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