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幼兒園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優米MaMa 2019-08-23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一般來說孩子在6~7個月開始出現輕度分離焦慮,18個月左右達到峰值,隨後孩子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分離焦慮慢慢減弱。但到3歲左右,孩子會面臨較大的環境變化(上幼兒園/新添了寶寶等),會再次激發他們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來源於依戀關係

分離的焦慮源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戀,寶寶對母親的依戀是基因中攜帶的。任何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對即將出現的危險都有本能的感知能力。人也不例外,這是長期的物種進化決定的。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陌生事物激發出的恐懼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這種威脅讓孩子更加依戀父母。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不會離開自己,慢慢地孩子學會了把依賴對象當做一個內心的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足夠穩固孩子就會有勇氣踏進沒有父母的陌生地段,才會敢冒險進行探索。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一般來說孩子在6~7個月開始出現輕度分離焦慮,18個月左右達到峰值,隨後孩子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分離焦慮慢慢減弱。但到3歲左右,孩子會面臨較大的環境變化(上幼兒園/新添了寶寶等),會再次激發他們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來源於依戀關係

分離的焦慮源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戀,寶寶對母親的依戀是基因中攜帶的。任何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對即將出現的危險都有本能的感知能力。人也不例外,這是長期的物種進化決定的。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陌生事物激發出的恐懼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這種威脅讓孩子更加依戀父母。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不會離開自己,慢慢地孩子學會了把依賴對象當做一個內心的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足夠穩固孩子就會有勇氣踏進沒有父母的陌生地段,才會敢冒險進行探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依戀一詞最早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由約翰.鮑爾比(Bowlby J)創立的依戀理論。鮑爾比指出:依戀模式的形成主要與2歲前母嬰關係有關。早期依戀關係最終會影響個體內在的情感管理、探索、人際功能、依戀模式等。也就是說,孩子分離焦慮時的表現,在頭兩年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隨著依戀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不同的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明顯不一樣,為了更進一步幫助孩子們應對分離焦慮,美國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實驗:先讓孩子和媽媽在一個房間,隨後進來一個陌生人和媽媽交流,接著媽媽離開房間,過段時間媽媽再次回到房間。

研究人員通過孩子不同的反應,將依戀類型分為3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隨後,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Batholomew又提出了第四種依戀類型——恐懼型。總的來說,4種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分離焦慮表現。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一般來說孩子在6~7個月開始出現輕度分離焦慮,18個月左右達到峰值,隨後孩子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分離焦慮慢慢減弱。但到3歲左右,孩子會面臨較大的環境變化(上幼兒園/新添了寶寶等),會再次激發他們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來源於依戀關係

分離的焦慮源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戀,寶寶對母親的依戀是基因中攜帶的。任何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對即將出現的危險都有本能的感知能力。人也不例外,這是長期的物種進化決定的。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陌生事物激發出的恐懼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這種威脅讓孩子更加依戀父母。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不會離開自己,慢慢地孩子學會了把依賴對象當做一個內心的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足夠穩固孩子就會有勇氣踏進沒有父母的陌生地段,才會敢冒險進行探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依戀一詞最早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由約翰.鮑爾比(Bowlby J)創立的依戀理論。鮑爾比指出:依戀模式的形成主要與2歲前母嬰關係有關。早期依戀關係最終會影響個體內在的情感管理、探索、人際功能、依戀模式等。也就是說,孩子分離焦慮時的表現,在頭兩年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隨著依戀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不同的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明顯不一樣,為了更進一步幫助孩子們應對分離焦慮,美國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實驗:先讓孩子和媽媽在一個房間,隨後進來一個陌生人和媽媽交流,接著媽媽離開房間,過段時間媽媽再次回到房間。

研究人員通過孩子不同的反應,將依戀類型分為3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隨後,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Batholomew又提出了第四種依戀類型——恐懼型。總的來說,4種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分離焦慮表現。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安全型:這類孩子佔了70%左右,他們對母親的依戀很有安全感。媽媽陪伴時會獨自探索周圍環境、或和媽媽互動玩耍。媽媽離開會表現出分離焦慮,很傷心,媽媽回來又會表現的很開心,並通過擁抱等行為歡迎媽媽回來。這類孩子入園後會經歷正常的分離焦慮過程

焦慮-矛盾型:這類孩子在媽媽在身邊時也會表現出對媽媽分離焦慮的擔憂,他們會時不時的看看媽媽是否還在身邊。一旦發現媽媽不在,“分離焦慮”會變得特別強烈。當媽媽再次出現,孩子甚至會對媽媽剛才的離開表現出不滿,比如假裝沒看見媽媽。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和媽媽的相處中感受到,媽媽並不會持續提供給他們安全依戀,孩子長時間處於,質疑母親是否會滿足自己安全依戀的環境中。這類孩子在入園期間會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或攻擊性行為。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一般來說孩子在6~7個月開始出現輕度分離焦慮,18個月左右達到峰值,隨後孩子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分離焦慮慢慢減弱。但到3歲左右,孩子會面臨較大的環境變化(上幼兒園/新添了寶寶等),會再次激發他們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來源於依戀關係

分離的焦慮源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戀,寶寶對母親的依戀是基因中攜帶的。任何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對即將出現的危險都有本能的感知能力。人也不例外,這是長期的物種進化決定的。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陌生事物激發出的恐懼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這種威脅讓孩子更加依戀父母。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不會離開自己,慢慢地孩子學會了把依賴對象當做一個內心的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足夠穩固孩子就會有勇氣踏進沒有父母的陌生地段,才會敢冒險進行探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依戀一詞最早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由約翰.鮑爾比(Bowlby J)創立的依戀理論。鮑爾比指出:依戀模式的形成主要與2歲前母嬰關係有關。早期依戀關係最終會影響個體內在的情感管理、探索、人際功能、依戀模式等。也就是說,孩子分離焦慮時的表現,在頭兩年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隨著依戀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不同的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明顯不一樣,為了更進一步幫助孩子們應對分離焦慮,美國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實驗:先讓孩子和媽媽在一個房間,隨後進來一個陌生人和媽媽交流,接著媽媽離開房間,過段時間媽媽再次回到房間。

研究人員通過孩子不同的反應,將依戀類型分為3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隨後,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Batholomew又提出了第四種依戀類型——恐懼型。總的來說,4種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分離焦慮表現。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安全型:這類孩子佔了70%左右,他們對母親的依戀很有安全感。媽媽陪伴時會獨自探索周圍環境、或和媽媽互動玩耍。媽媽離開會表現出分離焦慮,很傷心,媽媽回來又會表現的很開心,並通過擁抱等行為歡迎媽媽回來。這類孩子入園後會經歷正常的分離焦慮過程

焦慮-矛盾型:這類孩子在媽媽在身邊時也會表現出對媽媽分離焦慮的擔憂,他們會時不時的看看媽媽是否還在身邊。一旦發現媽媽不在,“分離焦慮”會變得特別強烈。當媽媽再次出現,孩子甚至會對媽媽剛才的離開表現出不滿,比如假裝沒看見媽媽。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和媽媽的相處中感受到,媽媽並不會持續提供給他們安全依戀,孩子長時間處於,質疑母親是否會滿足自己安全依戀的環境中。這類孩子在入園期間會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或攻擊性行為。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迴避型:這類孩子對媽媽存在還是離開都表現的十分冷漠,母親是否離開對他們影響不大。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孩子在平常的依戀關係中媽媽時長無法滿足他們的依戀需求,所以孩子善於採取迴避的方式來掩飾和壓抑自己對媽媽的需求。這類孩子入園時,不會表現的過於焦慮,很多家長誤以為是孩子懂事,其實並不是孩子沒有分離焦慮,而是在刺激情景下他們隔離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❹恐懼型:這類孩子有著焦慮型和迴避型孩子的雙重特點,他們一方面對媽媽的依戀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又表現出對媽媽依戀的壓抑和迴避。這類孩子入園時,有時會表現的毫不在意,有時又會有較大的情感波動。

那為什麼說面對“分離焦慮”哭比不哭好?

很多家長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看著嚎啕大哭的孩子都會心疼的要命,想盡辦法不讓孩子哭,但其實孩子哭出來要比不哭強,為什麼這麼說呢?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一般來說孩子在6~7個月開始出現輕度分離焦慮,18個月左右達到峰值,隨後孩子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分離焦慮慢慢減弱。但到3歲左右,孩子會面臨較大的環境變化(上幼兒園/新添了寶寶等),會再次激發他們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來源於依戀關係

分離的焦慮源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戀,寶寶對母親的依戀是基因中攜帶的。任何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對即將出現的危險都有本能的感知能力。人也不例外,這是長期的物種進化決定的。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陌生事物激發出的恐懼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這種威脅讓孩子更加依戀父母。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不會離開自己,慢慢地孩子學會了把依賴對象當做一個內心的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足夠穩固孩子就會有勇氣踏進沒有父母的陌生地段,才會敢冒險進行探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依戀一詞最早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由約翰.鮑爾比(Bowlby J)創立的依戀理論。鮑爾比指出:依戀模式的形成主要與2歲前母嬰關係有關。早期依戀關係最終會影響個體內在的情感管理、探索、人際功能、依戀模式等。也就是說,孩子分離焦慮時的表現,在頭兩年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隨著依戀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不同的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明顯不一樣,為了更進一步幫助孩子們應對分離焦慮,美國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實驗:先讓孩子和媽媽在一個房間,隨後進來一個陌生人和媽媽交流,接著媽媽離開房間,過段時間媽媽再次回到房間。

研究人員通過孩子不同的反應,將依戀類型分為3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隨後,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Batholomew又提出了第四種依戀類型——恐懼型。總的來說,4種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分離焦慮表現。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安全型:這類孩子佔了70%左右,他們對母親的依戀很有安全感。媽媽陪伴時會獨自探索周圍環境、或和媽媽互動玩耍。媽媽離開會表現出分離焦慮,很傷心,媽媽回來又會表現的很開心,並通過擁抱等行為歡迎媽媽回來。這類孩子入園後會經歷正常的分離焦慮過程

焦慮-矛盾型:這類孩子在媽媽在身邊時也會表現出對媽媽分離焦慮的擔憂,他們會時不時的看看媽媽是否還在身邊。一旦發現媽媽不在,“分離焦慮”會變得特別強烈。當媽媽再次出現,孩子甚至會對媽媽剛才的離開表現出不滿,比如假裝沒看見媽媽。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和媽媽的相處中感受到,媽媽並不會持續提供給他們安全依戀,孩子長時間處於,質疑母親是否會滿足自己安全依戀的環境中。這類孩子在入園期間會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或攻擊性行為。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迴避型:這類孩子對媽媽存在還是離開都表現的十分冷漠,母親是否離開對他們影響不大。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孩子在平常的依戀關係中媽媽時長無法滿足他們的依戀需求,所以孩子善於採取迴避的方式來掩飾和壓抑自己對媽媽的需求。這類孩子入園時,不會表現的過於焦慮,很多家長誤以為是孩子懂事,其實並不是孩子沒有分離焦慮,而是在刺激情景下他們隔離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❹恐懼型:這類孩子有著焦慮型和迴避型孩子的雙重特點,他們一方面對媽媽的依戀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又表現出對媽媽依戀的壓抑和迴避。這類孩子入園時,有時會表現的毫不在意,有時又會有較大的情感波動。

那為什麼說面對“分離焦慮”哭比不哭好?

很多家長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看著嚎啕大哭的孩子都會心疼的要命,想盡辦法不讓孩子哭,但其實孩子哭出來要比不哭強,為什麼這麼說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分離是每個寶寶的必修課,而與此同時勢必會帶來焦慮情緒,很多家長深怕“分離焦慮”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但事實上,只會有一小部分孩子會出現心理疾病級別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來看一組數據(由於國內對這方面的調查比較少,先參考國外的一組數據):《美國精神病學雜誌》層發表過一篇針對美國疾病普查數據庫NCS-R的統計分析論文顯示:兒童患分離焦慮的概率是4.1%,而成人是6.6%。並且在兒童分離焦慮症中只有約三分之一(36.1%)會持續到成年後,也就是說“分離焦慮”帶給兒童的持續性影響只有1.4%。

雖然,分離焦慮的影響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大,但現實中父母往往對分離焦慮的擔憂已經過分誇大了。就比如,在《媽媽是超人2》裡,馬雅舒為女兒米雅準備上幼兒園的物品,米雅還沒什麼反應,馬雅舒自己早已哭的不能自已。第二天,全家出動送米雅上學,馬雅舒一邊安慰大哭的女兒“不要害怕”,一邊掉眼淚。即使後來,米雅早已能淡定的去老師那,馬雅舒還是傷心到哭。於是,網友炸了,這哪是孩子分離焦慮,明明是媽媽比孩子還緊張。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一般來說孩子在6~7個月開始出現輕度分離焦慮,18個月左右達到峰值,隨後孩子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分離焦慮慢慢減弱。但到3歲左右,孩子會面臨較大的環境變化(上幼兒園/新添了寶寶等),會再次激發他們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來源於依戀關係

分離的焦慮源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戀,寶寶對母親的依戀是基因中攜帶的。任何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對即將出現的危險都有本能的感知能力。人也不例外,這是長期的物種進化決定的。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陌生事物激發出的恐懼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這種威脅讓孩子更加依戀父母。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不會離開自己,慢慢地孩子學會了把依賴對象當做一個內心的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足夠穩固孩子就會有勇氣踏進沒有父母的陌生地段,才會敢冒險進行探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依戀一詞最早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由約翰.鮑爾比(Bowlby J)創立的依戀理論。鮑爾比指出:依戀模式的形成主要與2歲前母嬰關係有關。早期依戀關係最終會影響個體內在的情感管理、探索、人際功能、依戀模式等。也就是說,孩子分離焦慮時的表現,在頭兩年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隨著依戀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不同的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明顯不一樣,為了更進一步幫助孩子們應對分離焦慮,美國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實驗:先讓孩子和媽媽在一個房間,隨後進來一個陌生人和媽媽交流,接著媽媽離開房間,過段時間媽媽再次回到房間。

研究人員通過孩子不同的反應,將依戀類型分為3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隨後,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Batholomew又提出了第四種依戀類型——恐懼型。總的來說,4種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分離焦慮表現。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安全型:這類孩子佔了70%左右,他們對母親的依戀很有安全感。媽媽陪伴時會獨自探索周圍環境、或和媽媽互動玩耍。媽媽離開會表現出分離焦慮,很傷心,媽媽回來又會表現的很開心,並通過擁抱等行為歡迎媽媽回來。這類孩子入園後會經歷正常的分離焦慮過程

焦慮-矛盾型:這類孩子在媽媽在身邊時也會表現出對媽媽分離焦慮的擔憂,他們會時不時的看看媽媽是否還在身邊。一旦發現媽媽不在,“分離焦慮”會變得特別強烈。當媽媽再次出現,孩子甚至會對媽媽剛才的離開表現出不滿,比如假裝沒看見媽媽。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和媽媽的相處中感受到,媽媽並不會持續提供給他們安全依戀,孩子長時間處於,質疑母親是否會滿足自己安全依戀的環境中。這類孩子在入園期間會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或攻擊性行為。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迴避型:這類孩子對媽媽存在還是離開都表現的十分冷漠,母親是否離開對他們影響不大。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孩子在平常的依戀關係中媽媽時長無法滿足他們的依戀需求,所以孩子善於採取迴避的方式來掩飾和壓抑自己對媽媽的需求。這類孩子入園時,不會表現的過於焦慮,很多家長誤以為是孩子懂事,其實並不是孩子沒有分離焦慮,而是在刺激情景下他們隔離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❹恐懼型:這類孩子有著焦慮型和迴避型孩子的雙重特點,他們一方面對媽媽的依戀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又表現出對媽媽依戀的壓抑和迴避。這類孩子入園時,有時會表現的毫不在意,有時又會有較大的情感波動。

那為什麼說面對“分離焦慮”哭比不哭好?

很多家長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看著嚎啕大哭的孩子都會心疼的要命,想盡辦法不讓孩子哭,但其實孩子哭出來要比不哭強,為什麼這麼說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分離是每個寶寶的必修課,而與此同時勢必會帶來焦慮情緒,很多家長深怕“分離焦慮”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但事實上,只會有一小部分孩子會出現心理疾病級別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來看一組數據(由於國內對這方面的調查比較少,先參考國外的一組數據):《美國精神病學雜誌》層發表過一篇針對美國疾病普查數據庫NCS-R的統計分析論文顯示:兒童患分離焦慮的概率是4.1%,而成人是6.6%。並且在兒童分離焦慮症中只有約三分之一(36.1%)會持續到成年後,也就是說“分離焦慮”帶給兒童的持續性影響只有1.4%。

雖然,分離焦慮的影響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大,但現實中父母往往對分離焦慮的擔憂已經過分誇大了。就比如,在《媽媽是超人2》裡,馬雅舒為女兒米雅準備上幼兒園的物品,米雅還沒什麼反應,馬雅舒自己早已哭的不能自已。第二天,全家出動送米雅上學,馬雅舒一邊安慰大哭的女兒“不要害怕”,一邊掉眼淚。即使後來,米雅早已能淡定的去老師那,馬雅舒還是傷心到哭。於是,網友炸了,這哪是孩子分離焦慮,明明是媽媽比孩子還緊張。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其實,“哭”是孩子很普遍、很正常地恐懼和焦急感情的表達,這只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家長大可不必勸或嚇唬孩子不要哭;也不要心軟擔心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環境而自己先繃不住大哭,這對孩子都是不好的示範,會放大孩子的恐懼。正確的做法是,平時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大哭時不要阻止,讓他把不安和緊張的情緒發洩出去。心理學家發現:哭出來是好事,因為在1.4%的分離焦慮症中,大部分是因為兒童時期壓抑情緒,或者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引起的。

雖然只有1.4%的孩子會長期受到“分離焦慮”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放任孩子焦慮而不管。與此相反,父母應該對孩子做出合理引導,讓孩子平穩度過分離焦慮期。

那麼面對分離焦慮,家長該怎麼做呢?

▼首先,家長要做到不焦慮。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一般來說孩子在6~7個月開始出現輕度分離焦慮,18個月左右達到峰值,隨後孩子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分離焦慮慢慢減弱。但到3歲左右,孩子會面臨較大的環境變化(上幼兒園/新添了寶寶等),會再次激發他們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來源於依戀關係

分離的焦慮源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戀,寶寶對母親的依戀是基因中攜帶的。任何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對即將出現的危險都有本能的感知能力。人也不例外,這是長期的物種進化決定的。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陌生事物激發出的恐懼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這種威脅讓孩子更加依戀父母。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不會離開自己,慢慢地孩子學會了把依賴對象當做一個內心的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足夠穩固孩子就會有勇氣踏進沒有父母的陌生地段,才會敢冒險進行探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依戀一詞最早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由約翰.鮑爾比(Bowlby J)創立的依戀理論。鮑爾比指出:依戀模式的形成主要與2歲前母嬰關係有關。早期依戀關係最終會影響個體內在的情感管理、探索、人際功能、依戀模式等。也就是說,孩子分離焦慮時的表現,在頭兩年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隨著依戀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不同的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明顯不一樣,為了更進一步幫助孩子們應對分離焦慮,美國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實驗:先讓孩子和媽媽在一個房間,隨後進來一個陌生人和媽媽交流,接著媽媽離開房間,過段時間媽媽再次回到房間。

研究人員通過孩子不同的反應,將依戀類型分為3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隨後,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Batholomew又提出了第四種依戀類型——恐懼型。總的來說,4種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分離焦慮表現。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安全型:這類孩子佔了70%左右,他們對母親的依戀很有安全感。媽媽陪伴時會獨自探索周圍環境、或和媽媽互動玩耍。媽媽離開會表現出分離焦慮,很傷心,媽媽回來又會表現的很開心,並通過擁抱等行為歡迎媽媽回來。這類孩子入園後會經歷正常的分離焦慮過程

焦慮-矛盾型:這類孩子在媽媽在身邊時也會表現出對媽媽分離焦慮的擔憂,他們會時不時的看看媽媽是否還在身邊。一旦發現媽媽不在,“分離焦慮”會變得特別強烈。當媽媽再次出現,孩子甚至會對媽媽剛才的離開表現出不滿,比如假裝沒看見媽媽。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和媽媽的相處中感受到,媽媽並不會持續提供給他們安全依戀,孩子長時間處於,質疑母親是否會滿足自己安全依戀的環境中。這類孩子在入園期間會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或攻擊性行為。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迴避型:這類孩子對媽媽存在還是離開都表現的十分冷漠,母親是否離開對他們影響不大。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孩子在平常的依戀關係中媽媽時長無法滿足他們的依戀需求,所以孩子善於採取迴避的方式來掩飾和壓抑自己對媽媽的需求。這類孩子入園時,不會表現的過於焦慮,很多家長誤以為是孩子懂事,其實並不是孩子沒有分離焦慮,而是在刺激情景下他們隔離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❹恐懼型:這類孩子有著焦慮型和迴避型孩子的雙重特點,他們一方面對媽媽的依戀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又表現出對媽媽依戀的壓抑和迴避。這類孩子入園時,有時會表現的毫不在意,有時又會有較大的情感波動。

那為什麼說面對“分離焦慮”哭比不哭好?

很多家長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看著嚎啕大哭的孩子都會心疼的要命,想盡辦法不讓孩子哭,但其實孩子哭出來要比不哭強,為什麼這麼說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分離是每個寶寶的必修課,而與此同時勢必會帶來焦慮情緒,很多家長深怕“分離焦慮”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但事實上,只會有一小部分孩子會出現心理疾病級別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來看一組數據(由於國內對這方面的調查比較少,先參考國外的一組數據):《美國精神病學雜誌》層發表過一篇針對美國疾病普查數據庫NCS-R的統計分析論文顯示:兒童患分離焦慮的概率是4.1%,而成人是6.6%。並且在兒童分離焦慮症中只有約三分之一(36.1%)會持續到成年後,也就是說“分離焦慮”帶給兒童的持續性影響只有1.4%。

雖然,分離焦慮的影響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大,但現實中父母往往對分離焦慮的擔憂已經過分誇大了。就比如,在《媽媽是超人2》裡,馬雅舒為女兒米雅準備上幼兒園的物品,米雅還沒什麼反應,馬雅舒自己早已哭的不能自已。第二天,全家出動送米雅上學,馬雅舒一邊安慰大哭的女兒“不要害怕”,一邊掉眼淚。即使後來,米雅早已能淡定的去老師那,馬雅舒還是傷心到哭。於是,網友炸了,這哪是孩子分離焦慮,明明是媽媽比孩子還緊張。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其實,“哭”是孩子很普遍、很正常地恐懼和焦急感情的表達,這只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家長大可不必勸或嚇唬孩子不要哭;也不要心軟擔心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環境而自己先繃不住大哭,這對孩子都是不好的示範,會放大孩子的恐懼。正確的做法是,平時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大哭時不要阻止,讓他把不安和緊張的情緒發洩出去。心理學家發現:哭出來是好事,因為在1.4%的分離焦慮症中,大部分是因為兒童時期壓抑情緒,或者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引起的。

雖然只有1.4%的孩子會長期受到“分離焦慮”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放任孩子焦慮而不管。與此相反,父母應該對孩子做出合理引導,讓孩子平穩度過分離焦慮期。

那麼面對分離焦慮,家長該怎麼做呢?

▼首先,家長要做到不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就像前面提到的馬雅舒,從她的種種表現來看她比米雅更焦慮。成人的分離焦慮常常被忽視,從美國的統計數據來看6.6%的成年人,其實有分離焦慮症,並且大部分都沒有得到治療。與孩子的分離焦慮相比,成人分離焦慮更值得被重視。

因為,孩子的分離焦慮很快就會被其它事情轉移注意力,但成人可沒那麼容易擺脫焦慮。而且,當孩子看到家長焦慮時,會以為都是自己的錯才讓父母陷入焦慮中,從而讓孩子更加焦慮,陷入一種死循環。

▼其次,不要玩突然消失的把戲,要態度溫和立場堅定的離開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一般來說孩子在6~7個月開始出現輕度分離焦慮,18個月左右達到峰值,隨後孩子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分離焦慮慢慢減弱。但到3歲左右,孩子會面臨較大的環境變化(上幼兒園/新添了寶寶等),會再次激發他們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來源於依戀關係

分離的焦慮源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戀,寶寶對母親的依戀是基因中攜帶的。任何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對即將出現的危險都有本能的感知能力。人也不例外,這是長期的物種進化決定的。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陌生事物激發出的恐懼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這種威脅讓孩子更加依戀父母。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不會離開自己,慢慢地孩子學會了把依賴對象當做一個內心的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足夠穩固孩子就會有勇氣踏進沒有父母的陌生地段,才會敢冒險進行探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依戀一詞最早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由約翰.鮑爾比(Bowlby J)創立的依戀理論。鮑爾比指出:依戀模式的形成主要與2歲前母嬰關係有關。早期依戀關係最終會影響個體內在的情感管理、探索、人際功能、依戀模式等。也就是說,孩子分離焦慮時的表現,在頭兩年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隨著依戀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不同的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明顯不一樣,為了更進一步幫助孩子們應對分離焦慮,美國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實驗:先讓孩子和媽媽在一個房間,隨後進來一個陌生人和媽媽交流,接著媽媽離開房間,過段時間媽媽再次回到房間。

研究人員通過孩子不同的反應,將依戀類型分為3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隨後,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Batholomew又提出了第四種依戀類型——恐懼型。總的來說,4種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分離焦慮表現。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安全型:這類孩子佔了70%左右,他們對母親的依戀很有安全感。媽媽陪伴時會獨自探索周圍環境、或和媽媽互動玩耍。媽媽離開會表現出分離焦慮,很傷心,媽媽回來又會表現的很開心,並通過擁抱等行為歡迎媽媽回來。這類孩子入園後會經歷正常的分離焦慮過程

焦慮-矛盾型:這類孩子在媽媽在身邊時也會表現出對媽媽分離焦慮的擔憂,他們會時不時的看看媽媽是否還在身邊。一旦發現媽媽不在,“分離焦慮”會變得特別強烈。當媽媽再次出現,孩子甚至會對媽媽剛才的離開表現出不滿,比如假裝沒看見媽媽。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和媽媽的相處中感受到,媽媽並不會持續提供給他們安全依戀,孩子長時間處於,質疑母親是否會滿足自己安全依戀的環境中。這類孩子在入園期間會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或攻擊性行為。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迴避型:這類孩子對媽媽存在還是離開都表現的十分冷漠,母親是否離開對他們影響不大。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孩子在平常的依戀關係中媽媽時長無法滿足他們的依戀需求,所以孩子善於採取迴避的方式來掩飾和壓抑自己對媽媽的需求。這類孩子入園時,不會表現的過於焦慮,很多家長誤以為是孩子懂事,其實並不是孩子沒有分離焦慮,而是在刺激情景下他們隔離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❹恐懼型:這類孩子有著焦慮型和迴避型孩子的雙重特點,他們一方面對媽媽的依戀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又表現出對媽媽依戀的壓抑和迴避。這類孩子入園時,有時會表現的毫不在意,有時又會有較大的情感波動。

那為什麼說面對“分離焦慮”哭比不哭好?

很多家長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看著嚎啕大哭的孩子都會心疼的要命,想盡辦法不讓孩子哭,但其實孩子哭出來要比不哭強,為什麼這麼說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分離是每個寶寶的必修課,而與此同時勢必會帶來焦慮情緒,很多家長深怕“分離焦慮”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但事實上,只會有一小部分孩子會出現心理疾病級別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來看一組數據(由於國內對這方面的調查比較少,先參考國外的一組數據):《美國精神病學雜誌》層發表過一篇針對美國疾病普查數據庫NCS-R的統計分析論文顯示:兒童患分離焦慮的概率是4.1%,而成人是6.6%。並且在兒童分離焦慮症中只有約三分之一(36.1%)會持續到成年後,也就是說“分離焦慮”帶給兒童的持續性影響只有1.4%。

雖然,分離焦慮的影響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大,但現實中父母往往對分離焦慮的擔憂已經過分誇大了。就比如,在《媽媽是超人2》裡,馬雅舒為女兒米雅準備上幼兒園的物品,米雅還沒什麼反應,馬雅舒自己早已哭的不能自已。第二天,全家出動送米雅上學,馬雅舒一邊安慰大哭的女兒“不要害怕”,一邊掉眼淚。即使後來,米雅早已能淡定的去老師那,馬雅舒還是傷心到哭。於是,網友炸了,這哪是孩子分離焦慮,明明是媽媽比孩子還緊張。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其實,“哭”是孩子很普遍、很正常地恐懼和焦急感情的表達,這只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家長大可不必勸或嚇唬孩子不要哭;也不要心軟擔心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環境而自己先繃不住大哭,這對孩子都是不好的示範,會放大孩子的恐懼。正確的做法是,平時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大哭時不要阻止,讓他把不安和緊張的情緒發洩出去。心理學家發現:哭出來是好事,因為在1.4%的分離焦慮症中,大部分是因為兒童時期壓抑情緒,或者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引起的。

雖然只有1.4%的孩子會長期受到“分離焦慮”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放任孩子焦慮而不管。與此相反,父母應該對孩子做出合理引導,讓孩子平穩度過分離焦慮期。

那麼面對分離焦慮,家長該怎麼做呢?

▼首先,家長要做到不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就像前面提到的馬雅舒,從她的種種表現來看她比米雅更焦慮。成人的分離焦慮常常被忽視,從美國的統計數據來看6.6%的成年人,其實有分離焦慮症,並且大部分都沒有得到治療。與孩子的分離焦慮相比,成人分離焦慮更值得被重視。

因為,孩子的分離焦慮很快就會被其它事情轉移注意力,但成人可沒那麼容易擺脫焦慮。而且,當孩子看到家長焦慮時,會以為都是自己的錯才讓父母陷入焦慮中,從而讓孩子更加焦慮,陷入一種死循環。

▼其次,不要玩突然消失的把戲,要態度溫和立場堅定的離開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很多時候,父母應對孩子分離焦慮大哭的方式是找準時機開溜,但這種“一聲不吭就腳底抹油”的做法非常不可取。3歲的孩子哪怕父母只離開1小時,都會讓他們覺得恐懼和焦慮,他們會以為父母永遠消失了。如果偷著離開,會讓孩子時刻擔心父母的離去,從而產生焦慮-矛盾型依戀關係,而破壞孩子對家長的信任。

正確的做法是,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開溜,不要訓斥和比較,比如說“你看別的孩子都沒有哭,就你哭了”;也不必長篇大論,只需要用平和的語氣,清楚地告訴孩子你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注意不要說幾點回來,幼兒園的小朋友對幾點並沒有明確的概念,應該用具體的時辰,比如,太陽下山媽媽就回來了。

▼再次,建立固定的告別儀式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一般來說孩子在6~7個月開始出現輕度分離焦慮,18個月左右達到峰值,隨後孩子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分離焦慮慢慢減弱。但到3歲左右,孩子會面臨較大的環境變化(上幼兒園/新添了寶寶等),會再次激發他們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來源於依戀關係

分離的焦慮源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戀,寶寶對母親的依戀是基因中攜帶的。任何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對即將出現的危險都有本能的感知能力。人也不例外,這是長期的物種進化決定的。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陌生事物激發出的恐懼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這種威脅讓孩子更加依戀父母。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不會離開自己,慢慢地孩子學會了把依賴對象當做一個內心的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足夠穩固孩子就會有勇氣踏進沒有父母的陌生地段,才會敢冒險進行探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依戀一詞最早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由約翰.鮑爾比(Bowlby J)創立的依戀理論。鮑爾比指出:依戀模式的形成主要與2歲前母嬰關係有關。早期依戀關係最終會影響個體內在的情感管理、探索、人際功能、依戀模式等。也就是說,孩子分離焦慮時的表現,在頭兩年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隨著依戀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不同的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明顯不一樣,為了更進一步幫助孩子們應對分離焦慮,美國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實驗:先讓孩子和媽媽在一個房間,隨後進來一個陌生人和媽媽交流,接著媽媽離開房間,過段時間媽媽再次回到房間。

研究人員通過孩子不同的反應,將依戀類型分為3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隨後,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Batholomew又提出了第四種依戀類型——恐懼型。總的來說,4種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分離焦慮表現。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安全型:這類孩子佔了70%左右,他們對母親的依戀很有安全感。媽媽陪伴時會獨自探索周圍環境、或和媽媽互動玩耍。媽媽離開會表現出分離焦慮,很傷心,媽媽回來又會表現的很開心,並通過擁抱等行為歡迎媽媽回來。這類孩子入園後會經歷正常的分離焦慮過程

焦慮-矛盾型:這類孩子在媽媽在身邊時也會表現出對媽媽分離焦慮的擔憂,他們會時不時的看看媽媽是否還在身邊。一旦發現媽媽不在,“分離焦慮”會變得特別強烈。當媽媽再次出現,孩子甚至會對媽媽剛才的離開表現出不滿,比如假裝沒看見媽媽。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和媽媽的相處中感受到,媽媽並不會持續提供給他們安全依戀,孩子長時間處於,質疑母親是否會滿足自己安全依戀的環境中。這類孩子在入園期間會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或攻擊性行為。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迴避型:這類孩子對媽媽存在還是離開都表現的十分冷漠,母親是否離開對他們影響不大。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孩子在平常的依戀關係中媽媽時長無法滿足他們的依戀需求,所以孩子善於採取迴避的方式來掩飾和壓抑自己對媽媽的需求。這類孩子入園時,不會表現的過於焦慮,很多家長誤以為是孩子懂事,其實並不是孩子沒有分離焦慮,而是在刺激情景下他們隔離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❹恐懼型:這類孩子有著焦慮型和迴避型孩子的雙重特點,他們一方面對媽媽的依戀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又表現出對媽媽依戀的壓抑和迴避。這類孩子入園時,有時會表現的毫不在意,有時又會有較大的情感波動。

那為什麼說面對“分離焦慮”哭比不哭好?

很多家長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看著嚎啕大哭的孩子都會心疼的要命,想盡辦法不讓孩子哭,但其實孩子哭出來要比不哭強,為什麼這麼說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分離是每個寶寶的必修課,而與此同時勢必會帶來焦慮情緒,很多家長深怕“分離焦慮”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但事實上,只會有一小部分孩子會出現心理疾病級別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來看一組數據(由於國內對這方面的調查比較少,先參考國外的一組數據):《美國精神病學雜誌》層發表過一篇針對美國疾病普查數據庫NCS-R的統計分析論文顯示:兒童患分離焦慮的概率是4.1%,而成人是6.6%。並且在兒童分離焦慮症中只有約三分之一(36.1%)會持續到成年後,也就是說“分離焦慮”帶給兒童的持續性影響只有1.4%。

雖然,分離焦慮的影響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大,但現實中父母往往對分離焦慮的擔憂已經過分誇大了。就比如,在《媽媽是超人2》裡,馬雅舒為女兒米雅準備上幼兒園的物品,米雅還沒什麼反應,馬雅舒自己早已哭的不能自已。第二天,全家出動送米雅上學,馬雅舒一邊安慰大哭的女兒“不要害怕”,一邊掉眼淚。即使後來,米雅早已能淡定的去老師那,馬雅舒還是傷心到哭。於是,網友炸了,這哪是孩子分離焦慮,明明是媽媽比孩子還緊張。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其實,“哭”是孩子很普遍、很正常地恐懼和焦急感情的表達,這只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家長大可不必勸或嚇唬孩子不要哭;也不要心軟擔心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環境而自己先繃不住大哭,這對孩子都是不好的示範,會放大孩子的恐懼。正確的做法是,平時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大哭時不要阻止,讓他把不安和緊張的情緒發洩出去。心理學家發現:哭出來是好事,因為在1.4%的分離焦慮症中,大部分是因為兒童時期壓抑情緒,或者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引起的。

雖然只有1.4%的孩子會長期受到“分離焦慮”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放任孩子焦慮而不管。與此相反,父母應該對孩子做出合理引導,讓孩子平穩度過分離焦慮期。

那麼面對分離焦慮,家長該怎麼做呢?

▼首先,家長要做到不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就像前面提到的馬雅舒,從她的種種表現來看她比米雅更焦慮。成人的分離焦慮常常被忽視,從美國的統計數據來看6.6%的成年人,其實有分離焦慮症,並且大部分都沒有得到治療。與孩子的分離焦慮相比,成人分離焦慮更值得被重視。

因為,孩子的分離焦慮很快就會被其它事情轉移注意力,但成人可沒那麼容易擺脫焦慮。而且,當孩子看到家長焦慮時,會以為都是自己的錯才讓父母陷入焦慮中,從而讓孩子更加焦慮,陷入一種死循環。

▼其次,不要玩突然消失的把戲,要態度溫和立場堅定的離開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很多時候,父母應對孩子分離焦慮大哭的方式是找準時機開溜,但這種“一聲不吭就腳底抹油”的做法非常不可取。3歲的孩子哪怕父母只離開1小時,都會讓他們覺得恐懼和焦慮,他們會以為父母永遠消失了。如果偷著離開,會讓孩子時刻擔心父母的離去,從而產生焦慮-矛盾型依戀關係,而破壞孩子對家長的信任。

正確的做法是,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開溜,不要訓斥和比較,比如說“你看別的孩子都沒有哭,就你哭了”;也不必長篇大論,只需要用平和的語氣,清楚地告訴孩子你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注意不要說幾點回來,幼兒園的小朋友對幾點並沒有明確的概念,應該用具體的時辰,比如,太陽下山媽媽就回來了。

▼再次,建立固定的告別儀式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固定的告別儀式同樣能讓孩子減輕焦慮,告別儀式可以很簡單,蹲下來抱抱孩子,告訴他“媽媽愛你,一放學媽媽就來接你”;或者和孩子約定一個簡單的動作,比如捏捏他的小鼻子,或擊掌都可以。注意告別儀式儘量簡單,不要過於冗長,因為告別拖得越長,孩子反而越不容易放手讓家長離開。

▼最後,給孩子準備一件安撫物

"

眼看著就到了9月入園時間,又有一批新入園的寶爸、寶媽要頭痛了。同事豔豔這幾天幾乎天天遲到,因為最近小女兒正在提前入園適應新環境。豔豔說:“除了第一天興高彩烈的去了,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到幼兒園既不進去也不下車,就讓她爸開著車在幼兒園附近繞,強行抱下去了幾次,每次都哭到吐。現在一聽幼兒園就嚎啕大哭,我都愁死了。”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和豔豔有一樣煩惱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在他們的人生中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對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孩子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再加上3歲左右的孩子時間觀念還沒有準確的感知,無法分清一週、一天這樣的概念,導致他們很容易將“上一天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要我了”聯繫起來,這無形中又加重了分離的困難。所以,每年9月的幼兒園就像一個戰場,一邊是哭天搶地的孩子,一邊是三步一回頭的父母,這部分離大戲每年都要持續好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從何而來呢?

▼何為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由於與依賴對象分開時體驗到的一種痛苦焦慮的情緒。一般孩子在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陌生人和親人,看到媽媽或親人離開會表現出不高興,倘若屋裡還有外人,就會嚎啕大哭,這便是嬰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一般來說孩子在6~7個月開始出現輕度分離焦慮,18個月左右達到峰值,隨後孩子理解能力逐步增強,分離焦慮慢慢減弱。但到3歲左右,孩子會面臨較大的環境變化(上幼兒園/新添了寶寶等),會再次激發他們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來源於依戀關係

分離的焦慮源於孩子對照顧者的依戀,寶寶對母親的依戀是基因中攜帶的。任何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對即將出現的危險都有本能的感知能力。人也不例外,這是長期的物種進化決定的。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陌生事物激發出的恐懼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這種威脅讓孩子更加依戀父母。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不會離開自己,慢慢地孩子學會了把依賴對象當做一個內心的安全基地,安全基地足夠穩固孩子就會有勇氣踏進沒有父母的陌生地段,才會敢冒險進行探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依戀一詞最早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由約翰.鮑爾比(Bowlby J)創立的依戀理論。鮑爾比指出:依戀模式的形成主要與2歲前母嬰關係有關。早期依戀關係最終會影響個體內在的情感管理、探索、人際功能、依戀模式等。也就是說,孩子分離焦慮時的表現,在頭兩年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隨著依戀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不同的孩子分離焦慮的表現明顯不一樣,為了更進一步幫助孩子們應對分離焦慮,美國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實驗:先讓孩子和媽媽在一個房間,隨後進來一個陌生人和媽媽交流,接著媽媽離開房間,過段時間媽媽再次回到房間。

研究人員通過孩子不同的反應,將依戀類型分為3種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隨後,在此基礎上心理學家Batholomew又提出了第四種依戀類型——恐懼型。總的來說,4種不同依戀類型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分離焦慮表現。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安全型:這類孩子佔了70%左右,他們對母親的依戀很有安全感。媽媽陪伴時會獨自探索周圍環境、或和媽媽互動玩耍。媽媽離開會表現出分離焦慮,很傷心,媽媽回來又會表現的很開心,並通過擁抱等行為歡迎媽媽回來。這類孩子入園後會經歷正常的分離焦慮過程

焦慮-矛盾型:這類孩子在媽媽在身邊時也會表現出對媽媽分離焦慮的擔憂,他們會時不時的看看媽媽是否還在身邊。一旦發現媽媽不在,“分離焦慮”會變得特別強烈。當媽媽再次出現,孩子甚至會對媽媽剛才的離開表現出不滿,比如假裝沒看見媽媽。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和媽媽的相處中感受到,媽媽並不會持續提供給他們安全依戀,孩子長時間處於,質疑母親是否會滿足自己安全依戀的環境中。這類孩子在入園期間會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或攻擊性行為。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迴避型:這類孩子對媽媽存在還是離開都表現的十分冷漠,母親是否離開對他們影響不大。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孩子在平常的依戀關係中媽媽時長無法滿足他們的依戀需求,所以孩子善於採取迴避的方式來掩飾和壓抑自己對媽媽的需求。這類孩子入園時,不會表現的過於焦慮,很多家長誤以為是孩子懂事,其實並不是孩子沒有分離焦慮,而是在刺激情景下他們隔離了自己的情感體驗。

❹恐懼型:這類孩子有著焦慮型和迴避型孩子的雙重特點,他們一方面對媽媽的依戀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又表現出對媽媽依戀的壓抑和迴避。這類孩子入園時,有時會表現的毫不在意,有時又會有較大的情感波動。

那為什麼說面對“分離焦慮”哭比不哭好?

很多家長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看著嚎啕大哭的孩子都會心疼的要命,想盡辦法不讓孩子哭,但其實孩子哭出來要比不哭強,為什麼這麼說呢?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分離是每個寶寶的必修課,而與此同時勢必會帶來焦慮情緒,很多家長深怕“分離焦慮”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但事實上,只會有一小部分孩子會出現心理疾病級別的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來看一組數據(由於國內對這方面的調查比較少,先參考國外的一組數據):《美國精神病學雜誌》層發表過一篇針對美國疾病普查數據庫NCS-R的統計分析論文顯示:兒童患分離焦慮的概率是4.1%,而成人是6.6%。並且在兒童分離焦慮症中只有約三分之一(36.1%)會持續到成年後,也就是說“分離焦慮”帶給兒童的持續性影響只有1.4%。

雖然,分離焦慮的影響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大,但現實中父母往往對分離焦慮的擔憂已經過分誇大了。就比如,在《媽媽是超人2》裡,馬雅舒為女兒米雅準備上幼兒園的物品,米雅還沒什麼反應,馬雅舒自己早已哭的不能自已。第二天,全家出動送米雅上學,馬雅舒一邊安慰大哭的女兒“不要害怕”,一邊掉眼淚。即使後來,米雅早已能淡定的去老師那,馬雅舒還是傷心到哭。於是,網友炸了,這哪是孩子分離焦慮,明明是媽媽比孩子還緊張。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其實,“哭”是孩子很普遍、很正常地恐懼和焦急感情的表達,這只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家長大可不必勸或嚇唬孩子不要哭;也不要心軟擔心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環境而自己先繃不住大哭,這對孩子都是不好的示範,會放大孩子的恐懼。正確的做法是,平時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大哭時不要阻止,讓他把不安和緊張的情緒發洩出去。心理學家發現:哭出來是好事,因為在1.4%的分離焦慮症中,大部分是因為兒童時期壓抑情緒,或者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引起的。

雖然只有1.4%的孩子會長期受到“分離焦慮”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放任孩子焦慮而不管。與此相反,父母應該對孩子做出合理引導,讓孩子平穩度過分離焦慮期。

那麼面對分離焦慮,家長該怎麼做呢?

▼首先,家長要做到不焦慮。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就像前面提到的馬雅舒,從她的種種表現來看她比米雅更焦慮。成人的分離焦慮常常被忽視,從美國的統計數據來看6.6%的成年人,其實有分離焦慮症,並且大部分都沒有得到治療。與孩子的分離焦慮相比,成人分離焦慮更值得被重視。

因為,孩子的分離焦慮很快就會被其它事情轉移注意力,但成人可沒那麼容易擺脫焦慮。而且,當孩子看到家長焦慮時,會以為都是自己的錯才讓父母陷入焦慮中,從而讓孩子更加焦慮,陷入一種死循環。

▼其次,不要玩突然消失的把戲,要態度溫和立場堅定的離開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很多時候,父母應對孩子分離焦慮大哭的方式是找準時機開溜,但這種“一聲不吭就腳底抹油”的做法非常不可取。3歲的孩子哪怕父母只離開1小時,都會讓他們覺得恐懼和焦慮,他們會以為父母永遠消失了。如果偷著離開,會讓孩子時刻擔心父母的離去,從而產生焦慮-矛盾型依戀關係,而破壞孩子對家長的信任。

正確的做法是,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開溜,不要訓斥和比較,比如說“你看別的孩子都沒有哭,就你哭了”;也不必長篇大論,只需要用平和的語氣,清楚地告訴孩子你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注意不要說幾點回來,幼兒園的小朋友對幾點並沒有明確的概念,應該用具體的時辰,比如,太陽下山媽媽就回來了。

▼再次,建立固定的告別儀式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固定的告別儀式同樣能讓孩子減輕焦慮,告別儀式可以很簡單,蹲下來抱抱孩子,告訴他“媽媽愛你,一放學媽媽就來接你”;或者和孩子約定一個簡單的動作,比如捏捏他的小鼻子,或擊掌都可以。注意告別儀式儘量簡單,不要過於冗長,因為告別拖得越長,孩子反而越不容易放手讓家長離開。

▼最後,給孩子準備一件安撫物

“媽媽別走”寶寶幼兒園大哭拒進教室 專家:哭是好事,比不哭強

現在有些幼兒園開班之前都會讓家長帶一張全家福,家長離開後“全家福”就成了孩子的一種“情感替代品”,看著照片孩子會重新建立起和父母的依戀關係。你可以去網上搜一下,那些硅膠或者塑料材質的、圓角的、小尺寸的相框是個不錯選擇。除了全家福孩子從小玩到大的玩具、書、甚至孩子的安撫毯,都是安撫物不錯的選擇。

有家長也許會擔心,孩子以後會對這些安撫物更加依戀,其實不用擔心,入園安撫物就是一個暫時的東西,等孩子度過了入園適應期,幼兒園那麼多好玩的玩具,“安撫物”這玩意兒早就被孩子拋在腦後了。

總之,入園焦慮是每個新入園寶寶都會經歷的一個正常過程,家長不用過分擔心,尤其不要表現的比孩子還焦慮。要合理的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相信不管他處於何地父母都很愛他,這樣孩子才能平穩的度過分離焦慮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