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辦園試點“半日班”解決“入園難”,遭家長抱怨

幼兒園 社會 芥末堆看教育 芥末堆看教育 2017-09-16
北京公辦園試點“半日班”解決“入園難”,遭家長抱怨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月,剛滿三歲的孩子終於進了公辦幼兒園,家住西城白紙坊附近的鐘女士卻沒感覺輕鬆,因為孩子所在的小班試點“半日班”,在園半天就得把孩子接回家,鍾女士覺得負擔更重了。從去年開始,東城、西城部分幼兒園在小班試點“半日班”模式,以擴充幼兒園學位,解決“入園難”。新學年開學,本報記者多路探訪“半日班”試點情況,發現“半日班”遭遇家長抱怨,認為半天就得接送,實在太折騰,而且也不利於孩子養成規律作息。

現狀 | 小班推行 家長自選

去年起,本市東西城部分幼兒園在小班試點“半日班”,今年,兩區嘗試這種模式的公辦幼兒園至少有十餘家。

記者梳理各家幼兒園招生簡章發現。“半日班”一般設置在小班,與“全日班”相比,託費減半。“半日班”分上午班和下午班,孩子每天在園時間大概三四個小時,剩餘時間家長接回孩子靈活安排。上午班和下午班一般固定週期輪換,升入中班後,改為“全日班”。例如三教寺幼兒園,今年招收10個“半日班”,每週一至週四為5個“上午班”、5個“下午班”,每週五為10個“上午班”,每月輪換。

還有的幼兒園小班“半日班”和“全日班”並存,例如西城區民族團結幼兒園今年計劃招收全日班40人、“半日班”60人;虎坊路幼兒園小班整日製招100人,半日制招收40人。劃分“半日班”“全日班”的標準一般為年齡,例如西城區民族團結幼兒園規定,滿三歲半的孩子上“全日班”,未滿三歲半的孩子上“半日班”。潔如幼兒園和虎坊路幼兒園則會徵求家長意見,請家長選擇上“半日班”還是“全日班”。

反響 | 接送折騰 難保午睡

記者調查發現,對於“半日班”,家長抱怨最多的主要是兩點,一是接送太折騰,二是影響孩子午睡。

9月5日13時50左右,記者在虎坊路幼兒園本園看到,不少家長正送孩子上“下午班”,很多小朋友情緒不高,有的哭鬧不止,有的打著哈欠。原來,該園“下午班”14時開始,為了不遲到,家長需要在13時許就把孩子叫醒,趕來上幼兒園。“孩子沒睡醒,情緒不太好。”一位家長看著走進幼兒園的孩子,有點兒擔心。

“上午班”也會影響午睡。家住東城區的林女士告訴記者,9月1日當天,孩子結束“上午班”,中午回家路上就睡著了。“幼兒園本來應該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但‘半日班’的模式,恰恰破壞了孩子午睡的規律。”一位家長說。為了保證孩子的作息,有的家長不得不選擇“半日公立+半天私立”的模式,姚女士的孩子在北京二幼上“半日班”,中午放學,就到二幼對面的私立睿博園吃飯、午睡。

“半日班”接送也是個難題,尤其是父母上班,老人又沒能力照顧孩子的家庭。做了三年“全職太太”的鐘女士原本以為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能重新工作,但孩子上了“半日班”,另外半天還得在家陪孩子,“等孩子上了‘全日班’我再找工作吧。”鍾女士說。即便是有老人照顧孩子,半天就接送的模式也增加了老人的負擔。

此外,大多數“半日班”只提供奶酪、水果等餐點或者只管一頓飯,而不像“全日班”提供早、中、晚餐。鄭先生的外孫女在東四五條幼兒園上了一整年“半日班”,那段日子,他每天特忙,除了接送,還得給孩子準備飯,稍不抓緊,孩子就得遲到。

探因 | 增加學位 緩解焦慮

為何推行“半日班”?

北京市第七幼兒園工作人員解釋,由於入園孩子數量多,幼兒園學位不足,嘗試“半日班”是為了增加學位,給更多孩子提供入園機會。

東城區教委學前教育科工作人員表示,“半日班”的模式得到教委認可。伴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入園需求猛增,東城正在通過擴招、新選址辦園等形式來滿足需求,“半日班”也是解決入園難的一種方式。

為何只在小班推行“半日班”?

業內人士表示,孩子初入幼兒園,家長和孩子會陷入“分離焦慮”。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不僅會哭鬧,還可能會生病。先上半年或者一年的“半日班”,可以幫助孩子和家長慢慢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住東城區的李先生就挺支持“半日班”,他說:“我們孩子比較小,上‘半日班’正合適,上午陪他玩兒,下午送他去園裡,他剛要煩,就又見到我們了。”

也有幼兒園老師透露,往年,孩子第一年上幼兒園時,因為生病、出遊或者天氣等請假的比較多,有的孩子整週,或者整月都不來。這樣,學位就出現了浪費。試點“半日班”,也能盤活學位資源,讓更多幼兒享受公辦園資源。

東城教委學前教育科工作人員表示,“半日班”對孩子和家長的確是挑戰,但也是一種鍛鍊,可以幫助孩子和家長慢慢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

建議 | 鼓勵民辦,自發結組

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麗穎分析,目前,本市學前教育學位缺口巨大,“半日班”是政府為了保障幼兒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和權利所採取的一種嘗試,從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努力,但這種努力目前還不能滿足幼兒家庭和幼兒成長的全部需求,是一種過渡方式。多位專家表示,解決入園難,根本還是應提供更多的學前教育資源,在積極興辦公辦園的同時,鼓勵扶持民辦園,同時動員社會力量、企事業單位等多方力量辦園。

康麗穎說,上世紀70年代義務教育資源不足,小學實施二部制,孩子們只上半天課,另外半天自發結成學習小組。這和幼兒園“半日班”有些類似。她建議,孩子在“半日班”的家長也可就近以小區為單位,自發結成互助小組,為幼兒互動及社會性品質的培養創造環境,同時也可調動社區居民參與進來,以減輕家長負擔。

首師大學前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郭亞新透露,其實在日本等國家幼兒園“半日班”很常見,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他的主要生活環境應該是在家庭,集體生活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多。但在我們國家,“半日班”是新生事物,需要不斷摸索規律,改進完善。對於餐食和午休等細節安排,她建議,家長們可以跟幼兒園溝通完善,儘可能地兼顧家庭的需求。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由北京日報記者集體採寫,原標題為《公辦園試點“半日班”惹爭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