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雍正 建築 乾隆 中國古代史 昭通新聞網 2017-05-13

唐 靖

明嘉靖年間,曾在昭通置烏蒙軍民府,並建土城於天梯(今舊圃鎮土城村),遺址雖依稀可見,但具體情形已因雍正九年的兵燹毀壞而無法細考。戰亂平息後,總督鄂爾泰上奏稱:烏蒙者,烏暗矇蔽之謂也,“不昭不通之甚者”,奏請“舉前之烏暗者,易而昭明;前之矇蔽者,易而宣通”。雍正上諭:改烏蒙府為昭通府,設附郭恩安縣。

1732年,鄂爾泰會同雲南巡撫張允隨奏請撥款,並委任昭通知府徐德裕主持、廣南知府陳克復協辦,修建昭通府新城。

城工未動,風水先行。地形、地勢、風向、水源等一切佈置,都需要預先規劃。於是,從晉寧請來了兩位熟諳風水的先生作顧問,為新城選址出力。經二人一番考察,最後選定“於龍山之陽二木那”修築新城。“龍山”,即龍洞一帶山脈,舊稱“九龍山”,相傳為昭通城的鎮山;“二木那”即今昭陽區古城所在地。新址選定,便按朝廷批准的規劃方案實施。大的項目有城池、衙署、街巷、水源、附城路橋等等。

城池工程進展很快,“不遑逾年”,已基本完固。新城池呈不規則橢圓形,南北稍長,東西略短,城池面積0.23平方公里。周圍有城牆,周長2781.4米,平均厚4米。內側牆高3.5米,用條石砌成;外側牆高3.9米,牆腳用條石砌,牆身用大磚砌成,磚厚5寸;內外牆間填土夯實。城牆上築有1245個城垛,垛座高0.7米,垛口高0.9米。城東、南、西、北方各有一座城門,上面建有城樓,東西南北四門經鄂總督親撰《昭通四門記》命名,引經據典,分別為“撫鎮門”、“濟川門”、“敉寧門”、“趣馬門”。四門各建一座券洞炮臺,城牆上共建有6座炮樓。城東、南、西三面城牆腳下開鑿護城河,寬、深各3.33米。年長日久,城牆常有倒塌,難免經常修補改造。比如同治七年(1868),就重修西北和西南城牆;光緒二十年(1894),重修東北城牆。抗戰軍興,日機曾兩次空襲昭通。1940年前後,為防空疏散之便,新開三道城門,即小南門、小西門、小北門,於是整個城池就有七門之多。新開三門未設城樓,小西門之門楣石鐫刻有“朱提古縣”四字。

與城池同步建設的,還有辦公的衙署。當時的昭通,“文則有府,統乎五屬;武則有鎮,轄乎六營”,是滇東北衙門最集中的地方。所以在建城之初,便對府、鎮、縣、遊四署優先規劃,衙門選址均在“地勢宏敞”之處,結構也盡顯高大。例如最高軍事長官的鎮署,首任總兵徐成貞在雍正九年造城之前,就預選今轅門口所在地的城內中心最高點,作為自己的總兵衙門,主要建築有轅門、大堂、箭道、花廳及紫雲亭、來鶴樓等樓亭、水池、湖石、花園等,居高臨下,虎視四方。知府衙門,在濟川門內寧爾街(今毛貨街所在處),頭門、儀門坐東向西,以內各廳均坐北向南。主要建築有頭門三楹、儀門三楹、大堂五楹、社祠三楹、東書房八間、花廳五間、西書房五間,廊房、府倉、馬廄等數十間。恩安縣衙門,在今天崇義街昭通賓館處,主要建築有頭門、儀門、大堂、二堂、書房、內宅、射圃等。

國家祭典有什麼意義,今天的人們已經無法理解。但在傳統中國,有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說法。另一方面,祭祀孔子的文廟,旁邊往往還會配置考試的貢院與子弟學習的書院等多種職能機構。因而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衙門。昭通最早的書院是昭通鎮總兵徐成貞於雍正九年(1731年)開辦的昭陽書院。院址在城郊八仙營。為了鞏固改土歸流的成果,徐成貞在昭陽書院碑記中特別強調開辦書院在治亂化俗方面的政治意義:“蓋去其椎髻,易以衣冠;去其巢窟,易以室廬;去其戈矛,易以揖讓;去其剽掠,易以謳吟。”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昭陽書院遷至城內文廟,並更名“鳳池”,故跡即今昭通老實驗中學內。

再說街道。雍正十年首批規劃建設的街道,包括南北向的福祿街(今朝陽街)、懷遠街,東西向的文淵街、永固街,4條街構成一個“口”字形。街道寬4米,無人行道,砂土路面。以後就按這4條街的規格,不斷向東西或南北延伸續建,初步形成城區大升街、豐樂街、源泉街、日升街、寧爾街、金湯街、集賢街等街巷36條,縱橫交錯,閭里井然。

有人居住,便須有飲水之處。建城後,居民鑿井取水飲用。城內水井有南門井、街頭井、龍王井、北門井,還有二道池、四道池、五道池、利濟池。乾隆二十八年(1763),擴建利濟池,用條石鑲砌。池深2.33米,周長129.33米,面積641.2平方米,可容水1490立方,更名“下水塘”(位於北順城原服務大樓處)。乾隆三十八年(1773),在川主廟前城腳下(今北順城街北頭)建上水塘(又名頭堰池),用條石鑲砌,周長112.17米,面積1735平方米,深2米,可容水3470立方米。嘉慶十三年(1808),在城西北利濟河修攔河壩名“官壩”,開鑿水溝名“官溝”,在西北角挖水池名“三多塘”。從此,龍洞水經利濟河沿官溝流入三多塘、上水塘、下水塘,供城內居民汲飲。民國初年,人們又在東門外小河邊修東門大井(原東城派出所處),南門外菜園地內修南門大井,供城東、南居民飲用。城西居民則在利濟河內淘取砂井水。民國後的1942年,因此前官壩被洪水沖壞,市民捐款另築大龍洞至八角亭的引水明溝。溝道用石頭和砂灰砌成,溝邊種桑樹,同時修建引水渡槽(25孔橋)和八角亭水池。1943年完工後,龍洞水改經25孔橋渡槽流入八角亭水池、上水塘、下水塘,原三多塘則改建為清官亭公園。

昭通府建城正趕上滇銅京運的好機遇。當其時,清廷為保證鑄幣原料並維持市面穩定,對昭通、東川的銀銅開發採取了一系列極為寬鬆的政策,銀銅業鼎盛一時,外運京銅也極大地推動了昭通水陸交通、集鎮建設,使昭通成為滇川黔毗鄰地區最為繁華的工商業城市,“商旅輻輳,皆悅而藏於市”。乾隆年間,全國各地來昭通從事礦產開採和進行商貿的商人前赴後繼。這些旅居昭通的各鄉人士,利用鄉土情誼在城內紛紛修建同鄉會館,昭通古城一度成為遠近聞名的“會館之都”。先後建成的川主廟(四川會館)、陝西廟(西安會館)、雷神廟(江西會館)、媽祖廟(福建會館)、黑神廟(貴州會館)等數十個規模宏大的會館,在昭通古城形成了豐富的清代中國古建築群落,也是解讀昭通清代商業發展史最好的教材。如建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永安街的陝西廟,佔地面積約2800平方米,整個建築採用中原建築風格,造型秀雅,佈局氣勢宏大,對應中國傳統建築四合五天井的特點,在中軸線上佈置主要建築,欄杆上的精美石刻維妙維肖,至今仍清晰可見。

可以說,乾隆時期奠定的昭通府城基本格局,經嘉慶、道光兩朝承繼微調,全城風物勝景相繼完成,此後直到民國時期,都沒有太大的改變。

昭通古城舊照,可以觸摸的歷史。

特別聲明:昭通日報社所屬媒體昭通日報、昭通新聞網、昭通日報微信公眾號(ID:hdwk2158200)、掌上昭通APP等平臺的所有內容,以及本網中特有的圖形、標誌、頁面風格、編排方式,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複製、轉載、發佈,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聯繫電話:0870-2128964 13649675885。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