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

《雍正皇帝》這部書,講的其實是“改革”二字。小說中,雍正和他的助手們,在整部書中,都在和幾千年封建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群體對抗,這個群體,叫做地主士大夫。同時他們還在試圖解決困擾中國古代王朝的一個大問題,

這個大問題是什麼?是國家太平久了,人口增長,就會出現貧富分化,就會出現大量的土地兼併,中央政權和地方鄉紳之間就會出現矛盾。封建時代基層行政效率低下,信息溝通不暢,皇權不下縣,政令不下鄉,導致大量的基層權力,其實掌控在鄉紳地主手上。這些鄉紳地主兼併土地、隱瞞人口,盤剝百姓,並且作為有功名的讀書人,他們還可以免除賦稅和勞役,這就導致這個階層越富裕,國庫就越虧空,底層老百姓也就越辛苦。

自古以來,中央政權和地方實力派就有著不可避免的矛盾,中央政權想的是長治久安,不要搞出社會尖銳對立。而地方實力派考慮的往往都是切身利益,“天高皇帝遠,人少相公多”,你想讓相公們吐出自己的利益,給底層一點好處,給中央上繳銀子,那比要了他們的命還難。

"

《雍正皇帝》這部書,講的其實是“改革”二字。小說中,雍正和他的助手們,在整部書中,都在和幾千年封建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群體對抗,這個群體,叫做地主士大夫。同時他們還在試圖解決困擾中國古代王朝的一個大問題,

這個大問題是什麼?是國家太平久了,人口增長,就會出現貧富分化,就會出現大量的土地兼併,中央政權和地方鄉紳之間就會出現矛盾。封建時代基層行政效率低下,信息溝通不暢,皇權不下縣,政令不下鄉,導致大量的基層權力,其實掌控在鄉紳地主手上。這些鄉紳地主兼併土地、隱瞞人口,盤剝百姓,並且作為有功名的讀書人,他們還可以免除賦稅和勞役,這就導致這個階層越富裕,國庫就越虧空,底層老百姓也就越辛苦。

自古以來,中央政權和地方實力派就有著不可避免的矛盾,中央政權想的是長治久安,不要搞出社會尖銳對立。而地方實力派考慮的往往都是切身利益,“天高皇帝遠,人少相公多”,你想讓相公們吐出自己的利益,給底層一點好處,給中央上繳銀子,那比要了他們的命還難。

“雍正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什麼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說的不是普通老百姓“下有對策”,而是地方鄉紳“下有對策”。舉個例子,中央要加收田畝稅,本意是抑制兼併,但地主完全可以轉頭就給佃戶農民加稅,還可以把鍋甩到中央頭上去。中央說你們地主的高利貸利息太高了,簡直是吃人,以後農民都從國家銀行貸款,利息低,風控嚴,結果地方官僚和士紳地主蛇鼠一窩,直接把國家貸款外包給地主,地主兩頭吃,還能把高利貸合法化,最後還是把鍋甩給中央——都怪你的亂政。

其實,雍正做的事情,王安石也做過,張居正也做過,很簡單,四個字“劫富濟貧”!從這群鐵公雞身上拔毛,既可以充盈國庫,又可以緩和社會矛盾,給窮人活路。但這個階層不是好惹的,那些田連阡陌的大地主,往往都有很深的政治背景,在朝中也有實力派的支持,想要從他們身上榨油,那也是要冒極大的風險的。王安石在保守派的圍攻下失敗,張居正死後也被反攻倒算。

所以,雍正做這件事,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因為他要得罪的,是整個既得利益群體,是普天之下的“讀書人”,他做了三件事:1、攤丁入畝;2、火耗歸公;3、士紳一體納糧當差。

攤丁入畝,是因為天下貧富不均,按照人頭收稅,本來就極不公平,所以雍正決定,把人口攤入田畝之中,按照田畝的多少、好壞收稅。放在現在,類似於房產稅和財產稅。其實就是一種針對富人地主的稅收,是在”劫富濟貧“。

火耗歸公,解決的其實也是地方和中央的財政矛盾,“火耗銀子”是地方官徵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徵錢銀。明清時候公務員的工資比較低,官至極品俸銀不過180兩、祿米180斛,七品知縣年俸僅45兩。很多官員自稱不能維持生活,所以就在國家所徵的稅收中動手腳,故意增收錢糧。雍正下令,以後這一項,不許官員私下徵收,而是統一由國家統籌,同時合理再分配,給那些清廉的官員,發“養廉銀子”。

最後一項,士紳一體納糧當差,是雍正得罪讀書人最狠的地方,以至於在後世的各類稗官野史小說中,被讀書人黑得體無完膚。封建時代,只要是考取功名的讀書人,就是“相公”,相公是高人一等的,他們被免除賦稅和差役,不用交稅,也不能當差服役。而且,在那些地方大族中,只要出現一個考取功名在朝當官的,很可能全族都不納稅了。你想想,士紳、富人、官員都不納稅了?那麼賦稅勞役不就全砸到貧民頭上去了嗎?所以,雍正就對讀書人士大夫動手了,逼著他們納稅,逼著他們去服役。

"

《雍正皇帝》這部書,講的其實是“改革”二字。小說中,雍正和他的助手們,在整部書中,都在和幾千年封建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群體對抗,這個群體,叫做地主士大夫。同時他們還在試圖解決困擾中國古代王朝的一個大問題,

這個大問題是什麼?是國家太平久了,人口增長,就會出現貧富分化,就會出現大量的土地兼併,中央政權和地方鄉紳之間就會出現矛盾。封建時代基層行政效率低下,信息溝通不暢,皇權不下縣,政令不下鄉,導致大量的基層權力,其實掌控在鄉紳地主手上。這些鄉紳地主兼併土地、隱瞞人口,盤剝百姓,並且作為有功名的讀書人,他們還可以免除賦稅和勞役,這就導致這個階層越富裕,國庫就越虧空,底層老百姓也就越辛苦。

自古以來,中央政權和地方實力派就有著不可避免的矛盾,中央政權想的是長治久安,不要搞出社會尖銳對立。而地方實力派考慮的往往都是切身利益,“天高皇帝遠,人少相公多”,你想讓相公們吐出自己的利益,給底層一點好處,給中央上繳銀子,那比要了他們的命還難。

“雍正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什麼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說的不是普通老百姓“下有對策”,而是地方鄉紳“下有對策”。舉個例子,中央要加收田畝稅,本意是抑制兼併,但地主完全可以轉頭就給佃戶農民加稅,還可以把鍋甩到中央頭上去。中央說你們地主的高利貸利息太高了,簡直是吃人,以後農民都從國家銀行貸款,利息低,風控嚴,結果地方官僚和士紳地主蛇鼠一窩,直接把國家貸款外包給地主,地主兩頭吃,還能把高利貸合法化,最後還是把鍋甩給中央——都怪你的亂政。

其實,雍正做的事情,王安石也做過,張居正也做過,很簡單,四個字“劫富濟貧”!從這群鐵公雞身上拔毛,既可以充盈國庫,又可以緩和社會矛盾,給窮人活路。但這個階層不是好惹的,那些田連阡陌的大地主,往往都有很深的政治背景,在朝中也有實力派的支持,想要從他們身上榨油,那也是要冒極大的風險的。王安石在保守派的圍攻下失敗,張居正死後也被反攻倒算。

所以,雍正做這件事,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因為他要得罪的,是整個既得利益群體,是普天之下的“讀書人”,他做了三件事:1、攤丁入畝;2、火耗歸公;3、士紳一體納糧當差。

攤丁入畝,是因為天下貧富不均,按照人頭收稅,本來就極不公平,所以雍正決定,把人口攤入田畝之中,按照田畝的多少、好壞收稅。放在現在,類似於房產稅和財產稅。其實就是一種針對富人地主的稅收,是在”劫富濟貧“。

火耗歸公,解決的其實也是地方和中央的財政矛盾,“火耗銀子”是地方官徵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徵錢銀。明清時候公務員的工資比較低,官至極品俸銀不過180兩、祿米180斛,七品知縣年俸僅45兩。很多官員自稱不能維持生活,所以就在國家所徵的稅收中動手腳,故意增收錢糧。雍正下令,以後這一項,不許官員私下徵收,而是統一由國家統籌,同時合理再分配,給那些清廉的官員,發“養廉銀子”。

最後一項,士紳一體納糧當差,是雍正得罪讀書人最狠的地方,以至於在後世的各類稗官野史小說中,被讀書人黑得體無完膚。封建時代,只要是考取功名的讀書人,就是“相公”,相公是高人一等的,他們被免除賦稅和差役,不用交稅,也不能當差服役。而且,在那些地方大族中,只要出現一個考取功名在朝當官的,很可能全族都不納稅了。你想想,士紳、富人、官員都不納稅了?那麼賦稅勞役不就全砸到貧民頭上去了嗎?所以,雍正就對讀書人士大夫動手了,逼著他們納稅,逼著他們去服役。

“雍正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同時雍正還剝奪了他們的特權。當時的士紳地主,擁有極大的地方權力,他們“出入官署,包攬詞訟”,勾結地方官,分享政府的司法權;“武斷鄉曲,欺壓平民”,稱霸鄉里;“抗違錢糧,藐視國法”;“代民納課,私潤身家”,即攬納錢糧,加以侵吞。他們甚至還能肆意虐待佃戶,霸佔妻女,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雍正規定規定秀才監生“私置板棍,擅責佃戶”,“革去衣頂職銜”,並“杖八十”“凡不法紳衿,私置板棍,擅責佃戶,勘實,鄉紳照違制律議處,衿監吏員革去衣頂職銜,照律治罪。……如將佃戶婦女佔為婢妾,皆革去衣頂職銜,按律治罪。

雍正這可是捅了馬蜂窩,動了最大的奶酪,要知道,讀書人是得罪不得的,他們一口一個先王之道,一口一個子曰詩云,就能把你的名聲搞臭了。所以,在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中,就出現了最驚心動魄的一幕——河南考生罷考,以對抗雍正和他的心腹田文鏡的“惡政”。他們扛著至聖先師的牌位,上街遊行,大罵雍正和田文鏡“令斯文掃地”。

"

《雍正皇帝》這部書,講的其實是“改革”二字。小說中,雍正和他的助手們,在整部書中,都在和幾千年封建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群體對抗,這個群體,叫做地主士大夫。同時他們還在試圖解決困擾中國古代王朝的一個大問題,

這個大問題是什麼?是國家太平久了,人口增長,就會出現貧富分化,就會出現大量的土地兼併,中央政權和地方鄉紳之間就會出現矛盾。封建時代基層行政效率低下,信息溝通不暢,皇權不下縣,政令不下鄉,導致大量的基層權力,其實掌控在鄉紳地主手上。這些鄉紳地主兼併土地、隱瞞人口,盤剝百姓,並且作為有功名的讀書人,他們還可以免除賦稅和勞役,這就導致這個階層越富裕,國庫就越虧空,底層老百姓也就越辛苦。

自古以來,中央政權和地方實力派就有著不可避免的矛盾,中央政權想的是長治久安,不要搞出社會尖銳對立。而地方實力派考慮的往往都是切身利益,“天高皇帝遠,人少相公多”,你想讓相公們吐出自己的利益,給底層一點好處,給中央上繳銀子,那比要了他們的命還難。

“雍正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什麼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說的不是普通老百姓“下有對策”,而是地方鄉紳“下有對策”。舉個例子,中央要加收田畝稅,本意是抑制兼併,但地主完全可以轉頭就給佃戶農民加稅,還可以把鍋甩到中央頭上去。中央說你們地主的高利貸利息太高了,簡直是吃人,以後農民都從國家銀行貸款,利息低,風控嚴,結果地方官僚和士紳地主蛇鼠一窩,直接把國家貸款外包給地主,地主兩頭吃,還能把高利貸合法化,最後還是把鍋甩給中央——都怪你的亂政。

其實,雍正做的事情,王安石也做過,張居正也做過,很簡單,四個字“劫富濟貧”!從這群鐵公雞身上拔毛,既可以充盈國庫,又可以緩和社會矛盾,給窮人活路。但這個階層不是好惹的,那些田連阡陌的大地主,往往都有很深的政治背景,在朝中也有實力派的支持,想要從他們身上榨油,那也是要冒極大的風險的。王安石在保守派的圍攻下失敗,張居正死後也被反攻倒算。

所以,雍正做這件事,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因為他要得罪的,是整個既得利益群體,是普天之下的“讀書人”,他做了三件事:1、攤丁入畝;2、火耗歸公;3、士紳一體納糧當差。

攤丁入畝,是因為天下貧富不均,按照人頭收稅,本來就極不公平,所以雍正決定,把人口攤入田畝之中,按照田畝的多少、好壞收稅。放在現在,類似於房產稅和財產稅。其實就是一種針對富人地主的稅收,是在”劫富濟貧“。

火耗歸公,解決的其實也是地方和中央的財政矛盾,“火耗銀子”是地方官徵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徵錢銀。明清時候公務員的工資比較低,官至極品俸銀不過180兩、祿米180斛,七品知縣年俸僅45兩。很多官員自稱不能維持生活,所以就在國家所徵的稅收中動手腳,故意增收錢糧。雍正下令,以後這一項,不許官員私下徵收,而是統一由國家統籌,同時合理再分配,給那些清廉的官員,發“養廉銀子”。

最後一項,士紳一體納糧當差,是雍正得罪讀書人最狠的地方,以至於在後世的各類稗官野史小說中,被讀書人黑得體無完膚。封建時代,只要是考取功名的讀書人,就是“相公”,相公是高人一等的,他們被免除賦稅和差役,不用交稅,也不能當差服役。而且,在那些地方大族中,只要出現一個考取功名在朝當官的,很可能全族都不納稅了。你想想,士紳、富人、官員都不納稅了?那麼賦稅勞役不就全砸到貧民頭上去了嗎?所以,雍正就對讀書人士大夫動手了,逼著他們納稅,逼著他們去服役。

“雍正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同時雍正還剝奪了他們的特權。當時的士紳地主,擁有極大的地方權力,他們“出入官署,包攬詞訟”,勾結地方官,分享政府的司法權;“武斷鄉曲,欺壓平民”,稱霸鄉里;“抗違錢糧,藐視國法”;“代民納課,私潤身家”,即攬納錢糧,加以侵吞。他們甚至還能肆意虐待佃戶,霸佔妻女,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雍正規定規定秀才監生“私置板棍,擅責佃戶”,“革去衣頂職銜”,並“杖八十”“凡不法紳衿,私置板棍,擅責佃戶,勘實,鄉紳照違制律議處,衿監吏員革去衣頂職銜,照律治罪。……如將佃戶婦女佔為婢妾,皆革去衣頂職銜,按律治罪。

雍正這可是捅了馬蜂窩,動了最大的奶酪,要知道,讀書人是得罪不得的,他們一口一個先王之道,一口一個子曰詩云,就能把你的名聲搞臭了。所以,在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中,就出現了最驚心動魄的一幕——河南考生罷考,以對抗雍正和他的心腹田文鏡的“惡政”。他們扛著至聖先師的牌位,上街遊行,大罵雍正和田文鏡“令斯文掃地”。

“雍正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但冷面冷心的四爺並沒有就此屈服,他直接鎮壓了這次罷考,派刑部侍郎赴豫審理,將為首考生處斬。雷厲風行,沒有一點猶豫,並且繼續支持田文鏡、李衛等人的改革。

雍正一朝,用鐵腕手段進行改革、反腐、解決財政虧空和社會矛盾,充實了國庫,也改善了民生,更讓一直以來尾大不掉的文官和地方勢力收斂,這才有了乾隆朝的國家富裕、社會安定,才有了給後人揮霍的資本。

但在當時,理解雍正的人並不多,讀書人士大夫更是對他恨之入骨,小說家變著花樣地抹黑他,甚至把他說成是篡位殺弟、荼毒生靈的昏暴之君。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皇帝》,已經算是最客觀的描寫了,但還是免不了給他扣了一個“刻薄寡恩”的帽子。

其實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改編極好,主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歌詞也很好:

數英雄,

論成敗,

古今誰能說明白?

千秋功罪任評說,

海雨天風獨往來。

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

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

是啊,改革不是請客吃飯,動了他人的奶酪,罵名自然就滾滾來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