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彝族 文化 豌豆 彌渡 彌渡縣融媒體中心 2019-09-10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條件差一直是制約著朵祜發展的最大瓶頸,也始終是2000多位彝族鄉親心中的一道坎,鄉親們都吃夠了過去出行難、出行貴,道路崎嶇、泥滑路爛的苦頭,修路成了鄉親們最大、最迫切的願望。2012年,該村實施了投資110萬元總長18.7公里的朵祜村通村柏油路建設,柏油路直接通到寅街鎮,打通了與鎮、縣聯繫的大通道,終於告別了過去趕次集早出晚歸“兩頭摸黑”的日子。2015年至2017年,朵祜村還先後實施了10個30萬元的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1個84.5萬元的重扶村項目,15萬元的向陽村路基提級改造項目,9萬元的李家墳路基提級改造項目,所有自然村均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鄉親們不用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條件差一直是制約著朵祜發展的最大瓶頸,也始終是2000多位彝族鄉親心中的一道坎,鄉親們都吃夠了過去出行難、出行貴,道路崎嶇、泥滑路爛的苦頭,修路成了鄉親們最大、最迫切的願望。2012年,該村實施了投資110萬元總長18.7公里的朵祜村通村柏油路建設,柏油路直接通到寅街鎮,打通了與鎮、縣聯繫的大通道,終於告別了過去趕次集早出晚歸“兩頭摸黑”的日子。2015年至2017年,朵祜村還先後實施了10個30萬元的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1個84.5萬元的重扶村項目,15萬元的向陽村路基提級改造項目,9萬元的李家墳路基提級改造項目,所有自然村均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鄉親們不用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條件差一直是制約著朵祜發展的最大瓶頸,也始終是2000多位彝族鄉親心中的一道坎,鄉親們都吃夠了過去出行難、出行貴,道路崎嶇、泥滑路爛的苦頭,修路成了鄉親們最大、最迫切的願望。2012年,該村實施了投資110萬元總長18.7公里的朵祜村通村柏油路建設,柏油路直接通到寅街鎮,打通了與鎮、縣聯繫的大通道,終於告別了過去趕次集早出晚歸“兩頭摸黑”的日子。2015年至2017年,朵祜村還先後實施了10個30萬元的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1個84.5萬元的重扶村項目,15萬元的向陽村路基提級改造項目,9萬元的李家墳路基提級改造項目,所有自然村均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鄉親們不用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產業興,群眾富”,朵祜村由於地處深山,山高、路遠,信息閉塞,耕作條件較差,鄉親們長期形成了大春玉米小春麥的耕種習慣,產值低下,加之距集鎮較遠、銷售渠道較窄,眾多農戶所產出的農產品多是自給自足,無法形成較好的經濟收益。“靠山吃山”,針對朵祜村海拔高,氣候冷涼,耕地多為山地的特點,朵祜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以水晶豌豆、時鮮蔬菜種植等為主的新興產業。由於朵祜村特有的氣候、土質、水質,種出的水晶豌豆更是香甜,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一到豌豆成熟,立馬便有外地客商入村收購,每畝的產值可達5000多元,到目前為止,該村共發展水晶豌豆種植1100多畝,產值達500多萬元。此外,朵祜村還緊扣生態保護、產業振興的思路,大力發展以泡核桃、大甜杏等經濟林果為主的種植業,目前已發展泡核桃種植4000多畝、大甜杏450多畝,都已產生數量不等的效益,廣大群眾基本實現了穩定增收、持續增收。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條件差一直是制約著朵祜發展的最大瓶頸,也始終是2000多位彝族鄉親心中的一道坎,鄉親們都吃夠了過去出行難、出行貴,道路崎嶇、泥滑路爛的苦頭,修路成了鄉親們最大、最迫切的願望。2012年,該村實施了投資110萬元總長18.7公里的朵祜村通村柏油路建設,柏油路直接通到寅街鎮,打通了與鎮、縣聯繫的大通道,終於告別了過去趕次集早出晚歸“兩頭摸黑”的日子。2015年至2017年,朵祜村還先後實施了10個30萬元的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1個84.5萬元的重扶村項目,15萬元的向陽村路基提級改造項目,9萬元的李家墳路基提級改造項目,所有自然村均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鄉親們不用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產業興,群眾富”,朵祜村由於地處深山,山高、路遠,信息閉塞,耕作條件較差,鄉親們長期形成了大春玉米小春麥的耕種習慣,產值低下,加之距集鎮較遠、銷售渠道較窄,眾多農戶所產出的農產品多是自給自足,無法形成較好的經濟收益。“靠山吃山”,針對朵祜村海拔高,氣候冷涼,耕地多為山地的特點,朵祜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以水晶豌豆、時鮮蔬菜種植等為主的新興產業。由於朵祜村特有的氣候、土質、水質,種出的水晶豌豆更是香甜,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一到豌豆成熟,立馬便有外地客商入村收購,每畝的產值可達5000多元,到目前為止,該村共發展水晶豌豆種植1100多畝,產值達500多萬元。此外,朵祜村還緊扣生態保護、產業振興的思路,大力發展以泡核桃、大甜杏等經濟林果為主的種植業,目前已發展泡核桃種植4000多畝、大甜杏450多畝,都已產生數量不等的效益,廣大群眾基本實現了穩定增收、持續增收。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條件差一直是制約著朵祜發展的最大瓶頸,也始終是2000多位彝族鄉親心中的一道坎,鄉親們都吃夠了過去出行難、出行貴,道路崎嶇、泥滑路爛的苦頭,修路成了鄉親們最大、最迫切的願望。2012年,該村實施了投資110萬元總長18.7公里的朵祜村通村柏油路建設,柏油路直接通到寅街鎮,打通了與鎮、縣聯繫的大通道,終於告別了過去趕次集早出晚歸“兩頭摸黑”的日子。2015年至2017年,朵祜村還先後實施了10個30萬元的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1個84.5萬元的重扶村項目,15萬元的向陽村路基提級改造項目,9萬元的李家墳路基提級改造項目,所有自然村均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鄉親們不用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產業興,群眾富”,朵祜村由於地處深山,山高、路遠,信息閉塞,耕作條件較差,鄉親們長期形成了大春玉米小春麥的耕種習慣,產值低下,加之距集鎮較遠、銷售渠道較窄,眾多農戶所產出的農產品多是自給自足,無法形成較好的經濟收益。“靠山吃山”,針對朵祜村海拔高,氣候冷涼,耕地多為山地的特點,朵祜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以水晶豌豆、時鮮蔬菜種植等為主的新興產業。由於朵祜村特有的氣候、土質、水質,種出的水晶豌豆更是香甜,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一到豌豆成熟,立馬便有外地客商入村收購,每畝的產值可達5000多元,到目前為止,該村共發展水晶豌豆種植1100多畝,產值達500多萬元。此外,朵祜村還緊扣生態保護、產業振興的思路,大力發展以泡核桃、大甜杏等經濟林果為主的種植業,目前已發展泡核桃種植4000多畝、大甜杏450多畝,都已產生數量不等的效益,廣大群眾基本實現了穩定增收、持續增收。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重文化,顯特色”,走進朵祜彝村,不用細細品味,你便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民族氣息,通過對一路一牆一畫的粗略觀賞,便可領略到人文與自然的相依相存,民族文化底蘊之深厚與彝族風貌之粗獷和質樸。為全面彰顯彝族文化特色,建設美麗彝族山寨,朵祜村大力實施民族團結示範村建設項目。先後完成了彝族文化活動場所、彝族文化傳習所、彝族文化展示室、民族團結示範村議事場所建設,村內石板路建設、照壁建設、擋牆支砌,彝族山寨門、進戶巷道石板路、仿真木樁圍欄、古井建設,朵祜村至雲山公園公路、環村道路建設,一系列項目的實施,讓朵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處處彰顯出彝村特有的濃濃的民族風貌和特色文化氣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條件差一直是制約著朵祜發展的最大瓶頸,也始終是2000多位彝族鄉親心中的一道坎,鄉親們都吃夠了過去出行難、出行貴,道路崎嶇、泥滑路爛的苦頭,修路成了鄉親們最大、最迫切的願望。2012年,該村實施了投資110萬元總長18.7公里的朵祜村通村柏油路建設,柏油路直接通到寅街鎮,打通了與鎮、縣聯繫的大通道,終於告別了過去趕次集早出晚歸“兩頭摸黑”的日子。2015年至2017年,朵祜村還先後實施了10個30萬元的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1個84.5萬元的重扶村項目,15萬元的向陽村路基提級改造項目,9萬元的李家墳路基提級改造項目,所有自然村均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鄉親們不用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產業興,群眾富”,朵祜村由於地處深山,山高、路遠,信息閉塞,耕作條件較差,鄉親們長期形成了大春玉米小春麥的耕種習慣,產值低下,加之距集鎮較遠、銷售渠道較窄,眾多農戶所產出的農產品多是自給自足,無法形成較好的經濟收益。“靠山吃山”,針對朵祜村海拔高,氣候冷涼,耕地多為山地的特點,朵祜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以水晶豌豆、時鮮蔬菜種植等為主的新興產業。由於朵祜村特有的氣候、土質、水質,種出的水晶豌豆更是香甜,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一到豌豆成熟,立馬便有外地客商入村收購,每畝的產值可達5000多元,到目前為止,該村共發展水晶豌豆種植1100多畝,產值達500多萬元。此外,朵祜村還緊扣生態保護、產業振興的思路,大力發展以泡核桃、大甜杏等經濟林果為主的種植業,目前已發展泡核桃種植4000多畝、大甜杏450多畝,都已產生數量不等的效益,廣大群眾基本實現了穩定增收、持續增收。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重文化,顯特色”,走進朵祜彝村,不用細細品味,你便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民族氣息,通過對一路一牆一畫的粗略觀賞,便可領略到人文與自然的相依相存,民族文化底蘊之深厚與彝族風貌之粗獷和質樸。為全面彰顯彝族文化特色,建設美麗彝族山寨,朵祜村大力實施民族團結示範村建設項目。先後完成了彝族文化活動場所、彝族文化傳習所、彝族文化展示室、民族團結示範村議事場所建設,村內石板路建設、照壁建設、擋牆支砌,彝族山寨門、進戶巷道石板路、仿真木樁圍欄、古井建設,朵祜村至雲山公園公路、環村道路建設,一系列項目的實施,讓朵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處處彰顯出彝村特有的濃濃的民族風貌和特色文化氣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條件差一直是制約著朵祜發展的最大瓶頸,也始終是2000多位彝族鄉親心中的一道坎,鄉親們都吃夠了過去出行難、出行貴,道路崎嶇、泥滑路爛的苦頭,修路成了鄉親們最大、最迫切的願望。2012年,該村實施了投資110萬元總長18.7公里的朵祜村通村柏油路建設,柏油路直接通到寅街鎮,打通了與鎮、縣聯繫的大通道,終於告別了過去趕次集早出晚歸“兩頭摸黑”的日子。2015年至2017年,朵祜村還先後實施了10個30萬元的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1個84.5萬元的重扶村項目,15萬元的向陽村路基提級改造項目,9萬元的李家墳路基提級改造項目,所有自然村均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鄉親們不用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產業興,群眾富”,朵祜村由於地處深山,山高、路遠,信息閉塞,耕作條件較差,鄉親們長期形成了大春玉米小春麥的耕種習慣,產值低下,加之距集鎮較遠、銷售渠道較窄,眾多農戶所產出的農產品多是自給自足,無法形成較好的經濟收益。“靠山吃山”,針對朵祜村海拔高,氣候冷涼,耕地多為山地的特點,朵祜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以水晶豌豆、時鮮蔬菜種植等為主的新興產業。由於朵祜村特有的氣候、土質、水質,種出的水晶豌豆更是香甜,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一到豌豆成熟,立馬便有外地客商入村收購,每畝的產值可達5000多元,到目前為止,該村共發展水晶豌豆種植1100多畝,產值達500多萬元。此外,朵祜村還緊扣生態保護、產業振興的思路,大力發展以泡核桃、大甜杏等經濟林果為主的種植業,目前已發展泡核桃種植4000多畝、大甜杏450多畝,都已產生數量不等的效益,廣大群眾基本實現了穩定增收、持續增收。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重文化,顯特色”,走進朵祜彝村,不用細細品味,你便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民族氣息,通過對一路一牆一畫的粗略觀賞,便可領略到人文與自然的相依相存,民族文化底蘊之深厚與彝族風貌之粗獷和質樸。為全面彰顯彝族文化特色,建設美麗彝族山寨,朵祜村大力實施民族團結示範村建設項目。先後完成了彝族文化活動場所、彝族文化傳習所、彝族文化展示室、民族團結示範村議事場所建設,村內石板路建設、照壁建設、擋牆支砌,彝族山寨門、進戶巷道石板路、仿真木樁圍欄、古井建設,朵祜村至雲山公園公路、環村道路建設,一系列項目的實施,讓朵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處處彰顯出彝村特有的濃濃的民族風貌和特色文化氣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綵鳳高興地說:“建成這個傳習所真是太好了,大家都願意來這裡唱唱山歌、打打歌,通過這個平臺唱出自己的聲音、展示自己的風采,讓大家的生活更加豐富。”

文圖 |姚文龍 周志

編輯 |馬曉燕

審核 |馬曉燕

終審 |向曉英

簽發 |李武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條件差一直是制約著朵祜發展的最大瓶頸,也始終是2000多位彝族鄉親心中的一道坎,鄉親們都吃夠了過去出行難、出行貴,道路崎嶇、泥滑路爛的苦頭,修路成了鄉親們最大、最迫切的願望。2012年,該村實施了投資110萬元總長18.7公里的朵祜村通村柏油路建設,柏油路直接通到寅街鎮,打通了與鎮、縣聯繫的大通道,終於告別了過去趕次集早出晚歸“兩頭摸黑”的日子。2015年至2017年,朵祜村還先後實施了10個30萬元的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1個84.5萬元的重扶村項目,15萬元的向陽村路基提級改造項目,9萬元的李家墳路基提級改造項目,所有自然村均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鄉親們不用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產業興,群眾富”,朵祜村由於地處深山,山高、路遠,信息閉塞,耕作條件較差,鄉親們長期形成了大春玉米小春麥的耕種習慣,產值低下,加之距集鎮較遠、銷售渠道較窄,眾多農戶所產出的農產品多是自給自足,無法形成較好的經濟收益。“靠山吃山”,針對朵祜村海拔高,氣候冷涼,耕地多為山地的特點,朵祜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以水晶豌豆、時鮮蔬菜種植等為主的新興產業。由於朵祜村特有的氣候、土質、水質,種出的水晶豌豆更是香甜,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一到豌豆成熟,立馬便有外地客商入村收購,每畝的產值可達5000多元,到目前為止,該村共發展水晶豌豆種植1100多畝,產值達500多萬元。此外,朵祜村還緊扣生態保護、產業振興的思路,大力發展以泡核桃、大甜杏等經濟林果為主的種植業,目前已發展泡核桃種植4000多畝、大甜杏450多畝,都已產生數量不等的效益,廣大群眾基本實現了穩定增收、持續增收。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重文化,顯特色”,走進朵祜彝村,不用細細品味,你便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民族氣息,通過對一路一牆一畫的粗略觀賞,便可領略到人文與自然的相依相存,民族文化底蘊之深厚與彝族風貌之粗獷和質樸。為全面彰顯彝族文化特色,建設美麗彝族山寨,朵祜村大力實施民族團結示範村建設項目。先後完成了彝族文化活動場所、彝族文化傳習所、彝族文化展示室、民族團結示範村議事場所建設,村內石板路建設、照壁建設、擋牆支砌,彝族山寨門、進戶巷道石板路、仿真木樁圍欄、古井建設,朵祜村至雲山公園公路、環村道路建設,一系列項目的實施,讓朵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處處彰顯出彝村特有的濃濃的民族風貌和特色文化氣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綵鳳高興地說:“建成這個傳習所真是太好了,大家都願意來這裡唱唱山歌、打打歌,通過這個平臺唱出自己的聲音、展示自己的風采,讓大家的生活更加豐富。”

文圖 |姚文龍 周志

編輯 |馬曉燕

審核 |馬曉燕

終審 |向曉英

簽發 |李武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本文約1412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山路十八彎,沿著蜿蜒的油路前行,繞過一彎又一彎,就可到達彝族山寨朵祜。由於地處高寒山區,盛夏的朵祜並不十分酷熱,整個寨子座落於蒼翠的群山之間,陣陣的涼風不時從山間吹過,帶著絲絲涼意。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朵祜村隸屬寅街鎮,地處彌渡縣西部地區,距縣城30公里,村民幾乎全部都是彝族,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581戶2192人。由於地處貧困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加之信息閉塞,群眾多以耕種、養殖為生,長期以來便是偏僻、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但彝家的群眾是勤勞的、有志氣的,是不甘於貧窮的,隨著全縣脫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拉開,這個地處偏遠山區的彝族村落也同全縣一道走上了摘窮帽、走富路、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條件差一直是制約著朵祜發展的最大瓶頸,也始終是2000多位彝族鄉親心中的一道坎,鄉親們都吃夠了過去出行難、出行貴,道路崎嶇、泥滑路爛的苦頭,修路成了鄉親們最大、最迫切的願望。2012年,該村實施了投資110萬元總長18.7公里的朵祜村通村柏油路建設,柏油路直接通到寅街鎮,打通了與鎮、縣聯繫的大通道,終於告別了過去趕次集早出晚歸“兩頭摸黑”的日子。2015年至2017年,朵祜村還先後實施了10個30萬元的自然村整村推進項目,1個84.5萬元的重扶村項目,15萬元的向陽村路基提級改造項目,9萬元的李家墳路基提級改造項目,所有自然村均實現了村內道路硬化,鄉親們不用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產業興,群眾富”,朵祜村由於地處深山,山高、路遠,信息閉塞,耕作條件較差,鄉親們長期形成了大春玉米小春麥的耕種習慣,產值低下,加之距集鎮較遠、銷售渠道較窄,眾多農戶所產出的農產品多是自給自足,無法形成較好的經濟收益。“靠山吃山”,針對朵祜村海拔高,氣候冷涼,耕地多為山地的特點,朵祜村因地制宜發展起了以水晶豌豆、時鮮蔬菜種植等為主的新興產業。由於朵祜村特有的氣候、土質、水質,種出的水晶豌豆更是香甜,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一到豌豆成熟,立馬便有外地客商入村收購,每畝的產值可達5000多元,到目前為止,該村共發展水晶豌豆種植1100多畝,產值達500多萬元。此外,朵祜村還緊扣生態保護、產業振興的思路,大力發展以泡核桃、大甜杏等經濟林果為主的種植業,目前已發展泡核桃種植4000多畝、大甜杏450多畝,都已產生數量不等的效益,廣大群眾基本實現了穩定增收、持續增收。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重文化,顯特色”,走進朵祜彝村,不用細細品味,你便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民族氣息,通過對一路一牆一畫的粗略觀賞,便可領略到人文與自然的相依相存,民族文化底蘊之深厚與彝族風貌之粗獷和質樸。為全面彰顯彝族文化特色,建設美麗彝族山寨,朵祜村大力實施民族團結示範村建設項目。先後完成了彝族文化活動場所、彝族文化傳習所、彝族文化展示室、民族團結示範村議事場所建設,村內石板路建設、照壁建設、擋牆支砌,彝族山寨門、進戶巷道石板路、仿真木樁圍欄、古井建設,朵祜村至雲山公園公路、環村道路建設,一系列項目的實施,讓朵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處處彰顯出彝村特有的濃濃的民族風貌和特色文化氣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綵鳳高興地說:“建成這個傳習所真是太好了,大家都願意來這裡唱唱山歌、打打歌,通過這個平臺唱出自己的聲音、展示自己的風采,讓大家的生活更加豐富。”

文圖 |姚文龍 周志

編輯 |馬曉燕

審核 |馬曉燕

終審 |向曉英

簽發 |李武華

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真想不到!大山深處藏著這樣一個彝族村

美麗鄉村 生態宜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