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的族稱族源

"

彝族的族稱族源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一)族稱

彝族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或後面加“潑”,彝語意為“人”)由於彝族分佈很廣。歷史上還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不完全統計,直到解放前夕,還有:“納羅潑”、“迷撒潑”、“濮拉潑”、“濮瓦潑”、“阿西潑”、“撤尼潑”、“裡潑”、“葛潑”、“羅潑”、“羅武潑”、“阿哲潑”、“六米”、“勒蘇潑”、“山蘇”、“阿租潑”、“格濮”、“阿武”、“他魯蘇”、“撒摩都”、“六得濮”、“納查”、“拉烏蘇”、“納若”、“咪西蘇”、“羅羅”、“白羅羅”、“黑羅羅”等幾十種。“諾蘇”、“納蘇”、“聶蘇”均為彝語,“諾”、“納”、“聶”是各地方言語音差別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們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廣、高、大、強、多、高貴、主體等意義,“蘇”是群體、人們、家族的意思,“諾蘇”(或“納蘇”、“聶蘇”)意為“主體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選擇了鼎彝的“彝”為共同的族稱,替代了舊史籍文獻中的“夷”字。

"

彝族的族稱族源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一)族稱

彝族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或後面加“潑”,彝語意為“人”)由於彝族分佈很廣。歷史上還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不完全統計,直到解放前夕,還有:“納羅潑”、“迷撒潑”、“濮拉潑”、“濮瓦潑”、“阿西潑”、“撤尼潑”、“裡潑”、“葛潑”、“羅潑”、“羅武潑”、“阿哲潑”、“六米”、“勒蘇潑”、“山蘇”、“阿租潑”、“格濮”、“阿武”、“他魯蘇”、“撒摩都”、“六得濮”、“納查”、“拉烏蘇”、“納若”、“咪西蘇”、“羅羅”、“白羅羅”、“黑羅羅”等幾十種。“諾蘇”、“納蘇”、“聶蘇”均為彝語,“諾”、“納”、“聶”是各地方言語音差別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們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廣、高、大、強、多、高貴、主體等意義,“蘇”是群體、人們、家族的意思,“諾蘇”(或“納蘇”、“聶蘇”)意為“主體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選擇了鼎彝的“彝”為共同的族稱,替代了舊史籍文獻中的“夷”字。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族源?

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問題,由於漢文史志記載甚少,故長期以來學術界有各種說法:南來說,即古越人和馬來人種說;東來說,楚人說;西來說,西藏或藏緬交界處說;雲南土著說;河湟古羌人北來之說;另外還有濮人說、盧人說及雲南土著說。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寧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稱“越雟羌”、“青羌”、“蠻夷”、“郡夷”、“叟”等,並不斷和當地的僰(濮)人、僚、漢人等融合,成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與西南土著部落融合為僰的基礎上,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過程中一個新的發展。魏晉以後,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傳說,據傳世較完整的水西安氏譜系計算,至清康熙初年已歷傳85代,約可上溯至戰國前期,所生6子發展為“六祖”部落。

"

彝族的族稱族源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一)族稱

彝族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或後面加“潑”,彝語意為“人”)由於彝族分佈很廣。歷史上還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不完全統計,直到解放前夕,還有:“納羅潑”、“迷撒潑”、“濮拉潑”、“濮瓦潑”、“阿西潑”、“撤尼潑”、“裡潑”、“葛潑”、“羅潑”、“羅武潑”、“阿哲潑”、“六米”、“勒蘇潑”、“山蘇”、“阿租潑”、“格濮”、“阿武”、“他魯蘇”、“撒摩都”、“六得濮”、“納查”、“拉烏蘇”、“納若”、“咪西蘇”、“羅羅”、“白羅羅”、“黑羅羅”等幾十種。“諾蘇”、“納蘇”、“聶蘇”均為彝語,“諾”、“納”、“聶”是各地方言語音差別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們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廣、高、大、強、多、高貴、主體等意義,“蘇”是群體、人們、家族的意思,“諾蘇”(或“納蘇”、“聶蘇”)意為“主體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選擇了鼎彝的“彝”為共同的族稱,替代了舊史籍文獻中的“夷”字。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族源?

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問題,由於漢文史志記載甚少,故長期以來學術界有各種說法:南來說,即古越人和馬來人種說;東來說,楚人說;西來說,西藏或藏緬交界處說;雲南土著說;河湟古羌人北來之說;另外還有濮人說、盧人說及雲南土著說。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寧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稱“越雟羌”、“青羌”、“蠻夷”、“郡夷”、“叟”等,並不斷和當地的僰(濮)人、僚、漢人等融合,成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與西南土著部落融合為僰的基礎上,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過程中一個新的發展。魏晉以後,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傳說,據傳世較完整的水西安氏譜系計算,至清康熙初年已歷傳85代,約可上溯至戰國前期,所生6子發展為“六祖”部落。

彝族的族稱 族源

語言方面:

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同屬彝語支的語言還有我國的哈尼語、拉祜語、僳僳語、納西語、白語、基諾語、桑孔語、怒族怒蘇語、怒族柔若語,以及泰國的阿卡語、姆比僳語、姆比語,老撾的普諾伊語、西拉語,越南的彬語等。

彝語支語言的主要特徵之一是韻母日趨單元音化以及緊喉音的發生。彝語是比較典型的韻母單元音化語言,大多數方言元音分鬆緊;聲母多,韻母少;聲母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濁,有的方言有鼻冠濁複輔音和清擦邊音;一般有三個或四個聲調,調值平直。基本語序為“主語—賓語—謂語”,名詞、人稱代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詞前,形容詞、數量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量詞豐富,部分動詞的自動態和使動態用聲母輔音清濁交替表示。

彝語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佈在四川西南部和雲南西北部大小涼山一帶;東部方言,分佈在貴州西部、雲南東北部和廣西西部;東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東南部;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南部;西部方言,分佈在雲南西部;中部方言,分佈在雲南中部。各方言之間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詞彙上,其次是語音上。說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話。

"

彝族的族稱族源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一)族稱

彝族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或後面加“潑”,彝語意為“人”)由於彝族分佈很廣。歷史上還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不完全統計,直到解放前夕,還有:“納羅潑”、“迷撒潑”、“濮拉潑”、“濮瓦潑”、“阿西潑”、“撤尼潑”、“裡潑”、“葛潑”、“羅潑”、“羅武潑”、“阿哲潑”、“六米”、“勒蘇潑”、“山蘇”、“阿租潑”、“格濮”、“阿武”、“他魯蘇”、“撒摩都”、“六得濮”、“納查”、“拉烏蘇”、“納若”、“咪西蘇”、“羅羅”、“白羅羅”、“黑羅羅”等幾十種。“諾蘇”、“納蘇”、“聶蘇”均為彝語,“諾”、“納”、“聶”是各地方言語音差別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們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廣、高、大、強、多、高貴、主體等意義,“蘇”是群體、人們、家族的意思,“諾蘇”(或“納蘇”、“聶蘇”)意為“主體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選擇了鼎彝的“彝”為共同的族稱,替代了舊史籍文獻中的“夷”字。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族源?

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問題,由於漢文史志記載甚少,故長期以來學術界有各種說法:南來說,即古越人和馬來人種說;東來說,楚人說;西來說,西藏或藏緬交界處說;雲南土著說;河湟古羌人北來之說;另外還有濮人說、盧人說及雲南土著說。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寧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稱“越雟羌”、“青羌”、“蠻夷”、“郡夷”、“叟”等,並不斷和當地的僰(濮)人、僚、漢人等融合,成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與西南土著部落融合為僰的基礎上,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過程中一個新的發展。魏晉以後,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傳說,據傳世較完整的水西安氏譜系計算,至清康熙初年已歷傳85代,約可上溯至戰國前期,所生6子發展為“六祖”部落。

彝族的族稱 族源

語言方面:

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同屬彝語支的語言還有我國的哈尼語、拉祜語、僳僳語、納西語、白語、基諾語、桑孔語、怒族怒蘇語、怒族柔若語,以及泰國的阿卡語、姆比僳語、姆比語,老撾的普諾伊語、西拉語,越南的彬語等。

彝語支語言的主要特徵之一是韻母日趨單元音化以及緊喉音的發生。彝語是比較典型的韻母單元音化語言,大多數方言元音分鬆緊;聲母多,韻母少;聲母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濁,有的方言有鼻冠濁複輔音和清擦邊音;一般有三個或四個聲調,調值平直。基本語序為“主語—賓語—謂語”,名詞、人稱代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詞前,形容詞、數量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量詞豐富,部分動詞的自動態和使動態用聲母輔音清濁交替表示。

彝語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佈在四川西南部和雲南西北部大小涼山一帶;東部方言,分佈在貴州西部、雲南東北部和廣西西部;東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東南部;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南部;西部方言,分佈在雲南西部;中部方言,分佈在雲南中部。各方言之間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詞彙上,其次是語音上。說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話。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彝文

彝文,史稱“爨文”、“韙書”、“羅文”、“倮倮文”、“夷文”,約有一萬多字,是處於表意向表音發展中的一種音節文字,通行於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方言地區。發現較早的金石彝文如:貴州的《攔龍橋碑記》(1259年)、《成化鍾銘文》(1485年)、雲南的《鐫字崖》(1533年)等,後又發現貴州的《妥阿哲紀功碑》,推測可能是蜀漢時期的作品。從字體看,那時的彝文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據清《一統志》卷四八四載:“唐,阿畸,納垢夷之後,隱巖谷,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號韙書,爨人至念習之,以為書法。”彝文經典《帝王世紀·人類歷史》載:宓阿疊創造文字。《西南彝志》載:伊阿伍創造文字。還有阿使拉責、吉祿老人、伯博耿等人創造文字的種種傳說。有人推斷,《後漢書·笮都夷傳》所載的《白狼歌》,可能是用白狼文寫下來的,白狼文是彝文的前身。有人認為,戰國時的巴蜀銅戈文字可能與彝文有歷史上的聯繫。也有人認為,西安半坡的刻劃符號與彝文相近似,彩陶刻劃符號與涼山彝族衣飾上的圖案也相似。但從已發現的金石碑文和文獻記載等推斷,彝文產生不應晚於東漢。彝文多數是獨體字,有少數合體字,沒有表示義類的偏旁部首,筆劃少則一筆,多則十幾筆,一般三、五筆。基本筆劃有豎、橫、左斜、右斜、點、圓、半圓、豎折、橫折等。書寫行款四川彝文為橫列左行,現也有橫列右行的;雲貴彝文為直列右行,晚近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採用象形、會意、轉位、增點、同音假借、借用漢字等方法。

"

彝族的族稱族源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一)族稱

彝族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或後面加“潑”,彝語意為“人”)由於彝族分佈很廣。歷史上還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不完全統計,直到解放前夕,還有:“納羅潑”、“迷撒潑”、“濮拉潑”、“濮瓦潑”、“阿西潑”、“撤尼潑”、“裡潑”、“葛潑”、“羅潑”、“羅武潑”、“阿哲潑”、“六米”、“勒蘇潑”、“山蘇”、“阿租潑”、“格濮”、“阿武”、“他魯蘇”、“撒摩都”、“六得濮”、“納查”、“拉烏蘇”、“納若”、“咪西蘇”、“羅羅”、“白羅羅”、“黑羅羅”等幾十種。“諾蘇”、“納蘇”、“聶蘇”均為彝語,“諾”、“納”、“聶”是各地方言語音差別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們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廣、高、大、強、多、高貴、主體等意義,“蘇”是群體、人們、家族的意思,“諾蘇”(或“納蘇”、“聶蘇”)意為“主體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選擇了鼎彝的“彝”為共同的族稱,替代了舊史籍文獻中的“夷”字。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族源?

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問題,由於漢文史志記載甚少,故長期以來學術界有各種說法:南來說,即古越人和馬來人種說;東來說,楚人說;西來說,西藏或藏緬交界處說;雲南土著說;河湟古羌人北來之說;另外還有濮人說、盧人說及雲南土著說。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寧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稱“越雟羌”、“青羌”、“蠻夷”、“郡夷”、“叟”等,並不斷和當地的僰(濮)人、僚、漢人等融合,成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與西南土著部落融合為僰的基礎上,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過程中一個新的發展。魏晉以後,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傳說,據傳世較完整的水西安氏譜系計算,至清康熙初年已歷傳85代,約可上溯至戰國前期,所生6子發展為“六祖”部落。

彝族的族稱 族源

語言方面:

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同屬彝語支的語言還有我國的哈尼語、拉祜語、僳僳語、納西語、白語、基諾語、桑孔語、怒族怒蘇語、怒族柔若語,以及泰國的阿卡語、姆比僳語、姆比語,老撾的普諾伊語、西拉語,越南的彬語等。

彝語支語言的主要特徵之一是韻母日趨單元音化以及緊喉音的發生。彝語是比較典型的韻母單元音化語言,大多數方言元音分鬆緊;聲母多,韻母少;聲母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濁,有的方言有鼻冠濁複輔音和清擦邊音;一般有三個或四個聲調,調值平直。基本語序為“主語—賓語—謂語”,名詞、人稱代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詞前,形容詞、數量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量詞豐富,部分動詞的自動態和使動態用聲母輔音清濁交替表示。

彝語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佈在四川西南部和雲南西北部大小涼山一帶;東部方言,分佈在貴州西部、雲南東北部和廣西西部;東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東南部;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南部;西部方言,分佈在雲南西部;中部方言,分佈在雲南中部。各方言之間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詞彙上,其次是語音上。說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話。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彝文

彝文,史稱“爨文”、“韙書”、“羅文”、“倮倮文”、“夷文”,約有一萬多字,是處於表意向表音發展中的一種音節文字,通行於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方言地區。發現較早的金石彝文如:貴州的《攔龍橋碑記》(1259年)、《成化鍾銘文》(1485年)、雲南的《鐫字崖》(1533年)等,後又發現貴州的《妥阿哲紀功碑》,推測可能是蜀漢時期的作品。從字體看,那時的彝文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據清《一統志》卷四八四載:“唐,阿畸,納垢夷之後,隱巖谷,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號韙書,爨人至念習之,以為書法。”彝文經典《帝王世紀·人類歷史》載:宓阿疊創造文字。《西南彝志》載:伊阿伍創造文字。還有阿使拉責、吉祿老人、伯博耿等人創造文字的種種傳說。有人推斷,《後漢書·笮都夷傳》所載的《白狼歌》,可能是用白狼文寫下來的,白狼文是彝文的前身。有人認為,戰國時的巴蜀銅戈文字可能與彝文有歷史上的聯繫。也有人認為,西安半坡的刻劃符號與彝文相近似,彩陶刻劃符號與涼山彝族衣飾上的圖案也相似。但從已發現的金石碑文和文獻記載等推斷,彝文產生不應晚於東漢。彝文多數是獨體字,有少數合體字,沒有表示義類的偏旁部首,筆劃少則一筆,多則十幾筆,一般三、五筆。基本筆劃有豎、橫、左斜、右斜、點、圓、半圓、豎折、橫折等。書寫行款四川彝文為橫列左行,現也有橫列右行的;雲貴彝文為直列右行,晚近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採用象形、會意、轉位、增點、同音假借、借用漢字等方法。

彝族的族稱 族源

彝族的歷史:

3000多年的彝族文明史,展示了彝族曾歷經原始社會、奴隸制、封建領主制和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會形態的歷史發展階段。?

遠古時期,彝族先民居住的滇池和洱海地區,從陸續發現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遺物和遺蹟看,彝族曾經歷一段漫長的新石器時代。晉寧石寨山滇人墓出土的青銅器文物說明,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末,滇池地區曾出現燦爛的青銅文化。公元前280年楚將莊礄到滇池時,“旁平地,肥饒數千裡”(《史記·西南夷列傳》),可見古代滇池地區的生產力已有較高水平。楚人留滇,使滇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到新的階段。?

"

彝族的族稱族源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一)族稱

彝族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或後面加“潑”,彝語意為“人”)由於彝族分佈很廣。歷史上還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不完全統計,直到解放前夕,還有:“納羅潑”、“迷撒潑”、“濮拉潑”、“濮瓦潑”、“阿西潑”、“撤尼潑”、“裡潑”、“葛潑”、“羅潑”、“羅武潑”、“阿哲潑”、“六米”、“勒蘇潑”、“山蘇”、“阿租潑”、“格濮”、“阿武”、“他魯蘇”、“撒摩都”、“六得濮”、“納查”、“拉烏蘇”、“納若”、“咪西蘇”、“羅羅”、“白羅羅”、“黑羅羅”等幾十種。“諾蘇”、“納蘇”、“聶蘇”均為彝語,“諾”、“納”、“聶”是各地方言語音差別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們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廣、高、大、強、多、高貴、主體等意義,“蘇”是群體、人們、家族的意思,“諾蘇”(或“納蘇”、“聶蘇”)意為“主體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選擇了鼎彝的“彝”為共同的族稱,替代了舊史籍文獻中的“夷”字。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族源?

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問題,由於漢文史志記載甚少,故長期以來學術界有各種說法:南來說,即古越人和馬來人種說;東來說,楚人說;西來說,西藏或藏緬交界處說;雲南土著說;河湟古羌人北來之說;另外還有濮人說、盧人說及雲南土著說。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寧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稱“越雟羌”、“青羌”、“蠻夷”、“郡夷”、“叟”等,並不斷和當地的僰(濮)人、僚、漢人等融合,成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與西南土著部落融合為僰的基礎上,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過程中一個新的發展。魏晉以後,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傳說,據傳世較完整的水西安氏譜系計算,至清康熙初年已歷傳85代,約可上溯至戰國前期,所生6子發展為“六祖”部落。

彝族的族稱 族源

語言方面:

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同屬彝語支的語言還有我國的哈尼語、拉祜語、僳僳語、納西語、白語、基諾語、桑孔語、怒族怒蘇語、怒族柔若語,以及泰國的阿卡語、姆比僳語、姆比語,老撾的普諾伊語、西拉語,越南的彬語等。

彝語支語言的主要特徵之一是韻母日趨單元音化以及緊喉音的發生。彝語是比較典型的韻母單元音化語言,大多數方言元音分鬆緊;聲母多,韻母少;聲母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濁,有的方言有鼻冠濁複輔音和清擦邊音;一般有三個或四個聲調,調值平直。基本語序為“主語—賓語—謂語”,名詞、人稱代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詞前,形容詞、數量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量詞豐富,部分動詞的自動態和使動態用聲母輔音清濁交替表示。

彝語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佈在四川西南部和雲南西北部大小涼山一帶;東部方言,分佈在貴州西部、雲南東北部和廣西西部;東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東南部;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南部;西部方言,分佈在雲南西部;中部方言,分佈在雲南中部。各方言之間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詞彙上,其次是語音上。說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話。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彝文

彝文,史稱“爨文”、“韙書”、“羅文”、“倮倮文”、“夷文”,約有一萬多字,是處於表意向表音發展中的一種音節文字,通行於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方言地區。發現較早的金石彝文如:貴州的《攔龍橋碑記》(1259年)、《成化鍾銘文》(1485年)、雲南的《鐫字崖》(1533年)等,後又發現貴州的《妥阿哲紀功碑》,推測可能是蜀漢時期的作品。從字體看,那時的彝文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據清《一統志》卷四八四載:“唐,阿畸,納垢夷之後,隱巖谷,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號韙書,爨人至念習之,以為書法。”彝文經典《帝王世紀·人類歷史》載:宓阿疊創造文字。《西南彝志》載:伊阿伍創造文字。還有阿使拉責、吉祿老人、伯博耿等人創造文字的種種傳說。有人推斷,《後漢書·笮都夷傳》所載的《白狼歌》,可能是用白狼文寫下來的,白狼文是彝文的前身。有人認為,戰國時的巴蜀銅戈文字可能與彝文有歷史上的聯繫。也有人認為,西安半坡的刻劃符號與彝文相近似,彩陶刻劃符號與涼山彝族衣飾上的圖案也相似。但從已發現的金石碑文和文獻記載等推斷,彝文產生不應晚於東漢。彝文多數是獨體字,有少數合體字,沒有表示義類的偏旁部首,筆劃少則一筆,多則十幾筆,一般三、五筆。基本筆劃有豎、橫、左斜、右斜、點、圓、半圓、豎折、橫折等。書寫行款四川彝文為橫列左行,現也有橫列右行的;雲貴彝文為直列右行,晚近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採用象形、會意、轉位、增點、同音假借、借用漢字等方法。

彝族的族稱 族源

彝族的歷史:

3000多年的彝族文明史,展示了彝族曾歷經原始社會、奴隸制、封建領主制和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會形態的歷史發展階段。?

遠古時期,彝族先民居住的滇池和洱海地區,從陸續發現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遺物和遺蹟看,彝族曾經歷一段漫長的新石器時代。晉寧石寨山滇人墓出土的青銅器文物說明,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末,滇池地區曾出現燦爛的青銅文化。公元前280年楚將莊礄到滇池時,“旁平地,肥饒數千裡”(《史記·西南夷列傳》),可見古代滇池地區的生產力已有較高水平。楚人留滇,使滇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到新的階段。?

彝族的族稱 族源

公元前二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會已出現遊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遊牧部落是雟、昆明;定居部落是夜郎、滇、邛都,各自分佈於今貴州安順、雲南晉寧、四川西昌一帶。與此同時,彝族傳說自“六祖”後十餘代約當西漢中、後期,已有茲、莫、畢、革、卓五種等級的分化。其中茲、莫、畢為統治者,革、卓為被統治者。彝文著作則有“六祖”畜牧部落征服濮人農業部落的記載。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彝族先民居住區繼續分化出一批叟王、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或“六祖”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佔有制度的過渡。?

公元八世紀前後,在雲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奴隸主集團,史稱“六詔”,其中“蒙舍詔”的首領皮羅閣在公元783年統一“六詔”,建立了以彝族為主體,包括白、納西等族在內的“南詔”奴隸制政權,並由唐朝冊封為“雲南王”。對彝族先民居住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一時期,在貴州彝族地區也出現了“羅甸”等奴隸主集團和政權,總稱為“羅氏鬼主”。涼山彝區原來的部落軍事首領“茲莫”,在這一地區建立了奴隸主統治的秩序,由幾十個“茲莫”統治。?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彝族地區出現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蒙古貴族為加強各地彝族茲莫即奴隸主爭取工作,在彝族地區分封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而建立了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續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彝族土司。?

在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撒(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茲莫)連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彝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係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

彝族的族稱族源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一)族稱

彝族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或後面加“潑”,彝語意為“人”)由於彝族分佈很廣。歷史上還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不完全統計,直到解放前夕,還有:“納羅潑”、“迷撒潑”、“濮拉潑”、“濮瓦潑”、“阿西潑”、“撤尼潑”、“裡潑”、“葛潑”、“羅潑”、“羅武潑”、“阿哲潑”、“六米”、“勒蘇潑”、“山蘇”、“阿租潑”、“格濮”、“阿武”、“他魯蘇”、“撒摩都”、“六得濮”、“納查”、“拉烏蘇”、“納若”、“咪西蘇”、“羅羅”、“白羅羅”、“黑羅羅”等幾十種。“諾蘇”、“納蘇”、“聶蘇”均為彝語,“諾”、“納”、“聶”是各地方言語音差別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們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廣、高、大、強、多、高貴、主體等意義,“蘇”是群體、人們、家族的意思,“諾蘇”(或“納蘇”、“聶蘇”)意為“主體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選擇了鼎彝的“彝”為共同的族稱,替代了舊史籍文獻中的“夷”字。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族源?

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問題,由於漢文史志記載甚少,故長期以來學術界有各種說法:南來說,即古越人和馬來人種說;東來說,楚人說;西來說,西藏或藏緬交界處說;雲南土著說;河湟古羌人北來之說;另外還有濮人說、盧人說及雲南土著說。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寧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稱“越雟羌”、“青羌”、“蠻夷”、“郡夷”、“叟”等,並不斷和當地的僰(濮)人、僚、漢人等融合,成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與西南土著部落融合為僰的基礎上,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過程中一個新的發展。魏晉以後,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傳說,據傳世較完整的水西安氏譜系計算,至清康熙初年已歷傳85代,約可上溯至戰國前期,所生6子發展為“六祖”部落。

彝族的族稱 族源

語言方面:

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同屬彝語支的語言還有我國的哈尼語、拉祜語、僳僳語、納西語、白語、基諾語、桑孔語、怒族怒蘇語、怒族柔若語,以及泰國的阿卡語、姆比僳語、姆比語,老撾的普諾伊語、西拉語,越南的彬語等。

彝語支語言的主要特徵之一是韻母日趨單元音化以及緊喉音的發生。彝語是比較典型的韻母單元音化語言,大多數方言元音分鬆緊;聲母多,韻母少;聲母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濁,有的方言有鼻冠濁複輔音和清擦邊音;一般有三個或四個聲調,調值平直。基本語序為“主語—賓語—謂語”,名詞、人稱代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詞前,形容詞、數量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量詞豐富,部分動詞的自動態和使動態用聲母輔音清濁交替表示。

彝語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佈在四川西南部和雲南西北部大小涼山一帶;東部方言,分佈在貴州西部、雲南東北部和廣西西部;東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東南部;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南部;西部方言,分佈在雲南西部;中部方言,分佈在雲南中部。各方言之間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詞彙上,其次是語音上。說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話。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彝文

彝文,史稱“爨文”、“韙書”、“羅文”、“倮倮文”、“夷文”,約有一萬多字,是處於表意向表音發展中的一種音節文字,通行於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方言地區。發現較早的金石彝文如:貴州的《攔龍橋碑記》(1259年)、《成化鍾銘文》(1485年)、雲南的《鐫字崖》(1533年)等,後又發現貴州的《妥阿哲紀功碑》,推測可能是蜀漢時期的作品。從字體看,那時的彝文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據清《一統志》卷四八四載:“唐,阿畸,納垢夷之後,隱巖谷,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號韙書,爨人至念習之,以為書法。”彝文經典《帝王世紀·人類歷史》載:宓阿疊創造文字。《西南彝志》載:伊阿伍創造文字。還有阿使拉責、吉祿老人、伯博耿等人創造文字的種種傳說。有人推斷,《後漢書·笮都夷傳》所載的《白狼歌》,可能是用白狼文寫下來的,白狼文是彝文的前身。有人認為,戰國時的巴蜀銅戈文字可能與彝文有歷史上的聯繫。也有人認為,西安半坡的刻劃符號與彝文相近似,彩陶刻劃符號與涼山彝族衣飾上的圖案也相似。但從已發現的金石碑文和文獻記載等推斷,彝文產生不應晚於東漢。彝文多數是獨體字,有少數合體字,沒有表示義類的偏旁部首,筆劃少則一筆,多則十幾筆,一般三、五筆。基本筆劃有豎、橫、左斜、右斜、點、圓、半圓、豎折、橫折等。書寫行款四川彝文為橫列左行,現也有橫列右行的;雲貴彝文為直列右行,晚近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採用象形、會意、轉位、增點、同音假借、借用漢字等方法。

彝族的族稱 族源

彝族的歷史:

3000多年的彝族文明史,展示了彝族曾歷經原始社會、奴隸制、封建領主制和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會形態的歷史發展階段。?

遠古時期,彝族先民居住的滇池和洱海地區,從陸續發現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遺物和遺蹟看,彝族曾經歷一段漫長的新石器時代。晉寧石寨山滇人墓出土的青銅器文物說明,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末,滇池地區曾出現燦爛的青銅文化。公元前280年楚將莊礄到滇池時,“旁平地,肥饒數千裡”(《史記·西南夷列傳》),可見古代滇池地區的生產力已有較高水平。楚人留滇,使滇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到新的階段。?

彝族的族稱 族源

公元前二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會已出現遊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遊牧部落是雟、昆明;定居部落是夜郎、滇、邛都,各自分佈於今貴州安順、雲南晉寧、四川西昌一帶。與此同時,彝族傳說自“六祖”後十餘代約當西漢中、後期,已有茲、莫、畢、革、卓五種等級的分化。其中茲、莫、畢為統治者,革、卓為被統治者。彝文著作則有“六祖”畜牧部落征服濮人農業部落的記載。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彝族先民居住區繼續分化出一批叟王、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或“六祖”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佔有制度的過渡。?

公元八世紀前後,在雲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奴隸主集團,史稱“六詔”,其中“蒙舍詔”的首領皮羅閣在公元783年統一“六詔”,建立了以彝族為主體,包括白、納西等族在內的“南詔”奴隸制政權,並由唐朝冊封為“雲南王”。對彝族先民居住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一時期,在貴州彝族地區也出現了“羅甸”等奴隸主集團和政權,總稱為“羅氏鬼主”。涼山彝區原來的部落軍事首領“茲莫”,在這一地區建立了奴隸主統治的秩序,由幾十個“茲莫”統治。?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彝族地區出現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蒙古貴族為加強各地彝族茲莫即奴隸主爭取工作,在彝族地區分封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而建立了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續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彝族土司。?

在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撒(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茲莫)連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彝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係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彝族的族稱 族源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彝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給土司、土目、、奴隸主勢力以沉重打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分地區比較迅速地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如在東川、烏蒙等地,乾隆十一年(1746),已經是“漢土民夷,比屋而居……與內地氣象無二”。?

近代以來,隨著帝國主義勢力的逐步侵入,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各個彝族地區,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廣大彝區,由於居住分散,歷史、地理條件的不同,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滇、黔、桂絕大部分彝區早已進入封建地主制;滇東北、黔西北部分地區尚存有領主經濟的殘餘;川、滇大小涼山地區還長期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奴隸制度。

另外,在雲南鐵路沿線彝族地區,已有資本主義因素。在滇東北地區還出現了以龍、隴、盧、祿、陸、安六大家族為主體的封建地主、官僚買辦集團。新中國成立後彝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相繼粉碎了封建制和奴隸制的枷鎖,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彝族人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建設著自己的家園,政治經濟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彝區社會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

彝族的族稱族源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一)族稱

彝族多數自稱“諾蘇”、“納蘇”、“聶蘇”(或後面加“潑”,彝語意為“人”)由於彝族分佈很廣。歷史上還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據不完全統計,直到解放前夕,還有:“納羅潑”、“迷撒潑”、“濮拉潑”、“濮瓦潑”、“阿西潑”、“撤尼潑”、“裡潑”、“葛潑”、“羅潑”、“羅武潑”、“阿哲潑”、“六米”、“勒蘇潑”、“山蘇”、“阿租潑”、“格濮”、“阿武”、“他魯蘇”、“撒摩都”、“六得濮”、“納查”、“拉烏蘇”、“納若”、“咪西蘇”、“羅羅”、“白羅羅”、“黑羅羅”等幾十種。“諾蘇”、“納蘇”、“聶蘇”均為彝語,“諾”、“納”、“聶”是各地方言語音差別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們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廣、高、大、強、多、高貴、主體等意義,“蘇”是群體、人們、家族的意思,“諾蘇”(或“納蘇”、“聶蘇”)意為“主體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選擇了鼎彝的“彝”為共同的族稱,替代了舊史籍文獻中的“夷”字。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族源?

彝族源自古羌人彝族族源問題,由於漢文史志記載甚少,故長期以來學術界有各種說法:南來說,即古越人和馬來人種說;東來說,楚人說;西來說,西藏或藏緬交界處說;雲南土著說;河湟古羌人北來之說;另外還有濮人說、盧人說及雲南土著說。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寧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稱“越雟羌”、“青羌”、“蠻夷”、“郡夷”、“叟”等,並不斷和當地的僰(濮)人、僚、漢人等融合,成為彝族的先民。?

在古羌人與西南土著部落融合為僰的基礎上,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過程中一個新的發展。魏晉以後,昆明人與僰(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傳說,據傳世較完整的水西安氏譜系計算,至清康熙初年已歷傳85代,約可上溯至戰國前期,所生6子發展為“六祖”部落。

彝族的族稱 族源

語言方面:

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同屬彝語支的語言還有我國的哈尼語、拉祜語、僳僳語、納西語、白語、基諾語、桑孔語、怒族怒蘇語、怒族柔若語,以及泰國的阿卡語、姆比僳語、姆比語,老撾的普諾伊語、西拉語,越南的彬語等。

彝語支語言的主要特徵之一是韻母日趨單元音化以及緊喉音的發生。彝語是比較典型的韻母單元音化語言,大多數方言元音分鬆緊;聲母多,韻母少;聲母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濁,有的方言有鼻冠濁複輔音和清擦邊音;一般有三個或四個聲調,調值平直。基本語序為“主語—賓語—謂語”,名詞、人稱代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詞前,形容詞、數量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量詞豐富,部分動詞的自動態和使動態用聲母輔音清濁交替表示。

彝語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佈在四川西南部和雲南西北部大小涼山一帶;東部方言,分佈在貴州西部、雲南東北部和廣西西部;東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東南部;南部方言,分佈在雲南南部;西部方言,分佈在雲南西部;中部方言,分佈在雲南中部。各方言之間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詞彙上,其次是語音上。說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話。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二)彝文

彝文,史稱“爨文”、“韙書”、“羅文”、“倮倮文”、“夷文”,約有一萬多字,是處於表意向表音發展中的一種音節文字,通行於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方言地區。發現較早的金石彝文如:貴州的《攔龍橋碑記》(1259年)、《成化鍾銘文》(1485年)、雲南的《鐫字崖》(1533年)等,後又發現貴州的《妥阿哲紀功碑》,推測可能是蜀漢時期的作品。從字體看,那時的彝文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據清《一統志》卷四八四載:“唐,阿畸,納垢夷之後,隱巖谷,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號韙書,爨人至念習之,以為書法。”彝文經典《帝王世紀·人類歷史》載:宓阿疊創造文字。《西南彝志》載:伊阿伍創造文字。還有阿使拉責、吉祿老人、伯博耿等人創造文字的種種傳說。有人推斷,《後漢書·笮都夷傳》所載的《白狼歌》,可能是用白狼文寫下來的,白狼文是彝文的前身。有人認為,戰國時的巴蜀銅戈文字可能與彝文有歷史上的聯繫。也有人認為,西安半坡的刻劃符號與彝文相近似,彩陶刻劃符號與涼山彝族衣飾上的圖案也相似。但從已發現的金石碑文和文獻記載等推斷,彝文產生不應晚於東漢。彝文多數是獨體字,有少數合體字,沒有表示義類的偏旁部首,筆劃少則一筆,多則十幾筆,一般三、五筆。基本筆劃有豎、橫、左斜、右斜、點、圓、半圓、豎折、橫折等。書寫行款四川彝文為橫列左行,現也有橫列右行的;雲貴彝文為直列右行,晚近也有直列左行的。彝文造字,採用象形、會意、轉位、增點、同音假借、借用漢字等方法。

彝族的族稱 族源

彝族的歷史:

3000多年的彝族文明史,展示了彝族曾歷經原始社會、奴隸制、封建領主制和封建地主制等不同社會形態的歷史發展階段。?

遠古時期,彝族先民居住的滇池和洱海地區,從陸續發現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遺物和遺蹟看,彝族曾經歷一段漫長的新石器時代。晉寧石寨山滇人墓出土的青銅器文物說明,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末,滇池地區曾出現燦爛的青銅文化。公元前280年楚將莊礄到滇池時,“旁平地,肥饒數千裡”(《史記·西南夷列傳》),可見古代滇池地區的生產力已有較高水平。楚人留滇,使滇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到新的階段。?

彝族的族稱 族源

公元前二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會已出現遊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遊牧部落是雟、昆明;定居部落是夜郎、滇、邛都,各自分佈於今貴州安順、雲南晉寧、四川西昌一帶。與此同時,彝族傳說自“六祖”後十餘代約當西漢中、後期,已有茲、莫、畢、革、卓五種等級的分化。其中茲、莫、畢為統治者,革、卓為被統治者。彝文著作則有“六祖”畜牧部落征服濮人農業部落的記載。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彝族先民居住區繼續分化出一批叟王、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或“六祖”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佔有制度的過渡。?

公元八世紀前後,在雲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奴隸主集團,史稱“六詔”,其中“蒙舍詔”的首領皮羅閣在公元783年統一“六詔”,建立了以彝族為主體,包括白、納西等族在內的“南詔”奴隸制政權,並由唐朝冊封為“雲南王”。對彝族先民居住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一時期,在貴州彝族地區也出現了“羅甸”等奴隸主集團和政權,總稱為“羅氏鬼主”。涼山彝區原來的部落軍事首領“茲莫”,在這一地區建立了奴隸主統治的秩序,由幾十個“茲莫”統治。?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彝族地區出現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蒙古貴族為加強各地彝族茲莫即奴隸主爭取工作,在彝族地區分封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而建立了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續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彝族土司。?

在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撒(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茲莫)連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彝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係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彝族的族稱 族源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彝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給土司、土目、、奴隸主勢力以沉重打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分地區比較迅速地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如在東川、烏蒙等地,乾隆十一年(1746),已經是“漢土民夷,比屋而居……與內地氣象無二”。?

近代以來,隨著帝國主義勢力的逐步侵入,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各個彝族地區,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廣大彝區,由於居住分散,歷史、地理條件的不同,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滇、黔、桂絕大部分彝區早已進入封建地主制;滇東北、黔西北部分地區尚存有領主經濟的殘餘;川、滇大小涼山地區還長期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奴隸制度。

另外,在雲南鐵路沿線彝族地區,已有資本主義因素。在滇東北地區還出現了以龍、隴、盧、祿、陸、安六大家族為主體的封建地主、官僚買辦集團。新中國成立後彝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相繼粉碎了封建制和奴隸制的枷鎖,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彝族人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建設著自己的家園,政治經濟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彝區社會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彝族的族稱 族源

來源:文章和略微均來自網絡,謝謝原作者的分享。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一切原著者的付出。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將刪除。

出品:《彝族人家吉乃》

主編:蔣志聰(吉乃)

投稿:278439053QQ郵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