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一半學生滿分兒子98分 重點小學老師患抑鬱症'

"

昨天是中國第三十五個教師節,我們都知道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或許很少有人會真正體會到教師“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的艱辛。

有數據表明,約7成教師處於亞健康狀態,當前教師中不同的健康狀態的比例分別是:健康佔10.4%,亞健康佔45.55%,前臨床狀態佔23.63%,疾病狀態佔20.42%。這表明,有69.18%的教師處於亞健康狀態。相比一般人重度亞健康發生率10%這個數字高出許多。高強度的工作給教師的生理尤其是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對兒子的標準永遠是100分

重點小學教師患上抑鬱症

9月10日,除了教師節,也是世界預防自殺日。在這個精彩紛呈的世界,大約每40秒,就有一個人選擇一種極端的解脫方式:讓自己的生命離開這個世界。自殺的人中,有70%都是抑鬱症患者;而在抑鬱症患者中,有70%的人都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這不由得讓我們更加關注起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

工作辛苦,壓力巨大,這是很多老師的真實寫照。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註定我們可能承受多種多樣的壓力。有源自工作本身的壓力,有源自生活方面的壓力,有源自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方面的壓力……職業倦怠、身心透支等現象侵襲著教師群體的身心健康及職業幸福感。有老師直說“不敢想,心亂如麻是現狀”。

39歲的秦女士(化名)是一所重點小學語文老師,一直忙工作,32歲才生寶寶。兒子5歲時,她就讓其上小學,對兒子的標準永遠是100分。有時孩子考了98分,秦女士都要訓斥:“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為什麼考不到……”

久而久之,秦女士覺得自己非常失敗,教得了別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十分愚鈍。今年4月,兒子一次考試只考了72分,秦女士留了一封遺書,吃了大半瓶安眠藥自殺,幸虧發現及時,保住了性命,但被診斷為嚴重的抑鬱症,後來在浙江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吳萬振副主任醫師的治療下,病情有所好轉。

每天工作12小時

做夢都在備課

9月初,剛剛開學,杭州的年輕教師肖肖(化名)面對家長的挑剔、領導的期望,出現了不少的心理壓力,並經常失眠、焦慮。來到醫院就診,經吳萬振副主任醫師診斷,肖肖患上了焦慮症。

肖肖說,半年前她應聘到某小學做語文教師。一些家長認為她缺少工作經驗,“鎮”不住淘氣的學生,時而去校長那裡詢問她的情況。有一次她正在班裡講課,眼角餘光發現門外有兩個人探頭探腦,起先她沒在意,下課後她才知道,那兩人是來“查崗”的學生家長。校領導也曾經以提高升學率、嚴抓教學質量為主題找她談話。

肖肖說,其實她每堂課都很努力地做準備,主動向老教師們請教,每天工作的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甚至在夢裡都在為第二天的課程做準備,為此她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經常失眠。過完暑假剛開學,她的失眠更加嚴重了。

吳萬振介紹,她接診過一些像肖肖這樣的患者,來自家長和領導的壓力令一部分年輕教師變得焦慮不安。許多家長希望老師也能像父母一樣關心、教育孩子,但家長某些行為會給老師們帶來無形的壓力,自我調節能力較弱的新老師因此產生焦慮等不適應症狀,嚴重的甚至影響教學和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吳萬振建議,新老師要正視各方壓力,學會自我調節、釋放;多跟老教師請教經驗,多與學生家長溝通,增強自身業務水平,建立師生間的良性循環。

教師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

老師們要學會自我調節

浙江醫院精神衛生科王志軒醫師表示,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是敬業,熱愛教育事業,喜歡自己的工作;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學生時能夠引導其保持心理健康。

但說起來很簡單,其實教師這份工作經常會有難受、想哭的時候。多半的教師會感到在工作中煩惱多於歡樂,七成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發火,抑鬱、煩躁等不良情緒普遍存在,長此以往會影響到學生們的情緒。

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學校要及時地對教師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提升教師的心理素質;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引導教師掌握心理學知識,指導教師學會自我調適。教師的心理能否儘快康復,取決於教師的自我調適和恢復能力,採用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自我調適,才是心理康復的根本之道。

面對壓力,如何調整呢?

1、表達情緒: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如痛哭、傾訴等方式給情緒一個宣洩的出口,來降低情緒的強度,讓情緒得到緩解,可以更理性的看待事物。

2、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適當調整自己的目標,不要過分苛責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積極的評價自己。

3、運動:研究表明,運動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等有益於情緒穩定的神經遞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跑步、游泳、瑜伽等,通過運動來減壓,調節情緒。

4、放鬆訓練:通過腹式呼吸、冥想等方式來放鬆心身,學習有意識地控制使肌肉放鬆,同時間接地鬆弛緊張情緒,從而達到心理輕鬆的狀態,有利於身心健康。

5、學會求助專業人員:當通過上述方式仍不能改善自己的情緒和軀體問題時,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員如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幫助,儘快得到專業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