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抑鬱症在國內近幾十年的歷史就很複雜,在上世紀的中國,和精神、情緒有關的疾病是想都想不到的,因為精神病學作為外來物首先是被懷疑的,精神疾病被看做資本主義帶來的後果,就帶有了很強的政治性。大部分學者都會同意那個階段私人與政治的界限是混亂的。在當時微妙的社會環境下,向他人表達私人感受是很危險的,在集體主義下個人的負面情緒會拖累集體,甚至會和對政治體系的失望聯繫在一起,被發現情緒不好要接受思想重建和工作療法(要麼讀毛選,要麼加強體力勞動),甚至是被道德問責和批判。

"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抑鬱症在國內近幾十年的歷史就很複雜,在上世紀的中國,和精神、情緒有關的疾病是想都想不到的,因為精神病學作為外來物首先是被懷疑的,精神疾病被看做資本主義帶來的後果,就帶有了很強的政治性。大部分學者都會同意那個階段私人與政治的界限是混亂的。在當時微妙的社會環境下,向他人表達私人感受是很危險的,在集體主義下個人的負面情緒會拖累集體,甚至會和對政治體系的失望聯繫在一起,被發現情緒不好要接受思想重建和工作療法(要麼讀毛選,要麼加強體力勞動),甚至是被道德問責和批判。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然而那個年代其實我們都知道,太多人經歷精神創傷,PTSD,時隔多年後很多當年親歷者都說自己曾經把自己的情緒藏起來,否認掉,甚至丟掉了情緒。因此,父母那一代的國人不會直接表達自己內在的感受如抑鬱,而往往習慣於描述外在的身體病痛症狀如失眠、頭痛、無力。2000 年之前的調查顯示中國不到 0.5%的人有抑鬱症,概率是西方社會的幾十分之一;不過神經衰弱在中國則是“高發病”。與其說不把抑鬱症當回事,不如說不把私人情緒當回事。與其說抑鬱症可恥,不如說不創造勞動價值可恥。

1980 年代起,西方學者發現國內大部分“神經衰弱”其實是抑鬱症,隨著精神病學診斷被社會逐漸認可,藥物的商品化,抑鬱症出現大幅度“增加”,而神經衰弱淡出了視野。近年抑鬱症的可見度增高也與年輕一代人對自己內在情緒的表達更為開放直接有一定的關係。

同時加上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變革,由集體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向,“有錢”與成功相等,更在 1990 後的中國大眾眼裡成為了幸不幸福的重要預測值。情緒在這時就與對物質的焦慮關聯起來,彷彿沒錢的人肯定過得不快樂。

"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抑鬱症在國內近幾十年的歷史就很複雜,在上世紀的中國,和精神、情緒有關的疾病是想都想不到的,因為精神病學作為外來物首先是被懷疑的,精神疾病被看做資本主義帶來的後果,就帶有了很強的政治性。大部分學者都會同意那個階段私人與政治的界限是混亂的。在當時微妙的社會環境下,向他人表達私人感受是很危險的,在集體主義下個人的負面情緒會拖累集體,甚至會和對政治體系的失望聯繫在一起,被發現情緒不好要接受思想重建和工作療法(要麼讀毛選,要麼加強體力勞動),甚至是被道德問責和批判。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然而那個年代其實我們都知道,太多人經歷精神創傷,PTSD,時隔多年後很多當年親歷者都說自己曾經把自己的情緒藏起來,否認掉,甚至丟掉了情緒。因此,父母那一代的國人不會直接表達自己內在的感受如抑鬱,而往往習慣於描述外在的身體病痛症狀如失眠、頭痛、無力。2000 年之前的調查顯示中國不到 0.5%的人有抑鬱症,概率是西方社會的幾十分之一;不過神經衰弱在中國則是“高發病”。與其說不把抑鬱症當回事,不如說不把私人情緒當回事。與其說抑鬱症可恥,不如說不創造勞動價值可恥。

1980 年代起,西方學者發現國內大部分“神經衰弱”其實是抑鬱症,隨著精神病學診斷被社會逐漸認可,藥物的商品化,抑鬱症出現大幅度“增加”,而神經衰弱淡出了視野。近年抑鬱症的可見度增高也與年輕一代人對自己內在情緒的表達更為開放直接有一定的關係。

同時加上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變革,由集體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向,“有錢”與成功相等,更在 1990 後的中國大眾眼裡成為了幸不幸福的重要預測值。情緒在這時就與對物質的焦慮關聯起來,彷彿沒錢的人肯定過得不快樂。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在中國這樣強烈的社會轉變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認知鴻溝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抑鬱症真的只是冰山一角,他們對愛的表達,對個人情緒的重視程度,對精神健康與其他事物的關聯,對輩分尊崇觀念,集體與個人界限的理解等等大多基於他們的成長經歷和背景,而且他們很容易把這些觀念當做穩定的東西,事實是這些觀念全部都跟著社會在變化,這就使得他們難以充分理解下一代的情緒表達方式和焦慮來源,甚至忽視和否認孩子的個人感受。(說人話大概就是人都傾向於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所以雖然答案很多說到父母的無知幼稚,但我們之前一代和後一代的苦難和創傷也許我們也不能全然理解。如果改變不了父母的觀念,不如試著不要把他們的話當做一回事(雖然很難),不要把他們發出的負面信息轉化為自己的過錯。

而且很多社會包括中國社會都把子女的“過錯”與父母聯繫起來,就像孩子出櫃,有很多父母認為這是“錯誤”並把這歸咎於自己教育疏忽甚至自己婚姻不幸福一樣,相當於把它變成“你和我”的事情。另一方面,在國內照顧精神病人依然被看做家庭責任而不是政府責任,從而是家庭的恥辱和經濟負擔。“精神病”一直被汙名化,精神病人作為正常人的社會地位被否認,在公共媒體被呈現出的形象都是瘋癲、暴力、對他人有威脅的。 這導致抑鬱症的兩難:要麼被當做一時的個人情緒,進而被忽略;要麼嚴重到爆發事件(失控、自殺)進醫院時被當做家庭的恥辱和負擔進而被拒絕、迴避、憎惡。

"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抑鬱症在國內近幾十年的歷史就很複雜,在上世紀的中國,和精神、情緒有關的疾病是想都想不到的,因為精神病學作為外來物首先是被懷疑的,精神疾病被看做資本主義帶來的後果,就帶有了很強的政治性。大部分學者都會同意那個階段私人與政治的界限是混亂的。在當時微妙的社會環境下,向他人表達私人感受是很危險的,在集體主義下個人的負面情緒會拖累集體,甚至會和對政治體系的失望聯繫在一起,被發現情緒不好要接受思想重建和工作療法(要麼讀毛選,要麼加強體力勞動),甚至是被道德問責和批判。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然而那個年代其實我們都知道,太多人經歷精神創傷,PTSD,時隔多年後很多當年親歷者都說自己曾經把自己的情緒藏起來,否認掉,甚至丟掉了情緒。因此,父母那一代的國人不會直接表達自己內在的感受如抑鬱,而往往習慣於描述外在的身體病痛症狀如失眠、頭痛、無力。2000 年之前的調查顯示中國不到 0.5%的人有抑鬱症,概率是西方社會的幾十分之一;不過神經衰弱在中國則是“高發病”。與其說不把抑鬱症當回事,不如說不把私人情緒當回事。與其說抑鬱症可恥,不如說不創造勞動價值可恥。

1980 年代起,西方學者發現國內大部分“神經衰弱”其實是抑鬱症,隨著精神病學診斷被社會逐漸認可,藥物的商品化,抑鬱症出現大幅度“增加”,而神經衰弱淡出了視野。近年抑鬱症的可見度增高也與年輕一代人對自己內在情緒的表達更為開放直接有一定的關係。

同時加上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變革,由集體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向,“有錢”與成功相等,更在 1990 後的中國大眾眼裡成為了幸不幸福的重要預測值。情緒在這時就與對物質的焦慮關聯起來,彷彿沒錢的人肯定過得不快樂。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在中國這樣強烈的社會轉變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認知鴻溝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抑鬱症真的只是冰山一角,他們對愛的表達,對個人情緒的重視程度,對精神健康與其他事物的關聯,對輩分尊崇觀念,集體與個人界限的理解等等大多基於他們的成長經歷和背景,而且他們很容易把這些觀念當做穩定的東西,事實是這些觀念全部都跟著社會在變化,這就使得他們難以充分理解下一代的情緒表達方式和焦慮來源,甚至忽視和否認孩子的個人感受。(說人話大概就是人都傾向於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所以雖然答案很多說到父母的無知幼稚,但我們之前一代和後一代的苦難和創傷也許我們也不能全然理解。如果改變不了父母的觀念,不如試著不要把他們的話當做一回事(雖然很難),不要把他們發出的負面信息轉化為自己的過錯。

而且很多社會包括中國社會都把子女的“過錯”與父母聯繫起來,就像孩子出櫃,有很多父母認為這是“錯誤”並把這歸咎於自己教育疏忽甚至自己婚姻不幸福一樣,相當於把它變成“你和我”的事情。另一方面,在國內照顧精神病人依然被看做家庭責任而不是政府責任,從而是家庭的恥辱和經濟負擔。“精神病”一直被汙名化,精神病人作為正常人的社會地位被否認,在公共媒體被呈現出的形象都是瘋癲、暴力、對他人有威脅的。 這導致抑鬱症的兩難:要麼被當做一時的個人情緒,進而被忽略;要麼嚴重到爆發事件(失控、自殺)進醫院時被當做家庭的恥辱和負擔進而被拒絕、迴避、憎惡。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之前有個日本同學隨口和我說她一半高中同學都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在吃藥,我還很驚訝,一直問她“為啥有這麼多啊?”“你們學校在東京那是不是壓力太大?有沒有欺凌啊?” 試圖從環境找原因。她就說沒有,而且語氣就和說同學感冒了一樣平常。後來想起來覺得自己當時就想偏了,不是根據數據裡的數字簡單粗暴說哪個社會更多心理疾病,還有對待個人情緒、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以及對待邊緣 / 弱勢群體的態度。覺得自己需要幫助了就預約一個心理諮詢開些抗抑鬱藥在一個社會是正常的事情,在另一個就不一定了。(貴也是一大阻礙)

只要抑鬱症還被當做一時的情緒,心理疾病還被當做恥辱,照顧邊緣 / 弱勢群體還被當做家庭責任,那抑鬱症患者與親屬的關係就依然很艱難。

"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抑鬱症在國內近幾十年的歷史就很複雜,在上世紀的中國,和精神、情緒有關的疾病是想都想不到的,因為精神病學作為外來物首先是被懷疑的,精神疾病被看做資本主義帶來的後果,就帶有了很強的政治性。大部分學者都會同意那個階段私人與政治的界限是混亂的。在當時微妙的社會環境下,向他人表達私人感受是很危險的,在集體主義下個人的負面情緒會拖累集體,甚至會和對政治體系的失望聯繫在一起,被發現情緒不好要接受思想重建和工作療法(要麼讀毛選,要麼加強體力勞動),甚至是被道德問責和批判。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然而那個年代其實我們都知道,太多人經歷精神創傷,PTSD,時隔多年後很多當年親歷者都說自己曾經把自己的情緒藏起來,否認掉,甚至丟掉了情緒。因此,父母那一代的國人不會直接表達自己內在的感受如抑鬱,而往往習慣於描述外在的身體病痛症狀如失眠、頭痛、無力。2000 年之前的調查顯示中國不到 0.5%的人有抑鬱症,概率是西方社會的幾十分之一;不過神經衰弱在中國則是“高發病”。與其說不把抑鬱症當回事,不如說不把私人情緒當回事。與其說抑鬱症可恥,不如說不創造勞動價值可恥。

1980 年代起,西方學者發現國內大部分“神經衰弱”其實是抑鬱症,隨著精神病學診斷被社會逐漸認可,藥物的商品化,抑鬱症出現大幅度“增加”,而神經衰弱淡出了視野。近年抑鬱症的可見度增高也與年輕一代人對自己內在情緒的表達更為開放直接有一定的關係。

同時加上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變革,由集體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向,“有錢”與成功相等,更在 1990 後的中國大眾眼裡成為了幸不幸福的重要預測值。情緒在這時就與對物質的焦慮關聯起來,彷彿沒錢的人肯定過得不快樂。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在中國這樣強烈的社會轉變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認知鴻溝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抑鬱症真的只是冰山一角,他們對愛的表達,對個人情緒的重視程度,對精神健康與其他事物的關聯,對輩分尊崇觀念,集體與個人界限的理解等等大多基於他們的成長經歷和背景,而且他們很容易把這些觀念當做穩定的東西,事實是這些觀念全部都跟著社會在變化,這就使得他們難以充分理解下一代的情緒表達方式和焦慮來源,甚至忽視和否認孩子的個人感受。(說人話大概就是人都傾向於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所以雖然答案很多說到父母的無知幼稚,但我們之前一代和後一代的苦難和創傷也許我們也不能全然理解。如果改變不了父母的觀念,不如試著不要把他們的話當做一回事(雖然很難),不要把他們發出的負面信息轉化為自己的過錯。

而且很多社會包括中國社會都把子女的“過錯”與父母聯繫起來,就像孩子出櫃,有很多父母認為這是“錯誤”並把這歸咎於自己教育疏忽甚至自己婚姻不幸福一樣,相當於把它變成“你和我”的事情。另一方面,在國內照顧精神病人依然被看做家庭責任而不是政府責任,從而是家庭的恥辱和經濟負擔。“精神病”一直被汙名化,精神病人作為正常人的社會地位被否認,在公共媒體被呈現出的形象都是瘋癲、暴力、對他人有威脅的。 這導致抑鬱症的兩難:要麼被當做一時的個人情緒,進而被忽略;要麼嚴重到爆發事件(失控、自殺)進醫院時被當做家庭的恥辱和負擔進而被拒絕、迴避、憎惡。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之前有個日本同學隨口和我說她一半高中同學都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在吃藥,我還很驚訝,一直問她“為啥有這麼多啊?”“你們學校在東京那是不是壓力太大?有沒有欺凌啊?” 試圖從環境找原因。她就說沒有,而且語氣就和說同學感冒了一樣平常。後來想起來覺得自己當時就想偏了,不是根據數據裡的數字簡單粗暴說哪個社會更多心理疾病,還有對待個人情緒、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以及對待邊緣 / 弱勢群體的態度。覺得自己需要幫助了就預約一個心理諮詢開些抗抑鬱藥在一個社會是正常的事情,在另一個就不一定了。(貴也是一大阻礙)

只要抑鬱症還被當做一時的情緒,心理疾病還被當做恥辱,照顧邊緣 / 弱勢群體還被當做家庭責任,那抑鬱症患者與親屬的關係就依然很艱難。

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不把抑鬱症當回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