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的腸道菌群失衡?拯救地球,從“吃”做起?

編譯 | 李娟

製版 | 趙利

哪些腸道菌與抑鬱症有關?

抑鬱症患者的腸道菌群失衡?拯救地球,從“吃”做起?

小小的腸道菌,不僅關乎身體消化吸收,還影響心理精神健康。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有著不可忽視的關係。最近,《自然微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在歐洲人群中進行的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群與抑鬱症患者的精神狀況和生活質量有密切關係。

“在該研究的參與者中,腸道微生物群呈現了一種相同的變化模式,這個模式能夠體現出與抑鬱症(已確診)和參與者生活質量的關係。具體來說,研究者發現,未經治療的抑鬱症患者體內,糞球菌(Coprococcus)和小類桿菌(Dialister)的數量都較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較差。” True Health Initiative委員會成員、布魯姆健康中心的創始人Susan Blum解釋說。

研究者認為,腸道菌可以產生神經遞質前驅物,例如多巴胺和血清素,這兩種物質對維持心理健康尤其重要,在抑鬱症患者體內往往表現失衡。此外,腸道菌的很多其他代謝產物也能在神經遞質層面發揮影響,具有神經活性潛能。通過分析γ-氨基丁酸、色氨酸和血清素代謝,以及與神經遞質多巴胺的代謝物DOPAC,研究者發現,Coprococcus代謝產物似乎影響多巴胺代謝,較高水平的糞臭素水平不僅與較高水平的DOPAC有關,還與抑鬱症患者較高的生活質量評分呈正相關。

“這項研究有兩個目的:對微生物群及其神經活性潛能進行分類;明確與抑鬱症和生活質量有關的微生物種類及其作用模式。該研究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讓我們瞭解到微生物是如何參與神經活動網絡的。”Susan Blum解釋說,“不過,這項研究僅揭示出一種關聯,這種關聯並不是因果關係,因此我們無法就此判斷究竟是情緒改變菌群,還是菌群改變情緒大家不要根據這項研究推斷因果。”

不過,我們並不清楚這些富集在腸道中的化合物是如何對大腦產生影響的,畢竟它們無法穿過血腦屏障。此外,必須指出的一點,因不同文化和環境,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們的微生物群存在巨大差異,該項研究的人群僅限於歐洲,如果在全球範圍內推廣應用需要非常謹慎。

相關媒體報道包括“研究稱腸道細菌可能對心理健康有影響”(The Guardian),“研究稱腸道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比你想象的更大”(MindBodyGreen),“新研究表明腸道細菌和抑鬱症有關”(Forbes),以及“腸道細菌會讓你患上抑鬱症嗎?”(HealthDay)。以上報道都提到,或許有一天,當找到正確的益生菌種類,我們可以用益生菌有針對性地治療抑鬱症。

“這個觀點太過簡單了。” Susan Blum說,“因為腸道的菌群生態受到生活方式的巨大影響,尤其是飲食和壓力。明確可能影響菌群的生活方式因素,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選擇有針對性的飲食來增進菌群的有益影響,這些才是更重要的,才是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問題的更恰當的方案,而不是求助於益生菌藥丸。”

總之,腸道健康幾乎關係到身心健康的方方面面。而關注腸道健康的最好方法就是生活方式醫學。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做起,例行以植物為主的健康飲食,保持正念,身心定會有好的回饋。

為了地球健康,什麼才是最好的飲食模式?

抑鬱症患者的腸道菌群失衡?拯救地球,從“吃”做起?

日常生活中,你的每個選擇背後都能帶來不可低估的改變。就吃飯這件小事來說,你所選擇放入購物車、吃進肚裡的食物,不單為身體供能,還對生存環境和整個世界有影響。

近期,柳葉刀肥胖委員會發布了一份來自16個國家近40名科學家撰寫的報告,針對世界各地不同人群的飲食需求,報告指出大多數人們都需要轉變飲食習慣,選擇有益人類和地球健康的飲食。

“到2050年,我們要實現全球預計100億人口的健康可持續飲食。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目前72億人口的飲食情況並不理想,其中近10億人存在營養不良,約20億人超重或肥胖,其他多數人的飲食則劣質不堪並導致疾病和過早死亡。與此同時,食物生產加工方式加劇了環境氣候變化,削弱了食物生產資源。”該報告的主要作者、世界衛生組織理事會成員、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主任Walter Willett解釋說。

柳葉刀肥胖委員會彙總了人類 飲食健康的最佳證據,指出健康飲食主要由全植物性食物組成,但也可包括適量的魚、家禽、紅肉和奶製品,這類飲食結構能降低20%-25%的過早死亡。在全球範圍內採用這類飲食模式,可以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但無法限制其他環境影響因素。不過,通過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大幅減少食物損失和浪費,將能夠實現健康飲食,同時為子孫後代傳承一個健康地球。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環境研究教授David Cleveland說:“食品業界需要實施深度變革,以幫助人們轉向更健康、更環保的飲食。如果延續現狀或僅僅做出小的改變,則無法避免將來的環境和社會災難。”

“我們目前的食品系統(生產、分配和消費)威脅健康和環境的可持續性,”True Health Initiative委員會成員、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營養系教授Alice Ammerman指出,“為了破除這一威脅,需要對食品系統進行實質性的變革,這些變革措施同時也會改善個人健康,保護全球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一般來說,大多數人都會支持保護環境的舉措,但如果需要個人或企業做出犧牲或讓步,變革的實施通常會受阻。

“變革的實施肯定會面對一些阻礙。一方面,有些技術狂可能認為,飲食方式沒那麼重要,’技術’才是避免地球環境失控的途徑。這些人往往忽略了確鑿的科學證據。另一方面,大型食品行業為了追求商業利潤,通常不會顧及公共健康問題或氣候環境災難,而是自有其慣用套路,比如質疑科學研究的結論、操縱媒體輿論等。此外,有些人會認為深度變革是必要的,但現實層面上來說並不會實現。”David Cleveland說。

媒體對這項研究的報道有:“飲食方式可能會毀滅人類,什麼樣的飲食能夠拯救我們?”(Vox)、“少肉多菜——養活100億人的健康飲食”(BBC)、“種子、羽衣甘藍、每月吃一次紅肉——拯救世界的飲食怎麼吃?”(The Guardian)、“這種飲食對地球更好,對你也更好嗎?”(NPR)、“造福人類和地球的飲食指南:多綠色食物少肉類”(NYTimes),以及“重要報告稱:健康飲食方式可以拯救生命和地球”(CNN)。

Walter Willett認為,媒體呈現的信息總體上很準確。Alice Ammerman指出:“媒體報道均強調改善地球環境的緊迫性,呼籲人們從行動上做出改變,在個人層面和政府層面給出了值得推廣的變革措施。”

對許多美國人來說,改變飲食方式意味著大量減少紅肉,每週只吃一份紅肉,或者每月吃一份牛排,代之以健康植物源如堅果、大豆和豆類,以及適量家禽和奶製品。“這種飲食模式與傳統的地中海飲食模式是一致的,其健康益處很明確,也可以與世界不同飲食文化和烹飪傳統相融。”Walter Willett說。

與其他國際問題的解決策略不同,除了呼籲企業和政府行動之外,飲食問題還可以通過個人選擇的改變來快速起效。社會各界需要加快步伐,努力合作改善地球健康。報告指出,政府層面可以限制不健康、不可持續食品的廣告和營銷;食品工業層面可以減少食品份量;衛生保健工作者可以繼續提倡母乳餵養;農業層面可以提高用水效率等,這些都將是實現可持續飲食的有效措施。同時,還需加強人們的教育,使更多人轉向全天然、未加工、植物為主的可持續健康飲食。

吃早餐不利減肥嗎?

抑鬱症患者的腸道菌群失衡?拯救地球,從“吃”做起?

通常來說,減肥的人都會限制自己的晚餐,而不限制早餐。然而,最近《英國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吃早餐可能不利於減肥,反而可能會增加卡路里的攝入而且增重。這項研究旨在調查吃早餐對體重變化和能量攝入的影響。

True Health Initiative委員會成員、註冊營養師Mindy Hermann說:“這項研究結論的說服力不足。首先,研究納入的13項試驗的質量較低。此外,作者在評估研究時做了幾個假設,並調整了數據以便於分析。準確來說,早餐吃或不吃,對卡路里攝入量或體重並沒有太大影響。”

對於一般人群來說,早餐究竟是否必須呢?這方面研究一直存有爭議。但對於減肥人士來說,“吃或不吃早餐可能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選擇什麼樣的食物、每餐的營養質量,以及早餐在三餐中所佔的熱量比例。”Mindy Hermann說。

* 本文為美國健康宣傳組織True Health Initiative於2019年2月發表的月報內容。

推薦閱讀

少吃主食真的有利減肥?多吃乳製品降低心臟病風險?這篇告訴你真相

胃腸道疾病早發現:可吞嚥設備未來可期

高強度健身可以續命?“飲食多樣化”不利健康?

被神化了的“減肥早餐”是真的嗎?

權威研究又出證據:真正影響壽命的食物,竟然是……

參考論文:

[1] Willett W, et al., Food in the Anthropocene: the EAT-Lancet Commission on healthy diets from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Lancet. 2019;393(10170):447-492.

[2] Valles-Colomer M, et al., The neuroactive potential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in quality of life and depression.Nat Microbiol. 2019. doi: 10.1038/s41564-018-0337-x.

[3] Katherine Sievert, et al., Effect of breakfast on weight and energy intak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BMJ 2019;364:l42

版權聲明:

本文由《健康學人》負責編譯,歡迎轉發。投稿、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進行諮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