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沒有局外人'

"

作為新時代深化義務教育改革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近日出臺,對過去發展義務教育的政策、規定進行了系統梳理,為未來義務教育發展作出了全面謀劃。針對義務教育領域內的擇校熱、減負、家長作業、教育懲戒等熱點、難點問題,也提出了具體解決方案。《意見》提出的各項改革舉措,成為了過去一週的熱點。

《意見》公佈之後,立即產生了效用。7月10日,銀川市教育局發佈緊急通知,表示為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對該市四所民辦初中學校招生方案進行調整,取消原招生方案中60%面談的招生方式,全部改為電腦隨機錄取。在上海,《文匯報》報道,《意見》落地僅一天,社會效應已初步顯現。一所民辦初中的“小五班”,開課首日就被舉報了。上海一位家長表示“明天就把奧數培訓班停掉,騰出時間讓孩子去學她喜歡的繪畫和大提琴”。

公辦學校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政策,而民辦學校可以採取面試、測評等方式選擇生源,由此造成了公辦、民辦校之間的不平等競爭。一些地方,培訓機構主辦的所謂小四班、小五班、神祕考等,是升入民辦中小學的有效渠道,由此形成了機構與學校之間的利益產業鏈,加劇了家長的焦慮,導致培訓熱難以真正降溫。招生政策的改變,將對家長的教育選擇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引導家長在尊重孩子興趣、願望的基礎上,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課外教育,並推動“民辦擇校熱”真正降溫。當然,招生政策的改變只是擇校熱降溫的一個環節,擇校熱背後是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多樣化教育需求的渴望。滿足家長的這些需求,要求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進教育均衡,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引導每所學校辦出特色,這才是化解擇校熱的治本之策。

解決教育熱點、難點問題,要求教育部門發揮主導作用,尤其是要深化包括招生考試製度、教育評價等關鍵領域的改革。但也要看到,深化教育改革,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沒有局外人,家長和社會也是推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參與力量。

以備受關注的教育懲戒問題為例,對教師行使懲戒權缺乏保障和細則,不願管、不敢管孩子的現象,《意見》提出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研究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同時,還將抓緊修訂《教師法》的有關規定,從法律規定上進一步明晰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行使。這些舉措能為教師行使懲戒權保駕護航,但也應看到,營造教師敢管、願管、善管的教育氛圍,離不開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一些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過度保護,常以所謂的“傷害孩子自尊心”為藉口,對老師正常的管教指手畫腳,孩子違紀、不做作業也都批評不得,導致教師動輒得咎。如果沒有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沒有家長對教師行使懲戒權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就算有法律為教師撐腰,教師在懲戒學生時也會有所忌憚。

針對家長作業頻繁引發家校矛盾的問題,《意見》提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佈置懲罰性作業。這一規定釐清了家校責任,為家長鬆了綁。但這並不意味把孩子送到學校之後,家長就可以當甩手掌櫃,就是教育的局外人了。釐清責任之後,家長要更加重視家庭教育,切實履行家庭教育的職責,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引導,在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等方面多下功夫。

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沒有局外人,家長不是,其他社會力量也不是。教育部門的責任是會同有關部門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提供保障條件,切實管好學校。其他部門則要落實部門職責,為教育改革發展、孩子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堅實的社會支撐。比如,面對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區學位緊張問題,發展改革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以及自然資源等部門要提前做好規劃,將義務教育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做好學校佈局規劃,統籌做好土地供給和學校建設工作,為擴充教育資源創造條件。只有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同向而行、協同推進,才能將教育改革推向深入,讓改革效果深孚眾望。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15日第2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