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伊通河 關羽 長春 建築 玉門市 道光 雲澤學長 2019-08-29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祖師殿)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祖師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及北側的娘娘面、狐仙廟、老君廟。)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祖師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及北側的娘娘面、狐仙廟、老君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從關帝廟東北側望關帝廟)

正殿後側西北面的祖師殿前有一個三開間的開敞式捲棚抱廳廊廈,八柱凌空落地,形式獨特。其東部並排有娘娘廟、狐仙廟、老君廟、孫真人廟均為硬山式屋頂。狐仙廟比老君廟和孫真人廟略矮一點。玉皇閣在正殿東側方,為磚砌二層四角形樓閣,是全廟最高的建築,閣上朝南刻有“南來山色繞天奠”字樣。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祖師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及北側的娘娘面、狐仙廟、老君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從關帝廟東北側望關帝廟)

正殿後側西北面的祖師殿前有一個三開間的開敞式捲棚抱廳廊廈,八柱凌空落地,形式獨特。其東部並排有娘娘廟、狐仙廟、老君廟、孫真人廟均為硬山式屋頂。狐仙廟比老君廟和孫真人廟略矮一點。玉皇閣在正殿東側方,為磚砌二層四角形樓閣,是全廟最高的建築,閣上朝南刻有“南來山色繞天奠”字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祭祀活動)

每到農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個戊日,關帝廟廟會異常熱鬧。上世紀30年代,關帝廟經多次修繕的增建,格局和細節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化。1932年“滿洲國”建立後,每年的仲春及仲秋的上戊日定為法定“國家”祭日,祭祀由偽滿洲國軍政部大臣作為主祭官主持祭祀活動。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祖師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及北側的娘娘面、狐仙廟、老君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從關帝廟東北側望關帝廟)

正殿後側西北面的祖師殿前有一個三開間的開敞式捲棚抱廳廊廈,八柱凌空落地,形式獨特。其東部並排有娘娘廟、狐仙廟、老君廟、孫真人廟均為硬山式屋頂。狐仙廟比老君廟和孫真人廟略矮一點。玉皇閣在正殿東側方,為磚砌二層四角形樓閣,是全廟最高的建築,閣上朝南刻有“南來山色繞天奠”字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祭祀活動)

每到農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個戊日,關帝廟廟會異常熱鬧。上世紀30年代,關帝廟經多次修繕的增建,格局和細節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化。1932年“滿洲國”建立後,每年的仲春及仲秋的上戊日定為法定“國家”祭日,祭祀由偽滿洲國軍政部大臣作為主祭官主持祭祀活動。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上世紀10年代,從全安橋(今長春大橋)東南向西北側望,左側遠處的城門樓為長春老城的南門,右側遠處的廟宇即為關帝廟。)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祖師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及北側的娘娘面、狐仙廟、老君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從關帝廟東北側望關帝廟)

正殿後側西北面的祖師殿前有一個三開間的開敞式捲棚抱廳廊廈,八柱凌空落地,形式獨特。其東部並排有娘娘廟、狐仙廟、老君廟、孫真人廟均為硬山式屋頂。狐仙廟比老君廟和孫真人廟略矮一點。玉皇閣在正殿東側方,為磚砌二層四角形樓閣,是全廟最高的建築,閣上朝南刻有“南來山色繞天奠”字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祭祀活動)

每到農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個戊日,關帝廟廟會異常熱鬧。上世紀30年代,關帝廟經多次修繕的增建,格局和細節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化。1932年“滿洲國”建立後,每年的仲春及仲秋的上戊日定為法定“國家”祭日,祭祀由偽滿洲國軍政部大臣作為主祭官主持祭祀活動。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上世紀10年代,從全安橋(今長春大橋)東南向西北側望,左側遠處的城門樓為長春老城的南門,右側遠處的廟宇即為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全安橋的老木橋已經拆除,原址在1932年建成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左側遠處的南門已在1930年時拆除,右側的關帝廟還在。)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祖師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及北側的娘娘面、狐仙廟、老君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從關帝廟東北側望關帝廟)

正殿後側西北面的祖師殿前有一個三開間的開敞式捲棚抱廳廊廈,八柱凌空落地,形式獨特。其東部並排有娘娘廟、狐仙廟、老君廟、孫真人廟均為硬山式屋頂。狐仙廟比老君廟和孫真人廟略矮一點。玉皇閣在正殿東側方,為磚砌二層四角形樓閣,是全廟最高的建築,閣上朝南刻有“南來山色繞天奠”字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祭祀活動)

每到農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個戊日,關帝廟廟會異常熱鬧。上世紀30年代,關帝廟經多次修繕的增建,格局和細節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化。1932年“滿洲國”建立後,每年的仲春及仲秋的上戊日定為法定“國家”祭日,祭祀由偽滿洲國軍政部大臣作為主祭官主持祭祀活動。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上世紀10年代,從全安橋(今長春大橋)東南向西北側望,左側遠處的城門樓為長春老城的南門,右側遠處的廟宇即為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全安橋的老木橋已經拆除,原址在1932年建成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左側遠處的南門已在1930年時拆除,右側的關帝廟還在。)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59年,長影拍攝的一部反映小學生勤工儉學的影片《朝霞》中的一個場景,圖中近處為1951年改擴建的長春大橋,遠處為關帝廟舊址)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祖師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及北側的娘娘面、狐仙廟、老君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從關帝廟東北側望關帝廟)

正殿後側西北面的祖師殿前有一個三開間的開敞式捲棚抱廳廊廈,八柱凌空落地,形式獨特。其東部並排有娘娘廟、狐仙廟、老君廟、孫真人廟均為硬山式屋頂。狐仙廟比老君廟和孫真人廟略矮一點。玉皇閣在正殿東側方,為磚砌二層四角形樓閣,是全廟最高的建築,閣上朝南刻有“南來山色繞天奠”字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祭祀活動)

每到農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個戊日,關帝廟廟會異常熱鬧。上世紀30年代,關帝廟經多次修繕的增建,格局和細節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化。1932年“滿洲國”建立後,每年的仲春及仲秋的上戊日定為法定“國家”祭日,祭祀由偽滿洲國軍政部大臣作為主祭官主持祭祀活動。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上世紀10年代,從全安橋(今長春大橋)東南向西北側望,左側遠處的城門樓為長春老城的南門,右側遠處的廟宇即為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全安橋的老木橋已經拆除,原址在1932年建成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左側遠處的南門已在1930年時拆除,右側的關帝廟還在。)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59年,長影拍攝的一部反映小學生勤工儉學的影片《朝霞》中的一個場景,圖中近處為1951年改擴建的長春大橋,遠處為關帝廟舊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2011年12月2日,從長春大橋東南側向西北方向望,圖中近處為2004年新建的長春大橋,右側處為在關帝廟原址豎立的關公塑像)

"

長春關帝廟,又稱“朝陽寺”、“朝陽古剎”,始建於1799年,因本寺先祖師了成和尚由口外朝陽縣攜自來寬城子購地建寺而得名,是有史料記載的長春最古老的寺廟建築。原址位於今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匯東北角伊通河西岸,最初建有關帝大殿三間及禪房兩楹,道光年間又募捐增建了天仙殿殿三間、四周牆坦及山門三間。1865年長春修建木板城牆時被留在了南門外。1904年,住持靜塵又建關帝享殿三楹及各配殿。1922年夏曾被香火燒燬,次年在此重建。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09年左右,長春街市及商埠圖上位於南門外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39年,最新新京市街地圖上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如今附近區域的航拍圖,圖中紅線區域內即為長春關帝廟原址)

長春關帝廟的構成十分特殊,他是關帝廟、娘娘廟、狐仙廟、祖師廟及玉皇大帝廟的合祠。整個院落坐北朝南,呈長方狀的五邊形,南北長近80米,東西寬30-42米。入口山門、關帝廟正殿、娘娘廟都在南北主軸線上。

山門為三開間硬山式屋頂,寬9.5米,進深5.5米,高7.5米,中間開兩扇木門,前後都有廊柱。山門前有與建築同寬、進深5米多的石臺基,臺基高0.8米,兩側各有一個石獅。臺基南側5米處有兩根夾石木製旗杆,高近20米。山門兩側是牆門,上施屋頂。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10年和1911年時的長春關帝廟山門外,當時長春正值鼠疫疫情爆發,關帝廟也成為了疫病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民國時期,從全安橋北側向西拍攝的伊通河和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拍攝角度與上圖相反)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初期時的關帝廟山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拍攝的關帝廟東牆外附近)

穿門而入,迎面30米遠處的臺基之上是關帝廟的正殿。正殿為三開間,寬10.3米,進深6米,前面有柱廊。殿前有進深達6米,高出地面近1米的石臺基,便於舉行各種祭祀儀式。柱廊兩側的看牆前有各一石碑,東側是施捨北,立於1863年;西側為1923年重修關帝廟正殿時所立。大殿建有鐘樓及石碑,鐘樓為二層四柱歇山式屋頂,樓內吊有一大鐘。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正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鐘樓)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祖師殿)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玉皇閣及北側的娘娘面、狐仙廟、老君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從關帝廟東北側望關帝廟)

正殿後側西北面的祖師殿前有一個三開間的開敞式捲棚抱廳廊廈,八柱凌空落地,形式獨特。其東部並排有娘娘廟、狐仙廟、老君廟、孫真人廟均為硬山式屋頂。狐仙廟比老君廟和孫真人廟略矮一點。玉皇閣在正殿東側方,為磚砌二層四角形樓閣,是全廟最高的建築,閣上朝南刻有“南來山色繞天奠”字樣。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的關帝廟祭祀活動)

每到農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個戊日,關帝廟廟會異常熱鬧。上世紀30年代,關帝廟經多次修繕的增建,格局和細節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化。1932年“滿洲國”建立後,每年的仲春及仲秋的上戊日定為法定“國家”祭日,祭祀由偽滿洲國軍政部大臣作為主祭官主持祭祀活動。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上世紀10年代,從全安橋(今長春大橋)東南向西北側望,左側遠處的城門樓為長春老城的南門,右側遠處的廟宇即為關帝廟。)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偽滿時期,全安橋的老木橋已經拆除,原址在1932年建成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左側遠處的南門已在1930年時拆除,右側的關帝廟還在。)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1959年,長影拍攝的一部反映小學生勤工儉學的影片《朝霞》中的一個場景,圖中近處為1951年改擴建的長春大橋,遠處為關帝廟舊址)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2011年12月2日,從長春大橋東南側向西北方向望,圖中近處為2004年新建的長春大橋,右側處為在關帝廟原址豎立的關公塑像)

圖文丨長春伊通河畔的關公塑像,源於1799年始建的關帝廟

(2011年12月2日,在關帝廟原址豎立的關公塑像)

1948年10月長春解放後,該寺廟閒置,到1951年妙真和尚出任寺廟住持,其他僧人陸續返回寺院,關帝廟又重燃香火。文革開始後,寺內僧人被遣散,寺廟改建為“文革小學”,寺廟舊址遭到徹底破壞,學校後來改名“南關大橋小學”。2002年,在有關單位和個人的捐助下,在原址處重新修建了一座金身關公塑像。

————

「更多老照片、老建築,盡在右上角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