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往事

藝術教育 蚵仔煎 哆啦A夢 雞翅 中國三峽集團 2017-05-12

西街往事

泉州,西街的生活風光。 攝影/ 郭其昌/ 東方IC

“弘兒,上完鋼琴課我們去逛西街!”這是十多年前,我和兒子時常的約定。這句話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在弘兒看來,上鋼琴課是逛西街的附屬節目,彷彿和西街有一種天然的默契。這種感覺無以形容,固執得像春天無法抗拒的花開。

十多年前,泉州新城區還是一副春妝少女的新巧模樣兒,尚不解風情。溫陵古郡的萬種風情,皆藏匿於古老的城區裡。一座隱於巷陌深處的古剎,一座雍容華麗的紅磚舊宅,一條飄滿煙火氣息的老街,都讓人沉淪。

那時,我正是一個年輕的母親,也有孩童一般的玩興和好奇心。每週末帶著弘兒到泉州青少年宮學鋼琴。弘兒那時不過六七歲,正是最天真淘氣的時節,彈琴於他而言是苦差使,一說上鋼琴課就如大難臨頭一般。惟有西街,可以消彌他心頭的恐懼。

拉著弘兒稚嫩的小手,走在人頭攢動的西街,我也穿越回孩童時代,變回一個貪玩好吃的我。悠閒的腳步踩出快樂的音符,宛若穿行於無憂河畔。琳琅滿目的物什,暖風,薄霧,皆飽含深意,古老的氣息從一間間窄小的店鋪中悄然滲出。

巷口的彩扎、紙織、竹編等各色傳統工藝使西街瀰漫著年久月深的氣息。這些民間藝人,往往沒有固定的攤點,僅一個簡易的挑子,撥浪鼓輕輕一晃,鏗鏗硄硄的樂音急促地跳蕩著,小孩子的心也隨之漲湧起來。妝糕人、捏糖人是弘兒的最愛。他的眼睛被小糖人黏住了,小糖人也用甜蜜的目光誘惑著他。飛花走葉之間,一尊花公雞活脫脫地出現在面前,弘兒視若珍寶地把它捧在手心,捨不得舔一口。後來,小糖人溶了、碎了,可關於西街的記憶還是甜蜜如初。

抓幾個小彩扎,小竹編,也把西街的風情抓在手心。弘兒歡蹦著跳進老字號面線糊店。那是一間窄窄的門面,擺幾張簡易的長條桌椅,卻潔淨舒心。鋥亮的玻璃罩下,各色佐料活色生香:醋肉、老蟶、腰花、蟹黃、煎蛋、油條、菜粿、海蠣煎、滷大腸……樣樣誘惑著蠢蠢欲動的饞蟲們。一種五味雜陳的香氣,不可抑制地撩撥著味蕾。用高湯熬出的乳白色麵湯猶如瓊漿玉液,店主人的笑容也如這湯一樣,不溫不火又暖心暖肺。弘兒邊點餐邊吸口水,眼看著自己鍾愛的腰花、蟹黃在碗裡撲騰著,蔥花兒歡快地跳蕩著,不等店家把碗放妥,已迫不及待地把頭扎進碗裡猛喝一口。面線糊的滋味兒從鼻息到舌尖到腸胃,一路美滋滋地滑行。我把自己碗裡的豬心、醋肉一塊塊地夾到弘兒碗裡,直把他的小肚子撐成圓溜溜的小皮球兒,孃兒倆才意猶未盡地給排隊等候的食客騰出位兒,轉身去斜對面的滷料店扎堆兒。

西街往事

泉州開元寺,虔誠的信徒。 供圖/ 東方/ IC

這老字號滷料店也是兒子心心念唸的。同樣是窄小的門面,狹長的空間,卻有一番自在乾坤。老字號果然不同凡響。料正,色亮,味兒濃。雞翅、雞爪、鴨胗、鴨脖、大腸、脆腸、滷鴨、豬舌、五香牛肉……那種濃郁的醇香,那種獨特的風味,真叫人難以抵擋。弘兒踮起腳尖兒,望著那油光閃亮的滷味家族,嚷嚷著這也要,那也要。我只好出臺限購令:每次只能買三樣,每樣只能買一個。弘兒躊躇了老半天,終於選定三個,買下來,裝在小紙袋裡,抓得緊緊的,一路捨不得吃,饞了拿出來聞一下,啃一口,油膩膩的小手在我的衣襟上留下一個個香香的印兒……

除了美食,二元店花花綠綠的小玩意兒也可輕易地鎖定弘兒的腳步:貼貼紙、小魔方、小彈弓、小玻璃球、連環畫、漫畫天生是男娃兒的童年至愛。全能的葫蘆娃,詭異的七仔,搞怪的蠟筆小新,喜感的大頭兒子,都藉助二元店這個小平臺,與兒子成了莫逆之交,兒子的幽默感大致是在二元店裡浸染出來的。機器貓小叮噹更是兒子心中的超級萌寶,每回走進去,總得捧一本出來,直到整套搬回家,裝了滿滿的一紙箱,每回搬家必得捎上這一箱寶貝。這不僅是他童年的貼心夥伴,也是西街的深情饋贈。

逛累了,拐進濃廕庇日的開元寺,在梵香繚繞、佛經輕誦中,猴兒精般鬧騰的弘兒也沾染了些許禪意。他的腳步放得輕輕的,或俯身拾起一枚桑葉,或仰首與佛陀私語,或彎腰觸摸雙塔的滄桑。也會安靜地跟著虔誠信佛的媽媽,在大雄寶殿頂禮膜拜。大約在那時,他小小的心裡開始有了對天地、萬物、神明的敬畏。

弘兒一路上嘴不停,眼不停,各色小玩意兒買不停。他歡欣雀躍著,我的錢包慢慢地癟下去,天色也漸漸地暗下來。和來時一樣,牽著弘兒稚嫩的小手,手心裡已沾染了西街的氣息,心底裡也烙上了關於一座城永不褪色的念想。

西街,成了母子心間一片溫暖的風景。(文 | 姚雅麗)


選自2017年01期《中國三峽》記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