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藝術 插花 佛教 珍美花道 珍美花道 2017-10-17

世間優美清淨之物,莫過於花,面對花朵,一時之悲哀、憤怒、疲勞,盡數揮散,不覺間以心曠神怡。學習插花之道,精神自然變得優美高尚,發現生活之美無處不在。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是花卉藝術的簡稱。花藝指通過一定技術手法,花材的排列組合讓花變得更加的賞心悅目,表現一種思想,體現自然與人的完美結合,形成花的獨特語言,讓欣賞者解讀與感悟。

“插花”,即指將剪切下來的植物之枝、葉、花、果作為素材,經過一定的技術(修剪、整枝、彎曲等)和藝術(構思、造型設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緻美麗、富有詩情畫意、能再現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藝術品,故稱其為插花藝術。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就是廣義的插花。

“花道”,就是適當地截取樹木花草的枝、葉、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術,並能給人以藝術和美的享受。簡而言之即插花藝術。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

在人類文化發歷史長河中,插花藝術雖然源遠流長,但由於它的創作和欣賞都屬即時性的,在攝影和錄像等技術發明之前,只是短暫的藝術表現,所以傳世作品極少,對其始源的考證,只能藉助於地下出土文物或各類史料支言片語的記載。

加之過去極少有人進行考證,故今天要得出確切的結論是有困難的。這裡只把幾種有關起源的論說作一簡介,以供參考。目前,關於插花藝術起源的論述有兩個方面,一是從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來說,另一方面是從插花藝術的起源地來說。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一、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

這方面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源自供花,另一種則源自民間風俗。

(一)、源自佛教供花這是目前較流行的說法。根據有兩點,一是來自日本插花界的觀點,二是從佛經中論證。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1、日本插花界認為,日本的插花藝術是從佛前供花發展而來,經過供花→宮庭插花→民間插花這一歷程發展成今日的插花。隨著日本插花藝術的發展,許多人士都前往日本學習插花,因此把日本插花的起源推而廣之,流傳著插花源於佛教供花的起源論說。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2、從史書和佛經中引證。目前許多書籍都引用《南史》中關於盤花的段節,認為是最早的記載《南史》的南朝齊武帝諸子中,有關晉安王子懋:“年七歲時,母阮媛嘗病危,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競齋不萎。’七日齋畢,華更鮮紅,視罌中稍有根鬚,當世稱其孝感。“這段蓮花供佛的記載,被人認為是插花源於佛教胡文證。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3、另外,佛經中也確有供花的條文。佛經和《魏書》中都有“花供養”的記載。《修行本起經》講述了一段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成佛時與花有關的故事。《魏書•釋老志》中有:“佛既謝世,香木焚屍,靈骨分碎……稱為‘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寶瓶,竭香、華、致敬意。”東晉僧人法顯著《佛國記》也提及,所到之處,都有以花供養者。花供養是佛教六種供養中的第一位可見佛教供花是非常注重的。佛教供花主要有三種形式:皿花、拈花和散花。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二)、源於民間風俗這是從廣義的範疇來定義插花,認為插原始形式是從不使從用器皿的手持花和佩戴身(頭)上的花。

花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物,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很早就與花為伴。花使人產生信賴、安慰的感受,能互相溝通,人們把花(葉)作為護身符,戴在身上,是可以驅魔祛邪,得以平安。後逐漸展為一種裝飾,表現自己的美麗迷人,互相贈送以示愛慕和思念。這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雖然其中滲有一些迷信色彩,但非因某一種宗教而起,只是人們對冥冥宇宙的不解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珍美花道-更專業的插花培訓品牌-來珍美學插花的你真美!

把花的美麗與寧靜收藏,在珍美雅緻至簡的空間,展開美麗的探花之旅吧!

當插花成為你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能有如花的心,似錦的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